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中國醫藥大學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中國醫藥大學. 頂尖腦 中風研究中心. 中風研究中心之重要性. 台灣 1. 十大死因第二名或第三名 2. 單一器官死因第一或第二名 3.65 歲以上人口健保支出第二名 4. 成人殘障的第一要因 世界衛生組織 中風為全世界第二大死因. 「醫療住院費 多用在中風超長個案」 --2010.06.17 中國時報 A2 焦點新聞. 【 張翠芬╱台北報導 】  住院超過二十三天的 「超長住院」 腦中風 病患人數僅占 一成 ,卻耗用 近一半 的醫療 住院費用 。. 腦中風研究中心之重要性.

Download Presentation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中國醫藥大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中國醫藥大學 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

  2. 中風研究中心之重要性 台灣 1.十大死因第二名或第三名 2.單一器官死因第一或第二名 3.65歲以上人口健保支出第二名 4.成人殘障的第一要因 世界衛生組織 中風為全世界第二大死因

  3. 「醫療住院費 多用在中風超長個案」--2010.06.17 中國時報 A2焦點新聞 【張翠芬╱台北報導】  住院超過二十三天的「超長住院」腦中風病患人數僅占一成,卻耗用近一半的醫療住院費用。

  4. 腦中風研究中心之重要性

  5. DryLab Project: 健保資料庫Data Mining 小兒腎臟病,中風風險增加 33-46倍。 成人腎臟病中風增加5-10倍。 癌症病人中風風險增加2-5倍,依不同癌症種類及性別而異。 心律不整AF最嚴重,中風風險增加9.3倍 。 中風病人有針灸治療,可降低再中風風險。

  6. R&D Directions Editors’ Choices the Top 10 Areas of Research Cancer CNSCardiovascularAnti-infectiveDiabetes Pain/inflammationRespiratoryHematologyGastrointestinalDermatology 中風是CNS老化最重要的疾病

  7. 中風是急重症五大專科之一 (中風、心肌梗塞、外傷、婦、幼)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風(國家品質銀獎 亞洲第一) 心肌梗塞(國家品質標章 國內領先) 外傷 (國家品質銀獎 亞洲第一)

  8. 「在中部很安心」--2010.02.07 蘋果日報 【甯瑋瑜、沈能元╱台北報導】全台哪一家醫院急重症救治能力最強?據衛生署剛出爐「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名單,全台500多家大小醫院,僅4家通過能力最佳的重度級,分別是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中童綜合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與高雄榮總,醫院密度最高的北市全軍覆沒。

  9. 石崇良處長說,重度級重要科別醫師須24小時值班,並具備心肌梗塞、腦中風、重大外傷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如心肌梗塞患者應在送急診90分內做心導管,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應在黃金3小時內打血栓溶解劑,高危險妊娠孕婦需在半小時內診治。 「在中部很安心」--2010.02.07 蘋果日報

  10.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acute stroke care and prevention Taiwan Stroke Registry (TSR, 2006-2008) *Schwamm LH et al, Circulation 2009

  11.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彰化基督教醫院 台中童綜合醫院 高雄榮總 「住在中部很安心」--2010.02.07 蘋果日報 衛生署醫事處「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名單 通過能力最佳的重度級醫院

  12. 台大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成大醫院 台中榮總 「醫學中心收治重症病患—病例組合指標 (Case Mix Index CMI)高」--2010.06.10各大報

  13.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龐大的陣容 周德陽院長中醫大台中附醫院長主導的亞洲第一腦中風中心 林欣榮院長中醫大北港附醫院長台灣第一的幹細胞研究團隊 林正介院長家庭醫學老年醫學暨社區醫學研究、全台最大社區醫療群 林璨副院長預防醫學中心首創全台的遠距中風照護 中醫大附醫總顧問李源德教授領導二十多年之金山心血管團隊 陳錦澤教授中醫大心血管基礎與基因研究 張坤正主任主導的國家品質標章心血管團隊 黃秋錦院長領導中部領先的腎臟醫學中心及高血脂、糖尿病等內科研究團隊 陳志毅院長帶領僅次於台大的衛生署癌症卓越研究中心 邱昌芳副院長之血液腫瘤研究 彭慶添院長帶領兒童醫學中心在小兒疾病與中風關連性研究 周德陽院長、楊文光教授之腦癌研究

