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老師: ooo 學生:陳昱安. 有關憂鬱的一些定義. 當憂鬱情緒伴隨著提它症狀而來,如失常的睡眠和食欲,還有嚴重的暴躁脾氣與嚴重失去日常活動的精力與興趣,那麼這個人可能是罹患了憂鬱症的疾病。. 憂鬱症的症狀. (1) 情緒症狀: 憂鬱情緒、廣泛受限的情緒品質、易怒、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 ( 失去樂趣 ) 、罪惡感、失去日常生活的興趣、社交退縮、自殺的想法。 (2) 認知 ( 思考 ) 症狀: 專注力差、記憶力差、猶豫不決、思考變慢、失去動機。. (3) 身體症狀:

isau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老師:ooo 學生:陳昱安

  2. 有關憂鬱的一些定義 • 當憂鬱情緒伴隨著提它症狀而來,如失常的睡眠和食欲,還有嚴重的暴躁脾氣與嚴重失去日常活動的精力與興趣,那麼這個人可能是罹患了憂鬱症的疾病。

  3. 憂鬱症的症狀 • (1) 情緒症狀: 憂鬱情緒、廣泛受限的情緒品質、易怒、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失去樂趣)、罪惡感、失去日常生活的興趣、社交退縮、自殺的想法。 • (2) 認知(思考)症狀: 專注力差、記憶力差、猶豫不決、思考變慢、失去動機。

  4. (3) 身體症狀: 睡眠障礙、失眠、嗜睡、食欲改變、體重減輕、體重增加、疲勞、 頭痛、便秘、疼痛的狀況惡化。

  5. *書上例子:查理 • 1990年代研究打破「憂鬱症」不是只出現在成人身上的迷思? • 青少年期發病的憂鬱疾患和雙極性疾患,可能比成人期發病的同樣疾病更加嚴重,也更難治療。

  6. 1996年由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六個月的研究期間:1996年由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六個月的研究期間: • 超過6%介於九歲到十八歲的兒童青少年患有憂鬱症。 • 5%的人患有重憂鬱症。 • 據估計有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當中某個時期會經歷到嚴重憂鬱症,許多患有嚴重憂鬱症的人是在青少年期經歷第一次發作。

  7. 正常青少年與青少年期憂鬱症: • 憂鬱症與情緒低迷之間有什麼關聯呢?其中一個可以引發另一個的發生嗎?還是會混入另一方? • 強烈的情緒低迷最後會變成怎樣,而憂鬱症候群又是從哪裡開始呢?

  8. *情緒為何低迷? •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馬西亞提出發展的「提前關閉」概念,描述有些青少年自我定位及承諾的過程,是以採納他人的目標與價值觀為主,缺乏探索過程中所必須的自我追尋與檢驗。

  9. 這些年輕人會擁護父母或長輩所支持的政治立場、宗教觀點,有時候相當熱情,卻缺乏開放性探索,或考慮是否有其它的選擇。這些年輕人會擁護父母或長輩所支持的政治立場、宗教觀點,有時候相當熱情,卻缺乏開放性探索,或考慮是否有其它的選擇。 • 如果由於某些原因,這種「提前關閉」的認同不再符合當下所需,暫時性的危機可能會出現,直到青少年重新適應,或是重新發現這一部分的自身認同。

  10. 一段時間的質疑、追尋,以及壓力和面質可能會持續出現,直到認同中某個令人不耐的成分受到調整為止。一段時間的質疑、追尋,以及壓力和面質可能會持續出現,直到認同中某個令人不耐的成分受到調整為止。 • 路特爵士研究了英格蘭懷特島上數千個兒童與青少年,想要偵測此群體中發生心理疾病的頻率。發現十四到十五歲的男孩和女孩,超過五分之二有悲慘或憂鬱的感受。

  11. 青少年們比較容易有情緒低迷的狀況,而不是憂鬱症。青少年們比較容易有情緒低迷的狀況,而不是憂鬱症。 • 情緒低迷的人「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無法達到自己或他人期望,或是無法改變情況或改變自己」,一再發現自己處在奇特的新情境中,而且總是無法滿足父母、同儕及自己的期望,同時覺得無力影響結果,當有些事情打亂了他的假設世界,週遭環境就會無法預料,而且有點恐怖。

