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8.2 液 - 液相平衡关系 8.2.1 三角形坐标及杠杆定律 ( 1 ) 三角形坐标 三元混合液的表示方法 :

8.2 液 - 液相平衡关系 8.2.1 三角形坐标及杠杆定律 ( 1 ) 三角形坐标 三元混合液的表示方法 :. 等边三角形. 任意三角形. 三角形坐标. 直角三角形(常用等腰直角三角形). ① 表示方法 习惯表示法: ▲ 各顶点表示纯组分; ▲ 每条边上的点为两组分混合物; ▲ 三角形内的各点代表不同组成的三元混合物。. A. 1.0. 0.8. H. F. 0.6. K. P. 0.4. D. C. 0.2. B. 0. 0.2. 0.4. 0.6. 0.8. E.

Download Presentation

8.2 液 - 液相平衡关系 8.2.1 三角形坐标及杠杆定律 ( 1 ) 三角形坐标 三元混合液的表示方法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8.2 液-液相平衡关系 8.2.1 三角形坐标及杠杆定律 (1)三角形坐标 三元混合液的表示方法: 等边三角形 任意三角形 三角形坐标 直角三角形(常用等腰直角三角形) ① 表示方法 习惯表示法: ▲ 各顶点表示纯组分; ▲ 每条边上的点为两组分混合物; ▲ 三角形内的各点代表不同组成的三元混合物。

  2. A 1.0 0.8 H F 0.6 K P 0.4 D C 0.2 B 0 0.2 0.4 0.6 0.8 E G 三角形坐标 A点 : xA=0.6 K点 : xA=0.6 xB=0.4 P点 : xA =0.3 xB =0.3 xS=0.4 S 1.0 注意:组成的归一性,即

  3. A A P P S B B S 任意三角形坐标 直角三角形坐标 ② 组成的单位 常用质量分率表示(原则上可用任意单位)。

  4. (2)杠杆定律 三元混合物 mR(xA, xB, xs)和mE(yA, yB, ys)混合 形成新的混合物mM, ( zA, zB, zs): 物料衡算 将方程整理成如下形式: 此式说明,三个组成点M、R、E在一条直线上, 即M点位于RE 点的连接线上。

  5. A S B 或: —— 称为杠杆定律 ① 求和点 已知R点、E点,求和点 M。 1.0 能否将该图美化? 1.0

  6. A S B ② 求差点 即从其混合液M中分出组成为(xA, xB, xS), 质量为mR的三元混合物,求剩余的组成及质量。 1.0 1.0

  7. 8.2.2 三角形相图 萃取相、萃余相的相平衡关系是萃取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相平衡数据来自实验或由热力学关系推算。 讨论的前提: 各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 (1)溶解度曲线及平衡联结线 ① 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加入的B 、S适量,搅拌均匀,静止分层,得到互呈平衡的液-液两相(共轭相),得到一组平衡数据。 再加入一定量A,搅拌均匀,静止分层,得到互呈平衡的液-液两相(共轭相),得到另一组平衡数据……...

  8. 混合-澄清器

  9. A 单项区 溶解度曲线 En K 联结线 Mn Rn 两项区 B S M B、S部分互溶三角形相图

  10. (2)数据标绘及各区的状态 ① 溶解度曲线:各平衡组成点连成一条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 ② 联结线:各对共轭相组成点之间的联线,称为联结线; ③ 混溶点:曲线内为两相区,曲线外为单相区,曲线上的点称 为混溶点; ④ 临界混溶点(褶点) :共轭相的组成相同,其位置和物系有关; ⑤ 萃取相和萃余相:以原溶剂为主的相称为萃余相,以溶剂为 主的相称为萃取相。

  11. 1.0 联结线 单相区 溶解度曲线 Rn 两相区 En S 0 1.0 B (3)几类物系的相图 ① 部分互溶物系,A、B,A、S 完全互溶,而B、S部分互 溶; 三角形相图

  12. A B S 完全不互溶物系相图 ② 完全不互溶物系, A、B,A、S 完全互溶,而B、S完全不互溶。 共轭相中,一相 S=0 另一相 B=0;

  13. A 1.0 溶解度曲线 单相区 联结线 Rn 溶解度曲线 两相区 En 单相区 0 S B 1.0 温度较低时第二类物系三角形相图 ③ 第二类物系(具有两对部分互溶物的物系,A、 B 完全互溶, A、S,B、S部分互溶)

  14. A 1.0 溶解度曲线 两相区 单相区 联结线 溶解度曲线 两相区 S 0 1.0 B 温度较高时第二类物系三角形相图

  15. (4)温度、压力对相平衡的影响 根据相律: ① 压力的影响: 压力的影响较小,可忽略; ② 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敏感,温度升高, 溶解度增大,两相区小, 不利于萃取操作。

  16. A 1.0 辅助线 联结线 K En 溶解度曲线 Cn Rn S 0 B 1.0 三角形相图辅助曲线 (5) 辅助曲线 问题: 已知一相的组成,如何求取其它共轭相的组成? 解决办法:辅助曲线 作图法: 使用辅助曲线,已知一相的组成可求得另一相的组成。

  17. 辅助曲线作法:

  18. 利用辅助曲线求取共轭相组成

  19. A EC K RC C S B 辅助线 相图外的辅助线 辅助线在三角形相图外:

  20. 8.2.3 分配曲线及分配系数 三元混合物系相平衡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1) 分配曲线 横座标:萃余相中溶质的组成 纵坐标:萃取相中溶质的组成 共轭相组成转换到直角坐标中得到的曲线称为分配曲线。 (可由三角形相图转换)。

  21. A yA y=x K G E D R B O xA S 三角形坐标与分配曲线的转换 第一类物系

  22. A yA y=x K E G R D B S O xA 第一类物系的分配曲线 第一类物系:

  23. yA A y=x K R D E O S xA 第二类物系的分配曲线 第二类物系 B

  24. (2) 分配系数 A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即: 说明: kA和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A下降; 同时与浓度有关,溶质浓度升高,kA下降。 但浓度较低时,kA可视为常数(恒温、恒压)。 原溶剂的分配系数:

  25. 联结线斜率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26. YA YA=KAXA XA O B、S完全不互溶物系的分配曲线 对于完全不互溶物系,浓度常用比质量分数X 、 Y表示。

  27. (3)脱溶剂基分配曲线 将R,E 两相脱去溶剂S,得萃余液 R’及萃取液 E’。 A y’=x’ y’A K S x’A B 脱溶剂基分配曲线与三角形相图的转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