  14. 馬明琪教授及李繼源教授領軍的發炎與中風致病機轉之研究馬明琪教授及李繼源教授領軍的發炎與中風致病機轉之研究 蔡輔仁教授與林維勇老師的果蠅失智失能模型與中風之GWAS 徐偉成教授、邱紹智老師、林振寰博士的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黃志揚教授、傅如輝老師、劉詩平老師心血管Cell-specific gene deletion/overexpression 藍先元教授NMDA receptor – glycine site 領先全球的研發 張顥騰老師的中風proteomics/biomarkers研究 吳天賞院長、郭悅雄教授、郭盛助教授、謝慶良教授累積獨步全球的中醫藥研發成果 孫茂峰副院長之針灸用於中風之預防與治療 陳語謙老師建置領先全台中草藥平台與電腦輔助藥物設計(CADD)平台 李信達主任團隊在腦中風復健與運動醫學研究 中醫大附醫資訊副院長邱俊誠教授團隊的中風相關醫材研發 鄭光甫教授/李采娟教授健康照護學院院長團隊的生物統計研究 謝顯堂教授及江舟峰教授中醫大健康風險中心的risk management 宋鴻樟教授公衛學院院長、吳聰能副校長的公衛流病研究團隊在研究與健保資料庫的Data Mining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龐大的陣容

  15.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龐大的陣容 洪明奇院士之分子醫學中心團隊: Cell signaling在腦血管老化與中風病變研究 張傳祥教授團隊: 性荷爾蒙與腦血管老化與中風病變研究 陳珠璜教授團隊: 低密度脂蛋白 L5與腦血管老化與中風病變研究 王玉田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醫學教授暨加拿大科學學院院士研究團隊在缺血狀況下保護腦組織與功能之創新研究

  16.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龐大的陣容 Prof. Ferid Murad諾貝爾1998年醫學獎得主,美國德州大學講座教授兼中國醫藥大學榮譽教授擔任主席 Prof. David M. Holtzman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神經學講座教授兼主任 Prof. Eng H. Lo哈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暨麻省綜合醫院放射學部神經科學家 Prof. Pak H. Chan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講座教授 Prof. John R. Adler史丹佛大學神經外科學講座教授(Cyber knife發明人) Prof. Stephen G. Waxman耶魯大學神經教授兼主任與神經生物暨藥理學教授 Prof. Rajiv R. Ratan康乃爾大學神經科學講座教授暨復健醫學教授 Prof. Jeffrey L. Saver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學教授兼中風中心神經主任 Prof. Guochuan Emil Tsai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醫學教授暨ABLE計劃主任 Prof. Clay Johnston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副校長(研究)、神經暨流行病學教授、中風部門主任、臨床暨轉譯科學院主任 Prof. Justin A Zivin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神經科學教授兼副主任,榮民醫學研究基金會研究科學家 Prof. Bruce R. Ransom西雅圖市華盛頓大學神經學講座教授兼主任 Dr. De-Maw Chuang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心理健康研究院分子神經生物科主任暨中央研究院院士 Dr. Yang C. Fann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神經疾病與中風研究院內部資訊及生物資訊主任

  17. 台北榮總 • 北港醫院 全國腦中風登錄總主持人:許重義教授

  18. 癌症與中風關聯性之實證 取1997-2007年40歲以上 新發生癌症的病人從癌症診斷時間開始追蹤至stroke的發生對照組取沒有癌症的人(40歲以上),以1個癌症病人配對 4個controls 。 lung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1.68倍 Pancreatic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2.37倍 Ovarian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2.23倍 Brain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4.11倍 Nasopharyneal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2.37倍

  19. 癌症與中風關聯性之實證 依性別分析 女性 Lung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2.19倍 Liver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1.56倍 Ova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2.30倍 Lymphoma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2.53倍 Nasopharyneal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3.02倍 男性 Lung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1.54倍 Brain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5.55倍 Nasopharyneal cancer得到stroke的危險性約為一般人的2.33倍