  12. 這個人可能會覺得焦慮、失去控制、受困、無力,以及有一段時間的悲慘與憂鬱感受-這就是法蘭克所稱的 情緒低迷 。 • 當發現自己無法達成擺在面前的 要求,同時又無法從環境中擺脫時,就會變得情緒低迷。 法蘭克-情緒低迷 無力 受困 失去控制 焦慮 有一段時間的悲慘與憂鬱感受

  13. 前面有提到憂鬱症的症狀,這些警訊可以提醒為人父母關心孩子是否處在嚴重的憂鬱狀態,我們現在知道,嚴重的憂鬱症候群必須以藥物治療,只有心理治療通常不會讓病患有所改善。患有憂鬱症的人通常情緒低迷,需要支持、鼓勵、教育和輔導。前面有提到憂鬱症的症狀,這些警訊可以提醒為人父母關心孩子是否處在嚴重的憂鬱狀態,我們現在知道,嚴重的憂鬱症候群必須以藥物治療,只有心理治療通常不會讓病患有所改善。患有憂鬱症的人通常情緒低迷,需要支持、鼓勵、教育和輔導。 • 重憂鬱疾患:書上例子—海塞。

  14. 輕憂鬱疾患:作者用「悶騷」來描述輕憂鬱症,就像一陣狂風可以把悶騷得火煽動成熊熊火焰,壓力會助長疾病並導致易怒症狀惡化。輕憂鬱疾患:作者用「悶騷」來描述輕憂鬱症,就像一陣狂風可以把悶騷得火煽動成熊熊火焰,壓力會助長疾病並導致易怒症狀惡化。 • 因為這些症狀不像重憂鬱症那樣劇烈,很容易就忽略,但輕憂鬱症的危險並不低。 • 輕憂鬱症的首次發作年齡似乎比重憂鬱症更早,1994年研究指出年僅五歲的兒童也可能遭受波及。

  15. 這些年輕人的情緒陰沉、悲觀、低落,常常滿腦子都是不被愛及被遺棄的感覺。他們覺得自己很糟糕,擔心在各方面都不合格。 • 輕憂鬱症的兒童比較年輕、罪惡感較少、比較沒有睡眠和食欲的障礙,而且不像重憂鬱症有嚴重失去歡樂的感覺。 • 兩者的情緒症狀—憂鬱和易怒情緒,以及自覺不被愛和沒有好朋友,則極為類似。

  16. 1994年的研究,長期觀察一群兒童直到十二歲,在這段期間中,患有輕憂鬱症的兒童有80%發生另一次情緒疾患的發作;在早發性輕憂鬱症的五十五個兒童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後來發作了另一次更嚴重的重憂鬱症症候群。1994年的研究,長期觀察一群兒童直到十二歲,在這段期間中,患有輕憂鬱症的兒童有80%發生另一次情緒疾患的發作;在早發性輕憂鬱症的五十五個兒童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後來發作了另一次更嚴重的重憂鬱症症候群。 • 多數時候,這些孩子的症狀不但沒有完全好轉,還會惡化成重憂鬱症,這個現象就稱為雙重憂鬱症,亦即重憂鬱症的更嚴重症狀重疊上輕憂鬱症的症狀。

  17. 雙極性疾患:有一些患有嚴重憂鬱症的人,除了憂鬱症還有其他型態的異常情緒狀態,某些期間可能出現和憂鬱症相反的狀況;雙極性疾患:有一些患有嚴重憂鬱症的人,除了憂鬱症還有其他型態的異常情緒狀態,某些期間可能出現和憂鬱症相反的狀況; • 經驗到激增的生理能量和心理亢奮,不但不會覺得遲緩和倦怠,相反地,會覺得速度變快而且充滿活力,思考劇烈加速,講話的時候無法「持續同一個話題」,主題跳來跳去到了沒有章法的程度,情緒狀態高昂且令人眼花撩亂,或是變得非常暴躁易怒。

  18. 不管情緒狀態是歡娛亢奮或是暴躁易怒,這些人都是異常地充滿活力、停不下來,而且興奮激昂。這是躁狂的一些症狀。不管情緒狀態是歡娛亢奮或是暴躁易怒,這些人都是異常地充滿活力、停不下來,而且興奮激昂。這是躁狂的一些症狀。 • 患有雙極性疾患的人們也可能會有躁狂的亢奮與暴躁易怒,同時合併有憂鬱症的負向思考與情緒,這是一種獨立的情緒狀態,或簡稱為「混合狀態」。

