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第十二册数学教材分析

第十二册数学教材分析. 课时安排. 一、期初复习 ( 5 课时) —— 3 月 1 日至 3 月 7 日. 二、简单的统计(六) ( 4 课时) —— 3 月 8 日至 3 月 13 日. 三、比 例 ( 17 课时) —— 3 月 14 日至 4 月 5 日.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 5 课时).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 6 课时). 3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 2 课时).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二册数学教材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册数学教材分析

  2. 课时安排 一、期初复习 (5课时) ——3月 1日至3月 7日 二、简单的统计(六) (4课时) —— 3月 8日至3月13日 三、比 例 (17课时) —— 3月14日至4月 5日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6课时)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2课时) 复 习 (4课时) 期终复习 (4课时)——4月6日至4月11日 期终考试时间4月12日 4月13日试卷评讲 总复习 (44课时) —————4月16日至6月22日 第一阶段 :系统复习 (35课时) ——4月16日至6月11日 第二阶段 :综合练习 (9课时) ———6月12日至6月22日 毕业考试时间6月23日

  3. 第一单元 期初复习 内容: 1、分数加、减、乘、除法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 #3 #5 2、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4 3、求比值和化简比 #2 #6(1)(2) 4、圆的有关知识 #7 5、统计表(百分数) #10 6、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6(3) #8 #11 #12 7、圆柱和圆锥(适当补充)

  4. 教学建议: 1、适当补充一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2、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内容, 以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 3、复习以学生练习、交流、反思为主,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 4、所有的复习都是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应重视 本单元的作用,为本学期教学新知识作好充分的准备。 (1)、对于计算要重视方法和运算顺序的复习; (2)、对于几何初步知识要理清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各个 知识的解题方法; (3)、对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突出解题思路,并注意通过对比 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

  5. 第三单元 简单的统计 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要求学生独立制作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 (时间长、效率低); 2、提醒学生在描点连线时不要忘记写上相应的数据; 3、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对统计图中有关信息进行了解、 分析、交流,并作出合情合理的推测与判断。

  6. 第四单元 比例 知识 结构 1、比例的意义 1、比例的意义 和基本性质 2、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例1、例2) 数值比例尺 例4 例5 3、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例1、例2、例3 1、正比例的意义—— 2、正比例和反 比例的意义 2、反比例的意义—— 例4、例5、例6 3、成正、反比例量的判断 例7 1、成正比例量的应用 例1 3、正、反比例 应用题 2、成反比例量的应用 例2

  7. 本单元的编排特点: 1、通过几个具体例子的计算、分析、综合,从特殊到一般,概括比例的有关知识,并通过判断练习,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2、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改进比例尺的编排及其有关计算的思路,更加便于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3、合理安排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的教学,突出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的量的特征,以及正比例和反比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加强判断,以利于学生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各自的特征。 4、突出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加强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5、突出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加强判断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8. 比例的性质练习设计: 给2、8、7、24四个数,你能否组成比例?换掉四个数的一个数组成比例,你准备换哪一个数使比例成立?你是怎么想的? ≃ :8 = 7 :24 2 : ≃= 7 :24 2 :8 = ≃:24 2 : 8 = 7 :≃

  9. 正比例的意义板书设计: 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一般步骤: 1、题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划出) 2、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写出) 3、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写出) 4、得出什么结论。

  10. 第五单元 总复习 大纲对小学数学教学总的要求: 1、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求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3、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11. 4、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12. 有关要求的补充说明 1、计算方面:删去带分数计算,精简大数目笔算以及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适当降低笔算教学要求,加强估算,允许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 (1)删去带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只要求认识带分数,会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 (2)精简大数目计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小数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相同。

  13. (3)降低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 A、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 一般不超过三步。B、取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C、分数四则计算以分子、分母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D、中括号的使用,将会使用中括号改为会进行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 (4)增加估算。估算的功能:一是作为精确计算的辅助工具,二是近似计算的一种方法。重点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在许多问题情境中需要用到的估算。

