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影响养猪生产 的主要因素

影响养猪生产 的主要因素.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学院 邓昌彦. 2005.12.02. 目 录 我国养猪现况 影响养猪生产的因素 猪的育种与养猪生产 猪病防治与养猪生产. 一、我国养猪生产现状. 我国养猪现状. 2003 年我国生猪存栏 4.70 亿头 年出栏肥猪 5.86 亿头 猪肉产量 4604.7 万吨 2003 年人均消费肉类 49 公斤 猪肉 33 公斤( 67.5% ). 发展前景 “ 十五 ” 畜牧业发展纲要指出:

Download Presentation

影响养猪生产 的主要因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影响养猪生产 的主要因素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学院 邓昌彦 2005.12.02

  2. 目 录 我国养猪现况 影响养猪生产的因素 猪的育种与养猪生产 猪病防治与养猪生产

  3. 一、我国养猪生产现状

  4. 我国养猪现状 • 2003年我国生猪存栏4.70亿头 • 年出栏肥猪5.86亿头 • 猪肉产量4604.7万吨 • 2003年人均消费肉类49公斤 • 猪肉33公斤(67.5%)

  5. 发展前景 “十五”畜牧业发展纲要指出: • 按2.5%的增长需求计算,2015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达61公斤,猪肉人均需求量38公斤,肉类总产量达8832万吨,猪肉5497万吨,猪肉仍将占全国肉类总量的62%。按每头猪胴体重82公斤计算,需要6.7亿头生猪。

  6. 二、影响养猪生产的因素

  7. 影响养猪生产的因素 • 种:遗传育种-养猪生产的基础 • 料:营养饲料 • 管:饲养管理 • 病:疾病防治-养猪生产的关键 • 生产性能 = 遗传 + 环境 • 生产性能 = 能力 + 机遇 • 遗传:反应较慢,但持久 • 环境:反应较快,但短暂

  8. 各技术因素对养猪生产的贡献率

  9. 三、养猪生产面对的问题

  10. 问题 •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品种 • 猪肌肉品质下降 • 影响猪繁殖障碍因素多,生产水平低 • 适应性不强,疫病威协大 • 环境污染严重

  11. 四、措施与发展趋势

  12. 1. 猪品种遗传改良方法 •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类基因资源  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 • 遗传评定 • 分子标记 • 标记辅助选择

  13. 猪遗传育种效果的评价 • 遗传纯度    (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    个体间的最小亲缘系数?) • 遗传进展 • 生产性能 • 品种特色

  14. 遗传改良的效果

  15. 影响猪种遗传改进的因素 遗传变异性:遗传改良的基础,相对稳定 选择强度、世代间隔:依据育种措施和育种方案 选择的准确性:取决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和利用的信息量

  16. 影响遗传改良效果的因素 改良成效= 选择强度×遗传变异度× 选择准确性 世代间隔

  17. 准确选择优秀种猪的方法 • 依据血统、系谱 • 凭经验、印象和“ 理想型” • 根据性状的表型值 • 通过科学的遗传评估

  18. 猪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 • 猪绝大多数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 • 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 受多个基因的作用 • 一般不能对单个基因进行分析 • 需要使用表型记录 • 通过估计个体育种值

  19. 育种值的概念 • 个体作为种猪的种用价值 (对后代生产性能的遗传贡献) • 决定性状所有微效多基因平均效应之和,即 “加性效应” • 衡量个体遗传素质的最主要指标 • 不能被观测,只能根据各种来源的表观信息(表型值)估计

  20. 估计育种值的基本思路 • 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表型记录; • 将加性遗传效应从表型值中剖分出来 基因 • + 表型值数据库统计分析估计育种值 • 环境

  21. P = G + E 表型值= 基因型值+环境效应 G = A + D + I 基因型值=加性效应(育种值)+ 显性效应值+上位效应值 性状表型值的构成 P = A + D + I + E 育种值

  22. 影响估计育种值准确性的因素 • 估计育种值的可靠性取决于: • 可利用的生产性能记录的质量(亲缘关系) • 使用的亲属生产性能记录的数量 • 采用rAI(估计与真实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 表示,取值0-1

  23. 估计育种值方法-选择指数法 • 基本公式

  24. 育种值估计方法-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育种值估计方法-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 BLUP的主要优点 • 能校正环境效应 • 能利用所有亲属的信息 • 能校正由于非随机交配造成的偏差 • 能对不同群体进行联合遗传评定 (前提:群体间有一定的遗传联系)

  25. 分子生物学技术 • 主效基因(Major Gene) • 有较大效应且可以准确测定其基因型的QTL • MAS •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 标记辅助选择 • 借助(分子)遗传标记信息选择种用个体

  26. 分子分子遗传标记优点 • 高度多态 • 覆盖整个基因组 • 测定不受年龄、性别和环境的影响 • 目前猪上可利用的分子标记已多达近2000余 个(主要是微卫星标记),分布于整个基因组, 由这些标记可以构造标记间隔不超过10cM的连 锁图谱。

  27. 本教研室目前筛选到的分子标记 • 在GENBANK上登录新基因序列87个 • 经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了40多个与繁殖性状、肉质性状、生长性状相关的DNA分子标记。

  28. 标记辅助选择(MAS) • MAS: 借助标记信息进行个体遗传评估 • 优越性 • 增加遗传评估的准确性 • 进行早期遗传评估 • 减少遗传评估的成本 • 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尤其对于低遗传力性状、限性性状、抗病性状等)

  29. 2.规模化猪场生物学防治 • 集约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点是猪群的疫病控制,在目前疫病复杂的形势下,猪群的健康、卫生防疫、兽医管理等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确保猪场生物安全,这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30. 主要措施 • 猪场环境 • 防疫 • 主要措施有:消毒、隔离、预防注射、疫病监测、化学药物预防等。

  31. 消毒    生物(天敌)、化学    物理(紫外线、干燥、火) • 猪群免疫水平的监控 20份/次、大群体0.5%左右、1个季度1次 • 免疫注射   免疫失败的因素:    疫苗保存、注射时间、注射剂量等

  32. 谢谢

  33. 育种值估计的方法:

  34.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上位效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