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附錄一:中國歷史文化經濟年表 前 4500 年:黃河流域產生仰詔文化。粟、黍的栽培及豬、犬的飼育。石製犁使用。 前 4000 年:以黃河下流域為中心,產生使用進步的農具、農耕技術的龍山文化。

附錄一:中國歷史文化經濟年表 前 4500 年:黃河流域產生仰詔文化。粟、黍的栽培及豬、犬的飼育。石製犁使用。 前 4000 年:以黃河下流域為中心,產生使用進步的農具、農耕技術的龍山文化。 前 11 世紀:在此以前已經釀造酒。 前 1023 年:周王朝成立,遷都鎬京,完成以筮竹占卜之術。 前 770 年:周平王遷都洛邑,為東周之始。 前6世紀:分畝栽培、以耙集約耕作、鐵犁的使用。 前 481 年:周代王侯貴族在奏樂之中進食。 前 450 年:弓弩已經發明。 前 400 年:各國流通布錢、刀幣、圓錢等金屬貨幣。楚也使用金貨。兩層樓閣和緞子的出現。

jada-hebert
Download Presentation

附錄一:中國歷史文化經濟年表 前 4500 年:黃河流域產生仰詔文化。粟、黍的栽培及豬、犬的飼育。石製犁使用。 前 4000 年:以黃河下流域為中心,產生使用進步的農具、農耕技術的龍山文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附錄一:中國歷史文化經濟年表 • 前4500年:黃河流域產生仰詔文化。粟、黍的栽培及豬、犬的飼育。石製犁使用。 • 前4000年:以黃河下流域為中心,產生使用進步的農具、農耕技術的龍山文化。 • 前11世紀:在此以前已經釀造酒。 • 前1023年:周王朝成立,遷都鎬京,完成以筮竹占卜之術。 • 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為東周之始。 • 前6世紀:分畝栽培、以耙集約耕作、鐵犁的使用。 • 前481年:周代王侯貴族在奏樂之中進食。 • 前450年:弓弩已經發明。 • 前400年:各國流通布錢、刀幣、圓錢等金屬貨幣。楚也使用金貨。兩層樓閣和緞子的出現。 • 前350年:各地設置關所徵收行稅。齊都臨淄達戶數7萬,成為最大的都市。秦遷都咸陽。

  2. 前300年:使用桔槔釣瓶從井中汲水。 • 前4世紀~前3世紀 《楚辭》出現。 • 前247年:秦莊襄王死去。政成為秦王。鄭國設置灌溉用水路。 • 前225年:秦的蒙恬發明毛筆。 • 前221年:始皇統一天下。實施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制度。 • 前219年:始皇帝東巡,在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 前214年:將軍蒙恬討伐匈奴,鎮壓了黃河以南。開始修復萬里長城。 • 前213年:木製名片的使用 • 前212年:依照李斯的建議,斷行焚書坑儒。開始造營驪山陵、阿房宮。 • 200年:劉邦率大軍攻討匈奴戰敗,在平城被包圍。遷都長安制定驛站制度。 • 前139年:武帝與大月氏結盟為了從東西挾擊匈奴,派遣張騫到西域。

  3. 前136年:武帝設置五經博士欲將儒教國教化。 • 前126年:張騫由西域返回。 • 前121年:霍去病討伐匈奴,匈奴的渾邪王降伏,漢在支配地設置四郡。此時的戶數1223萬戶,人口5959萬人。 • 前119年:武帝實施鹽、酒的專賣。 • 前115年:張騫由第二回遠征歸國,葡萄、石榴、苜蓿也傳到中國。設置酒泉、武威二郡。用桑弘羊,施行均輸法。 • 前111年:滅南越,置九郡。並設置西南夷五郡。 • 前108年:降伏朝鮮,設置樂浪郡等四郡。 • 前101年:李廣利從大宛帶回汗血馬。 • 前97年:司馬遷《史記》。