  14. 本册关于估算方面的练习 1、计算方面;先估计一下每题的得数再计算。 684+169 786-13.8 83×8 3 × 4.8 288÷12 4.96 ÷0.8 5-1.2 ×2.9 15.6 ÷ (0.6+0.7) (1.4+8.5) × 23 2、形体知识方面: (1)估计一下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方厘米? (2)估计我们的教室里的空间有多大呢?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有多大呢? 3、统计中的估算:数学书P124、#6,P125 #9 (可以增加估计一下六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然后再算一算) #10。

  15. 2、应用题方面:选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多样化,(文字、图表、对话等形式)适当安排开放性的问题,降低难度。2、应用题方面:选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多样化,(文字、图表、对话等形式)适当安排开放性的问题,降低难度。 (1)降低教学难度。A、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以一、两步为主,最多不超过两步。B、整、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C、”反叙”应用题的算术方法解答只作为思考题。 (2)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应用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例如:ƀ+ ƀ= ,ƀ里填分母都小于12的异分母分数。又如,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宽正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3、统计初步知识方面:在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预测的过程。

  16. 教学建议: 1、制定复习计划。 2、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3、注重能力的培养。 4、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整理和复习。 5、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因材施教。 6、认真研究总复习阶段的两种课型。 (1)复习课型 (2)试卷评讲课型

  17. 教学中处理好几个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学生为主。 (1)知识让学生梳理。 (2)规律让学生寻找。 (3)错误让学生剖析。 (4)思路让学生讲述。 (5)优劣让学生评比。 (6)教材让学生审读。 (7)信息让学生交流。

  18. 2、讲与练的关系——以练为主。 3、提优与辅差的关系——以辅差为主。 4、课本与资料的关系——以课本为主。 5、通法与特技的关系——以通法为主。

  19. 一、整数和小数 1、整数 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表示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2、小数 1、小数的性质 3、整、小数的读写规则 2、改写与省略 4、数的整除 5、整、小数的四则运算(意义、法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运 算定律、运算顺序。) 简单应用题 6、应用题 关键根据题意正确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常用两种方法:分析法、综合法 复合应用题

  20. 自然数:0、1、2、3、4、5 … … 。 整数 …… :以后学习的内容。 数的意义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小于1) 按分数的分子,分母分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大于或等于1) 分数 常用分数:分子,分母都是自然数。 按分数的特点分 十进分数:另一种形式(小数) 特殊分数:百分数(成数、利息、折扣、税率…… ) 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 纯小数:小于1 按整数部份分 小数 带小数:大于或等于1。 有限小数 纯循环小数 按小数部份分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混循环小数 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 无限不循环小数:π ……

  21. 参考题(1) 2006年国庆黄金周,我省居民刷卡消费1650480000元。05年我省居民自费出境旅游257000人次。2005年我省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260000000美元。在“十五”期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3144000人次。 (1)读出横线上的各数; (2)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为单位; (3)将横线上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或万后面的尾数)后各是多少。

  22. 参考题(2) 20% 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回答。 参考题(3) 用数字1、2、3 和· 能组成多少个不 同的小数?将组成的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参考题(4) 下面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 520分钟、520周、520小时、520个月

  23. 参考题(5) 100万小时相当于年 100万张纸有厚 心跳100万次要小时 参考题(6) 0.5、1.5、4.5、,你发现它的规律 是。 参考题(7)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如0113451表示01年入学,一年级三班学生,第45号是男生。那么,0412032表示。 参考题(8)通过对下面三个式子的分析, 判断☆表示。 △ +△+ △=60 □ × △ =80 ☆ ÷ □ =24 A、 6 B、20 C、96

  24. 参考题(9)、 小亮要买辆自行车,价钱是290元,他已经储蓄了225元,每月还有30元零用钱。下面有3种 购车方法: A、储蓄到290元再买; B、当时付90元,然后每月付19元,付一年; C、当时不付款,每月付28元,付一年。 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种付款最少? 2、哪一种选择可以立即可以得到自行车? 3、小亮能够靠零用钱来支付每一种选择所需的车款吗? 4、如果你是小亮的朋友,建议他选择哪一种方法?说一说你的理由。