  19. 混合狀態相當危險,因為憂鬱的思考型態會與過高的能量、躁動不安,以及內在的壓迫感與緊張合併在一起。混合狀態相當危險,因為憂鬱的思考型態會與過高的能量、躁動不安,以及內在的壓迫感與緊張合併在一起。 • 此種負向的能量會產生自殺行為。 • 這種一段期間處於憂鬱、一段期間表現躁狂症狀的疾病,原本被命名為躁鬱症。 • 最近較普遍使用「雙極性疾患」,改變名稱是因為在這個疾病當中,人們會受到「兩個極端」異常情緒狀態所折磨,也就是憂鬱與躁狂。

  20. ◎第一型雙極性疾患: • 特徵是典型的躁鬱症,具有發展完全的躁狂與重度憂鬱的發作,另有一個特徵是幾段很長時間的冬眠期,此時這些症狀都會暫時性消失,未治療的一次發作約維持六個月。

  21. ◎第二型雙極性疾患: • 特徵是完全發展的憂鬱發作以及「輕躁狂」的發作。 • 其它特徵有:憂鬱期間睡眠時間和食欲增加、憂鬱有時會變得更慢性化、家族中有第二型雙極性疾患的病史、第一次住院的年齡較晚、較少住院、酒癮的風險可能因此提高、憂鬱發作時間大概一年比第一型雙極性疾患患者約六個月要來的長。

  22. ◎循環性情感疾病: • 特徵常常在輕憂鬱與輕躁狂之間變換、短且不規律的循環(幾天)、只有短暫時間的正常情緒。 • 其它特徵有:此一型態出現在青少年晚期或二十出頭歲、常常被誤認為是「人格」的問題、有時候發展成第一型或第二型雙極性疾患。

  23. *治療的重要性 • 青少年患者若未接受治療,這些疾病會讓他們在生活功能以及發展上付出極大代價。這些疾病的症狀如果沒有被治療好的話,會持續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 有些會造成學業上一再重修或留級,這些疾病更會阻斷情緒成長與改變的重要發展過程。

  24. 青少年發展任務,基本上是要掙扎著與父母區分開來,並建立個人的認同。青少年期是成熟的社會化功能運作,與教育、職業發展上一個重要的奠基時期。青少年發展任務,基本上是要掙扎著與父母區分開來,並建立個人的認同。青少年期是成熟的社會化功能運作,與教育、職業發展上一個重要的奠基時期。 • 年輕人開始學會單飛,並發展出磋商和妥協等人際技巧,這需要自信心的逐漸強化與健康的獨立性,這些正是青少年被憂鬱症剝奪的部分。 • 發展歷程中有一年被阻斷的話,可能需要好幾年的追趕才有可能克服。

  25. 憂鬱的青少年除了學業成就低落外,他們更可能出現行為問題,會抱怨不喜歡自己的老師,家長也會接受到更多老師對他們的抱怨—這些都說明了此疾病如何損害罹病青少年的學校生活與人際關係。憂鬱的青少年除了學業成就低落外,他們更可能出現行為問題,會抱怨不喜歡自己的老師,家長也會接受到更多老師對他們的抱怨—這些都說明了此疾病如何損害罹病青少年的學校生活與人際關係。 • 憂鬱症的學生中,過度擔憂和社交退縮的問題,情緒獨立也更低,傾向需要更多的情緒支持以及他人的贊同。 • 需要積極治療青少年憂鬱疾患的原因是,憂鬱的青少年更容易產生其它精神衛生的問題,尤其是行為問題。

  26. 有個針對六十七位罹患重憂鬱症的青少年所進行的研究,其中有將近六分之一的個案行為問題嚴重到足以被診斷為品性疾患,如攻擊性(耍流氓或打架)、破壞物品、偷竊、逃學、翹家。有個針對六十七位罹患重憂鬱症的青少年所進行的研究,其中有將近六分之一的個案行為問題嚴重到足以被診斷為品性疾患,如攻擊性(耍流氓或打架)、破壞物品、偷竊、逃學、翹家。 • 這些嚴重品性問題有時像憂鬱症的併發症,甚至會在憂鬱症狀緩解之後仍持續下去。 • 前面有提到海塞藥物濫用,青少年自殺行為的風險,將遠遠高於任何一個問題單獨存在的狀況。

