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2

第四章 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

第四章 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 第一节 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的任务 是指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时的测量工作 在井下平面、高程控制基础上进行,任务是: 1. 在实地标设巷道位置。给中腰线。 2. 及时准确测定巷道位置,填绘矿图 . 3. 测绘回采工作面位置,统计产量储量变动,验收。 4. 采矿、钻探、地质特征点、瓦斯突出点等测定标图 . 认真 , 负责,细心 , 配合。. 矿图测绘. 第二节 巷道中线的标定工作. 中线 :巷道水平投影的几何中心线 作用 :指示巷道水平面内的掘进方向

irene-mil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 第一节 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的任务 是指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时的测量工作 在井下平面、高程控制基础上进行,任务是: 1.在实地标设巷道位置。给中腰线。 2.及时准确测定巷道位置,填绘矿图. 3.测绘回采工作面位置,统计产量储量变动,验收。 4.采矿、钻探、地质特征点、瓦斯突出点等测定标图. 认真,负责,细心,配合。

  2. 矿图测绘

  3. 第二节巷道中线的标定工作 中线:巷道水平投影的几何中心线 作用:指示巷道水平面内的掘进方向 给中线: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巷道标设到实地,指导掘进方向和位置,边掘边标,不断向前 1.检查设计图纸。 2.确定标定的必要数据,标定要素。 3.实地标定巷道开切点位置和掘进方向。 4.标定和延长巷道的中腰线。 5.测绘已掘巷道,填图,检查纠己标设方向。

  4. 第二节巷道中线的标定工作 一、 标定巷道开切点和掘进方向 标定巷道开切点和开掘方向的工作,习惯上称为“开门子”。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新设计的巷道,AB为巷道的中线,4、5点为原有巷道内的导线点。标定前,应从图上量出(或算出)4点到A点的距离l1和5点到A点的距离l2,l1+l2要等于4—5导线边长,再量出(或算出)4—5边与AB间的夹角β。习惯上称β为指向角,l1、l2和β即为所需的标定要素。

  5. B 2 β L2 L1 5 4 A 1

  6. 井下实地标设前,应先检查原有导线点是否移位。井下实地标设前,应先检查原有导线点是否移位。 巷道开切口和掘进方向的标定一般采用经纬仪法。标定时在4点安置经纬仪,照准5点沿此方向量取平距l1,在顶板上标出开切点A,并丈量l2作为检核。 然后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后视4点,拨指向角β,此时望远镜视线的方向就是新开巷道中线AB的方向。

  7. 沿此方向在原有巷道顶板上固定临时点2,倒转望远镜在其延长线上再固定临时点1。由1、A和2三点组成一组中线点,即可指示新巷道开切的方向。为明显起见,还可用白灰浆或白油漆在顶板上画出三点的连线。标定后应实测β角,作为检核。沿此方向在原有巷道顶板上固定临时点2,倒转望远镜在其延长线上再固定临时点1。由1、A和2三点组成一组中线点,即可指示新巷道开切的方向。为明显起见,还可用白灰浆或白油漆在顶板上画出三点的连线。标定后应实测β角,作为检核。

  8. 二、 标定直线巷道中线 巷道开掘后,最初标设的临时中线点常被放炮所破坏或移位,当巷道开掘5~8m 后,应当用经纬仪重新标定一组中线点。这时应先检查开切点A是否移位,若发现A点已移位,则应重新标定A点。

  9. 经检查确认A点未移位或重新设置后,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上。用正倒镜标定β角,并沿视线方向在新巷道内标出2′点和2″点,取它们的中点2作为中线点。为了避免差错,应重新用一个测回测β角,作为检查。所测角值与标定角值之差应在1′以内,若超限则应重新标定2点。经检查确认A点未移位或重新设置后,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上。用正倒镜标定β角,并沿视线方向在新巷道内标出2′点和2″点,取它们的中点2作为中线点。为了避免差错,应重新用一个测回测β角,作为检查。所测角值与标定角值之差应在1′以内,若超限则应重新标定2点。

  10. B 2″ 2′ 2 1 β 5 4 A

  11. 检查符合要求后,沿A2方向再标设1点。A、1、2三点组成一组中线点。检查符合要求后,沿A2方向再标设1点。A、1、2三点组成一组中线点。 中线点应固定在顶板上挂下垂球线指示巷道掘进的方向。一组中线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小于2m为宜。 可以从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而发现中线点是否移位。当发现中线点移位时,应当用仪器重新标定。

  12. 也可设置4个点为一组,当发现一个点移位,而其余三点仍在一条直线上时,该组中线仍可继续使用。切忌未作检查而使用两个中线点连线作为指示巷道掘进的方向。也可设置4个点为一组,当发现一个点移位,而其余三点仍在一条直线上时,该组中线仍可继续使用。切忌未作检查而使用两个中线点连线作为指示巷道掘进的方向。

