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科技应用 第 1 期 2013 年 8 月

科技应用 第 1 期 2013 年 8 月. 引言. 为帮助全局广大职工及时了解各类科技信息,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及创新管理思路在辖区的广泛应用,并提高全局广大职工科技工作积极性,推出了山东海事局科技应用电子月刊。 作为新生事物,月刊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关注,无论批评指正、建议意见,均请畅所欲言,反馈至山东海事局科技信息处。. 内容. 威海至刘公岛航线实现基于视频监控的客流自动统计 2013 年中国移动 4G 将覆盖超过 100 个城市 中国联通推出基于 3G 网络的集群调度指挥系统 日照局基于移动网络实现旅游船动态监管

jac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科技应用 第 1 期 2013 年 8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技应用第1期 2013年8月

  2. 引言 为帮助全局广大职工及时了解各类科技信息,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及创新管理思路在辖区的广泛应用,并提高全局广大职工科技工作积极性,推出了山东海事局科技应用电子月刊。 作为新生事物,月刊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关注,无论批评指正、建议意见,均请畅所欲言,反馈至山东海事局科技信息处。

  3. 内容 威海至刘公岛航线实现基于视频监控的客流自动统计 2013年中国移动4G将覆盖超过100个城市 中国联通推出基于3G网络的集群调度指挥系统 日照局基于移动网络实现旅游船动态监管 2015年美军1/3的陆战将使用机器人战士 中国海洋地效翼船在南海试飞 可避开雷达扫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上应用 大数据大带宽推进云计算应用与创新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结束 美国“棱镜门”或促信息系统国产化

  4. 1、威海至刘公岛航线实现基于视频监控的客流自动统计1、威海至刘公岛航线实现基于视频监控的客流自动统计 威海至刘公岛航线每年运送旅客650万人次,日均旅客运送量1.8万人次,客流量密集,易发生乘船旅客超载现象,对船舶安全航行造成隐患。 威海海事局积极拓宽监管思路,增加信息化监管设备,投资两万多元,建设了威海至刘公岛航线客渡船船舶乘客定额核查系统。

  5. 1、威海至刘公岛航线实现基于视频监控的客流自动统计1、威海至刘公岛航线实现基于视频监控的客流自动统计 系统基于乘客登船位置的视频信号,实现客流量自动计数,通过与船舶旅客额定载客数进行比对,确保客船不发生超载情况,保障了旅客乘船安心及客船的航行安全。 此外,该系统可按时段进行日、周、月、年、节假日客流量查询和分析,通过同环比等比较分析,可实现根据客流量密度合理安排执法力量,切实做到重点时段重点监管。

  6. 2、 2013年中国移动4G将覆盖超过100个城市 近年来,随着TD-LTE(4G网络标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日趋成熟,中国移动加快了国内4G网络的建设,2012年在15个城市建设了试验网络,在杭州、深圳、广州实现了主要城区的覆盖,2013年扩大了建设范围,目标为到年底覆盖100个城市(包括青岛)、建设完成20万个基站、采购100万部终端。

  7. 3、中国联通推出基于3G网络的集群调度指挥系统3、中国联通推出基于3G网络的集群调度指挥系统 近期,中国联通推出基于3G网络的集群调度指挥系统,包括了集群对讲,GPS定位,信息调度,视频调度等主要功能。可利用普通3G智能手机,实现现场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应急人员的集群调度、视频管理、GPS定位、拍照上传等功能有机整合,具有调度高效化、监控全程化、指挥多样化等特点。当突发自然灾害及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一分钟内就可组建千人大组,达到一呼千应以及十呼万应的即时通讯。

  8. 3、中国联通推出基于3G网络的集群调度指挥系统3、中国联通推出基于3G网络的集群调度指挥系统 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新疆公安厅、济南公安局、深圳人保、惠州城管、德州环卫局、东营油田等单位,在打击犯罪、抢险应急、提升现场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 下图即为其智能对讲终端,价值约1000元。

  9. 4、日照局基于移动网络实现旅游船动态监管 为加快提升日照辖区旅游船的安全监管能力,近日,日照奎山海事处在辖区载客10-12人旅游船上安装了小型GPS定位装置(费用约为2000元/3年使用),并接入山东移动位置通平台。 通过该平台,可实时获取旅游船的位置、速度、航行轨迹信息,掌握辖区旅游船实时动态;并可实现在特定区域对旅游船实施速度管控、统计分析功能。

  10. 5、2015年美军1/3的陆战将使用机器人战士 据央视报道,波士顿动力公司为美军研制的世界最先进人形机器人“阿特拉斯(Atlas)”亮相,它身高1.9米,体重150公斤, “双眼”是两个立体感应器,有两只灵巧的手,能在实时遥控下,穿越较复杂的地形,将来或许能像人一样在危险环境下进行救援工作。 事实上,在美国陆军中服役的机器人士兵早就比比皆是了。2004年美军仅有163个地面机器人。2007年则增长到5000个,至少10款智能战争机器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

  11. 5、2015年美军1/3的陆战将使用机器人战士 报道还透露,美国国会曾通过法案规定:到2015年前,1/3的地面战斗将使用机器人士兵,为此投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军备研究费1270亿美元,以完成未来战场上士兵必须完成的一切战斗任务,包括进攻、防护、寻找目标。美陆军未来一个旅级作战单元,将至少包括151个机器人战士。

