1 / 76

技職教育政策與改革

技職教育政策與改革. 綱 要. 壹、 前 言 貳、技職教育 現況 參、後中重要 政策 肆、技專重要 政策 伍 、請學校協助 事項 陸、 結 語. 壹、前言 ( 1 ). 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 杜正勝部長 (94.4.28). 壹、前言 ( 2 ). 技職教育的學制. 1. 國中:國中技藝教育學程 2. 後期中等教育: (1) 高職 ( 2) 高中附設職業類科 (3) 綜合高中 【 學術學程與專門學程 】 3. 專科 : (1) 五專 (2) 二專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技職教育政策與改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技職教育政策與改革

  2. 綱 要 壹、前言 貳、技職教育現況 參、後中重要政策 肆、技專重要政策 伍、請學校協助事項 陸、結語

  3. 壹、前言(1) • 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 杜正勝部長(94.4.28)

  4. 壹、前言(2) 技職教育的學制 1.國中:國中技藝教育學程 2.後期中等教育:(1)高職 (2)高中附設職業類科 (3)綜合高中【學術學程與專門學程】 3.專科:(1)五專 (2)二專 4.技術學院:(1)二技 (2)四技 (3)附設專科部 (4)研究所【碩、博士班】 5.科技大學:(1)二技 (2)四技 (3)附設專科部 (4)研究所【碩、博士班】

  5. 壹、前言(3) 技職教育的人才培育目標

  6. 出生人口遞減表 壹、前言(4)

  7. 壹、前 言(5)優質技職學校的特色 • 適才適所:兼顧學生的能力、興趣及性向 • 有教無類:多元學制,包容及適應不同學生的程度及學習需求 • 因材施教:提供每位學生手腦並用的創意活動及活潑教材 • 務實致用:(1)務實-課程:理論與實務兼重、教學與實習兼顧、證書與證照兼得(2)致用-就業力:就業與升學、知識與技能、品德與態度

  8. 壹、前 言(6)青年學生就業核心能力 • 溝通 • 團隊合作 • 問題解決 • 原創與進取 • 規劃與組織 • 自我管理 • 學習 • 科技 就業 所需 各項 知識 技能 與態 度 態度 能力=(技能+知識) A C=(S+K)

  9. 壹、前 言(6)產業人力套案計畫 1.產學合作加值計畫 公教分途 2.產業專班計畫(就業學程) 3.產業人力扎根計畫 4.重建技職教育計畫 5.活化高等教育人才培 育計畫 6.教育國際化計畫 7.大專畢業生流向調查 大溫暖&大投資計畫 • 金融改革套案計畫 • 產業發展套案計畫 • 產業人力套案計畫 • 公共建設套案計畫 • 社會福利套案計畫

  10. 產業人力套案計畫策略與目標 支援策略 整合供需資訊,適時調整人力資源策略 實施專業職能培訓/培育,即時供給專業技術人力 即時策略 二 發展重點產業職能培訓 三 擴大產業專班培育計畫 四 啟動產業人力扎根計畫 扎根策略 強調務實致用教育,紥根技術及研發人力 五 活化高等教育學制彈性 六 重新建構技職教育體系 七 積極提升教育之國際化 連結策略 八 加值產學(研)合作連結創新 強化產學連結,擴充創新人力 九 競逐延攬國際專業人才 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年) 一 建立供需調查整合機制

  11. 貳、技職教育現況(1) 82至95學年度大專校院校數成長表 備註:85學年度起輔導專科改制技術學院、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 95學年技術學院、科技大學77校,專科由74校降至16校

  12. 貳、技職教育現況(2) 近6年技專學生成長比較表

  13. 貳、技職教育現況(3) 94學年度大專學生比較表

  14. 貳、技職教育現況(4) 技專校院91至95度核定招生人數及比例

  15. 90至95學年度二技及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報名數90至95學年度二技及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報名數 貳、技職教育現況(5)

  16. 貳、技職教育現況(6) 90至95學年度四技二專應屆與非應屆報名人數分析

  17. 技專校院四技二專招生來源分析 貳、技職教育現況(7)

  18. 貳、技職教育現況(8) 93與94學年度各聯合招生管道招生名額與註冊人數 資料來源:94學年度各聯合招生委員會提供資料,不含各校辦理之單獨招生

  19.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

  20.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2)推動高中職社區化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2)推動高中職社區化 • 分成45個適性學習社區 • 調查家長接受度約78%、95滿意度75% • 實施12年國教的基礎 • 經費由中教司、技職司及中部辦公室編 • 目標:教育品質均質化 教育資源均衡化 各區建立發展特色

