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英國倫敦治理 50 多年告別霧都

楚良圖像博客. 英國倫敦治理 50 多年告別霧都. 五十年前英國倫敦的情況與中國當前 何其相似乃爾. g.g.shen 改編. 背景音樂:星空. E-mail 文化傳播網 www.52e-mail.com. 手動 換 頁. 2013 年 1 月. 一場史無前例的毒霧奪走了超過 12000 人的生命。近乎殘酷的空氣治理法案隨之而來,倫敦走上了鐵腕治汙的救贖之路。如今,倫敦每年霧天不到 10 天,“霧都”之名早已名存實亡。.

iv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英國倫敦治理 50 多年告別霧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楚良圖像博客 英國倫敦治理50多年告別霧都 五十年前英國倫敦的情況與中國當前 何其相似乃爾 g.g.shen改編 背景音樂:星空 E-mail文化傳播網www.52e-mail.com 手動換頁 2013年1月

  2. 一場史無前例的毒霧奪走了超過 12000人的生命。近乎殘酷的空氣治理法案隨之而來,倫敦走上了鐵腕治汙的救贖之路。如今,倫敦每年霧天不到10天,“霧都”之名早已名存實亡。

  3. 18世紀開始英國借助工業革命迅速發展。煤炭的廣泛應用,導致了英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大氣污染時期。煤在燃燒時釋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的滾滾濃煙,成為了人們腦海中工業革命的象徵。圖為1866年,英國中部城市伍爾弗漢普頓,密密麻麻的煙囪不斷排放著黑煙(繪畫作品)。18世紀開始英國借助工業革命迅速發展。煤炭的廣泛應用,導致了英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大氣污染時期。煤在燃燒時釋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的滾滾濃煙,成為了人們腦海中工業革命的象徵。圖為1866年,英國中部城市伍爾弗漢普頓,密密麻麻的煙囪不斷排放著黑煙(繪畫作品)。

  4. 20世紀初的倫敦是一座黑色的工業之都,輝煌卻又灰濛濛。由煤炭支撐的工業革命讓倫敦城內遍佈工廠,家庭也燒煤取暖,煤煙排放量急劇增加。煙塵與霧混合變成黃黑色,經常在城市上空籠罩,多天不散。圖為1937年 2月12日,著名的巴特西發電廠濃煙滾滾,高聳的大煙囪也成為了倫敦地標之一。

  5. 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柯南·道爾書中的福爾摩斯,“霧都”的朦朧景色令人神往。但事實上身處書中年代的倫敦人對此卻深感困擾,濃霧會妨礙交通,高濃度的二氧化硫和煙霧顆粒更會危害居民健康。圖為1928年10月,倫敦塔橋附近的泰晤士河邊,幾位市民在大霧中給天鵝餵食。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柯南·道爾書中的福爾摩斯,“霧都”的朦朧景色令人神往。但事實上身處書中年代的倫敦人對此卻深感困擾,濃霧會妨礙交通,高濃度的二氧化硫和煙霧顆粒更會危害居民健康。圖為1928年10月,倫敦塔橋附近的泰晤士河邊,幾位市民在大霧中給天鵝餵食。

  6. 為應對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英國早在1875年就曾通過公共衛生法案嘗試治汙。到了20世紀20年代,由於政府對工業加強管理,煤在工業燃料中所占的比例下降,煤煙污染有所減輕,但並無質的改觀。彼時汽車開始普及,排放的尾氣讓倫敦脆弱的空氣雪上加霜。圖為1930年一場汽車比賽在倫敦舉行。為應對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英國早在1875年就曾通過公共衛生法案嘗試治汙。到了20世紀20年代,由於政府對工業加強管理,煤在工業燃料中所占的比例下降,煤煙污染有所減輕,但並無質的改觀。彼時汽車開始普及,排放的尾氣讓倫敦脆弱的空氣雪上加霜。圖為1930年一場汽車比賽在倫敦舉行。

  7. 在當時,倫敦的霧天一年可達七八十日。曾經客居倫敦的老舍先生將其描繪為“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致辛辣的、嗆人的”倫敦霧靄。圖為1930年3月29日,倫敦卡農街車站大樓的屋頂上,幾名工人清理厚厚的灰塵。在當時,倫敦的霧天一年可達七八十日。曾經客居倫敦的老舍先生將其描繪為“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致辛辣的、嗆人的”倫敦霧靄。圖為1930年3月29日,倫敦卡農街車站大樓的屋頂上,幾名工人清理厚厚的灰塵。