  25. 参考题(10)、一头牛一天产粪便15千克,1吨牛粪可以养蚯蚓30千克,每千克蚯蚓10元,50吨牛粪养蚯蚓可以产蚯蚓粪3吨,每吨蚯蚓粪3吨,每吨蚯蚓300元。红星农场有牛1.5万头。(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参考题(10)、一头牛一天产粪便15千克,1吨牛粪可以养蚯蚓30千克,每千克蚯蚓10元,50吨牛粪养蚯蚓可以产蚯蚓粪3吨,每吨蚯蚓粪3吨,每吨蚯蚓300元。红星农场有牛1.5万头。(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 参考题(11)、将1、2、3、4、5分别填入如下的空格中,构造出一个乘法问题,如何放置才能使乘积最大?乘积的取值范围为 □ □ □ × □ □ A、10000——22000 B、22001——22300 C、22301——22400 D、22401——22500

  26. 参考题(12)、 四名少年歌手进行决赛时,所有选手的得分都在9分以上,李军是第一个参赛的选手,他的最后得分是9.9分,王林是第二个参赛选手,评委们认为他的表现比李军稍好一些,但又不想给他10分。 问题1:你认为评委们会给王林多少分? 问题2:评委们认为第三位参赛选手张勇的得分恰好介于李军与王林 的正中间,张勇的得分是多少分? 问题3:赵东的得分是9.5分,将这四个人的得分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 列,谁将赢得这场比赛的第一名?

  27. 奇数 按能否被2整除分 偶数 数的整除 倍数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整除 约数 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 在整数范围里,(不包括0) 质数 按约数的个数分 质因数 合数 分解质因数 1

  28. 练习精选 1、看了0、 1、 2、3、5、6、11、21、31、 43、51、63、78这些数,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提出的问题自己会解答吗? 2、把下面的数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两 类,你想到几种方法? 4、5、8、9、11、15、16

  29. 练习精选3: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上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25×32 × 0.25 3、解方程:6.8+3.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 60千米,4小时后距离甲地多少千米? 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英同时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 行55米,小英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英 后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英这边跑------,当小明和小英 相遇时,小狗跑了多少米? 6、如果你已经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目。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 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中的到来,好吗?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面内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 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的爸爸至少要买多少千克彩漆? (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

  30. 1、数量关系 2、运算定律关系 3、计算公式 4、等式中的未知数 可以简明地表达 方程的意义 解方程(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用方程解应用题 1、用字母表示数 二、简 易 方 程 2、简易方程

  31. 参考题: 方程 5X – 4X = 0 (1)只有一个解 ; (2)无数个解; (3)没有解。

  32. 1、分数的意义 2、分数与除法、比的联系 三、分数和百分数 真分数 3、分数的分类 假分数 4、百分数的意义(成数、利息、折扣、税率---- ----) 5、分数的基本性质 6、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7、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8、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9、分数应用题(方程解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

  33. 参考题 1、在一个10×10的方格中表示 出分数。 3 5 参考题 2、三块同样大小的蛋糕,7个女孩平分其中的2块,3个男孩平分其中的一块,每个男孩和每个女孩是否得到同样多的蛋糕?谁得到的多?多多少?解释自己的解答过程。

  34. 1000 10 10 10 长度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四、量的计量 1000000 100 100 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00 100 公顷 1000 1000 体积(容积)单 位 立方米 立方厘米(毫升) 立方分米(升) 1000 1000 质量单位 吨 千克 克 31 24 60 60 时间单位 100 12 30 时 世纪 年 月 日 分 秒 29 28 注意:面积、体积单位之间没有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除土地 面积单位以外) 例:2.8公顷=( )公顷( )平方米

  35. 参考题(1):下面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是。 A、妇女节、清明节 B、儿童节、国庆节 C、元 旦、教师节 D、劳动节、建军节 参考题(2): 小明今年12( ),身高165( ),体重45( ),他所在的城市占地面积825( ),他的学校占地面积12000( ),有一天上完体育课后,他喝了一瓶300( )的矿泉水,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辆拖着集装箱的货运车,估计集装箱的体积有120( )。在做家庭作业时碰到了一道难题,0.4万公顷=( )平方千米,你会帮助他吗?