  4. 前1世紀:此前的連鎖抽水機『龍骨車』的發明前1世紀:此前的連鎖抽水機『龍骨車』的發明 • 1年:劉歆完成中國最初的圖書目錄七略。 • 2年:中國史上最初的人口調查,1223萬3062戶5959萬4978人。 • 9年:禁止買賣土地奴隸的法令。 • 10年:王莽制定28種貨幣。貨幣經濟因而混亂。 • 14年:更改官職名、地名。邊境大饑饉。 • 26年:光武帝發佈奴隸解放令。 • 29年:在洛陽的開陽門外,設置學習經學的太學(國立大學)。 • 30年:公孫述在四川鑄造中國最古的鐵錢。杜詩發明以水力作動高溶礦爐的水力送風機(水排) • 39年:測量中國全土。 • 50年:洛陽已有書店部分上流階級開始普及佛教。

  5. 57年:只要繳納絹20疋,就可以免除死罪。 • 68年:佛教傳來,建立白馬寺。 • 80年:王充著作《論衡》。 • 82年:班固的《漢書》完成。 • 85年:西域產的毛織物與中國產的絹的交易逐漸旺盛。渾天儀開始使用。 • 87年:與西域的交易逐漸旺盛。西域使用毛織作衣服﹐絹也可以當作通貨使用。 • 97年:班超派遣甘英到羅馬。 • 100年:著作中國數學古典《九章算術》許慎著作最古的字書《說文解字》。 • 105年:蔡倫發明紙。 • 120年:羅馬使節經由印度緬甸由海路到達長安。

  6. 130~132年:張衡製作候風地動儀(地震計)及參車(測量道路里程的度步器)130~132年:張衡製作候風地動儀(地震計)及參車(測量道路里程的度步器) • 133年:由疏勒國獻上獅子給中國皇帝。 • 140年:實施人口調查,969萬8630戶4915萬220人。 • 142年:魏伯陽著作現存的中國最古的練丹術書《周易參同契》。 • 144年:人口995萬戶4973萬人。 • 147年:安世高開始佛典的翻譯。 • 150年:洛陽的太學生超過3萬人。 • 166年:馬魯古錄.奧雷理斯帝的使者,由海路來到中國。 • 169年:第二次黨錮事件發生。清流派官僚由官界被追放。 • 170年:河北流行懺悔罪行將符燃燒浸水喝下就能治病的太平道。 • 178年:設立以文學、藝術為主的鴻都門學。

  7. 180年:華陀施行外科手術。 • 181年:靈帝在宮中開辦以宮女扮成攤販的模擬店式宴會。 • 184年:太平道的創立者張角發起黃巾之亂。 • 190年:華陀施行麻醉外科手術。徐州的窄融建造佛寺、佛像,施行灌佛會及施食。 • 196年:曹操迎立獻帝,遷都許昌。在許昌開拓屯田。 • 3世紀:馬鐙的出現。 • 200年:張仲景著作《傷寒論》《金櫃要略》。篆書、隸書體的使用只限於碑文等禮儀之時。 • 205年:為了抑制穀物消費實施禁酒令。曹操禁私自報仇厚喪、建立石碑。 • 220年:魏朝制定九品官人法。 • 235年:魏國的馬均製作指南車,及以水力作動的傀儡玩偶。 • 250年:流行清談。

  8. 260年:竹林七賢的活躍。 • 263年:劉徽著作數學書《九章算術注》。 • 265年:天子出行使用以車輪的回轉數測量距離的記里鼓車,及指著南方的指南車。裴秀作成「方丈圖」(全國地圖)。相墓的觀念已經存在。 • 280年:晉統一全國,晉武帝施行戶調式及占田、課田法。此年的戶口調查,245萬9840戶1616萬3863人。皇甫謐撰《鍼灸甲乙經》。張華編纂《博物志》。 • 3世紀末:王叔和著作《脈經》。 • 317年:葛洪的《抱朴子》,及成為不死之身的呼吸法、房中術、丹藥開始流行。丹藥之中以丹砂(硫化水銀)為最上。 • 320年:將棋已經存在。貴族之間流行木屐。

