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医学蠕虫学

医学蠕虫学. 华支睾吸虫. 吸虫. 华支睾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日本血吸虫. 吸虫( Trematode )概述. 一、形态与功能特征 体扁、两侧对称 具两个吸盘. 体壁 体被( tegument ) 肌肉 (保护、吸收、感觉、分泌等功能) . 生殖器官发达,多为雌雄同体( hermaphrodite ). 二、生活史模式 受精卵 幼虫期(蚴) 成虫 中间宿主 终末宿主

jamu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医学蠕虫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医学蠕虫学 华支睾吸虫

  2. 吸虫 华支睾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日本血吸虫

  3. 吸虫(Trematode)概述 一、形态与功能特征 体扁、两侧对称 具两个吸盘

  4. 体壁体被(tegument) 肌肉 (保护、吸收、感觉、分泌等功能)

  5. 生殖器官发达,多为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

  6. 二、生活史模式 受精卵 幼虫期(蚴) 成虫 中间宿主 终末宿主 第一 第二 脊椎动物 螺蛳 鱼蟹虾 人 幼虫期包括: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 蚴(后尾蚴)

  7. 肝吸虫 (liver fluke)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 引起华支睾吸虫病 (肝吸虫病) 1、形态: 大小:10-25×3-5mm 形状:形似葵花子

  8. 华支睾吸虫成虫玻片染色标本

  9. 卵盖 2.虫卵(最小的蠕虫卵) 大小 颜色 形状 结构 29×17m 棕黄色 芝麻状 肩峰 卵壳 毛蚴 疣状突起

  10. 肝吸虫幼虫 雷蚴 中1 胞蚴 中1 尾蚴 中2 囊蚴 中2

  11. 肝吸虫生活史

  12. 肝吸虫人体内移行

  13. 肝吸虫生活史 虫卵 胞蚴 雷蚴 成虫 虫卵 毛蚴 尾蚴 囊蚴 童虫 水 终宿主 中1 中2 (淡水螺) (淡水鱼.虾) (人.猫.狗 猪.鼠等) 纹沼螺 长角涵螺 赤豆螺

  14. 虫卵 胞蚴 雷蚴 成虫 虫卵 毛蚴 尾蚴 囊蚴 童虫 水 终宿主 中1 中2 肝吸虫活胞蚴

  15. 虫卵 胞蚴 雷蚴 成虫 虫卵 毛蚴 尾蚴 囊蚴 童虫 水 终宿主 中1 中2 肝吸虫活尾蚴

  16. 赤豆螺 肝吸虫生活史 ①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1.宿主 2.感染 3.移行 4.寄生 5.离体

  17. 肝吸虫生活史 1.宿主 2.感染 3.移行 4.寄生 5.离体 ②第二中间宿主 — 淡水鱼、虾

  18. 肝吸虫生活史 ③ 终宿主 — 人,猫、狗、猪、鼠等 多种哺乳动物(保虫宿主) 1.宿主 2.感染 3.移行 4.寄生 5.离体

  19. 肝吸虫生活史 1.宿主 2.感染 3.移行 4.寄生 5.离体  感染阶段:囊蚴  感染方式:生食/半生食 淡水鱼、虾

  20. 肝吸虫生活史 1.宿主 2.感染 3.移行 4.寄生 5.离体 • 小肠 • 经胆总管 • 肝胆管 童虫

  21. 肝吸虫生活史 1.宿主 2.感染 3.移行 4.寄生 5.离体 成虫寄生于肝胆管

  22. 肝吸虫生活史 1.宿主 2.感染 3.移行 4.寄生 5.离体 虫卵随粪便离体

  23.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小结 • 1.具吸虫生活史的特点 • 经历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 • 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宿主 • 2.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 • 3.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 • 4.感染期为囊蚴 • 5.经口感染 • 6.感染后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

  24. 肝吸虫致病 致病阶段 童虫、成虫、虫卵

  25. 代谢产物 机械刺激 胆管上皮细胞 增生、纤维化、增厚 肝脏受损 肝吸虫致病  致病阶段  致病机理

  26. ① 大量虫体寄生时 阻塞胆管 胆汁滞留 阻塞性黄疸 肝吸虫致病  致病阶段  致病机理

  27. ② 慢性感染时 胆管邻近的肝细胞 变性.坏死 肝实质萎缩 肝吸虫致病  致病阶段  致病机理

  28. ③ 晚期 肝硬化 腹水 肝吸虫致病  致病阶段  致病机理

  29. ④ 并发症 胆囊炎,胆管炎, 胆管肝炎,胰腺炎; 胆石症; 发育不良。 肝吸虫致病  致病阶段  致病机理

  30. 胆汁性肝硬变 胆管内上皮细胞有脱落和增生, 管壁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厚,并有大量腺体增殖,邻近肝细胞有纤维化、萎缩和坏死现象。

  31. 2255例患者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与体征 % 上腹部不适 34.9 腹胀 32.6 腹痛 30.1 食欲减退 8.3 肝区疼痛 35.2 疲乏 38.7 皮肤瘙痒 6.3 头晕 31.5 头痛 18.4 失眠 18.7 肝肿大 15.2 恶心 3.2

  32. 华支睾吸虫致病机理 癌变 分泌物与代谢产物 胆管上皮脱落 增生 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 机械性刺激与压迫 胆管阻塞 虫卵、死亡虫体碎片 阻塞性黄疸 细菌感染 胆石症 胆汁性肝硬化 胆道炎症

  33. 四、实验诊断(Lab.Diagnosis) 1.病原学诊断 ⑴粪便检查  直接涂片法     各种集卵法(自然沉淀法) ⑵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  离心沉淀检查

  34. 2.免疫诊断   如皮内试验等 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3.B超、CT检查

  35. 五、流行(Epidemiology) 1、分布:亚洲 人体感染较高的国家:中国、日本、朝鲜、 越南和中南亚国家 我国:人群感染率在1~30%之间 广东:为高发区,平均感染率4.08%,珠江三 角州有的流行区感染率高达21.1%。

  36. 2. 流行环节及因素 (1)传染源:人、家畜及野生动物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 在人和脊椎动物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

  37. 流行条件 • 传染源存在并且虫卵入水 • 两种中间宿主同时存在 • 误食囊蚴的机会

  38. 流行区类型 ①平原水网型 (地方性流行区) 成年人为主

  39. ②山地丘陵型(散在性流行区)  青少年为主②山地丘陵型(散在性流行区)  青少年为主

  40. (2)传播途径 中间宿主;虫卵有机会下水 感染期 (3)易感人群 与年龄有关

  41. 3、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

  42. 肝吸虫防治 1. 查治病人和带虫者 2. 加强宣教工作,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3. 合理处理粪便

  43. 布氏姜片吸虫 成虫浸制标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