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章 国际收支.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主要内容 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调节措施. 本章内容. 1 、国际收支 2 、国际收支平衡表 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第一节 外汇与国际收支. 一、外汇的概念 动态概念: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实践过程,用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静态概念: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工具 常见表述: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一种支付手段.

jaime-brit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国际收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国际收支

  2. 本章学习目标 • 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主要内容 • 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 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调节措施

  3. 本章内容 • 1、国际收支 • 2、国际收支平衡表 • 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4. 第一节 外汇与国际收支 • 一、外汇的概念 • 动态概念: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实践过程,用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 静态概念: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工具 • 常见表述: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一种支付手段

  5. 外汇具体包括:(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外汇具体包括:(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

  6. 二、外汇的特征 • 1、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具有可偿性 • 外汇买卖是债权的转移 • 外汇支付是完成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偿 • 2、普遍可接受性 • 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 • 3、可以自由兑换 • 能够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形式的或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

  7. 三、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 • 狭义的国际收支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清算到期的债权债务所发生的外汇收支总和。它仅反映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 • 广义的国际收支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发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8. 狭义国际收支 广义国际收支 一战至二战之间 收支基础之上 涉及外汇收支的 国际经济交易 二战后 交易基础之上 所有国际经济交易 使用的时间 建立的基础 包括的内容

  9. 正确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 • 记载的是国际经济交易(即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 经济交易的内容 • 国际收支是个流量的概念(与国际储备的区别) 交换 转移 商品(劳务) 商品(劳务) 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 商品(劳务) 金融资产 居民 非居民

  10. 居民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自然人、居民法人。居民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自然人、居民法人。 • 居民自然人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连续居留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人员除外。

  11. 居民法人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居民法人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什么是一国或 地区经济领土 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指由该国 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 一个经济单位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之内 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 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期, 这个单位就是在该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的经济单位 什么是经济 利益中心?

  12.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 ) • 概念: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排列组合特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主体与他国经济主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 • 是全面系统地记录和总结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 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13.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 经常项目 • 资本金融项目 • 净差错与遗漏项目 • 储备及相关项目

  14. 经常项目 货物 Goods 服务 Service 收益 Income 经常转移 Current Transfers

  15. 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 货物 • 记录有形货物的进出口数量 • 服务 • 记录服务、观光旅游等交易的进出口数量 • 收益 • 记录涉外的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 单方面转移 • 记录个人或政府间的国际转移或赠与

  16. 单方面转移 • 不以获取收入或支出为目的的单方面交易行为,包括侨汇、无偿援助和捐赠等 •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明确界定了经常转移与资本转移,后者包括: •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 • 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的或以之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 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 按实施转移的主体分为政府单方面转移和个人单方面转移

  17. 资本和金融项目(capital & financil account) • 资本项目 • 资本转移 •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 • 金融项目 • 直接投资 • 证券投资 • 其他投资

  18. 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 投资捐赠 债务注销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出售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资本和金融帐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19. 错误与遗漏项目(errors & omissions) • 国际收支平衡表专门设置的平衡项目 • 设置原因 • 隐瞒交易导致原始资料失真 • 技术困难造成交易记录不完全 • 各子项目分别统计,口径难以一致 • 功能 • 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双方实现平衡 • 根据前三个项目的汇总结果,以相同数字记入会计账户的相反方向

  20.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 • 复式记账原则 • 会计科目划分为借方和贷方 • 借方科目为资金占用类科目,反映对外支付 • 贷方科目为资金来源类科目,反映接受付款 • 每一笔对外交易需要同时留下两个记录,金额相同,方向相反 • 借方记录国内居民对国外支付的交易 • 贷方记录国内居民接受国外支付的交易

  21. (1)复式记账原则 • 其中借方记录:支出性经济行为,包括实际资源增加(如进口)、金融资产增加(如购买国外证券,即证券投资)和负债减少(如归还借款)。 • 贷方记录:收入性经济行为,包括实际资源减少(如出口)、金融资产减少(如出售所持国外证券)和负债增加(如对外发行证券)。

  22. 借 方贷 方 进 口 出 口 资产增加 资产减少 负债减少 负债增加 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3.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1-1 [例1]本国企业动用其在国外银行的存款进口50万美元的设备。 [例2]本国向外国出口60万美元的货物,款项存入外国银行; [例3]本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和70万美 元的药品向外国提供援助 [例4]本国企业将其在国外获得的投资利润200万美元进行再投资,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例5]国外企业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本国,创办合资企业