  9. 323年:東晉允許漢人出家。 • 335年:後趙的石虎以佛圖澄為國師,允許漢人出家。 • 353年:王羲之在會稽蘭亭,招集貴族開辦曲水之宴。 • 364年:東晉施行土斷法。 • 366年:樂尊草創敦煌千佛洞。開始挖掘敦煌鳴砂山的石窟,造營莫高窟。 • 390年:慧遠入廬山,402年結成白蓮社。 • 398年:北魏遷都平城。 • 399年:法顯出發到印度。 • 401年:鳩摩羅什在長安開始漢譯大乘教論。 • 442年:北魏的太武帝以道教為國教。 • 446年:北魏的泰武帝斷行廢佛。

  10. 460年:雲崗石窟開始造營。 • 485年:北魏實施均田制、三長制。 • 493年:北魏從平城遷都到洛陽。實施漢化政策。 • 494年:龍門石窟開始造營。 • 隋大業2年:人口891萬戶4602萬人。 • 757年:891萬戶5292萬人。 • 842年:廢佛及三夷教的禁壓。到845年之間,大小寺院被毀壞,26萬的僧尼被迫還俗。祆教、基督教、摩尼教的傳教師,及入唐僧圓仁等也被迫還俗。 • 950年:纏足的風俗開始。 • 955年:後周的世宗廢佛。沒收銅器佛像等,器物鑄造銅錢。 • 963年:禁止火葬的敕令。

  11. 970年:設置便錢務,發行官吏匯票。四川流通鐵錢,禁止使用銅錢。970年:設置便錢務,發行官吏匯票。四川流通鐵錢,禁止使用銅錢。 • 973年:科舉增加殿試。 • 989年:鑄造淳化元寶,以後每次改元就改鑄錢幣。 • 992年:科舉實施糊名法。 • 997年:禁止民間發行匯票。 • 1004年:遼聖宗南下,進攻宋國開封。宋以銀10 萬兩、絹20萬匹為歲幣贈予遼,締結了宋為兄、遼為弟的契約,保持了120年間的和平。 • 1008年:真宗在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 1036年:西夏創始、公布西夏文字。 • 1041~1049年:畢昇以膠泥(粘土)為原料製作泥瓦活字,未曾使用在一般生活上。 • 1044年:曾公亮、丁度等完成《武經總要》。

  12. 1064年:英宗為了調整價格設立穀倉。 • 1064年~1067年:由於懷丙和尚之發案,開拓從河或海中撈取重物之方法。 • 1067年:禁止輸出火藥原料的硫黃及硝石。 • 宋元豐3年:1485萬戶3330萬人。 • 1069年:王安石實施新法。 • 1070年:制定河倉法,支給從來沒有奉祿的低級官吏俸金。 • 1071年:施行太學生三舍法。 • 1074年:解禁銅錢的輸出,以後銅錢激劇流出,成為國內錢不足的現象。 • 1083年:設置官營的紡織工場「錦院」。 • 1084年:司馬光完成《資治通鑑》。 • 1087年:在泉州設置市舶司。 • 1092年:蘇頌和韓公廉完成水運儀像台。

  13. 1096年:刊行《脈經》《千金翼方》《金匱要略方》《補注本草》《圖經本草》等醫藥書。1096年:刊行《脈經》《千金翼方》《金匱要略方》《補注本草》《圖經本草》等醫藥書。 • 1110年:宋開封的繁盛達到頂點。 • 1260年:世祖發行「中統元寶交鈔」。 • 1268年:藥用飲料的碎冰傳到中國。 • 1270年:北京開設廣惠司(以伊斯蘭系醫學治療疾病)。 • 1271年:蒙古建立元朝。北京設立伊斯蘭系的天文台。 • 1275年:馬可波羅滯留中國。 • 1276年:元朝的郭守敬等受命改歷,組織太史局,著手作成《授時曆》。 • 1280年:世祖命都實尋找黃河的源流,結果以星宿海為河源。宮廷的如廁將紙揉軟使用。 • 1281年:《授時曆》完成。 • 1299年:朱世傑著作《算數啟蒙》。