  21. 85年起,配合教改廣設高中、大學的建議,鼓勵設立完全中學,並推動高中、高職辦理綜合高中。85年起,配合教改廣設高中、大學的建議,鼓勵設立完全中學,並推動高中、高職辦理綜合高中。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3)

  22.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4)高職課程改革1 • 95課程暫行綱要之檢討 (1)各校課程總體計畫 (2)課程發展中心赴校輔導訪視 (3)課程發展中心轉型為 群科課程中心 2. 98課程暫行綱要之規劃 (1)務實致用導向 (2)重視學生學習程度 (3)兼顧升學或就業發展 (4)學校本位課程

  23.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5)高職課程改革2 • 98課程暫行綱要之機制 • 課程規劃指導委員會 • 課程規劃工作圈 • 群科課程中心學校

  24.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6)綜合高中歷年辦理校數、學生數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6)綜合高中歷年辦理校數、學生數

  25.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7)綜合高中重要政策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7)綜合高中重要政策 • 研修綜高98課程綱要 • 強化諮詢輔導訪視功能 • 結合高中職社區化定期分區觀摩研習 • 綜高輔導訪視列為國立校長考核及連任參酌指標之ㄧ • 建立及評估綜高發展特色 • 獎勵辦學成效卓著之綜高 • 建立進退場機制

  26.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8) 93學年度國中畢業生進路分析 93學年度國中畢業生人數 323,314人 升高中 126,329 人 升高職 114,148 人 進修 學校 37,530 人 五專 14,650 人 重考生 4,644 人 未就學 7,500 人 實用技能 學程 15,788 人 移民 出國 2,500 人 矯正 收容 225 人

  27.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9) 95學年度試辦產學攜手計畫架構

  28. 參、後期中等教育 重要政策(10) 「就學輔導」架構圖 回流教育 〈進修教育〉 技專 校院 職場 二專、二技、四技在職進修 職場就業安置 18歲 4.高職重點產業類科就業方案 2.實用技能學程 3.輪調式建教合作方案 考核成效獎勵 考核成效獎勵 高職 建教 合作 廠家 具競爭力產業需才殷切之類科 實用技能學程 一年段 15歲 1.國中技藝教育 學程 潛在未升學學生(7,500人) 國中 12歲 建立正確職業觀念與輔導 配合單位

  29.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1)推動技專與高職策略聯盟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1)推動技專與高職策略聯盟 • 辦理目的: 1.建構社區學習圈,強化高職(含綜高)與技 專校院更多的互動與夥伴關係。 2.建立學校間垂直合作的基礎,提升學生就近 入學的意願。 3.配合技專校院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讓學生學 習產生無縫的銜接。 4.教育資源充份的運用及整合。 5.學生就近就讀技專,落實社區型技專校院的 理想。

  30.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2)推動技專與高職策略聯盟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2)推動技專與高職策略聯盟 • 辦理方式: 1.試辦學校採北、中、嘉南、高屏、東共5區分 區試辦。 2.各試辦學校以高中職社區化45個適性學習社區為參照,邀請社區內約10所公私立職校(含綜高)參與策略聯盟,作為「合作學校」。 3.95年全國共計11所技專校院;74所公私立高中職校參與。

  31.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3)推動技專與高職策略聯盟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3)推動技專與高職策略聯盟 • 辦理策略: 1.教學: 預修課程、規劃課程、舉辦論壇、辦理課程及教學研討會、邀請具有資格且專長符合之教師赴技專校院兼課。 2.研究:參與專題製作、參與專案研究、發展社區特色。 3.服務:強化產學合作、舉辦科學與技藝競賽、舉辦創造力競賽、舉辦科學展覽、舉辦生涯檔案製作成果展、加強社區服務。 4.設備與資源共享:高職使用技專校院設備、互補性設備之共享、特殊專業設備之共享。 5.行政支援與協助

  32.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4)辦理高職教師進修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4)辦理高職教師進修 • 全國高職教師有15,504名 • 具碩士以上學位有3,806名,約24.55% • 95學年度起開放科大及技術學院研究所外加5%名額,約594名供高職教師進修

  33. 多元入學方案 高職與技專校院之銜接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5)

  34.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6)93-95學年度四技二專聯合分發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6)93-95學年度四技二專聯合分發