  20.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堅強的結構 • 衛生署二項重要轉譯醫學研究與 • 臨床試驗計畫: 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專科臨床試驗與研究中心 (四年1億5400萬元) 癌症卓越研究中心 (四年1億9400萬元) 腦中風之轉譯醫學研究與臨床試驗平台

  21.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堅強的結構 • 果蠅的失能失智模式與藥物試驗平台 • 大小白鼠的中風模式與藥物試驗平台 • 幹細胞治療腦中風之轉譯研究平台 • 腦中風基礎研究平台包括Prion蛋白之細胞生物學,SREBP-1之中風病變基轉,樣澱粉(amyloid)腦血管退化基轉研究 • 中醫藥腦中風轉譯研究平台 • 中草藥預防與治療腦中風之研發平台 腦中風中心之基礎與轉譯醫學研究平台

  22. 中醫大腦中風新藥中草藥研發團隊 新藥中草藥開發 電腦藥物篩選/生物資訊平台 轉譯醫學 中風動物模式臨床前試驗平台 臨床試驗平台

  23. 中醫大腦中風新藥中草藥研發團隊 藥學院108件專利 吳天賞、郭悅雄、郭盛助 Novel Rx Nature Medicine Nov, 2009 新藥中草藥開發 72篇 SCI papers 電腦藥物篩選/生物資訊平台 轉譯醫學 中風動物模式 臨床前試驗平台 世界級的Stroke Models Stroke, 1986, citations >300 Science, 1996, citations>400 徐偉成、林欣榮 (Circulation, 2004, Citations >150) J Clin Invest 2008 a,b) 林天南副研究員、伍焜玉院長 (Circulation 2009) 臨床試驗平台

  24. 週邊血幹細胞(CD34)治療腦中風之轉譯研究 Control PBSCs A B d C D E F Preclinical study Phase Ib/IIa trial Phase IIb trial

  25. 台北榮總 • 北港醫院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堅強的結構 腦中風中心之臨床試驗與研究平台

  26. 全國臘中風登錄總主持人:許重義教授 台灣腦中風指引 2008 台灣腦中風中心評定標準2008 衛生署健康生醫資料計劃(NHIP)2008:許重義教授; 2009-鄭光甫院長 建構完整全國生醫資訊含臨床資料全國性整合,奠定衛生署卓越臨床試驗與研究中心醫資整合磐石 達到DOH目標 「建置關鍵途徑法規科學與輔導」

  27. 39 Hospitals in Taiwan Stroke Registry 作為衛生署醫療政策參考依據 美國與台灣醫療費用的比較

  28.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acute stroke care and prevention Taiwan Stroke Registry (TSR, 2006-2008) *Schwamm LH et al, Circulation 2009

  29.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acute stroke care and prevention Taiwan Stroke Registry (TSR, 2006-2008) *Schwamm LH et al, Circulation 2009

  30.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acute stroke care and prevention Taiwan Stroke Registry (TSR, 2006-2008) *Schwamm LH et al, Circulation 2009; **Kelly J et al, Stroke, 2004

  31. 全國最大的社區醫療20群、132家診所、153位醫師、12萬多位掛號居民 • 符合臨床試驗新趨勢 • 由inpatients 轉為 outpatients • 94年至97年度為健保局節省近新台幣4.1億元的西醫門診費用 • 作為衛生署醫療政策參考依據

  32.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堅強的結構 • 校院執行多項重要政府計畫含括 • 教育部三年教學卓越計畫 • 教育部四年轉譯醫學計畫-新藥及中草藥產業 • 教學資源中心 • 教育部四年幹細胞及再生醫學教學資源中心夥伴學校 • 教育部「生物技術改進教育計畫」 • 教育部「生物及醫學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 教育部98年度跨學門人才培育計畫 • 教育部99年度大學跨學門科學人才培育銜接計畫 • 中區區域級研究倫理中心 • 中區教學資源計畫-特殊實驗室共享平台 • 經濟部技術處腦中風個案健康管理創新服務計畫 • 健保局社區醫療委託辦理計畫 腦中風中心之人才培育平台

  33. 「轉譯醫學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轉譯醫學產業領域教學資源中心 4年2.4億計劃 台大: 幹細胞 陽明: 基因體 中醫大: 新藥及中草藥 成大: 檢驗及醫材