  36. 平面图形的认识 五、几何初步知识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37. 1、直线、射线、线段 1、认识 2、角 大于0度小于90度 等于90度 大于90度小于180度 等于180度 等于360度 3、垂直与平行 平面图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按角分类 4、三角形 按边分类 三条边都不相等:一般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 5、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C=2(a+b) C=4a 周长公式 2、周长和面积 C=πd=2 π r S=ab 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 1 S=ah S= ah 2 长方形 正方形 S= (a+b)h 1 S=a S= πr 2 2 2

  38. 30度 60度 60度 参考题1: (1)在图中,你能找到几个角?说一 说它们 分别是什么角?各是多少度? 怎么知道的? (2)你能想办法验证图中的三角形是 什么三角形吗? 参考题2: (1)图中水平线段的长度是垂直线段长度的2倍,根据这幅图你能想象出哪些我们学国的图形? (2)如果水平线段长4厘米,你能算出那些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吗?

  39. 参考题3: 先在练习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利用这个点分别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利用这个点你还能画出直角,周角和平角吗?画画试试。 参考题4、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一条直线长5厘米。( )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3)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 (4)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相交成的角是90度。( ) 参考题5、下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请你把它分成3块,使这3块能分别拼成以下几种图形。(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正方形 )

  40. 参考题6、 一块边长90厘米的正方形铝皮,剪成直径30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 几个?每个圆片的面积是多少?这块铝皮剪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参考题7、 下图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图中有几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周 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有几中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有多少不同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41. 参考题8、 下图是一张长方形铁皮,剪下图中两个圆及中间的一 块长方形正好做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10厘米

  42. 关系 长方体 认 识 特征:面、棱、顶点 正方体 立体图形 圆柱体 特征:侧面、底面 圆锥体 表面积和体积 长方体 长方体 S=2(ab+ah+bh) V=abh 正方体 正方体 V=Sh 圆柱体 S=2S底+ S侧 V=Sh 1 圆锥体 V= Sh 3 V=a 3 2 S=6a

  43. 4 3 5 5 4 参考题: 1 看到两幅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提出的问题你会解答吗?

  44. 3 3 3 1 1 1 1 1 3 3 (1) (2) (3) (4) (5) 参考题:2 看到以下5幅图,你能提出哪些 问题?

  45. 周长 (分米) 长 (分米) 宽 (分米) 面积 (平方分米) 50 …… …… …… 参考题 3: (1) 请在表中任意选几个数填一填。 (2) 填表后你发现怎样的情况下面积最大? (3) 你发现什么规律?

  46. 参考题4、一个空酒瓶,不知道它的体积,给下列材料(一只量筒、一把直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水槽和一些水)能想办法知道酒瓶的容积吗?(用两种方法说明)参考题4、一个空酒瓶,不知道它的体积,给下列材料(一只量筒、一把直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水槽和一些水)能想办法知道酒瓶的容积吗?(用两种方法说明) 1 3 参考题5、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5平方厘米,如果分割成8个小正方体,8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是多少? 参考题6、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标上数字。如何设计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为 。

  47. 补充三角形内角和的练习(仅供参考)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是2 ︰3,这个三角形的顶角、底角各是多少度?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 ︰ 2 ︰ 6,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 ︰ 1︰ 1,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比是( ) ︰ ( )。 5、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比是1 ︰ 2 ,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6、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和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内角,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48. 1、比的意义 2、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利用关系用不同 的方法解应用题) 3、比的基本性质 4、求比值和化简比 5、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1、比例的意义 2、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4、比例尺 1、比 六、比 和 比 例 2、比例 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的判断— 正比例的应用 3、正比例 反比例的意义— 反比例的判断 反比例的应用 4、反比例

  49. 参考题、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 和 ,其中一个比的比值为 。这 个比例是。 4 1 1 2 5 5

  50. 人 民 路 中心广场 学校 0 1 2千米 下图是某街区的平面示意图 1、这幅图的比例尺 是。 2、学校位于中心广场面大约千米处。 3、人民公园位于中心广场东面约3千米处,请用“ · ”在图中表示出它的大概位置。 4、中心广场西面1千米处,有一条商业街与人民路垂直,请在图中画线表示商业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