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攀岩基础常识

攀岩基础常识. 全国定向拓展培训师 职业资格管理办公室收集整理. 一、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攀岩运动的起源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项目。 50 年代起源于苏联,是军队中作为一项军事训练项目而存在的。 1974 年列入世界比赛比赛项目。进入 80 年代,以难度攀登的现代现代竞技攀登比赛开始兴起并引起广泛的兴趣, 1985 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一次难度攀登比赛。 1988 年 6 月国际竞技攀登比赛在美国举行。 1989 年首届世界杯分阶段在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前苏联举行。运动员参加各地比赛,最后累计总成绩,进行排名。世界杯攀登比赛每年举行一次。.

Download Presentation

攀岩基础常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攀岩基础常识 全国定向拓展培训师职业资格管理办公室收集整理

  2. 一、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攀岩运动的起源 •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项目。50年代起源于苏联,是军队中作为一项军事训练项目而存在的。1974年列入世界比赛比赛项目。进入80年代,以难度攀登的现代现代竞技攀登比赛开始兴起并引起广泛的兴趣,1985 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一次难度攀登比赛。1988年6月国际竞技攀登比赛在美国举行。1989年首届世界杯分阶段在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前苏联举行。运动员参加各地比赛,最后累计总成绩,进行排名。世界杯攀登比赛每年举行一次。

  3. 一、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攀岩运动的发展——国外 • 攀岩运动于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欧洲。 • 在前苏联的开端: 1947年原苏联首先成立了攀岩委员会。1948年苏联在国内举办了首届攀岩锦标赛,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攀岩比赛。从那以后攀岩运动开始在欧洲盛行。 • 在欧洲的全面兴起: 六七十年代,欧洲举行了多次民间比赛。1976年苏联举办了首届国际攀岩比赛。1974年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优美的山区举行了首届国际攀岩邀请赛;1980年法国开始举办各种形式的攀岩比赛。1985、1986年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比赛,因有许多国家的攀岩高手参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 运动攀登的出现: 1987年在欧洲举行的一次攀岩比赛中主办者革命性地把比赛场地移到人工岩场上;至此,一种更富竞技性的攀岩形式——运动攀登(sport climbing)出现了。

  4. 一、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攀岩运动的发展——国内 • 1987年中国登山协会派出8名教练和队员去日本长野系统学习攀岩,回国后,于当年10月在北京怀柔大水裕水库自然岩壁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攀岩比赛。 • 1990年在怀柔国家登山队训练基地的人工场地上第一次举办了攀岩比赛。 • 1993年,攀岩比赛被国家体委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此后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国锦标赛。同年9月,第一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在长春举行;10月在武汉举行了国内首届国际邀请赛;12月在长春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亚洲锦标赛。 • 到目前为止,全国攀岩锦标赛已经举办了10届。

  5. 按攀登方式分类 传统攀登(traditional climbing) 自由攀登 (Free Climbing) 辅助攀爬(aid climbing) 徒手攀爬(solo climbing) 运动攀登(sport climbing) 抱石(bouldering) 按保护方式分类 顶绳攀爬(top rope) 先锋攀爬(leading)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6.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 按攀登方式分类 • 传统攀爬(traditional climbing)自己放确保点 • 自由攀登 (Free Climbing)器械只用来做保护 • 辅助攀爬(aid climbing)使用器械来帮助自己攀登

  7.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 按攀登方式分类 • 徒手攀爬(solo climbing) 攀登时没有任何的保护工具,单人全自由攀登,一旦失误…… 警告: free solo 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要求攀登者有很好的攀登技巧和心理素质,切勿盲目尝试。

  8.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 按攀登方式分类 • 运动攀登(sport climbing)

  9.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 按攀登方式分类 抱石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在全球攀岩界风靡起来的一种攀岩类型。抱石(Bouldering)的原意是大圆石,指攀登者在无绳索保护状态下攀登不超过六米的石壁,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形成攀岩赛中继难度赛、速度赛后第三种比赛形式,其比赛规则也与前两种赛事有了较大的区别,而其在比赛中运动员在通过难点后观众及运动员的兴奋通常全产生一次次迭起的高潮,这也是攀岩赛在增加观赏性方面所得到的提高。 • 抱石(bouldering)