  13. 给定巷道的平面方向,除了标定巷道几何中线的办法之外,也常采用标定轨道中心线或标定巷道边线的方法。给定巷道的平面方向,除了标定巷道几何中线的办法之外,也常采用标定轨道中心线或标定巷道边线的方法。 在大断面双轨巷道,特别是巷道断面不断变化的车场部分,采用标定某一条轨道的中心线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做就不必经常改变中心线的位置。有的矿井习惯采用标设靠近巷道一帮的边线,因为这种办法更易于发现巷道的掘偏现象,对掌握巷道规格质量有利。

  14. 巷道边线(或轨道中心线)的具体标设。巷道边线平行于巷道中线,它距巷道两帮的距离是不相同的。图中A点为巷道中线点,现要标设出巷道边线的起始点B及一组边线点。巷道边线(或轨道中心线)的具体标设。巷道边线平行于巷道中线,它距巷道两帮的距离是不相同的。图中A点为巷道中线点,现要标设出巷道边线的起始点B及一组边线点。

  15. 标设前应先根据边线至巷道中线的距离a和A、B两点间的距离lAB计算出标定B点的指向角β′,计算公式为:标设前应先根据边线至巷道中线的距离a和A、B两点间的距离lAB计算出标定B点的指向角β′,计算公式为: γ = arcsina /lAB (4-1) β′= β-γ (4-2)

  16. 标定时,先在A点安置经纬仪,根据角β′和距离lAB即可标定出B点。然后将仪器移至B点,后视A点标设(180°+γ)角,这时仪器视线方向就是边线(或轨道中心线)的方向。再在视线上连续标设1点和2点,则B、1、2即为一组边线点。边线到较近帮的距离称为边距,用c表示。显然,a、c与巷道宽度D之间的关系为:标定时,先在A点安置经纬仪,根据角β′和距离lAB即可标定出B点。然后将仪器移至B点,后视A点标设(180°+γ)角,这时仪器视线方向就是边线(或轨道中心线)的方向。再在视线上连续标设1点和2点,则B、1、2即为一组边线点。边线到较近帮的距离称为边距,用c表示。显然,a、c与巷道宽度D之间的关系为: c=D/2-a (4-3)

  17. 用边线给向时,测量人员必须将距离c及时通知施工人员,以便他们根据距离c和(D-c)控制巷道的掘进方向。应当注意的是,当相向贯通巷道用边线指示巷道掘进方向时,两头边线的称谓是相反的。用边线给向时,测量人员必须将距离c及时通知施工人员,以便他们根据距离c和(D-c)控制巷道的掘进方向。应当注意的是,当相向贯通巷道用边线指示巷道掘进方向时,两头边线的称谓是相反的。

  18.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掘进工作面炮眼的布置和支架的位置都是以巷道中线为依据的。用经纬仪标设一组中线点后(或由边线找出中线的位置),在一定距离内可以该组中线点为依据,用三点连直线原理把巷道中线延长标在掘进工作面上。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掘进工作面炮眼的布置和支架的位置都是以巷道中线为依据的。用经纬仪标设一组中线点后(或由边线找出中线的位置),在一定距离内可以该组中线点为依据,用三点连直线原理把巷道中线延长标在掘进工作面上。

  19. 三、直线巷道的延长和检查 中线不断向前延设,掘30~40M延设一组中线。保证最前一个中线点距工作面不超过40~50m,以防掘偏。 方法:经纬仪法,瞄线法,拉线法 β A B C

  20. 四、标定曲线巷道中线 井下运输巷道转弯处或巷道分岔处,都有一段曲线巷道。曲线巷道中心线是一条平面曲线。 井下曲线都是圆曲线,其半径根据矿车行驶速度及矿车轴距等因素而定,一般在10~25m之间。曲线巷道的起点、终点、曲线半径和转角(曲线中心角)等参数均在设计中给定。

  21. 曲线巷道的中线是弯曲的,无法像直线巷道那样直接标出中线,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以直代曲,即用分段的弦线来代替分段的圆弧线,用内接折线来代替整个圆曲线,曲线巷道的中线是弯曲的,无法像直线巷道那样直接标出中线,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以直代曲,即用分段的弦线来代替分段的圆弧线,用内接折线来代替整个圆曲线, 并实地标设这些弦 线来指示巷道掘进 的方向。

  22. (一) 经纬仪弦线法 分段弦线的长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 1 计算标设要素 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弦线长度l,使得转折点尽量少,弦两端能通视且便于施工。一般先绘比例尺为1∶100或1∶50的大样图。在图上确定段的划分方案,也可以采用公式 估算。 S为巷道上宽的一半

