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赵连友教授简介

赵连友教授简介. 赵连友教授现为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会理事,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和心脏杂志副主编等 30 余项职务。从事心血管内科教学、科研和治疗近 50 年,主攻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先后担当国家 11-5 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研究, 国家 973 课题研究和国家自然基金等 10 余项研究课题, 曾获得 12 项科研成果。国内外发表论文 200 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 18 部。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 70 余名。.

inez-log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赵连友教授简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赵连友教授简介 • 赵连友教授现为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会理事,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和心脏杂志副主编等30余项职务。从事心血管内科教学、科研和治疗近50年,主攻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先后担当国家11-5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研究, 国家973课题研究和国家自然基金等10余项研究课题, 曾获得12项科研成果。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8部。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70余名。

  2. 高血压临床特殊类型 隐蔽性高血压研究现状 赵连友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3. 中国高血压控制率 6.1% 为美国的6分之一

  4. 为什么高血压控制率低 ? 社会 医师 患者

  5. 白大衣高血压 肥胖性高血压 白领性高血压 盐敏感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 代谢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 药物性高血压 绝经期高血压 高血压特殊性问题有待解决

  6. 概 念 发病率 病因机制 临床特点 防治对策 隐蔽性高血压

  7. 诊所偶测血压<140/90mmHg ,而动态血压或   家庭自测白天血压≥135/85mmHg者, 称   其为MH。 又称为: 逆白大衣性高血压        蒙面性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概念 (Masked Hypertension MH) Hypertensoin,2002,40(6):795

  8. 不同类型高血压的诊室和ABPM白昼血压比较 Chin J Prim Med Pharm,March 2007,14(3):362

  9. 隐蔽性高血压发病率

  10. 不健康生活习惯 隐蔽性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管活性物质失衡 (TXA/PG1失调) 体位反射 (直立位血压升高) M H 目前尚不清楚,与以下因素有关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运动试验血压升高) 25羟化维生素D下降 ( 25羟D与血压成负相关) Ni水平低下 (细胞膜离子转运障碍)

  11. 隐蔽性高血压临床特征 1.诊室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升高 Chin J Hypertension,Dec 2005,13(12):773

  12. 2.MH具有较多危险因素 不同类型高血压危险因素发生率 与NT比较,aP<0.05,与EH比较,bP>0.05 高血压杂志,2005,13(12):771

  13. 1.58±1.09 * 不同类型高血压甘油三酯水平比较 1.28±0.49 1.11±0.59 * △ 与NT比较,△P<0.01,与EH比较,*P<0.05 Chin J Hypertension,Dec 2005,13(12):773

  14. 不同类型高血压胆固醇水平比较 4.58±1.24 4.47±1.05 * △ 3.94±0.80 △ 与NT比较,△P<0.01,与EH比较,*P>0.05 Chin J Hypertension,Dec 2005,13(12):773

  15. 不同类型高血压LDL水平的比较 3.03±1.21 * 2.74±0.99 △ 2.43±0.78 △ 与NT比较,△P<0.01,与EH比较,*P>0.05 Chin J Hypertension,Dec 2005,13(12):773

  16. 3.缩血管活性物质增强 隐蔽性高血压TXA2和PGI2比例失衡 MH NT EH 与NT比较,aP<0.05,bP<0.01;与MH比较,cP<0.05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9):722

  17. 缩血管活性物质增强 隐蔽性高血压NPY和CGRP比例失衡 NT MH EH 与NT比较,aP<0.05,bP<0.01;与MH比较,cP<0.05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9):722

  18. 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与TXA2的关系 MH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与TXA2成正相关 NPY及TXA2显著增高与MH患者血压增高有密切关系。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9):722

  19. 4.心血管和肾脏损害   隐蔽性高血压患者有程度不同 的心血管及肾脏受损的表现,比白 大衣高血压重,较持续性高血压轻 或相似。 60%

  20. 不同类型高血压左室重量指数的比较 91.4±24.7 隐蔽高血压心脏受损 91.0±18.7 bc 84.3±16.8 ba b 71.6±18.4 与NT比较,bP<0.05;与WH比较,aP<0.05;与WH比较,cP<0.01;与EH比较,cP>0.01;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3):362

  21. 儿童MH患者LVMI的变化 34.0±5.8 31.9±2.9 a ab 25.3±5.6 与NT比较,aP<0.05;与EH比较,bP<0.05 MH患者LVHI增高,提示心肌肥大,心脏受损害 Pediatr Nephrol,2005,20(8):1151

  22. 隐蔽高血压患者血管受损 ab a ab b a:P<0.01,与NT组比较;b:P<0.01,与MHT组比较 China J Hypertension,Dec 2005,13(12):774

  23. MHT患者血管反射波增强指数增高 ab a a:P<0.01,与NT组比较;b:P>0.05,与MHT组比较 China J Hypertension,Dec 2005,13(12):774

  24. 隐蔽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升高,血管反射波增强指数增高,提示动脉顺应性下降及动脉硬化发生,说明动脉血管已受损害。隐蔽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升高,血管反射波增强指数增高,提示动脉顺应性下降及动脉硬化发生,说明动脉血管已受损害。