  8. 1937年12月20日,倫敦街頭,交警點燃作為路標的煤氣燈,在大霧中指揮交通。1937年12月20日,倫敦街頭,交警點燃作為路標的煤氣燈,在大霧中指揮交通。

  9. 1938年10月25日,倫敦攝政公園附近,大霧之下能見度極低,一名女子拿著手電筒為汽車引路。

  10. 1937年12月6日,英國足總杯半決賽,米爾沃爾隊門將皮爾森透過濃霧尋找對手。1937年12月6日,英國足總杯半決賽,米爾沃爾隊門將皮爾森透過濃霧尋找對手。

  11. 倫敦寒冷漫長的冬季使得居民需要大量燒煤進行取暖,加之地理和氣象因素,冬日的倫敦經常大霧彌漫,數日不散。圖為1952年冬天,倫敦東區一家工廠在濃霧中繼續排放著煙塵。而隨後不久,一場史無前例的毒霧之災降臨倫敦。倫敦寒冷漫長的冬季使得居民需要大量燒煤進行取暖,加之地理和氣象因素,冬日的倫敦經常大霧彌漫,數日不散。圖為1952年冬天,倫敦東區一家工廠在濃霧中繼續排放著煙塵。而隨後不久,一場史無前例的毒霧之災降臨倫敦。

  12.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五日開始,逆溫層籠罩倫敦,城市處於高氣壓中心位置,連續數日空氣寂靜無風。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氣體與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積,引發了連續數日的大霧天氣。當時正在倫敦舉辦一場農牧業展覽會上,參展的動物首先對煙霧產生了反應,三五〇頭牛有五十二頭嚴重中毒,十四頭奄奄一息,一頭當場死亡。圖為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一頭來自美國的參展綿羊發起高燒,主人用繩子將它的嘴綁住。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五日開始,逆溫層籠罩倫敦,城市處於高氣壓中心位置,連續數日空氣寂靜無風。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氣體與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積,引發了連續數日的大霧天氣。當時正在倫敦舉辦一場農牧業展覽會上,參展的動物首先對煙霧產生了反應,三五〇頭牛有五十二頭嚴重中毒,十四頭奄奄一息,一頭當場死亡。圖為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一頭來自美國的參展綿羊發起高燒,主人用繩子將它的嘴綁住。

  13. 不久,倫敦市民也對毒霧產生了反應,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明顯增多。據統計,倫敦地區在煙霧期間共有4703人死亡,與以往同期相比,多出3000至4000人。在此後兩個月內,又有近8000人死於呼吸系統疾病,據稱當時全倫敦的公墓和棺材都被用完。由於毒霧的影響,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車在公路上行駛都必須打開大燈。圖為1952年12月,交警在大霧中指揮交通。不久,倫敦市民也對毒霧產生了反應,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明顯增多。據統計,倫敦地區在煙霧期間共有4703人死亡,與以往同期相比,多出3000至4000人。在此後兩個月內,又有近8000人死於呼吸系統疾病,據稱當時全倫敦的公墓和棺材都被用完。由於毒霧的影響,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車在公路上行駛都必須打開大燈。圖為1952年12月,交警在大霧中指揮交通。

  14. 煙霧事件發生後,英國上下輿論大嘩,政府任命專門委員會對煙霧受害者情況進行調查。倖存者們的生活也從此改變,成千上萬的人患上了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心臟病、肺炎、肺癌、流感等疾病。“霧都”往事成為英國人心裡不可磨滅的傷疤。圖為1953年,一對情侶戴著口罩在戶外約會。煙霧事件發生後,英國上下輿論大嘩,政府任命專門委員會對煙霧受害者情況進行調查。倖存者們的生活也從此改變,成千上萬的人患上了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心臟病、肺炎、肺癌、流感等疾病。“霧都”往事成為英國人心裡不可磨滅的傷疤。圖為1953年,一對情侶戴著口罩在戶外約會。

  15. 1953年,一位婦女為自己寵物狗戴上口罩。

  16. 1953年1月,市民在一家商鋪搶購口罩。

  17. 這場悲劇終於使英國人痛下決心整治環境。1956年,英國政府頒佈了《清潔空氣法案》,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減少煤炭用量,冬季採取集中供暖;在城市裡設立無煙區,無煙區內禁止使用產生煙霧的燃料;發電廠和重工業被遷到郊區。這場悲劇終於使英國人痛下決心整治環境。1956年,英國政府頒佈了《清潔空氣法案》,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減少煤炭用量,冬季採取集中供暖;在城市裡設立無煙區,無煙區內禁止使用產生煙霧的燃料;發電廠和重工業被遷到郊區。 圖為倫敦市區一座煙囪被拆除。