  27. 情緒疾患:DSM診斷類別的摘要 • DSM(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 多軸向的診斷系統:正式的DSM的診斷會列出五種形式的診斷,並以五個相異的類別來描述病人的臨床資訊,每種都稱作一個「軸」。

  28. 第一軸:臨床疾病 恐慌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有慢性、急性、嚴重、復發。 • 第二軸:人格與智力  逃避性人格疾患。 • 第三軸:一般的醫學狀況 高血壓、糖尿病、氣喘、腎衰竭、偏頭痛。

  29. 第四軸:社會心理與環境的問題 父母離婚、青少年本身或家人重病、搬家到一個新社區、長期貧困、居住的社區不安全。 • 第五軸:功能運作程度的評估 1到100為評分量尺,此評估是判斷病人日常 生活上受到症狀損害或未損害的程度,80分以上正常,低於50分嚴重受損,低於20分需要精神科住院的程度。

  30. 這一軸對於研究者及統計家而言,似乎比對臨床工作者來的重要,可以描繪大致的輪廓,並捕捉足以對抗受苦的力量。這一軸對於研究者及統計家而言,似乎比對臨床工作者來的重要,可以描繪大致的輪廓,並捕捉足以對抗受苦的力量。 • 舉例來說,一個人也許罹患了嚴重的精神病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智商很低、患有糖尿病,而且生活貧困,但即使有這些阻礙,她仍然是個好媽媽,對社區有所貢獻:第五軸的評分顯示出,即使她的精神疾病、智商、醫學條件,以及環境各方面有種種的問題,仍然有不錯的生活功能。

  31. 這個假想病人的DSM診斷 如下所述: • 第一軸:精神分裂症,妄想症 • 第二軸:輕度智能不足 • 第三軸:糖尿病 • 第四軸:貧窮 • 第五軸:整體功能評估=80

  32. 藥物治療:最能發揮藥效之處? • 大腦皮質負責許多最複雜的更高級腦部功能,裡面充滿著含有新腎上腺接受器的許多細胞,這個系統相當理想地組織完備,以影響整個大腦皮質的運作,剛好成為抗憂鬱劑將要作用的「標的系統」最佳處的候選對象。 • 血清素通路也是起始於腦部深處,並且伸出範圍龐大的纖維通過皮質;這些不同系統之間活性的平衡及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很可能對情緒的調解非常重要。

  33. 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系統」就是抗憂鬱藥物最可能發揮作用的地方。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系統」就是抗憂鬱藥物最可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 抗憂鬱症藥物藉由阻斷神經元再回收特定之神經傳導物來改善憂鬱症狀。 • 接著這些被阻斷之神經傳導物能延長後來的神經衝動,如此可幫助保持正常之神經元間的聯繫。

  34. *抗憂鬱藥物種類 • 抗憂鬱藥物主要在使腦內天然的神經傳導物質—主要是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和多巴胺(dopamine),恢復正常,這些特殊的化學物質關係到個人情緒的調節。 • 根據作用標的的不同,抗憂鬱藥物分下列幾類:

  35. 選擇性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重吸收抑制劑(SSRI):例如選擇性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重吸收抑制劑(SSRI):例如

  36. 三環類抗憂鬱藥(TCA):藥物的化學結構中含有三個苯環

  37. 不屬於上列三種的抗憂鬱藥 •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

  38. *新的治療法:穿顱刺激 • 對於一些藥物治療反應不佳,也就是所謂難治型重鬱症的病人,早期的治療方式是電痙攣療法,雖然效果不錯,但在治療過程中會引發痙攣,TMS利用磁脈衝鎖定大腦目標區域引發相關反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幾乎沒有什麼感覺。

  39. 圖:穿顱刺激 • 諮商和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療癒力量取決於病患能夠運用新的方式來思考自身情況;換句話說,治療的類型必須配合病患的問題及看待問題的方式。

