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現代詩賞析

現代詩賞析. 吳晟生平簡介. 吳晟( 1944 ~),本名吳勝雄,彰化人。 省立屏東農專畢業,現任溪州國中教師。 曾獲中國現代詩獎,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 著有詩集 《 飄搖裡 》 、 《 真摯與奔放 》 、 《 吾鄉印象 》 、 《 泥土 》 、 《 向孩子說 》 。 鄉土詩,到了吳晟出現才有了比較清楚的面貌。. 我不和你談論. 我不和你談論 詩藝 不和你談論那些 糾纏不清的隱喻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 看看遍處的幼苗 如何沉默地 奮力生長. 我不和你談論 人生 不和你談論那些 深奧玄妙的思潮 請離開書房

Download Presentation

現代詩賞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現代詩賞析

  2. 吳晟生平簡介 • 吳晟(1944~),本名吳勝雄,彰化人。 • 省立屏東農專畢業,現任溪州國中教師。 • 曾獲中國現代詩獎,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 • 著有詩集《飄搖裡》、《真摯與奔放》、《吾鄉印象》、《泥土》、《向孩子說》。 • 鄉土詩,到了吳晟出現才有了比較清楚的面貌。

  3. 我不和你談論 我不和你談論詩藝 不和你談論那些糾纏不清的隱喻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看看遍處的幼苗 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

  4. 我不和你談論人生 不和你談論那些深奧玄妙的思潮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撫觸清涼的河水 如何沉默地灌溉田地

  5. 我不和你談論社會 不和你談論那些痛徹心肺的爭奪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探望一群一群的農人 如何沉默地揮汗耕作

  6. 你久居鬧熱滾滾的都城 詩藝呀!人生呀!社會呀 已爭辯了很多 這是急於播種的春日 而你難得來鄉間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領略領略春風 如何溫柔地吹拂著大地

  7. 當今詩壇,最足以稱為「農民詩人」的當推吳晟。他自幼生長於以農耕為主的鄉莊,學校畢業後,又返鄉過著「亦耕亦教」的生活。當今詩壇,最足以稱為「農民詩人」的當推吳晟。他自幼生長於以農耕為主的鄉莊,學校畢業後,又返鄉過著「亦耕亦教」的生活。 • 讀吳晟作品,很容易被他敦厚、真誠、沉著、穩重的詩風所吸引。他的詩就像長期勞動於大地上的農民,受土地的特質所陶養,遂與之一樣寬廣、雄闊、安靜、篤實,有著沉默敦厚之美。

  8. 吳晟認為詩不是為了抒發個人的閒愁逸致,不是為了附庸風雅,也不要求自己必須在歷史留名。而要像祖先耕作田地一樣, 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 沿著寬厚的田畝,也沿著祖先滴不盡的汗漬,寫上誠誠懇懇的感受。 • 絕不裝腔作勢、虛偽誇張,也不雕琢文字、賣弄技巧,更不趨附潮流,去寫些深奧難懂的作品來眩惑讀者。

  9. 陳義芝生平簡介 • 陳義芝(1953~),高雄師大文學博士。 • 一九七○年代開始創作。 • 現任職於報社,並於大學兼授現代文學課程。 • 著有詩集《不安的居住》、《我年輕的戀人》等七冊,散文集《為了下一次的重逢》等二冊,另有學術論著。 • 曾獲時報文學推薦獎、中山文藝獎、台灣詩人獎。

  10. 雨水台灣 水牛靜伏 清溪緩緩流過牠的足蹄腹背 如台灣,磐石安置大海中 牛毛般的雨水降下 落在牠褐黑的土地 多汗孔的肌膚

  11. 反芻去冬飽溢的穀香 雨中,牛把頭沉入水裡再歡喜抬起 平遠的視界順命安時 沿著田埂和泥畦(ㄑㄧˊ) 像農夫於午間進食時蹲坐樹下 自青草嚼舌的河岸 描繪霧雨蒼蒼的春原

  12. 犁耙牽引 一畝畝一頃頃的田土踢腿翻身 睜開童矇的睡眼了 攝氏十五度吹東北季風 祖先明示立春 溝水湧向田央,地氣上騰 萌芽的稻種如頑皮的孩子 被木鏝輕輕摟進懷裡 ※鏝:抹泥的工具

  13. 早熟的甘蔗懷藏甜蜜的心事 白胖的蘿蔔渴望除去厚重的泥襖 當香蕉展笑臉,鳳梨吐出青澀的愛意 天地和同美麗的正月 雨水從曆書下到田裡 從童年的夢流至筆下

  14. 濁水溪旁的龍眼漸開出細白小花 高雄芒果準備好交接蜂吻 屏東蓮霧呵,早早就訂了初夏之約 而我—-來自遠方 正子時之交,乘亂風而起 原本就是雨水 最親的兄弟

  15. 陳義芝創作的三點原則 一、擁抱抒情傳統,決不朝膺夕毀。 二、重視語言的創新,強調形音義的 化合。 三、不標新立異,不隨波逐流,在沉 潛中求變化。

  16. 瘂弦生平簡介 • 瘂弦,本名王慶麟(1932~)。 • 民國42年進復興崗學院的影劇系,翌年畢業。後獲分配到左營海軍廣播電台工作。同年與張默和洛夫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人稱詩壇「鐵三角」。 • 民國51年回復興崗學院任教,講授「中國戲劇史」及「藝術概論」。

