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中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及序列分析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硕士论文答辩. 中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及序列分析. 答辩人:初子莹 导师:任国玉 专业:气象学 研究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内容简介. 回顾总结 器测及代用资料分析 序列初步重建 重建结果检验 结果及不确定性分析. 研究意义. 评价过去百年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关键 气候模式检验的标准之一 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的薄弱环节(刘东生,1997). 北半球千年温度曲线. 1700年来中国温度序列 ( 竺可桢,1973).

jaeg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及序列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硕士论文答辩 中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及序列分析 答辩人:初子莹 导师:任国玉 专业:气象学 研究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2. 内容简介 • 回顾总结 • 器测及代用资料分析 • 序列初步重建 • 重建结果检验 • 结果及不确定性分析

  3. 研究意义 • 评价过去百年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 •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关键 • 气候模式检验的标准之一 • 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的薄弱环节(刘东生,1997)

  4. 北半球千年温度曲线

  5. 1700年来中国温度序列(竺可桢,1973)

  6. 我国公元800来温度序列(王绍武,2000) (a)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c)全国平均

  7. 我国过去2000年温度序列(杨保2001) a. Crowley方法重建 b.王绍武方法重建

  8.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温序列(葛全胜等,2002)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温序列(葛全胜等,2002)

  9. 器测站点空间分布图

  10. 温度分区(REOF法) Ⅰ-北疆地区Ⅱ-西北地区;Ⅲ-青藏高原区; Ⅳ-东北华北东部区;Ⅴ-江淮流域;Ⅵ-华南地区

  11. 器测资料问题 • 资料长度过短 • 难以确定分区结果对世纪尺度空间分区的代表性 • 难以校订检验序列的低频变化

  12. 中国高分辨率代用温度资料空间分布图 (▲为树轮采样点,■为冰芯采样点, 阴影区为历史文献记录区)

  13. 代用资料问题 • 空间分布过于稀疏 • 难以使用典型相关回归及空间正交回归法进行重建 • 早期年表不能反映气候的低频变化

  14. 温度重建 • 在区域内选取与区域年温序列相关超过90%信度检验,并至少与区域内某一台站器测温度资料相关超过99%信度检验的年表,做多元回归直接重建区域年平均温度 • 回归方法:对所有选出年表不同组合做线性回归 • 检验方法:逐一剔除法

  15. 西北地区各年表与站点温度相关情况

  16. 西北地区(参考期1959-1989,共6条年表)

  17. 重建序列及小波分析结果(西北地区)

  18. 青藏高原区各年表与站点温度相关情况

  19. 青藏高原区(参考时期1959-1994,共4条年表)

  20. 重建序列及小波分析结果(青藏高原区)

  21. 东北华北东部区年表与站点温度相关情况

  22. 东北华北东部区地区(参考时期1959-1994,共4条年表)东北华北东部区地区(参考时期1959-1994,共4条年表)

  23. 重建序列及小波分析结果(东北华北东部区)

  24. 江淮流域重建温度序列 江淮流域年温与葛全胜20台站42年冬温相关0.5610

  25. 江淮流域小波分析结果(一)

  26. 江淮流域小波分析结果(二)

  27. 西部地区重建温度序列(参考期1971-2000年)

  28. 东西部温度序列对比

  29. 全国温度重建序列(参考期1951-1980年)

  30. 结果比较 a-北京石花洞石笋纹层重建序列;b-内蒙古岱海湖泊沉积重建序列; c-金川泥炭孢粉序列;d-杨保中国温度变化序列; e-王绍武中国温度变化序列;f-本文重建中国温度变化序列; e-北半球温度变化序列(Mann&Jones2003)

  31. 温度变化成因分析 • 火山喷发事件(VEI≥ 5) vs.西部年温 • 9次喷发与西部年温降幅超过0.1℃的事件相对应 • NAO指数(Cook2002) vs.西部年温 • 公元730-1850年,相关系数达0.66 ; • 过去400年,西部地区温度变化滞后29年的相关系数可达0.40

  32. 重建序列的不确定性(资料)

  33. 重建序列的不确定性(方法)

  34. 总结 •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及东北华北东部区400-1000年年分辨率温度序列 • 不同方法重建西部地区年分辨率温度序列两条,长度分别为392年与990年 • 合成全国温度序列两条:10年分辨率400年温度序列&30年分辨率1000年温度序列

  35. 结论 • 四大区域的温度序列:百年左右涛动和50年左右周期;A.D.1000-1500,百年涛动信号较强;16世纪至今显著衰减。 • 公元900-1310年,中世纪暖期。11与13世纪为相对温暖阶段。东部超过了上世纪中期水平;西部序列亦相对温暖,但无法与现代暖期相提并论。 • 公元1310-1900年,小冰期。15、17、19世纪出现三次寒冷阶段。西部序列17世纪左右最为寒冷;东部序列19世纪与17世纪寒冷程度相当。 • 比较差异:16世纪早期异常温暖,该异常在本文的冬、西部序列中均有存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