  23. 图4-6为一曲线巷道,已知曲线始点A,终点B,曲线半径R,中心角α。现采用等分曲线中心角的弦线法来计算标设要素。将曲线段所对中心角α分为n等分,则每等分对应的弦长为:图4-6为一曲线巷道,已知曲线始点A,终点B,曲线半径R,中心角α。现采用等分曲线中心角的弦线法来计算标设要素。将曲线段所对中心角α分为n等分,则每等分对应的弦长为: (4-4) 由图可知,起点A和终点B处的转向角为: βA=βB=180°+α/2n (4-5) 中间各弦交点处的转向角为: β1=β2=180°+α/n (4-6)

  24. 图4-6所示为转向角大于180°的情况。反之,当转向角小于180°,即由B向A掘进时,则上述各转向角(左角)相应为:图4-6所示为转向角大于180°的情况。反之,当转向角小于180°,即由B向A掘进时,则上述各转向角(左角)相应为: 180°-α/2n 和 180°-α/n

  25. 2. 实地标设 当掘进到曲线起点A后,先标出A点。然后在A点安置经纬仪,后视直线巷道中线点M,测设转向角βA,即可给出弦A1的方向。因为此时曲线巷道尚未掘出,只能倒转望远镜,在A1的反方线上于巷道顶板标出中线点1′和1″,则1′、1″、A三点组成一组中线点,指示A1段巷道掘进的方向。当掘至1点后,再置经纬仪于A点,在A1方向上量取弦长l标出1点。然后将经纬仪置于1点,后视A点,拨转向角β1可标出12段巷道掘进的方向。照此办法逐段标设下去,直至弯道的终点B为止。

  26. (二) 短弦法 本法的特点是弦比较短,故可用线交会法标设,如图4-10所示,已知圆心角α,曲线半径R。设弦的个数为n,则弦长l和d为: l=2Rsin(α/2n), d=l2/R

  27. 实地标设时,先标出A点,再由A点沿中线方向向后丈量距离2l标出M点。以点A、M为圆心,分别以2l和d为半径,用线交会法定出A1点。A1A指示第一弦的掘进方向。当巷道掘到B点后,沿A1A的方向由A点丈量弦长l标出B点,然后再以A、B为圆心,分别以d和l为半径,用线交会法定出B1点,B1B指示第二弦的掘进方向。以此类推。实地标设时,先标出A点,再由A点沿中线方向向后丈量距离2l标出M点。以点A、M为圆心,分别以2l和d为半径,用线交会法定出A1点。A1A指示第一弦的掘进方向。当巷道掘到B点后,沿A1A的方向由A点丈量弦长l标出B点,然后再以A、B为圆心,分别以d和l为半径,用线交会法定出B1点,B1B指示第二弦的掘进方向。以此类推。

  28. 六、 标设竖直巷道的中线 由下向上掘进小井时,标设中线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如图4-12a所示,先在下部巷道中标出小井的井中位置A,并在巷道底板上牢固埋设标志。在小井的帮上相对位置1、3和2、4点,令其相对点连线的交点恰好是井中A点,以作检查用。 小井向上掘进时,可由工作面向下挂一垂球线使其对正A点,此时垂球线即是小井的中心线。

  29. 继续向上掘进时,小井将分为放矸间和梯子间,中心垂球无法下挂,这时可在梯子间缝隙中设法挂下两个垂球O1和O2,见图4-12(b)。在下部巷道内丈量距离O1A和O2A,然 后以此距离用线交会法将中心点A标设在工作平台下部的木支撑上(A1点)。施工人员只须 把工作平台板拿开一块,挂垂球线对正A1点,垂球线即为小井中心线,这样就可在工作面标 出井中位置,指导掘进施工。A1点要随着掘进不断地向上移设。

  30. 第三节 巷道腰线的标定工作 为了运输、排水或其他需要,井下巷道须有一定的坡度或倾角。 巷道腰线是用来指示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掘进方向及调整巷道底板或轨面坡度用的。腰线通常标设在巷道的一帮或两帮上,离轨面1m,离巷道底板1.3m。

  31. 不论采用哪种数值,全矿井应统一,以免造成差错。每组腰线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不小于2m为宜。最前面一个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不应超过30m。不论采用哪种数值,全矿井应统一,以免造成差错。每组腰线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不小于2m为宜。最前面一个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不应超过30m。 标定巷道腰线时的准备工作和标定中线时基本是一样的,实际标设工作也往往同时进行,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32. 一、 斜巷腰线的标定 (一)经纬仪法 1.中线点兼作腰线点的标设法 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在中线点的垂球线上作出腰线的标志。同时量腰线标志到中线点的距离,以便随时根据中线点恢复腰线的位置。如图4-14所示,1、2、3点为一组已标设腰线点位置的中线点,4、5、6点为待设腰线点标志的一组中线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