  10.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 按攀登方式分类 抱石赛的路线是由problem决定的,就是由定线员人为设置的难点,考量运动员对此难点的通过能力,规则是在规定时间里可反复尝试,直到通过难点或时间到。  抱石运动与传统攀岩的区别是不用设置绳索保护,只是在所攀岩壁下方所一张海绵垫以防脱落,除了地垫、攀岩鞋、镁粉以外不需要绳索、安全带、快挂等其它装备,也是最容易找到场地,从而少受场地、装备限制,更容易被攀岩爱好者所接受和得到普及。 必须指出的是,抱石运动对攀爬能力、手指耐力的要求很高。如果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抱石还很容易造成受伤。在我国攀岩者中就发生过此类事件。所以,抱石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例 片:hefinal.mov • 抱石(bouldering)

  11.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 按保护方式分类 • 顶绳攀爬(top rope) • 先锋攀爬(leading)

  12. 例 片 • 抱石 (室内)abssor3.mov (户外) cp-11point.mov • 自由攀登 dg-psycho.mov 注:需要使用 QuickTime&超级解霸3000来播放

  13. 三、攀岩比赛 • 攀岩比赛的类型 • 难度赛 • 难度赛 此为攀岩最主要且历史最悠久的比赛形态,通常在高度15米以上的人工岩壁举行。比赛前,每名选手有六分钟的观察路线时间,观察路线结束后,选手须回到隔离区,再依抽签顺序依序出场比赛。隔离制度意味著选手在出场前不得观看其他选手攀爬,以维持比赛的公平性。比赛时,选手必须采用先锋攀登的方式上攀,每名选手仅有一次攀爬的机会,至于时间限制则是6~8钟鐘不等。最后,比賽结果将依每名选手攀爬的高度来计算成绩。难度賽所强调的是耐力与判断路线的能力。 • 速度赛 • 抱石赛

  14. 三、攀岩比赛 • 攀岩比赛的类型 • 难度赛 • 速度赛 速度赛的路线难度相对比较简单,在无失误的情况下每名选手皆能顺利完攀,因此考验的是选手攀爬的速度。比赛时是由两名选手分別在两条难度相当的路线上竞速,谁先到顶即谁获胜,规则与跑步或游泳十分类似。 • 抱石赛 与难度赛类似,抱石赛亦是依攀登的高度来决定比赛成绩。但抱石赛是在高度4米以下的岩壁举行,无需绳索保护,而是以安全护垫作为确保。抱石赛每场赛事皆有4~6条路线,每条路线则设置了“中继点”与“完攀点”,计分是依完攀或抓到中继点的数量与次数来评断,规则较为复杂。而抱石赛由于线路较短,因而主要是考验选手的爆发力。 • 抱石赛 • 速度赛

  15. 三、攀岩比赛 • 国外攀岩比赛介绍虽然攀岩在中国仍是个新兴的运动,但在欧美早已如同其他运动,有正式的世界杯及亚洲杯比赛,且正积极筹划将攀岩列入奥运正式比赛项目。目前这些国际比赛皆由国际登山联盟攀登委员会、亚洲攀登委员会及ESPN极限运动频道等国际组织负责筹办。 • 世界杯攀岩比赛 自从第一届世界杯于1989年在美国举办后,现在每年皆会有十余场的世界杯巡回赛及每两年一次的锦标赛。目前,这些巡回赛皆区分为难度、抱石、速度赛在欧洲各国举办,如:法国、意大利、斯洛文亚亞等。从去年起,世界杯正式开始于亚洲设站,如2001年的吉隆坡、2002年的新加坡世界杯,中国曾派代表参加,而明年的世界杯亚洲站预计在深圳举行。

  16. 三、攀岩比赛 • 国外攀岩比赛介绍 • 亚洲杯攀岩比赛 亚洲杯已有十年历史,我国每年皆会由登协组织参加比赛。今年的亚洲杯将于十月在日本举办。除了正式的锦标赛,每年亚洲还有一些国家会举办公开赛或邀请赛,提供各国选手更多彼此切磋的机会。如:香港公开赛、新加坡公开赛及中国公开赛皆已有多年的历史。 • 亚洲极限运动会 1995年,由ESPN体育频道策划的第一屆极限运动会(X-Games)在美国纽伦波特举办后,攀岩运动就有了另一种全新的诠释。与特技单车、滑板、直排轮等街头运动的结合,让攀岩更容易成为青少年追求刺激的新选择。1998年,主办单位开始在亚洲设站,作为全球极限运动会的资格赛,比赛项目以抱石与速度赛为主,今年,属于亚洲人的第一届亚洲继续运动会运动会的资格赛,比赛项目则以抱石与速度赛为主。