  17. 民國55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計畫」訪問兩年;回國後任《幼獅文藝》主編,帶動文藝風氣。民國55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計畫」訪問兩年;回國後任《幼獅文藝》主編,帶動文藝風氣。 • 民國65年再度赴美進修,獲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次年起擔任台灣《聯合報》副刊主編達二十一年之久。 • 退休前職位為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總編輯、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任;現已移居加拿大。

  18. 如歌的行板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 歐戰,雨,加農砲,天氣與紅十字會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點鐘自證券交易所彼端

  19. 草一般飄起來的謠言之必要。旋轉玻璃門 之必要。盤尼西林之必要。暗殺之必要。 晚報之必要 穿法蘭絨長褲之必要。馬票之必要 姑母遺產繼承之必要 陽臺、海、微笑之必要 懶洋洋之必要

  20.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 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 罌粟在罌粟的田裏

  21. 瘂弦的詩讀來有點沉重,世事有其之必要,而他們的必要又是如此必定的必要,致使人活在必要中,被一切必要所界定。瘂弦的詩讀來有點沉重,世事有其之必要,而他們的必要又是如此必定的必要,致使人活在必要中,被一切必要所界定。 • 這些事物是構成世界之必要,人不單不能避開暗殺,甚至不能避開晚報和散步;或倒過來說,人不單不能避開晚報和散步,甚至不能避開暗殺。 • 作者把輕與重的必要放在一起,無論輕也好重也好,這在人活都是如斯必要,都主宰生命。

  22. 解這詩的鑰匙,是詩中最後的兩句。但這鑰匙是這麼不確定,沒有明確的匙痕,致使整首詩變得更加不確定。解這詩的鑰匙,是詩中最後的兩句。但這鑰匙是這麼不確定,沒有明確的匙痕,致使整首詩變得更加不確定。 • 究竟是觀音在遠遠的山上,遠水不能救人之近火,而毒藥則在地上的田中? • 抑或是觀音在山上之必要,罌粟在罌粟的田裏之必要呢? • 作者把十分確定之「必要」,與文本的不確定性放在一起,更加加深詩的魅力和張力。

  23. 詩的音韻、節奏濃重,其中照見生存中無奈的必要,也是必要的無奈,並且重出「必要」句型以此書寫人生諸種「炸裂開」的必要。詩的音韻、節奏濃重,其中照見生存中無奈的必要,也是必要的無奈,並且重出「必要」句型以此書寫人生諸種「炸裂開」的必要。 • 而十九種之必要,具有人生的「體察」、「動念」、「情致」等多重面向。 • 在「體察」方面有:「一點點酒和木樨花」、「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歐戰,雨,加農砲,天氣與紅十字會」、「草一般飄起來的謠言」等等。 • 在「動念」方面有:「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暗殺」、「姑母遺產繼承」等等。 • 在「情致」方面有:「溫柔」、「肯定」、「散步」、「遛狗」、「薄荷茶」、「穿法蘭絨長褲」等等。 • 這些存在的必要,也常常是不必要;而最終「世界老這樣總這樣」一語道破存在的無法、無常。

  24. 陳克華生平簡介 • 陳克華(1961~),花蓮市人。 •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 現任於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創作領域含括新詩、散文、評論,是一位多產作家。知名作品有:《我旅途中的男人。們。 》、《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 》、《騎鯨少年 》、《我撿到一顆頭顱 》、《別愛陌生人》等。

  25. 阿美阿草 我先搭11點37的南下了,我並不恨你 如果颱風明天到達 來電﹕(00)7127ㄓ998¢ 父留。孩子記得我 先生下再說 錢,不要等我了 我家不在台北ECHO:ECHO 欠你的 工作已找著 很久很久以後,本質 和現象衝突 得很厲害 祝 快回家 三隻母雞和甘藍菜 都好 你最真誠的愛匆此 再還你。

  26. 講到火車,會讓你想到什麼? • 火車本身似乎就是詩意的,他比公車多了點安穩,比飛機多了點舒緩,比捷運多了點懷舊風。只要神思清明,搭火車這件事的本身就讓人想寫詩。 • 寫月台的送別、觸動人的愁思;寫鐵路開拓的艱辛歷史、以車站站名的諧音產生雙關的意含(永保安康、追分成功)等。

