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艾 滋 病

艾 滋 病.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 刘民.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况. 估计全球 HIV/AIDS 状况 ( UNAIDS,2003.12). 累计 HIV/AIDS 人数 6 900 万 已 HIV/AIDS 死亡人数 2 300 万 存活 HIV 感染者及病人 4 200 万 200 2 年新 HIV 感染者 500万

Download Presentation

艾 滋 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艾 滋 病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 刘民

  2.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况

  3. 估计全球HIV/AIDS 状况(UNAIDS,2003.12) • 累计HIV/AIDS人数 6900 万 已HIV/AIDS死亡人数 2300万 存活HIV感染者及病人 4200万 • 2002年新HIV感染者 500万 • 2002年HIV/AIDS死亡人数 256 万 • 每天新感染数 15000

  4. 全球HIV感染者分布情况 (截至2002.12) 东欧及西亚 120万 西欧 57万 北美洲 98万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120万 北非及中东地区 55万 加勒比海地区 44万 南亚、东南亚 600万 次撒哈拉非洲 2940万 拉丁美洲 150万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1.5万 共计4200万

  5. 2002年HIV新感染者分布情况 东欧及西亚 25万 西欧 3万 北美洲 4.5万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27万 北非及中东地区 8.3万 加勒比海地区 6万 南亚、东南亚 70万 次撒哈拉非洲 350万 拉丁美洲 15万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500 共计500万

  6. 2002年全球死于AIDS的成人及儿童分布情况 东欧及西亚 2.5万 西欧 8000 北美洲 1.5万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4.5万 北非及中东地区 3.7万 加勒比海地区 4.2万 南亚、东南亚 44万 次撒哈拉非洲 240万 拉丁美洲 6万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100 共计310万

  7. 中国HIV/AIDS流行现况

  8. 报告感染人数及估计感染人数 • 截止2003年12月,共计62,195例确诊的HIV感染(艾滋病病人8742例)上报至卫生部; • 估计目前中国实际感染人数约8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如果措施不力,截止2010年,实际感染人数将达到一千万。

  9. 1985 1995 1998 1989 全国HIV/AIDS流行区域

  10. 全国每年HIV/AIDS报告病例(1985-2002年) 病例数 增长期 传入期 扩散期

  11. 截止2001年底HIV/AIDS流行严重省份 • 云南省(10,525)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036) • 广西壮族自治区(3,740) • 广东省(2,704) • 河南省(1,677) • 四川省(1,139) • 北京市(911) • 安徽省(538) • 上海市(529)

  12. 2002年全国报告HIV感染者省份分布

  13. 2002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地区分布 •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报告。 • 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例数比2001年增加,其中海南、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安徽等省报告例数增加一倍以上。 • 云南、广西、广东、新疆四省感染者占总数的59.7%,与2001年(67.2%)相比有所下降。 • 部分处于低流行水平的省份的HIV感染者报告数字持续增长(如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等省)。

  14. 1995-2002年各类人群中HIV捡出率

  15. 1985 — 2001年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

  16. 1985-2001年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年龄分布图1985-2001年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年龄分布图

  17. 1985 — 2001年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途径分布图

  18. 艾滋病流行特点 • 性别分布:男/女=2.9:1,女性构成比上升。 • 年龄分布:20-29岁年龄组 43.4%,<15岁儿童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 传播途径:传播以经血传播为主,其中静注毒品感染占63.7%,经采供血(浆)途径感染人数占9.7%,输血和注射血液制品者占1.5%;经性途径感染人数占8.1%。 • 人群分布特征:西部地区以吸毒人群为主,中部地区以既往有偿供血员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大城市主要以性病病人、暗娼为主。 • 地区分布:向中、低流行地区扩散。

  19. 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Ⅰ • 吸毒人群仍在增加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

  20. 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Ⅱ • 静脉注射毒品比例上升 (53.3%) • 共用注射器比例上升 (50%以上)

  21. 1995-2002年吸毒者静注毒品比例和静注者共用注射器比例1995-2002年吸毒者静注毒品比例和静注者共用注射器比例

  22. 吸毒者中HIV阳性率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3 0.02 1.7 6.6 10.8 12.1 10.0 20.0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