  18. 一九六八年,英國又一次頒佈法案,要求工業企業建造更高的煙囪,以利於污染物的疏散。一九七四年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從空氣到土地和水域的保護條款,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條款。圖為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六日,一名技術人員監測空氣品質。一九六八年,英國又一次頒佈法案,要求工業企業建造更高的煙囪,以利於污染物的疏散。一九七四年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從空氣到土地和水域的保護條款,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條款。圖為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六日,一名技術人員監測空氣品質。

  19. 治汙遠非一日之功,1957年到1962年倫敦又連續發生了多達12次嚴重的煙霧事件。但隨著相繼頒佈的法令更加繁多和詳盡,這些被嚴格執行的法案成為“霧都”新生的保證。直到1965年後,有毒煙霧才從倫敦消聲匿跡。圖為1958年10月,交警在濃霧中指揮交通。治汙遠非一日之功,1957年到1962年倫敦又連續發生了多達12次嚴重的煙霧事件。但隨著相繼頒佈的法令更加繁多和詳盡,這些被嚴格執行的法案成為“霧都”新生的保證。直到1965年後,有毒煙霧才從倫敦消聲匿跡。圖為1958年10月,交警在濃霧中指揮交通。

  20. 最開始,倫敦治汙的法案和措施主要是針對燃煤的控制。20世紀80年代前後,汽車數量開始爆炸性增長,大量的尾氣取代燃煤成為主要的大氣污染源。倫敦治理空氣污染也做出相應轉向,開始控制市區汽車數量和尾氣排放。圖為1973年10月16日,倫敦伯爵宮前,環保組織“地球之友”在一場汽車展覽會開幕前組織集會,要求政府遏制汽車尾氣污染。最開始,倫敦治汙的法案和措施主要是針對燃煤的控制。20世紀80年代前後,汽車數量開始爆炸性增長,大量的尾氣取代燃煤成為主要的大氣污染源。倫敦治理空氣污染也做出相應轉向,開始控制市區汽車數量和尾氣排放。圖為1973年10月16日,倫敦伯爵宮前,環保組織“地球之友”在一場汽車展覽會開幕前組織集會,要求政府遏制汽車尾氣污染。

  21. 起初人們主要關注汽油的鉛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無鉛汽油逐漸受到重視。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汽車排放的其它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穩定有機化合物也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圖左為1978年10月18日,一名小女孩在英國首相府門前抗議汽車尾氣污染。圖右為1979年6月15日,發明家艾爾沃斯展示一台使用氫氣作為燃料的清潔發動機。起初人們主要關注汽油的鉛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無鉛汽油逐漸受到重視。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汽車排放的其它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穩定有機化合物也成為密切關注的對象。圖左為1978年10月18日,一名小女孩在英國首相府門前抗議汽車尾氣污染。圖右為1979年6月15日,發明家艾爾沃斯展示一台使用氫氣作為燃料的清潔發動機。

  22.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的同時,倫敦對私家車下狠招治理。從1993年1月開始,所有在英國出售的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器以減少氮氧化物污染。2008年2月,倫敦針對大排量汽車的進城費已升至25英鎊/天,鬧市區一個停車位月租高達650多英鎊,位居全球之首。鐵腕政策之下,倫敦的私家車“進不起城”,市區流量得到有效控制。圖為2007年6月21日,倫敦環城高速M25上車流擁擠。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的同時,倫敦對私家車下狠招治理。從1993年1月開始,所有在英國出售的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器以減少氮氧化物污染。2008年2月,倫敦針對大排量汽車的進城費已升至25英鎊/天,鬧市區一個停車位月租高達650多英鎊,位居全球之首。鐵腕政策之下,倫敦的私家車“進不起城”,市區流量得到有效控制。圖為2007年6月21日,倫敦環城高速M25上車流擁擠。

  23. 與此同時,倫敦為新能源汽車大開綠燈。2016年前,倫敦的電動汽車買主將享受高額返利,並免交汽車碳排放稅,在某些場所還可以免費停車。倫敦計畫在2015年之前建立2.5萬套電動車充電裝置,將倫敦打造為歐洲電動汽車之都。圖為2007年3月21日,一輛電動汽車在路邊充電。與此同時,倫敦為新能源汽車大開綠燈。2016年前,倫敦的電動汽車買主將享受高額返利,並免交汽車碳排放稅,在某些場所還可以免費停車。倫敦計畫在2015年之前建立2.5萬套電動車充電裝置,將倫敦打造為歐洲電動汽車之都。圖為2007年3月21日,一輛電動汽車在路邊充電。