  35.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7) 95學年度四技二專統測共同科目分析 分數

  36.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8) 錄取入學 聯合登記分發 技職體系學生          (二技:國、英、專業一、二) 統一入學測驗(四技二專:國、英、數、專業一、二) 日間部 錄取入學 錄取並接受 推薦甄選(一校一系) 一、未錄取 二、錄取但放棄 錄取入學 未錄取 錄取並接受 技優保甄(選填志願) 一、未錄取 二、錄取但放棄 夜間部 聯合登記分發(採統一入學測驗) 錄取入學 未錄取 申請入學(得參採統一入學測驗 成績及其他項目資料) 技專院校多元入學進路圖

  37.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19) 98學年度四技二專招生制度構思理念 • 讓高職正常教學 • 發揮高職生的優勢 • 結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 兼顧選才與選校需求 • 應屆與非應屆機會均等 • 競賽與證照據以入學 • 保障國立學校技優名額 技職 特色 多元 精神 高職 優勢 學生 性向 證照 實務

  38.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20) 98學年度四技二專入學測驗規劃 三 種 入 學 管 道 96技優入學 (外加5%) 甄試入學 (40%) 分發入學 (60%) 保 送 甄 審 學 校 推 薦 10% 個 人 申 請 30% 統一入學 測驗報名 統一入學測驗 國英數、專一專二 1:1:1:2:2 共700分 甄試入學測驗 國英數檢定 專業與實習測驗 96 試辦

  39.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21)95國中升學高職五專概要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21)95國中升學高職五專概要 • 推甄申請:國立79校499科 高分組58%科成長1-58 分 低分組78%科成長1- 109 分 • 分發入學人數

  40.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22) • 職業學校法修正理念 • 明確職校定位正名 • 建立職校發展特色 • 強化學校本位經營 • 賦予學校組織彈性 • 落實地方教育分權 • 符合教育行政法制

  41. 政策目標 定義 性質 教育資源調整 學校型態調整 學區劃分 入學方式 考試方式 9. 學生能力銜接 10.課程規劃 11.師資培育 12.學費政策 13.經費預算 14.法規研修 15.教育行政權限調整 參、後期中等教育重要政策(23)十二年國教有關之15項議題

  42. 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 • 推動產學合作 • 加強技專評鑑 • 落實課程改革

  43. 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1)大專校院的發展光譜(杜部長94.4.28)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1)大專校院的發展光譜(杜部長94.4.28) 一般大學 技專校院 應用專業 產業實務 基礎學術 學術研究

  44. 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2)為何推動產學合作?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2)為何推動產學合作? 問題 人才 生存 合作 • 學校 • 高學位研發人才 • 有精密教研設備 • 教學需不斷精進 • 教師具升等壓力 • 研發需要題材 • 學生需實習場所 • 欠缺研發資金 • 理論與實務結合 • 產業界 • 面臨競爭生存的壓力 • 多中小企業經營規模 • 未設置專職研發人才 • 沒時間思考如何研發 • 設備不斷推陳出新 • 遇困難不知如何解決 • 實務經驗難有效傳承 • 兩岸及國際競爭激烈 競 爭 研 發

  45. 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3) 產學合作 資料來源:科學技術統計要覽(2005) 大專校院且博士學位研究人力約6成,碩士學位者約2成。

  46. 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4)產學合作 • 成立教育部技專校院產學合作指導委員會 • 成立6所區域產學合作中心 • 成立40所技術研發中心 • 建置「產學合作資訊網」 • 修訂產學合作法規 • 辦理產學合作大聯盟 • 產業園區合作計畫

  47. 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5) 教育部技職司產學合作績效比較表

  48. 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6) 產學合作納入教師升等項目 92與93年度技術報告升等送審人數及通過率比較

  49. 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作品、成就證明或技術報告 • 藝術類科教師,得以作品及成就證明送審教師資格;其類科範圍,包括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及設計。 • 應用科技類科教師,對特定技術之學理或實作有創新、改進或延伸應用之具體成果者,得以技術報告送審;其審查範圍如下: • 有關專利或創新之成果。 • 有關專業技術或管理之個案研究,經整理分析具整體性及獨特見解貢獻之報告。 • 有關產學合作實務改善專案具有特殊貢獻之研發成果。

  50. 肆、技專校院重要政策(7) 技職教育與區域性產業結合之產學合作 學校負擔 10% 產業負擔 2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