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生课程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计划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生课程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计划. 主讲教师:邵维忠 助教: 朱彬,柳毅,尤朝,张磊,黄艺燕 2009 年 2 月 — 7 月.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 1 、面向对象方法概论 ——3 学时 讲述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主要思想、特点、优势、历史与现状 2 、面向对象的分析( OOA ) ——24 学时 讲述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通过研究问题域和用户需求,发现问题域中与系统责任有关的对象、对象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建立一个直接映射问题域,符合用户需求的 OOA 模型。 3 、面向对象的设计( OOD ) ——21 学时

imar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生课程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计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生课程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计划 主讲教师:邵维忠 助教: 朱彬,柳毅,尤朝,张磊,黄艺燕 2009年2月—7月

  2.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 • 1、面向对象方法概论——3学时 • 讲述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主要思想、特点、优势、历史与现状 • 2、面向对象的分析(OOA)——24学时 • 讲述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通过研究问题域和用户需求,发现问题域中与系统责任有关的对象、对象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建立一个直接映射问题域,符合用户需求的OOA模型。 • 3、面向对象的设计(OOD)——21学时 • 讲述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在OOA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的概念与原则,按照具体的实现条件进行系统设计。产生一个可实现的OOD模型。 • 4、习题课——6学时 • 讲述几个实际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过程,以及JBOO建模工具的使用。

  3. 二、实习 • 结合本人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面向对象方法完成一个小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1、要求: • ①写出详细、确切的需求报告 • 先进行文字介绍 • 然后给出用况图和用况描述 • ②完成系统分析模型(OOA模型) • 完整的类图 • 主要的顺序图(其他图不限制) • ③完成至少一部分系统设计模型(OOD模型) • ④用JBOO工具独立完成上述工作 • 2、场所:各位导师的实验室 • 3、时间:本学期期中开始,停课复习前完成

  4. 三、授课方式 • 课堂讲授为主 • 鼓励提问、讨论 • 布置一些思考题(以及课堂抽查) • 四、考核方式 • 1、实习——30% • 2、笔试——70%

  5. 五、教材及参考书 • 教材: • 1.邵维忠, 杨芙清.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第2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 2.邵维忠, 杨芙清.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第2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

  6. 参考书 • 1. 徐家福, 王志坚, 翟成祥. 对象式程序设计语言.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12月 • 2. 冯玉林,黄涛,倪彬. 对象技术导论. 科学出版社, 1998年3月 • 3. 邵维忠,麻志毅,马浩海,刘辉(译),UML用户指南(第2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6月(Booch G., Rumbaugh J. and Jacobson I.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ser Guide.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 4. Booch G.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With Applications, 2nd ed. Redwood City, California: enjamin/ 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 5. Jacobson I.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 Use Case Driven Approach.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 6. Rumbaugh J, Blaha M, Premerlani W et al. Object-Oriented Modeling and Desig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91

  7. 课程网站: • http://sei.pku.edu.cn/~swz/OO/ • 电子邮件: • 邵维忠 wzshao@pku.edu.cn • 朱彬 zhubin07@sei.pku.edu.cn • 柳毅 liuyi07@sei.pku.edu.cn • 张磊 zhanglei07@sei.pku.edu.cn • 尤朝 youchao06@sei.pku.edu.cn • 黄艺燕 huangyiyan@gmail.co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客户服务: 62776969 • 读者服务部: 6278173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