  24. 從2003年12月到2007年1月,倫敦參加了歐洲清潔城市交通示範項目。第一代零排放燃料電池公車的投入使用,有效減低了空氣污染和雜訊。圖為2004年1月14日,倫敦一輛氫動力公共汽車正式投入運營,行駛期間排放出無污染的水氣。從2003年12月到2007年1月,倫敦參加了歐洲清潔城市交通示範項目。第一代零排放燃料電池公車的投入使用,有效減低了空氣污染和雜訊。圖為2004年1月14日,倫敦一輛氫動力公共汽車正式投入運營,行駛期間排放出無污染的水氣。

  25. 在倫敦,政府用車幾乎絕跡,只有首相和內閣主要大臣才配有公務專車,其他的部長級官員及所有市郡長都沒有公務專用配車。很多部長和議員們都會住在市區的專屬公寓裡在倫敦,政府用車幾乎絕跡,只有首相和內閣主要大臣才配有公務專車,其他的部長級官員及所有市郡長都沒有公務專用配車。很多部長和議員們都會住在市區的專屬公寓裡 ,每天花上15分鐘步行或是搭地鐵上班。圖左為2009年3月11日,英國首相卡梅倫騎自行車上班。圖右為英國副首相克萊格在地鐵裡看報紙。

  26. 在倫敦市長的推廣下,2010年7月,一條從倫敦南部通向市中心的自行車高速公路正式通車。作為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中的第一批試驗線路,這條道路上目前每天約有5000輛自行車通過。預計2025年倫敦的自行車騎行量將比2000年增加4倍。在倫敦市長的推廣下,2010年7月,一條從倫敦南部通向市中心的自行車高速公路正式通車。作為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中的第一批試驗線路,這條道路上目前每天約有5000輛自行車通過。預計2025年倫敦的自行車騎行量將比2000年增加4倍。 圖為2007年6月9日,數千倫敦市民參加一年一度的裸體騎行活動呼籲綠色出行。

  27. 擴建綠地也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倫敦雖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綠化面積高達24平方米。城市週邊還建有大型環形綠化帶,到20世紀80年代該綠化帶面積已達4434平方公里,與城市面積(1580平方公里)之比達到2.82∶1。連在寸土寸金的倫敦中心1區內,仍舊保留著倫敦最大的皇家庭院海德公園。圖為2008年5月22日,倫敦皇家植物園,一名男子在空中走廊上觀賞景色。擴建綠地也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倫敦雖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綠化面積高達24平方米。城市週邊還建有大型環形綠化帶,到20世紀80年代該綠化帶面積已達4434平方公里,與城市面積(1580平方公里)之比達到2.82∶1。連在寸土寸金的倫敦中心1區內,仍舊保留著倫敦最大的皇家庭院海德公園。圖為2008年5月22日,倫敦皇家植物園,一名男子在空中走廊上觀賞景色。

  28. 巴特西發電站曾是英國最大的發電站,被認為是後工業時代的象徵,巔峰時期每週燒煤1萬噸,每天消耗泰晤士河河水155萬立方米。1989年,巴特西發電站正式關停,濃煙不再。如今,這座擁有四根巨型煙囪的倫敦著名地標將被改造成為一個大型主題公園,或是商住一體化的現代社區。圖為2005年2月7日,改造前的巴特希發電廠的圍欄被塗上綠樹圖案。巴特西發電站曾是英國最大的發電站,被認為是後工業時代的象徵,巔峰時期每週燒煤1萬噸,每天消耗泰晤士河河水155萬立方米。1989年,巴特西發電站正式關停,濃煙不再。如今,這座擁有四根巨型煙囪的倫敦著名地標將被改造成為一個大型主題公園,或是商住一體化的現代社區。圖為2005年2月7日,改造前的巴特希發電廠的圍欄被塗上綠樹圖案。

  29.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倫敦的霧天從19世紀末期每年90天左右減少至不到10天,如今只有偶爾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層薄薄的白色霧靄。從滾滾毒霧到藍天白雲,倫敦經歷了血的教訓,半個多世紀的鐵腕治汙,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經驗。“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不能再被重複。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倫敦的霧天從19世紀末期每年90天左右減少至不到10天,如今只有偶爾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層薄薄的白色霧靄。從滾滾毒霧到藍天白雲,倫敦經歷了血的教訓,半個多世紀的鐵腕治汙,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經驗。“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不能再被重複。

  30. 藍天、白雲、璀璨的星空 路 漫 漫 兮 何 時 了 手動換頁

  31. 謝謝觀看 THE END 更多精彩請點擊這裡訪問http://www.52e-mail.com 2013年1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