  23. 2002年全国报告经静注毒品感染HIV者省份分布

  24. 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最高地区

  25. 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Ⅲ • 性乱人群有增无减 • 性乱人群使用避孕套比例很低 (9.1%) • 同性恋者活跃,并处于地下状态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

  26. 1985-2002 年全国报告性病病例数 病 例 数 年

  27. 1997-2002年全国报告经异性性途径感染HIV者例数

  28. 全国性服务妇女安全套使用率(1995-2002)

  29. 1995-2002年部分性服务妇女监测哨点中HIV阳性捡出率1995-2002年部分性服务妇女监测哨点中HIV阳性捡出率

  30. 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Ⅳ • 流动人口增多(超过1亿) • 中青年 • 单身 • 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 40%为女性,收入较低 • 人群中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很低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

  31. 艾滋病的流行是可以控制的-- 国际成功经验 • 健康教育 • 推广避孕套使用 • 规范性病治疗 • 针具交换/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 • 血液管理 • 孕妇抗病毒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 HIV抗体自愿检测(VCT)

  32. 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早期的主要策略 英国政府:1986年成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健康教育局,应对艾滋病,迅速普及了预防艾滋病知识 泰国政府:要求电视每天必须有关于艾滋病的公益广告,现在各媒体天天都讲艾滋病 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政府投资非政府组织发动全社会开展了多方位、广覆盖、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运动

  33. 泰国控制艾滋病策略与措施 政府总理牵头,多部门协调 全民参与健康教育、社区关怀活动 在妓女中实施100%避孕套政策 规范化治疗性病 医疗单位普遍开展咨询服务

  34. 泰国控制艾滋病效果显著 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数下降 性病发病大幅度下降 新兵体检艾滋病病毒感染检出率明显下降

  35. 泰国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和推广避孕套使全国性病艾滋病下降泰国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和推广避孕套使全国性病艾滋病下降

  36. 澳大利亚控制艾滋病策略与措施 多部门协调完善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全民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社区) 注射吸毒人群开展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维持治疗 卖淫妇女健康教育、避孕套发放和性病服务 同性恋人群宣传教育、避孕套发放和性病服务

  37. 针具交换预防艾滋病在澳大利亚的流行 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逐年减少 同性恋人群感染发生率由开始流行时 的10%下降到目前的不到1% 注射毒品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3%左右 妓女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极少 一般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非常低

  38. 健康教育和推广避孕套对澳大利亚同性恋HIV抗体阳传率影响健康教育和推广避孕套对澳大利亚同性恋HIV抗体阳传率影响

  39. 中国某县试点项目使卖淫妇女避孕套使用率升高、性病下降中国某县试点项目使卖淫妇女避孕套使用率升高、性病下降 知识 安全套 淋病

  40. 对 策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 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 • 国际合作

  41. 措 施 • 打击吸毒、贩毒、卖淫嫖娼和非法采血 • 健康教育: • 公众教育 • 青少年教育 • 医疗工作人员常规医疗知识教育 • 行为干预 • 医疗救治 • 人文关怀

  42. 1995年成立国家性病艾滋病协调委员会 • 《献血法(1998)》 •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 •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

  43. 防治资金 • 1500万元(2000年)→1亿元(2001年)(人民币) • 在中、西部投入12亿5千万人民币改善供血基础设施 • 为西部公共卫生事业投入10亿人民币,增强疾病(包括AIDS)控制能力

  44. 国际合作 • WHO,世界银行,UNDP,UNICEF,UNAIDS及英、美、澳等国 • 在高危人群中实施干预:安全套推广,性服务妇女性病检测和治疗计划,针具交换项目 • 在一般人群中开展HIV/AIDS健康教育

  45. AIDS的治疗 • 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V) • 2002年初,每年的治疗费用从$10,000降低到$4,000-5,000 • 2002年,国产ARV药物(AZT,DDI,D4T,NVP) • 2003年,治疗费用减低到每年$400( ¥ 3600) • 中医疗法 增强HIV感染者免疫力

  46. 对HIV感染者的人文关怀 200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Live, Let Live)

  47. 谢谢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