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重庆市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减贫

重庆市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减贫. 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唐步新.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光临重庆,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扶贫工作。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重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简要情况,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更欢迎大家把你们好的作法也给我们多作交流。. 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也叫雨露计划,是专门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实施的扶贫项目,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由政府出资对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子女进行务工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并配套解决就业岗位和实施产业项目,达到增收脱贫的目的 。.

jane-mcg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重庆市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减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重庆市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减贫 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唐步新

  2. 女士们、先生们: • 大家好! • 欢迎大家光临重庆,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扶贫工作。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重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简要情况,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更欢迎大家把你们好的作法也给我们多作交流。

  3. 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也叫雨露计划,是专门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实施的扶贫项目,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由政府出资对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子女进行务工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并配套解决就业岗位和实施产业项目,达到增收脱贫的目的。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也叫雨露计划,是专门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实施的扶贫项目,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由政府出资对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子女进行务工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并配套解决就业岗位和实施产业项目,达到增收脱贫的目的。

  4. 一、重庆市为什么要开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

  5. 这是由重庆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特殊市情所决定的这是由重庆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特殊市情所决定的 • 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发展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有技术的廉价劳动力,市政府提出把重庆建成西部农民工就业最好的城市,形成了一圈两翼的战略格局;大农村有较大区域的贫困地区,资源短缺,积存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民收入极低,贫困发生率很高,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才能解决生计问题。

  6. 因此,各农业区县把农村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劳务输出作为第一产业,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就是为了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贫困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就成为了各级扶贫部门的重要任务。因此,各农业区县把农村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劳务输出作为第一产业,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就是为了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贫困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就成为了各级扶贫部门的重要任务。

  7. 二、重庆市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基本思路:123322二、重庆市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基本思路:123322

  8. 把握一个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把握一个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

  9. 瞄准两个对象: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

  10. 确立三个重点:就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培训、实用技术培训

  11. 坚持三个结合: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相结合,实用技术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创业培训与园区自主创业相结合

  12. 走通两条路子:培训务工技能——外出就业——增收脱贫——城市市民(新型农民);培训实用技术——就地创业——增收脱贫——新型农民

  13. 实现两个目标:增加收入、减少农民

  14. 三、多层次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带动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15. (一)调查摸底,资源状况呈三大特点:1、资源丰:2005年全市建卡贫困人口 299万人、劳动力125万,富余劳动力47万人。有贫困村3270个,劳动力182万,富余劳动力120万人。2、素质低:初中及以下占99.3%,文盲、半文盲占10.3%,适应初级技术文化要求的仅占48.4%。输出劳动力中约10%的人参加过技能培训。3、需求旺:全市建卡贫困人口中,已外出27万,还有约20万人需要培训转移,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约2万人。贫困村富余劳动力120万左右,还有29万人需要培训转移,每年还要新增约5万人。已外出劳动力中70%的人有培训需求,近10%的人有创业需求。

  16. (二)针对不同需求设置四类培训项目 • 1、培训就业扶贫项目:2—3年中等职业教育,半年期就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就业援助培训。 • 2、培训创业扶贫项目:大学集中培训,分散就地培训。 • 3、实用技术扶贫项目:骨干、大户、季节性群众就地培训。 • 4、能力建设扶贫项目:村干部、专干、职工业务、专题培训。

  17. (三)结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际制定培训资助政策。(三)结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际制定培训资助政策。 • 1、对象:建卡贫困户,贫困村民,非贫困村新增贫困人口,其他贫困人口。 • 2、政策:就读中职每年每人补助4000元,半年期培训每人补助3000元,大学生就业援助每人补助3500元,创业培训每人补助2500元,实用技术培训每人补助200元,能力培训每人每天补助120元。

  18. (四)根据市场需求和受训者的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及培训模式。(四)根据市场需求和受训者的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及培训模式。

  19. 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基本素质:①一个日常行为习惯:一式(全封闭式)两化(准军事化、人性化)七S(整理、整顿、清理、清扫、节约、安全、素养);②三个责任:家庭责任、国家责任、社会责任。③一个岗位竞争能力或自主创业能力。(2)基本技能:就业:一保一试三证一率:保证理论和实作时间三七开;结业考试合格;结业证、初级技能鉴定证、雨露技工证;就业率95%以上。创业:三书一录:学习收获报告书、项目评价报告书、结业证书、创业问题释疑备忘录。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基本素质:①一个日常行为习惯:一式(全封闭式)两化(准军事化、人性化)七S(整理、整顿、清理、清扫、节约、安全、素养);②三个责任:家庭责任、国家责任、社会责任。③一个岗位竞争能力或自主创业能力。(2)基本技能:就业:一保一试三证一率:保证理论和实作时间三七开;结业考试合格;结业证、初级技能鉴定证、雨露技工证;就业率95%以上。创业:三书一录:学习收获报告书、项目评价报告书、结业证书、创业问题释疑备忘录。

  20. 分类设定培训模式。(1)就业培训:一式两化七S。(2)创业培训:一体(大学校园)一翼(专家学者现场)一集中(监管)。(3)实用技术培训:三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式季节培训;技术骨干、产业大户培训与群众培训;市训与区县自训。(4)能力培训:四段式:讲授式教学、参与式研讨、近距离观摩、启发式总结交流。分类设定培训模式。(1)就业培训:一式两化七S。(2)创业培训:一体(大学校园)一翼(专家学者现场)一集中(监管)。(3)实用技术培训:三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式季节培训;技术骨干、产业大户培训与群众培训;市训与区县自训。(4)能力培训:四段式:讲授式教学、参与式研讨、近距离观摩、启发式总结交流。

  21. (五)探索建立培训扶贫机制。

  22. 1、培训就业扶贫机制 • 三全一补: • 全免培训费、全过程服务、全员就业、补助生活费。

  23. 2、培训创业扶贫机制 • 一个基金两个平台: • 大学培训、指导平台,园区创业实战平台,贫困地区农民创业互助金。

  24. 3、实用技术扶贫机制 • 三性:针对性、季节性、有效性。 • 两结合:与增收相结合、与项目相结合。 • 一保证:资金。

  25. 4、能力建设扶贫机制 • 三新:新人、新业务、新工作。 • 一延伸:国内外。

  26. (六)主要成效

  27. 1、规模翻三翻。 • 2003年:1万;2004年:3万;2005年:4万;2006年:7万;2007年:8万;2008年:9万;2009年:8万。

  28. 2、投资增十倍。 • 2003年:500万;2004年:800万;2005年:1100万;2006年:2700万;2007年:5400万;2008年:7600万;2009年:5681万;中职:约2亿/年。

  29. 3、带动了转移、创业和产业发展。 • 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达800多万人,新建了10个贫困地区农民创业园区,贫困地区成规模产业10余个。

  30. 4、收入翻一翻。 • 2003年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人民币,2009年达到3551元人民币。

  31. 5、贫困人口减半。 •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外出务工收入的贡献率达50%,2003年全市贫困人口299万人,2009年减少到14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50%。

  32.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