  17. 四、攀岩相关技术 • 手法:攀登中用手的根本目的是使身体在岩壁上移动和贴近岩壁。岩壁上的支点形状很多,常见的也有几十种。攀登者对这些支点的形状要熟悉,知道对不同支点手应抓握何处,如何使力。根据支点上突出(或凹陷)的位置和方向,有抠、捏、拉、攥、握、推等方法。但也不要拘泥,同一支点可以有多种抓握方法。 • 脚法: 攀岩要想达到一定水平,必须学会腿脚的运用。腿的负重能力和爆发力都很大,而且耐力强,攀登中要充分利用腿脚力量。攀岩一般都穿特制的攀岩鞋,这种鞋鞋底由硬橡胶制成,前掌稍厚,鞋身由坚韧的皮革制作,鞋头较尖,鞋底磨擦力大。穿上这种鞋,脚踩在窄到不到一厘米宽的支点上都可以稳固地支撑全身重量。

  18. 四、攀岩相关技术 • 重心: 攀登中,应明确地意识到自己重心的位置,灵活地控制重心的移动。移动重心的主要目的是在动作中减轻双手负荷,保持身体平衡。避免一心只想一升高度,初学者最好不要急于爬高,做一段时间的平移练习,体会重心、平衡、手脚的运用等基本技术。 在最基本的三点固定,单手换点时,一般把重心向对侧移动,使手在没离开原支点之前就已经没有负荷,可以轻松地出手。横向移动时,要把重心向下沉,使双手吊在支点上而不是费力地抠拉支点。一般情况下,应把双脚踩实,再伸手够下一支点,而不要脚下虚踩,靠从手上拉使身体上移。一定要注意体会用腿的力量顶起重心上移,手只是在上移时维持平衡。 身体要尽量贴近岩壁,通常重心调节主要由推拉腰胯和腿平衡来达到。 腰是人体中心,它的移动直接移动重心,较大的移动往往形成一些很漂亮的动作,把腿横向伸出,利用腿脚的重量来平衡身体也是常见的做法。

  19. 四、攀岩相关技术 • 侧蹬: 侧蹬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动作,它能极大地节省上肢力量。使一些原本困难的支点可以轻易达到,在过仰角地段时尤其被大量采用。其基本技术要点是身体侧向岩壁,以身体对侧手脚接触岩壁,另一只腿伸直用来调节身体平衡,靠单腿力量把身体顶起,抓握上方支点。以左手抓握支点不动为例,是身体朝左,右腿弯曲踩在支点上,左腿用来保持平衡,右腿蹬支点发力,右手伸出抓握上方支点。 • 侧蹬动作有以下方面应当注意: • 身体侧向岩壁,踩点脚应以脚尖外侧踩点,不要踩得过多,以利换脚或转身。发力前把腰肋顶向岩壁,体重传到脚上,千万不能松垮垮地坠着,这点在攀仰角时尤应注意。 • 移动手应在发力前就向上举起,把肋部贴向岩面,否则蹬起后再把手从下划到头上,中间必会把身体顶离岩壁,加大固定手的负担。侧蹬主要在过仰角及支点排列近于直线时使用。

  20. 四、攀岩相关技术 • 脚上手点: 脚上手点是指当一些手点高度在腰部附近时,把同侧脚也踩到此点,身体向上向前压,把重心移到脚上,发力蹬起,手伸出抓握下一支点,这期间另一手用来保持平衡。 • 脚上手点时一般岩壁上的支点较少,且身体上升幅度大,做此动作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若支点较高,应打身体稍侧转,面向支点,腰部贴墙向后顶腰,腾出空间抬腿,不要面向岩壁直接抬腿。 • 脚踩实后,另一脚和双手发力,把重心前送,压到前脚上,单腿发力顶起身体,出手抓握下一支点,另一手固定不动调整身体平衡。