  14. 1310年:發行記有巴斯巴文的「大元通寶」。 • 1313年:元朝最初實施科舉。 • 1314年:王禎以木版活字刊行自著的《農書》22卷,是出現在文獻上最古的木版活字本。 • 1335年:承相巴揚殺死皇后終止科舉。 • 1337年:禁止漢人、南人攜帶武器,並沒收馬匹。也禁止蒙古人色目人學習文字。 • 1340年:科舉復興。 • 至元27年:1320萬戶,5883萬人。 • 1344年:黃河大氾濫。 • 1349年:新加坡最初的中國人殖民地,中國人的東南亞擴大開始。 • 1351年:改修黃河。河南發生紅巾之亂。 • 1353年:工部尚書黃魯開始修復黃河。

  15. 1385年:南京設置觀象台。 •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廢止被元朝強制的蒙古服裝、辮髮,恢復傳統服裝。著手修復萬里長城。 • 1375年:發行紙幣大明寶鈔。 • 1381年:根據全國的土地、人口調查,作成施行里甲制的賦役黃冊。 • 1393年:1065萬2870戶,6054萬5812人(《明史.食貨志》)藍玉之獄。 • 1397年:公布「六諭」鄉里老人必須一月6次敲打木鐸,讓農民復唱。制定明律。 • 1405年:鄭和開始南海遠征,在遼東設置北方民族的馬匹與中國物產的交易市場「馬市」。 • 1411年:鑄造永樂錢。 • 1420年:設置諜報內偵機關東廠。 • 1421年:遷都北平(順天府)稱為北京。

  16. 1430年:景德鎮流行官窯。 • 1438年:在大同開馬市與瓦剌部通商。 • 1445年:道家的教典正統版《道藏》完成。 • 1474年:開始萬里長城的構築、補修。 • 1477年:設置情報機關西廠。 • 1478年:遼東的馬市再開。 • 1485年:江南實施匠戶(手工業者)必須在國工場勞動一定期間的徭役,可以納銀免除的「班銀制」。 • 1488年:全國施行均徭法。 • 1491年:人口911萬戶,3328萬1158人。 • 1539年:《水滸傳》的刊行。 • 1550年:算盤普及。 • 1584年:明朝皇子朱載育發明音樂的平均律,其理論普及於歐洲。

  17. 萬曆6年:1062萬戶6069萬人。 • 1661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佔據台灣。 • 1675年:許可英國人在廈門貿易。 • 1683年:鄭氏滅亡,清領有台灣。 • 1684年:設置四海關,允許外國貿易。 • 1699年:允許英國在廣東貿易。 • 1708年:北京的圓明園造營開始。康熙派遣傳教師到全國各地,實測中國全領域。 • 1711年:男丁(成年男子)2417萬999人。根據此時的人丁數,從翌年增加的人丁可以免除人頭稅。最初的基督教禁令。 • 1715年:英國東印度協會,在廣州設置商館。意大利的耶穌教會士,也是畫家的郎世寧來到北京,成為清朝的宮廷畫家臣事康熙、雍正、乾隆3帝。

  18. 1716年:《康熙字典》完成。 • 1718年:康熙帝下命以歐洲的測量法製作的《皇輿全覽圖》完成。 • 1720年:清領有西藏。在廣州設立公行。成立獨占與歐洲諸國貿易的官商特許商社。康熙帝命法國傳教師翻譯的歐洲解剖醫學書《各體全錄》完成。 • 1723年:雍正帝嚴禁基督教,將傳教師追放到澳門。為了防止貪污,在山西省試驗性的支給官吏養廉銀。施行解放山西省的「樂戶」,浙江省的「墮民」等賤民解放令。 • 1725年:中國最大的百科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編纂完了。 • 1727年:印刷《古今圖書集成》的銅刷版64部。 • 1729年:禁止鴉片的販賣及開設煙館。販賣鴉片者處死刑。 • 1730年:為了供應中國沿岸增大的人口,泰國米的輸入達到顛峰(泰國米的米價,約是中國米的五分之一)。