  12. 6、中国海洋地效翼船在南海试飞 可避开雷达扫描 据新华网报道,2013年4月,我国第一艘12座海洋地效翼船在南海海域进行各项飞行测试后,宣布试飞取得成功。该项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这艘由海南英格地效翼船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生产的CYG-11型地效翼船,飞行高度1-4米,飞行速度达210公里/小时,核载人数12人,载重量为1200千克,百公里耗油28升。

  13. 6、中国海洋地效翼船在南海试飞 可避开雷达扫描 利用地面效应飞行技术发现于1932年。1936年,前苏联专家开始对地效翼船进行研发。其优点主要有综合投资少,无需建造大型跑道、航站楼等综合设施;飞行速度快,是船舶的10-15倍,是快艇类的3-5倍;载重比例大,是自重的50%,而飞机载重比例为小于20%;应用范围广,可在海面、冰面、沙漠、草原、藻泽上飞行和自由起降;可避开雷达和声纳扫描,可应用于广泛的军事领域。

  14.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事应用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建设完善,其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入,交通运输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组织了“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的实施工作,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项启动的第一个民用示范工程。 由于水上船舶所处的环境,其对于定位导航及卫星通讯有较大需求。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因其独有的RDSS业务机制,可同时提供定位导航及短报文通信业务,完全可以满足海上船舶的定位、导航、通信及遇险报警需求。

  15.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事应用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继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签订了《关于北斗系统国际海事标准化工作合作备忘录》后,陆续取得了与总参测绘局、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上海维赛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等一批北斗卫星运营、管理、研究和应用单位的技术支持,合作开展北斗卫星航海应用研究工作。

  16.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事应用 2013年2月28日开始的南海巡航活动中,协调总参测绘局和部通信信息中心提供北斗终端设备,通过RDSS短报文功能实现了巡航编队与岸基之间的敏感通信。2013年3月,申报了国家发改委卫星专项,拟通过北斗及GPS双模船舶智能终端的研发,推进北斗系统的海事应用 目前,通过北斗船舶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实施,已在30艘海事和30艘社会营运船舶上安装了北斗船载终端,为整个航运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探索平台,为水运导航的发展提供借鉴。

  17. 8、大数据大带宽推进云计算应用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把握云计算发展趋势,交流云计算发展成果,促进云计算的应用,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中国电子学会于2013年6月5-7在北京举办“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大会以“大数据大宽带推动云计算应用与创新”为主题,历时3天,涵盖“国际性、行业性、社交性、全面性及专业性”等5大特性,吸引来自全球的云计算专家讲师近200多位,设置专题论坛逾20场,参会者达12000多人次。

  18. 8、大数据大带宽推进云计算应用与创新 自2006年云计算概念提出至今,全球云计算历经6载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服务规模到2014年将达近2000亿美元。但同美欧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云计算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核心技术不足、产业链不完整、服务和应用规模不大、商业模式创新不够等问题仍然制约着云计算的发展。为此,国家相关主管部委先后推出有关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应用的发展。国内研究机构、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独立软件供应商及ICT硬件设备制造商等积极合作、凝智聚力、勇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云计算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云计算行业应用逐步深入,产业链逐步完善、云计算服务种类和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云计算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9. 8、大数据大带宽推进云计算应用与创新 2013年6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下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印发2013-2014年海事云数据中心实施规范的通知》,也进一步明确了今、明两年各直属海事局云数据中心的主要建设内容,技术规范要求及总体投资,云计算、大数据在海事系统的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势必将为提升海上科学监管和对外服务水平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 9、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结束 近期,科技部网站发布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告,宣布初评工作已经结束。 本次初评,共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73项(通用项目57项,专用项目1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91项(通用项目139项,专用项目52项)。

  21. 10、美国“棱镜门”或促信息系统国产化 随着美国国家安全局前特工斯诺登曝光“棱镜”秘密监控项目后,这一事件持续发酵,也印发了各界对于国内网络安全形势、信息系统国产化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上周在一次公开露面上针对此事额外做了30多分钟的主题报告。他表示,对信息系统的可控是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而现阶段在这个国外企业主导的市场,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和市场准入制度,而政府应该对国产厂商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加大支持力度。 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建议,要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网络空间的防护能力,一个关键的举措就是提升自助可控的国产软硬件和服务占有率;中国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杜跃进则认为,现在主要操作系统和芯片、数据库、路由器等核心技术都在美国手中,信息安全威胁不容小视。

  22. 10、美国“棱镜门”或促信息系统国产化 还有专家认为,在于国家利益相关的数据流动中,一定要有相关的法律作保障,这对及时立法有要求。 而部分国内网络设备厂商认为,由于信息系统设备采购有固定的周期。短期内无法看出影响。但长期来看,国内政府、金融、安全、企业的采购中,国产设备权重将有所增加。若有具体政策的支持,长久来看将促进国产化进程。

  23. 科技链接 • 期刊杂志 • 《科技信息》,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山东省技术开发服务中心主办 • 《硅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 • 《科技资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主办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 • 《海事信息》专刊,《中国海事》,中国海事局 • 专业网站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网,http://www.nosta.gov.cn • 中国科技网,http://www.stdaily.com/ • 国家科技成果网,http://www.tech110.net/ • 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 交通运输科技资源共享库,http://www.transst.cn/resource/ • 海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http://kjpt.msa.gov.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