  21. 四、攀岩相关技术 • 线路规划: 一面岩壁安装着众多的支点,选择不同支点可以形成多条攀登线路,各人身体条件不同,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优路线。练习时可以先看别人的攀登路线,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一条最优路线,并锻炼自己的眼力发现、规划新的线路,在正式比赛时,是不能观看别人路线的,必须自己规划。这就要对自己的身高臂长、抬腿高度、手指力量等有较要的了解。在练习当中,一面岩壁,在已经能够登顶后,往往还有不尽的利用价值。可以通过规划不同的线路来增加难度,一般是自觉地限制自己,放弃一些支点。

  22. 四、攀岩相关技术 • 手与脚的配合 凡优秀攀岩者,上、下肢力量是协调运用的。对初学者或技术还不熟练的队员来说,上肢力量显得更为重要,攀登时往往是上肢引体,下肢蹬压抬腿而移动身体。如果上肢力量差,攀登时就容易疲劳,表现为手臂无力、酸疼麻木,逐渐失去抓握能力,失去抓握能力后,即使有好的下肢力量,也难以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学习攀岩,首先要练好上肢力量,上肢又要以手指和手腕、小臂力量为主,再配合以脚腕、脚趾以及腿部的力量,使身体重心随着用力方向的不同而协调地移动,手脚动作的配合也就自如了。

  23. 五、支点的种类 • 实物图例Slopers PocketFinger PocketJugTiny Holds……

  24. 六、攀岩的基本器材 • 攀岩绳(climbing rope) • 安全带(harness) • 攀岩鞋(climbing shoes) • 铁锁(carabiner) • 确保/下降器(belay/rappel devices) • 粉袋(chalk bag)

  25. 六、攀岩的基本器材 • 攀岩绳(climbing rope) 绳子是确保攀登者安全重要工具之一。它是由高强度的尼龙按特殊的方法编织而成,结构上由绳心、绳壳两部分组成,具有较大的延展性,可以吸收大部分跌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低对攀爬者的伤害。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动力绳与静力绳,同时还有各种不同的尽寸和长度。一般用于攀岩的主绳为9mm~11mm。

  26. 六、攀岩的基本器材 • 安全带(harness) 穿着安全带是为了方便与绳子连接,而不用把绳子直接绑在腰上,使之更加舒适、安全(可以把跌落的冲击力分散到腰、腿上,而不单集中于腰上)。

  27. 六、攀岩的基本器材 • 攀岩鞋(climbing shoes) 一种专门为攀岩而设计的“小鞋”,用特殊(高磨擦力)的橡胶包裹着可能用到的脚部的各个部分(脚尖、脚掌内外侧、脚跟)。这种鞋是有意识地做小一点,变形变曲一点,使之更加贴脚,增加脚与岩面的触感。

  28. 六、攀岩的基本器材 • 铁锁(carabiner) 铁锁是用来连接绳子与保护点、安全带与确保/下降器、携带器材等。总之攀岩是离不开铁锁的。铁锁分为大锁和小锁两大类。在确保和下降时,必须保证铁锁扣是锁紧的,就一定是要带锁扣的铁锁(大锁)。

  29. 六、攀岩的基本器材 • 确保/下降器(belay/rappel devices) 确保/下降器是利用器械与绳子产生磨擦力,让绳子因磨擦而减速以至停止滑动,保障跌落者不会继续下坠,下降者能减速下降的一种设计。

  30. 六、攀岩的基本器材 • 镁粉和粉袋(chalk bag) 使用碳酸镁(MGCO3)粉末,主要作用是吸收手汗和增加手指的磨擦力,粉袋是挂于腰后,双手可随时沾取。 有不少刚玩的人不喜欢粉,但其实不少真正玩攀岩的人没有粉袋就一定不会上场玩的,使用粉袋的好处有好多,如岩板上沾粉的动作其实就是一种放松与休息。习惯了就会觉得很舒服的。

  31. 七、训 练(Training) • 力量训练 • 有氧训练 • 攀爬训练

  32. 八、运动伤害 • 运动伤害处理 在治疗伤处时,要注意是「新伤」还是「旧伤」,其处理方式是不同的首先,先确立受伤之程度(患部外观是否正常,如肌肤破裂,骨头外露或异常突出),然后根据一定的处理原则: • " Rest(休息):停止运动。 • " Ice(冰敷):可抑制毛细孔的扩张,降低出血程度。 • " Compression(包扎):包含固定、止血的功能。 • " Elevation(抬高):抬高患部。然后依其须要决定是否请医生来或送医治疗。其中以冰敷最重要,因为冰敷可以降低伤者疼痛的程度。