  19. 1734年:蘇州府提高織工的薪俸。 • 1736年:《清明上河圖》的畫院合作本成立。 • 1739年:《明史》刊行。 • 1740年:禁止漢人入墾滿州(封禁政策)。荷蘭為了企圖獨占砂糖的權利,在爪哇的巴達威一帶大量虐殺中國人。 • 1741年:江蘇省崇明縣發生抗租反亂攻擊縣城。 • 1742年:福建省發生糴米騷動。 • 1745年:吳敬梓完成《儒林外史》。 • 1746年:福建省發生羅日光等領導的抗租反亂。 • 1749年:人口1億7749萬人。 • 1750年:被稱為「揚州八怪」的個性派文人畫家在揚州活躍。 • 1753年:在福建省武邵縣,為了計量佃米的容量佃戶組成鐵尺會,發起抗租運動。

  20. 1757年:外國貿易只限廣州1港。 • 1763年:曹雪芹未完成《紅樓夢》而沒。 • 1764年:《乾隆大清會典》成立。 • 1765年:福建省嚴禁形成抗租原因的一田兩主貫行。 • 1767年:法國傳教師蔣友仁刊刻《坤輿全圖》。 • 1772年:乾隆帝設置四庫全書館。 • 1775年:以包公為主人公的「龍圖公案」刊行。 • 1776年:浙江省的佃戶抗租與官府發生衝突。怪談集《聊齋誌異》刊行。 • 1782年:《四庫全書》完成。錢大昕完成《二十二史考異》。 • 1786年:台灣發生林爽文等組織的天地會的反亂。 • 1787年:乾隆帝敕命編纂滿、藏、蒙、回、漢5種言語的對照辭典《五體清文鑑》全36卷。 • 1792年:曹雪芹的遺作及高鶚續作的《紅樓夢》120回本刊行。

  21. 1793年:英國使節馬戛爾尼謁見乾隆帝。強化駐藏大臣的權限。1793年:英國使節馬戛爾尼謁見乾隆帝。強化駐藏大臣的權限。 • 1796年:嘉慶帝即位。發生白蓮教之亂。同年禁止輸入鴉片。 • 1800年:禁止鴉片的輸入、吸飲、栽培。紀均的文言小說《閱微草堂筆記》刊行。 • 1805年:禁止歐洲出版、傳道活動。編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紀鈞沒。 • 1806年:禁止八旗的養女和漢人結婚。 • 1808年:英國船攻擊澳門。 • 嘉慶17年:人口3億3370萬人。 • 1811年:禁止傳布基督教,及歐洲人居住內地居住。 • 1813年:禁止販賣鴉片。禁止民間人聚眾結社 • 1814年:編纂總集唐、五代詩文的《全唐文》1000卷。 • 1815年:嚴禁鴉片的輸入。禁止歐洲人販賣珍奇物品。 • 1816年:英國使節阿馬士德拜訪北京,被命退京。

  22. 1818年:禁止把農田當作通路。禁止匿名密告。1818年:禁止把農田當作通路。禁止匿名密告。 • 1820年:修復各省的社倉、義倉(儲備飢饉的穀物倉庫)。從此時起,江南、江北間米糧的海運輸送逐漸旺盛。京劇的基礎確立。英國傳教師莫理遜編纂《中國語辭典》李汝珍的小說《鏡花緣》刊行。漢學者阮元設立教學研究學校「學海堂」。 • 1823年:禁止民間栽培罌粟製造鴉片。 • 1825年:上海設置海運總局。主張男女平等。 • 1827年:嚴禁滿州人的漢化。 • 1828年:禁止使用外國通貨。 • 1829年:阮元刊行總集清代經解的《皇清經解》。 • 1830年:顧祿所著的《清嘉錄》記述了清代中期蘇州的日常生活。