  24.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 • 1. A 国出口 180 万美元的纺织品。该国将此笔货款存入美联储银行; • 2. A国从 B 国购入价值 3600 万美元的机器设备,由该 国驻B 国的银行机构以美元支票付款; • 3. A国用外汇储备,向 C 国提供 8 万美元的工业品援助; • 4. A国动用外汇储备 60 万美元,分别从B国和D国进口小麦; • 5. E 国保险公司承保(2)、(4)项商品,A国支付保险费 2.5 万美元,付款方式同(2); • 6. A国租用 F 国的船只运送(2)、(4)两项商品,运费 12 万美元,付款方式同(2); • 7. 外国游客在该国旅游,收入为 15 万美元;款项存入美联储银行; • 8. 该国在海外的侨胞汇回本国 25 万美元。增加外汇储备

  25.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 • 1、A国向外国出口60万美元的货物;款项存入外国银行; • 2、A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和70万美元的药品向外国提供援助; • 3、 A国在海外的侨胞汇回本国 25 万美元,增加外汇储备; • 4、 A国对外承包建筑工程 30 万美元,存入外国银行; • 5、 外国在以机器设备向A国直接投资 1500 万美元; • 6、 A国向 G 国出口 25 万美元商品,以清偿对 G 国银行的贷款; • 7、 A国在国外发行价值 100 万美元的 10 年期债券,该笔款项存入国外银行;

  26.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关系 • 用贷方发生额减借方发生额所得差额记入表中“余额”一栏,表示各具体项目的国际收支差额。一般借大于贷时差额为负,表示该项目支大于收的国际收支逆差;贷大于借时差额为正,表示收大于支的国际收支顺差。

  27. 对平衡表中纵向排列的各项目进行划线归类,区分为线上项目和线下项目,然后就线上项目计算借贷平衡差额,以此从不同层次上求得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综合性收支差额。表中线划得越靠下,线上差额的概括性越全面。对平衡表中纵向排列的各项目进行划线归类,区分为线上项目和线下项目,然后就线上项目计算借贷平衡差额,以此从不同层次上求得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综合性收支差额。表中线划得越靠下,线上差额的概括性越全面。

  28. (1)国际收支总差额 • 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国际收支总差额,它是将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和误差与遗漏合称线上项目而求得的借贷差额,正差额表示国际收支顺差,负差额表示国际收支逆差。这时,储备资产增减额作为线下项目,其借贷差额与国际收支总差额数额相等,但符号相反,表现了线下项目对线上项目借贷差额的弥补调节作用。 • 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净误差与遗漏=-储备资产增减额

  29. (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 除此之外,还可将经常项目作为线上项目计算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30. 计算题 •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关系,将下面简表中的空缺的数字填上(单位:亿元)

  31. 计算题 •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关系,将下面简表中的空缺的数字填上(单位:亿元)

  32. 第三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措施

  33. 一、国际收支不衡的概念 • 国际收支经常存在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 • 按照传统习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 1、贸易收支差额: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不含劳务) • 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包括无形进出口,如劳务、保险、运输) • 3、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 • 4 、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余额,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34.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 • 商品的进出口 • 资本的流出流入 • 净差错与遗漏 • 调节性交易(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 • 储备及相关项目

  35.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 1、经济周期——周期性不平衡 • 2、经济结构——结构性不平衡 • 3、国民收入——收入性不平衡 • 4、货币价值——货币性不平衡 • 5、偶然因素——偶发性不平衡 • 6、外汇投资和不稳定的资本移动

  36.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 1 、经济周期和国民收入的影响 • 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受商业周期的影响,周而复始地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状况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繁荣 国民收入增加 国内消费增加 出口减少 逆差 萧条 国民收入减少 国内消费减少 出口增加 顺差

  37. 2 、经济结构影响 • 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结构性失衡。

  38. 3 、货币价值的影响 当一国的生产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升,使其相对高于其他国家,则该国的出口会受到抑制,而进口则受到鼓励,其经常项目收支便会恶化,造成国际收支赤字。反之则会发生与上述情况相反的结果,即国际收支盈余。 货币发行过多 物价上涨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逆差 货币发行减少 物价下跌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顺差

  39. 4、偶然因素和不稳定的资本移动 • 无规律的短期灾变也会引起国际收支的失衡。例如洪水、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造成谷物歉收而减少了谷物出口。这种偶然性失衡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一次性的,且引起的失衡是暂时性的。 • 当一个国家面临货币贬值、外汇管制、政治动荡或战争威胁时,在这个国家拥有资产的居民与非居民就要把其资金转移到他们认为稳定的国家,造成该国资本的大量外流。不稳定投资和资本外逃具有突发性、规模大的特点,在国际资本流动迅速的今天,往往成为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原因。

  40.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 •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措施

  41. (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 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3、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42. (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持续顺差本币汇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 口产品的价格,不利于出口。 2、导致外汇占款过多,货币发行过多,通货膨胀。 3、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甚至报复,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4、一些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43. 本币汇率下浮 外汇储备减少 失业增加 经济增长率放慢 本币汇率上升 外汇储备增加 加重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逆 差 顺 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