  27. 在手機還不盛行的年代,「火車站的留言版」,是不得已失約的人們留下訊息的地方。在手機還不盛行的年代,「火車站的留言版」,是不得已失約的人們留下訊息的地方。 • 陳克華這首詩似乎是把車站一角的這個小黑版整個抄一遍,甚至一些被擦掉局部的留言也抄了上去。 • 上面有社會上各個角落的人的心事,有的那麼重要,有的那麼輕巧,而這就是我們社會的百態。

  28. 洛夫生平簡介 • 洛夫(1928~),本名莫洛夫,湖南衡陽人,1948年考入湖南大學外文系,翌年因戰亂隨國軍來台,退役後於淡江大學外文系完成學業。 • 軍職期間,與張默、瘂弦共組「創世紀」詩社,引進西方前衛而具實驗性的精神,加速了台灣新詩的現代化。 • 洛夫著有詩集《靈河》、《無岸之河》、《石室之死亡》、等十餘種,另有散文、詩論、譯著十餘冊。

  29. 因為風的緣故 昨日我沿著河岸 漫步到 蘆葦彎腰喝水的地方 順便請煙囪 在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 稍有曖昧之處 勢所難免 因為風的緣故

  30. 此信你能否看懂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務必在雛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趕快發怒,或者發笑 趕快從箱子裡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趕快對鏡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嫵媚 然後以整生的愛 點燃一盞燈 我是火 隨時可能熄滅 因為風的緣故

  31. 這首詩是作者中年後所寫的一首情詩。 • 洛夫說:這首詩事實上來得很偶然。某晚我在燈下看書,突然停電,一室黯然。雙手擱在後腦杓上閉目小憩,然後找來半截蠟燭點上,不久又被窗外一陣微風吹熄,就在那明滅之間,靈光一閃,詩的意象便開始在腦中一一出現。

  32. 此詩開頭的意象是一種設喻,未必真有其事,卻是「詩情」發展之所需。此詩開頭的意象是一種設喻,未必真有其事,卻是「詩情」發展之所需。 • 然觀全詩的意象則都在烘托主題的最後呈現:「然後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 • 洛夫說:書房是我的獨立世界,是我與古人、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所在,更是我詩思馳騁的無限平原。在這裡我感到最清醒,最有自信,也感到最安全幸福。這一切都靠著一盞燈。燈熄了,室內一片幽黯,但心中仍有一盞燈亮著,燈中燃的就是由妻以整生的愛所凝聚的膏油。凡是情詩,多少總有點騙人的味道,我這首詩太真,不知算不算是情詩?

  33. 敻虹生平簡介 • 敻虹,本名胡梅子(1940~),臺東人。 • 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文化大學文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 • 余光中稱她為「謬思最鍾愛的女兒」。而瘂弦也在為敻虹的《愛結》所寫的序中稱呼她為「我們這個年代最優秀的女詩人」。 • 著有詩集《金蛹》、《敻虹詩集》、《紅珊瑚》、《愛結》以及《觀音菩薩摩訶薩》。

  34. 我已經走向你了--敻虹 你立在對岸的華燈之下 眾弦俱寂,而欲涉過這圓形池 涉過這面寫著睡蓮的藍玻璃 我是唯一的高音 唯一的,我是雕塑的手       雕塑不朽的憂愁 那活在微笑中的,不朽的憂愁 眾弦俱寂,地球儀只能往東西轉 我求著,在永恆光滑的紙葉上 求今日和明日相遇的一點 而燈暈不移,我走向你 我已經走向你了 眾弦俱寂 我是惟一的高音

  35. 敻虹早期作品唯情唯美,中年以後,因為學佛,以佛入詩,故詩風轉趨平淡。敻虹早期作品唯情唯美,中年以後,因為學佛,以佛入詩,故詩風轉趨平淡。 • 敻虹擅長以精緻而細膩的情思、清麗而自然的文字、溫柔而婉轉的詩意,書寫很多人寫卻不容易寫好的情詩而聞名。 • 從敻虹的詩中,可以看到溫柔浪漫的情懷與情蘊深遠的作品,亦可從中體會她運用意象述說她對愛情的種種情愫。

  36. 在「眾弦俱寂」的無聲下,以「我是唯一的高音」來劃破寧靜,凸顯出主題:我已經走向你了。在「眾弦俱寂」的無聲下,以「我是唯一的高音」來劃破寧靜,凸顯出主題:我已經走向你了。 • 以微笑∕憂愁的矛盾意象並置,更加強我要與你相遇的堅決,儘管將會憂愁,儘管「相遇的機會」只有今日和明日交會點的渺茫難得,我仍企求能與你相逢。

  37. 因我是這寂靜中的唯一高音、我是你的唯一知音、我已經走向你了。因我是這寂靜中的唯一高音、我是你的唯一知音、我已經走向你了。 • 敻虹充分的表達出心中的愛慕之情並以抒情溫柔的筆調,書寫了對愛情的堅決與追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