  23. 1831年:鴉片的密輸入,銀開始流出。襲自珍、魏源、林則徐等知識人、官僚結成詩作社團「宣南詩社」。1831年:鴉片的密輸入,銀開始流出。襲自珍、魏源、林則徐等知識人、官僚結成詩作社團「宣南詩社」。 • 1832年:福建、台灣發生反亂。章學誠的史學理論書《文史通義》刊行。 • 1833年:英國解散東印度協會廣東事務所,設置貿易監督官。 • 1839年:林則徐沒收廢棄英國商人所有的鴉片。 • 1840年~1842年:鴉片戰爭。 • 1842年:締結南京條約﹐決定割讓香港,及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5港。魏源受林則徐之託,刊行介紹海外事情的《海國圖志》。 • 1843年:洪秀全創設上帝會。上海開港。 • 1844年:清與美國締結望廈通商條約﹐與法國締結黃埔條約。魏源完成《海國圖志》50卷。英國的女性傳教師安達西在寧波開設女學校。 • 1848年:蘇聯被拒絕在上海貿易。

  24. 1850年:咸豐帝即位。上帝會在廣西省金田村蜂起,開始太平天國之亂,(直到1864年為止)。北京語的說書式小說《兒女英雄傳》成立。上海最初的新聞《北華報》創刊。1850年:咸豐帝即位。上帝會在廣西省金田村蜂起,開始太平天國之亂,(直到1864年為止)。北京語的說書式小說《兒女英雄傳》成立。上海最初的新聞《北華報》創刊。 • 1851年:人口4億3216萬4047人。 • 1858年:與蘇聯締結璦琿條約。蘇聯事實上獲了烏蘇里江的東側的土地。與英國、法國、美國締結天津條約。新開了南京等10港,並允許外國公使駐在北京,及參與關稅行政等權利。又逼迫清朝將鴉片「合法化」改名為「洋藥」。並承認基督教在中國傳教。 • 1860年:與英﹑法﹑蘇締結北京條約。支付賠償金﹐香港九龍的租借權﹐及將中國人苦力(下層勞動者)帶到外國的權利。蘇聯又獲得烏蘇里江西側的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圓明園被英、法軍破壞。 • 1862年:北京設立同文館(外國語學校)。

  25. 1863年:英國人戈頓指揮常勝軍。上海的共同租界開始供給瓦斯。1863年:英國人戈頓指揮常勝軍。上海的共同租界開始供給瓦斯。 • 1867年:「中國教會新報」(1874年改題為萬國公報)在上海創刊。 • 1872年:李善蘭撰《考數根法》。 • 1874年:日本對台灣出兵。日本的人力車流入上海。 • 1876年:英國人約瀚.忽來雅在上海開設格致書院,實施西洋科學及工業技術教育。 • 1878年:正蒙書院設立。 • 1879年:讓盜賊從善,從事官家之內容的小說《三俠五義》刊行。 • 1882年:不能使用上海共同租界的上水道的中國民眾,將黃浦江的水加入明礬澄清再煮沸使用。 • 1885年:康有為上奏改革國政。王先謙編纂《續皇清經解》。上海的黃浦公園掛著顯示外國人橫暴的「狗和中國人不能進入」的招牌。

  26. 1891年:康有為發表《新學偽經考》。認為古文的經書是偽作的。1891年:康有為發表《新學偽經考》。認為古文的經書是偽作的。 • 1894年:撤回封禁政策允許漢人入殖黑龍江省等省。 • 1895年:締結清日講和條約支付日本賠償金及割讓台灣。三國干涉。康有為等開始變法運動。嚴復抄譯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天演論》。 • 1896年:梁啟超創刊中國人置辦的最初的雜誌《時務報》,上海上映最初外國電影。京師大學堂(後來的北京大學)創立。在殷都河南省安陽縣小屯的殷都發現甲骨文字。此時發現敦煌文書。 • 1898年:法國租借廣州灣。英國租借九龍。戊戌變法西太后再度掌握實權。 • 1899年:美國提倡中國開放門戶 。 • 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北京 • 1911年:發生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