  34.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台灣第一世界領先之研發成果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台灣第一世界領先之研發成果 • 近三年專利申請155件, • 產學合作案517件, • 金額330,606,000元。 2001-2010年SCI論文1594篇 Impact Factor >5 SCI論文461篇(28.9%) 產學合作 學術表現

  35. 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台灣第一世界領先之研發成果中醫大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台灣第一世界領先之研發成果 1.亞洲第一的中醫大附設醫院腦中風中心 2.國內唯一以腦中風為主軸的衛生署專科卓越臨床試驗中心 3.腦血管疾病的轉譯醫學與台灣第一,也是世界領先的幹細胞治療腦中風研究 4.高科技在腦中風照護的研發與應用台灣第一,也是世界領先 中風為 主軸的 頂尖大學 5.世界第二大的腦中風登錄 6.台灣第一,也是世界領先的腦中風中醫藥臨床研究 發展中醫大 學中風研究 中心成為亞 洲學術重鎮 7.台灣第一腦中風之新藥研發 8.預防醫學中心所建構全國最完善之社區醫療網 提昇全台灣之 中風研究、教學 、臨床及社區服務 9.全國最具規模之生統中心 10.全國最具規模的急重症醫院

  36. 對國家產業、社會發展之重要性及貢獻 • 周德陽院長領導的腦中風中心住院醫療費用每人平均為92,594元比全國平均費用104,560元,每人約減少8,000元,也比國內其他醫學中心平均約減少6,000元。若台灣每年約10萬人口因腦中風住院治療,中醫大腦中風中心將可替健保省下每年約8億元的醫療支出。 • 林正介院長、林璨副院長的全台最大社區醫療群在94年至97年度為健保局節省近新台幣4.1億元的西醫門診費用。運用遠距照護服務照護中風病人,依衛生署97年度每件腦中風急診與住院醫療費估算,半年約可節省健保醫療支出550萬6792元 。 • 林欣榮院長的腦中風細胞療法造福陳舊性中風病患,改善行動不便,增進生活品質,減少家庭及社會負擔,成功進行幹細胞治療神經疾病的轉譯醫學,引領世界風潮。

  37. 對國家產業、社會發展之重要性及貢獻 • 許重義教授與全台39家醫院的台灣中風登錄資料庫顯示,台灣腦中風死亡率與美國相近,代表台灣中風病人所受到的中風醫療照護水準已達先進國家水準,另外資料庫彙整全台中風資料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提昇台灣中風研究暨醫療能見度。 • 2008年許重義教授擔任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任內完成中風指引,為全台醫師治療中風與預防保健的重要指引。 • 頂尖中風研究中心建構出一個從臨床前、轉譯醫學、研發、到臨床試驗的研究平台,結合全台生技產業,提供一個完善的產學研合作平台,以加速生技醫療產業發展,提昇國家競爭力。

  38. Innovative Research Project (1)Amyloid – NF-kB Cascade

  39. 洪明奇院士 Lee DF et al. KEAP1 E3 ligase-mediated downregulation of NF-kappaB signaling by targeting IKKbeta. Mol Cell 36(1):131-40. Lee DF et al. IKK beta suppression of TSC1 links inflammation and tumor angiogenesis via the mTOR pathway. Cell 130(3):440-55. Huang WC et al. Phosphorylation of CBP by IKKα promotes cell growth by switching the binding preference of CBP from p53 to NF-κB. Mol Cell 26(1):75-87, 4/2007. PMCID: PMC2312502. Li YM et al. Upregulation of CXCR4 is essential for HER2-mediated tumor metastasis*. Cancer Cell 6(5):459-469. Hu MC et al. IkappaB kinase promotes tumorigenesis through inhibition of forkhead FOXO3a. Cell 117(2):225-37.