  40. *認知行為治療 • 1960年代亞倫貝克和同事們發展出憂鬱症的一套理論。他們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出現長期且頻繁的憂鬱,是因為對自己及世界持有扭曲的觀點,並採用會延續問題的思考及反應模式。 • 研究顯示憂鬱青少年傾向於:(1)對自己有負向的思考;(2)用負向的方式解讀自己的經驗;(3)對未來有悲觀的想法。認知理論稱呼這些為認知三位一體。

  41. *人際取向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 Psychotheapy Treat) • 憂鬱症最好從個人連結的脈絡加以了解,不管真正的潛在原因為何,總是與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密不可分。主要是促進青少年在重要關係中的溝通,例如親子關係、同儕關係或約會關係。 • IPT試圖幫助青少年學會一種更加開放的溝通方式,並且學會傾聽別人。治療師會幫助青少年覺察自己的需求,以發展擁有成人般的對自己的期待、更能了解父母的觀點。

  42. *家庭治療 • 對憂鬱青少年做家庭治療的目標是,減少憂鬱症狀及改善青少年功能;憑藉的方法就是找出並改善與憂鬱症引發或惡化有關的家庭問題,此治療法也比較不關心憂鬱症的病因,而是在意家庭成員之見負向互動。 • 患有憂鬱症青少年通常會將自己孤立在家庭成員之外,其易怒及干擾行為等症狀也會「毒害」家庭生活。

  43. 情境壓力可能導致憂鬱青少年從家庭生活退縮,斷然拒絕父母的關心,使父母感到挫折後變得生氣、多批評,又讓青少年感到更加生氣、愧疚和憂鬱,於是責備與敵意的惡性循環便開始啟動,難以打破。情境壓力可能導致憂鬱青少年從家庭生活退縮,斷然拒絕父母的關心,使父母感到挫折後變得生氣、多批評,又讓青少年感到更加生氣、愧疚和憂鬱,於是責備與敵意的惡性循環便開始啟動,難以打破。 • 家庭治療力於幫助家庭重新建立建設性的關係,方法是藉由減少青少年的孤立及父母的批評,以及增進家庭的凝聚力。減少責備,並且將家人的焦點從「這是誰的錯?」轉移到「我們該如何一起努力讓狀況更好?」

  44. *領悟取向心理治療 • 或稱為「動力取向心理治療」,是個案在一段期間內(幾個月甚至幾年)與一位治療師個別會談,討論自己過去和現在的經驗和感覺,目標放在有更好的自我了解、接納及個人成長。 • 失望和成就、情感與憎恨、恐懼和鼓舞、熱情及擔心,都是治療中很值得探索的部分。此治療了解症狀的方式為將症狀當作指出潛在衝突的信號,而不是當作治療的焦點所在。

  45. *團體心理治療 • 此治療法對青少年可能特別有用,因為他們比較願意向同儕談論感覺。假如回饋及觀察是來自同儕,而非一個成人治療師,他們也比較容易接受。 • 在一個團體中,青少年可以彼此示範及練習社交技巧,也能從同年齡、同儕的陪伴及相互支持中獲益。

  46. 心理治療越來越專門化,很難同時兼顧心理治療師及藥物治療醫師這兩種身分。心理治療越來越專門化,很難同時兼顧心理治療師及藥物治療醫師這兩種身分。 • 因此,患有情緒疾患的青少年應該由兩種專業人員來分擔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的工作。

  47. 相關資源 網站 • 心靈園地:www.psychpark.org • 康復之友聯盟:www.org.icareasia.com.tw/tami/ • 行政院衛生署:www.doh.gov.tw/NewVersion/index.asp • 台北市生命線網站:www.lifeline.org.tw •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www.heart.ncue.edu.tw • 張老師全球資訊網:www.1980.org.tw/all.html

  48. 團體 • 台灣精神醫學會:www.sop.org.tw • 光智社會事業基金會(附設青少年心理衛生中心):www.brightwisdom.org.tw •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www.tip.org.tw • 宇宙光全人關懷網機構:www.cosmiccare.org • 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www.life.org.tw • 精神健康基金會:www.mhf.org.tw • 台北市佛教觀音協會:www2.seeder.net/Kuanyin/index.htm • 台灣心靈健康資訊協會:www.mwntal.idv.tw/tamhi/index1.htm • 中區青少年保健中心:www.cahp.vghtc.gov.tw

  49. 報告完畢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