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南水北调为例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南水北调为例. 安丰高中 高二地理备课组.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 .我国的水资源.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 .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年径流总量 (亿米 ³ ). 年径流总量的比较. 51912. 40000. 31220. 29702. 28113. 27115.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1 .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人均径流量的比较.

Download Presentation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南水北调为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安丰高中 高二地理备课组

  2.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

  3.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年径流总量 (亿米³) 年径流总量的比较 51912 40000 31220 29702 28113 27115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4. 1.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人均径流量的比较 人均径流量 (米³/人.年) 105117 32343 26990 14509 11294 2167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5. 2.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 ----地域分布不平衡性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 南方多,北方少 东部多,西部少; 人口 (占全国%) 水资源总量 占全国比重(%) 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 耕地 (占全国%) 44.4% 58.2% 14.4% 北方 983立方米 50.6% 36.6% 81.0% 4180立方米 南方 水资源总量及人均量占全国比重最少的地区:海、滦河流域

  6.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 数量上: • “总量多,人均少” • 空间分布上: •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时间分配上: • “夏秋两季多, • 冬春两季少, • 年际变化大”

  7. 3.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北方地区尤为严重 300多个 大部分为北方城市 缺水城市 114个 严重缺水城市 大部分为北方城市 我国最缺水区:华北地区(海、滦河流域) 6个 (晋、豫、陕、津、鲁、京) 人均综合用水量 小于300m3省市 10个 鲁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 小于300m3省市 4个 (津、京、辽、鲁) 5个 鲁 6个 (宁、冀、鲁、豫、晋、辽)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小于1000m3省市 6个 鲁

  8.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 降水总量不大,径流量的季节、 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小, 蒸发强。 人为原因: 工农业发达,人口多,需水量大; 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因而 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9. 解决措施: 修建水库(时间) 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空间)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10. 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缺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缺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南水北调 怎么办? 根本措施:

  11. 4、长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区: 长江成为我国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条件: (1)水量大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干流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属我国的丰水区 (2)流量稳定 长江年径流量稳定, 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 (3)贯穿东西 流径三大经济地带,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相邻。

  12.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东线工程 2、中线工程 3、西线工程

  13. 主要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 雪峰山

  14. 1、东线工程 (1)路线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 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2)水源区 长江下游 (3)供水区 淮河下游地区; 黄河下游地区; 海河流域 (4)评价 优点----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 工程量较小,前期投资少、 工期短 缺点----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 ,需抽水北送;水质差

  15. 2、中线工程 (1)路线 从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2)水源区 长江中游、三峡水库、 丹江口水库 (3)供水区 海河平原; 京津地区; 黄河下游 (4)评价 优点---- 可自流供水 缺点---- 需挖掘渠道, 工程量大

  16. 2、西线工程 (1)路线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2)水源区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 (3)供水区 西北 地区 (4)评价 优点----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17. 思考 西线工程 1、三个方案中,完全在我国第一阶梯内的是: 2、穿过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3、靠近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4、三个方案中最先实施的是: 原因: 5、京杭运河自南向北连接的水系: 6、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除了 南水北调外还有那些工程? 西线工程 中线工程 东线工程 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18. 较大 较小 较差 最好 较好 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以自行流向北方 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以利用 差

  19.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一)积极意义 (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20. (一)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 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 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有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 缓解调入区生产生活用水,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 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 缓解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的,控制地面沉降, 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21. 地下水漏斗区的形成

  22. (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以东线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长江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道 淤塞。

  23. (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以东线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长江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道 淤塞。 3、对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沿线地区地势低洼,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24. 调水前地下水位低 调水后地下水位上升

  25. (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以东线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长江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道 淤塞。 3、对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沿线地区地势低洼,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东线工程沿线经济发达,大量的污水排放会 降低水质。

  26. 活动:南水北调调入区和调出区居民调查表

  27. 思考 南水北调对中线和西线不利影响 对中线的不利影响: (1)发电量减少,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但江口水电站 的发电量有所减少。 (2)占用土地和移民较多。 对西线的不利影响: (1)调水区损失部分水能,但调入区黄河上中游水电 基地相应增加部分电能。 (2)对漂木的影响。调出区的伐木运输主要依靠河道 水利输送,河道建坝调水,木材将改为公路外运。 (3)淹没部分草场和造成少量牧民搬迁。

  28. 南水北调工程贯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这项特大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将建设成为一项生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贯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这项特大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将建设成为一项生态工程。

  29. 课堂小结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 3.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4、长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区: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东线工程 2、中线工程 3、西线工程 (一)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 3、生态效益 (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0.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 长江流量

  31.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宜调水? 北方冬春季节缺水,最严重的是春季。因为北方冬春季节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春季蒸发旺盛;长江最适宜调水的是夏秋季节,因为我国降水量最大的季节是夏秋两季,河流水量大。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通过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差异。 (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大力节约用水。

  32. 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水资源供需差异预测 (单位:亿立方米)

  33. (1)在城市生活、工业、生态、以及农业等方面,受水区对调来的水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1)在城市生活、工业、生态、以及农业等方面,受水区对调来的水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 工程近期供水的目标是以解决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为主,兼顾农业和生态用水。 (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什么作用? 受水区因水量增加,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了湿地和生物的多样性。

  34. (1)我国北方地区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紧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因此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1)我国北方地区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紧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因此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 (2)在开展南水北调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如果不 治理水污染,那么调水越多,污染越重,南水北调 就不可能成功,所以一定要先治污后通水。 (3)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一旦 遭到破坏,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3.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时,国家提出“先节约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为什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