  40. Innovative Research Project (2) Glutamate Receptor: NMDA Receptor 1 Glia-specific gene manipulation microRNA, splicing and interactomes regulation stem cell function flies and mice human diseases (Stroke, AD and PD)

  41. 張傳祥教授 Wu MH et al. Androgen receptor promotes hepatitis B virus-induced hepatocarcinogenesis through modul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RNA transcription. Science Transl Med 2:32-35, 2010 Lai JJ et al. Monocyte/macrophage androgen receptor suppresses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in mice by enhancing local TNF-α expression. J Clin Invest119:3739-51, 2009 Chuang KH et al. Neutropenia with impaired host defense against microbial infection in mice lacking androgen receptorJ Exp Med 206:1181-99, 2009. Yang Z et al. ASC-J9 ameliorates 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phenotype via degradation of androgen receptor. Nature Medicine 13: 348 – 53, 2007.

  42. 王玉田教授 Martin HGS and YT Wang Blocking the Deadly Effects of the NMDA Receptor in Stroke.Cell 140: 174-176, 2010. Taghibiglou C et al. Role of NMDA receptor-dependent activation of SREBP1 in excitotoxic and ischemic neuronal injuries, Nature Medicine 15:1399-1406, 2009. Liu L et al. Subtypes of NMDA receptors govern the direction of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Science 304:1021-1024, 2004.

  43. 研究中心(領域)達國際一流水準,進而帶動學校整體提升之具體方案研究中心(領域)達國際一流水準,進而帶動學校整體提升之具體方案 效益說明 績效指標 初期產出量化值 • SCI論文以每年250篇逐年成長至5年後每年>500篇。 • Impact Factor大於5之論文佔總篇數30%。 • 論文被引用達1,000次。 論文

  44. 研究中心(領域)達國際一流水準,進而帶動學校整體提升之具體方案研究中心(領域)達國際一流水準,進而帶動學校整體提升之具體方案 效益說明 績效指標 初期產出團隊 研究團隊養成 • 成立全球第一的幹細胞治療腦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之團隊,每年執行50件以上轉譯研究,包括中風臨床試驗每年5件以上。 • 完成中草藥提取純化合物,中醫藥團隊每年執行2件以上轉譯研究與中風臨床試驗2件。 • 遠距醫療與健康管理新策略的證實與創新技術之開發。 • 跨神經醫學及基礎研究的轉譯研究。 • 培養與神經醫學相關之中醫藥研究團隊。 • 培養獨立作業的生物資訊領域的團隊。

  45. 研究中心(領域)達國際一流水準,進而帶動學校整體提升之具體方案研究中心(領域)達國際一流水準,進而帶動學校整體提升之具體方案 效益說明 績效指標 培育機制 • 培育神經醫學轉譯人才。 • 帶動國內中醫藥臨床試驗發展。 • 建立與國外知名研發單位合作管道與人才培訓機制。 • 培養國際領導人才5人,主導國際中風研究 • 培養臨床中風專業人才200人以上。 • 每年至少有20位PI主導20件PI-initiated的研究計畫,並且每年增加。 人才培育

  46. 研究中心(領域)達國際一流水準,進而帶動學校整體提升之具體方案研究中心(領域)達國際一流水準,進而帶動學校整體提升之具體方案 效益說明 績效指標 初期產出量化值 • 腦中風創新治療及新中草藥獲得專利: • 四年申請專利200件,獲得80件以上,其專利產值可達5億元以上。 • 四年技術移轉產值分別預期為500萬、1300萬、2200萬、及4000萬元。 • 申請國內或國外專利200件。 • 獲得專利80件。 • 可技術移轉16件,金額1000萬元。 專利 與技術移轉

  47. 預計每年將以顯著的比例成長,帶動本校及全台中風研究SCI論文發表預計每年將以顯著的比例成長,帶動本校及全台中風研究SCI論文發表 3000 2488 2500 2074 2000 1728 中醫大 篇數 1440 全台灣 1500 622 1200 518 1000 432 1000 360 3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 0 1 2 3 4 5 6 年 2011-2015年全台灣預估中風相關研究SCI論文發表數

  48. 中風為主軸的頂尖研究 發展中醫大 中風研究中心 成為世界學術重鎮 提昇全台灣之中風研究、教學、臨床及社區服務 邁向頂尖中風研究中心的願景

  49. 中國醫藥大學頂尖腦中風研究中心的使命 引導全國腦中風防治與研究 進入世界舞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