  25. 不同类型高血压对颈动脉中层厚度的影响 0.7±0.1 bc 0.6±0.1 0.6±0.1 b ab 0.5±0.1 与NH比较,bP<0.05;与WH比较,aP> 0.05; cP<0.05;与EH比较 隐蔽性高血压患者IMT增高,提示MH已发生动脉硬化 中国基层医药,2005,14(3):362

  26. 不同类型高血压颈动脉中层厚度的影响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25(2):322

  27. 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  目前认为,尿β2- MG是肾脏损害早期标记物,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尿β2-MG 增高,提示MH已引起肾脏损害。

  28. 不同类型高血压尿β2- MG的比较 1.9±0.6 a 与NH比较,aP<0.05 与WH比较,bP<0.01 与EH比较,cP<0.01 1.3±0.1 abc 0.9±0.1 a 0.8±0.1 MH患者β2- MG增高提示MH已发生肾脏损害 Chin J Prim Med Pham, March 2007,14(3):362

  29. 隐蔽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 43.4±7.2 ac 与NT比较,aP<0.01 与WH比较,bP<0.01 与MH比较,cP<0.01 31.7±8.8 ab 4.7±0.6 4.5±0.6 a M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提示MH已发生肾脏损害 Chin J Prim Med Pham, March 2007,14(3):362

  30. 5.运动试验血压明显增高 患者安静血压正常,而在运动后血压明显增 高,其动态血压也升高,多为隐蔽性高血压。 运动负荷对MH血压的影响(mmHg) △ * △ * 与静态血压比较,△P<0.01;与动态血压比较,*P < 0.05; 海南医药,2004,15(1):37

  31. 防 治 对 策 MH患者诊室血压正常,故易漏诊,患者得不 到及时治疗,35% MH转归为持续性高血压,所以 心血管及肾脏损害发生率高,其心血管事件危险 度更大,往往高于持续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   因此,MH是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由此 可见,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MH是提高高血压控制 率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32. 1.注意筛查MH 提高检出率 •  提倡自测血压,疑者测动态血压。 •  偶测血压正常,伴有多危险因素。 •  未有临床症状,已有靶器官损害。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检出率,这有利于高血压 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对降低心血管事件有益

  33. 2.重视治疗策略 提高控制率 • 重视血压达标 自测血压<140/90mmHg 动态血压<135/85mmHg

  34. 按病情选药 • 应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 CCB、ARB、ACEI、βRB、HCTZ 高血压并发动脉硬化: CCB、ARB、硝酸酯类、叶酸 高血压并发肾功不全: ARB、CCB 高血压并发心动过速: CCB、βRB 高血压并发心功不全: ARB、HCTZ、ACEI 高血压并发血糖异常: ARB、CCB、ACEI

  35. 选药按疗效联合 • 优化联合选药 (+) ACEI+HCTZ HCTZ+βRB ACEI+βRB ARB +βRB RB CCB+ACEI CCB+ARB CCB+βRB CCB+HCTZ HCTZ (+) (+) (±) (±) ACEI ARB CCB (+) CCB为广谙抗高血压药物

  36. 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

  37. 第三代CCB拉西地平的临床特点 • 疗效很高:85%以上 • 副作用小:无重大不良反应 • 保护脏器:降压同时对心脑肾具有保护作用 • 长效稳定:半衰期长,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高 • 适应症广: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绞痛、心衰 • 价格适中:符合国情用药

  38. 拉西地平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的变化 48.6 4.2 51.5  6.5 a P<0.05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6):436-437]

  39. 拉西地平治疗前后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的变化拉西地平治疗前后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的变化 13.6  1.4 13.1  1.3 11.4  1.2 11.0  1.3 b P<0.01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6):436-437]

  40. 拉西地平治疗前后LVM及LVMI的变化 194.8±43.2 175.7±40.6 106.4±38.5 118.9±43.4 a P<0.05 [心脏杂志,2000,12(3):224-225,227]

  41. 拉西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降低收缩压比较 -29 P<0.05 -37 药物与临床2009

  42. 拉西地平与尼群地平降低收缩压的比较 P<0.01 -25.5 -34.5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

  43. 拉西地平与卡托普利降低收缩压比较 -20 -4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

  44. JNC 7高血压治疗的趋势 为达到目标血压,绝大部分患者需要服用二种或以上的降压药物。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JNC 7)

  45. 注意综合干预 • 控制血压为重要目标 • 干预多重的危险因素  • 积极防治靶器官损害 • 要及时的治疗并发症 •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46. 结 束 语 MH是高血压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容易漏诊,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十分重要。有特殊的临床特征,其危险度高,及时诊断和治疗MH,对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7. 谢谢!

  48. 3.动态血压呈现白昼血压增高 高血压杂志,2006,14(4):24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