  33. 八、运动伤害 • 运动伤害的避免 • 逐步提升训练强度,给予身体足够的适应期﹔ • 倘若把点非在指力负荷范围内,切勿逞强﹔ • 培养正确的训练方式、改正易受伤的攀登风格或习惯﹔ • 在受伤时须尽快变更计画,勿因求好心切而使病情加重﹔ • 尽量将攀登动作做到平衡,使压力由各肌群平均分担﹔ • 勿因观众之压力或期许,做出超出体能负荷之动作﹔ • 避免将关节伸展至极限,否则将对周围肌腱或组织造成伤害﹔ • 确实依照个别能力决定训练强度﹔ • 为使肌肉平衡发展,须同时训练与肌纤收缩相反之力量﹔ • 对锻炼中之肌肉施以柔软度训练,可避免伤害﹔ • 勿忽略发炎肿痛之征状,否则将延缓患部之复原﹔ • 勿过度依赖止痛剂,因其在消肿止痛的同时,亦将掩饰患部所发出之警讯,并减少自我免疫力﹔ • 无论症状多细微,皆须保持警觉和积极防范。

  34. 八、攀岩安全 • 攀岩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危险潜伏于你的习惯中了解你的搭挡以他们的习惯检查你的保护装置是否已经装备好仔细阅读装备使用说明-它能挽救你的生命攀登前一定要和你的同伴互相检查请记住保证安全是你永远的责任

  35. 九、绳结技术 在攀登过程中,绳子要与其他保护装备、固定点、攀登者及绳子自身发生各种连接,以解决各种实际需要。在攀登装备中绳子是最重要的,但是懂得如何选择绳子,如何整理绳子还不够,用绳技巧也很重要,登山绳的确保效果经常因为使用者的技术而受到限制,例如绳结打错,绳子再好也会发生悲剧。因而,用绳技术(主要是绳结技术)是确保攀登者安全的最基本技术。

  36. 九、绳结技术 • 绳结的分类——按照用途分类 • 连接攀登者或固定点 • 八字结 • 布林结 • 接绳用绳结 • 渔人结 • 八字结 • 扁带结(水结) • 交织结 • 特殊绳结 • 普鲁士结(抓结) • 双套结 • 意大利半扣 • 蝴蝶结

  37. 图2.八字结末端处理 图1.八字结的打法,利用上图所示绳结可以将绳子通过铁锁与安全带或固定点连接 图3.连接固定点(树桩、岩柱、岩锥、冰锥等) 图4.连接安全带 • 八字结 2 1 3 4 Back >>

  38. 图2.布林结用于连接固定点(树桩、铁锁、安全带等)图2.布林结用于连接固定点(树桩、铁锁、安全带等) 图1.布林结的打法,(主意末端处理) • 布林结 1 2 Back >>

  39. 渔人结 渔人结中的双渔人结(最实用)是最牢固的绳结,用于连接直径相同且小于8mm的圆绳,绳尾留3cm左右。 Back >>

  40. 八字结 八字结不但可以用于连接攀登者、固定点,而且可以用于接绳,但受力后不易解开,绳尾留3cm左右。 Back >>

  41. 扁带结(水结) 连接扁带而做成绳套。绳尾留3cm左右。 Back >>

  42. 交织结 连接两条粗细不同的绳子。 Back >>

  43. 1 2 3 4 • 普鲁士结(抓结) 抓结的类型

  44. 救援中用到的一种抓结的打法 • 普鲁士结(抓结) 经典抓结的打法 Back >>

  45. 双套结 双套结是一种最常见的连接中间开放性固定点的绳结(树桩、铁锁等),在登山的修线和多段先锋攀登中应用广泛。 Back >>

  46. 意大利半扣 用于代替下降器下降,或多段攀登中的保护。 Back >>

  47. 蝴蝶结 主要用于结组,打完结后两绳头成一直线,在结组过程中很适用。 Back >>

  48. Question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