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无量寿经广释

无量寿经广释.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大恩传承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天边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 三十二、妙香普熏愿:. 若我成佛,国界之内,地及虚空有无量种香,复有百千亿那由他数众宝香炉,香气普熏遍虚空界,其香殊胜超过人天珍,奉如来及菩萨众,若不尔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在我的国界之内,大地和虚空中有无量种妙香,还有百千亿那由他的七宝香炉 ,香气普熏周遍虚空界,这种妙香极其殊胜,超过一切人天的珍宝,以此供养如来及菩萨众,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Download Presentation

无量寿经广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无量寿经广释

  2.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大恩传承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天边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3. 三十二、妙香普熏愿: 若我成佛,国界之内,地及虚空有无量种香,复有百千亿那由他数众宝香炉,香气普熏遍虚空界,其香殊胜超过人天珍,奉如来及菩萨众,若不尔者,不取菩提。

  4. 如果我将来成佛,在我的国界之内,大地和虚空中有无量种妙香,还有百千亿那由他的七宝香炉 ,香气普熏周遍虚空界,这种妙香极其殊胜,超过一切人天的珍宝,以此供养如来及菩萨众,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5. 从经中的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极乐世界具有娑婆世界无法比拟的种种功德庄严。从经中的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极乐世界具有娑婆世界无法比拟的种种功德庄严。 在娑婆世界,有些地方虽然有扑鼻的香气、富丽堂皇的建筑物、美丽的花园、金银琉璃玛瑙等珍宝,但只是部分地方有这些,不可能到处如此。 而依靠阿弥陀佛的发愿力和往生者的福德力,极乐世界到处散发出香气,到处都是无量宫、花园和珍宝。

  6. 娑婆世界虽然有栴檀等天然香以及藏香等人工合成香,但也许是众生的福报衰减吧,很多香基本上没有什么香气,烧起来好像和牛粪没什么差别,还不如自己采一些柏树叶烧。娑婆世界虽然有栴檀等天然香以及藏香等人工合成香,但也许是众生的福报衰减吧,很多香基本上没有什么香气,烧起来好像和牛粪没什么差别,还不如自己采一些柏树叶烧。

  7. 人间有些香即使非常好,但香气也不能维持很久。人间有些香即使非常好,但香气也不能维持很久。 有些人天天在佛堂或者在家里点香、洒香水,只要经过他的院子就能闻到屋里的香味,但这些香气很快就散发了,过几分钟就闻不到了。

  8. 修行人烧香供佛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娑婆世界众生的身体非常臭秽,如果没有烧香,天人和护法神会特别厌恶。修行人烧香供佛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娑婆世界众生的身体非常臭秽,如果没有烧香,天人和护法神会特别厌恶。 道宣律师的《天人感通录》中记载,人间臭气上熏四十万里,诸天人都厌恶来人间。 因此,如果我们经常在佛堂里烧香、洒香水,就可以压住身上的臭气,这样白方的护法善神就愿意来了。

  9. 世间有许多种妙香。 《华严经》中说,天界有一种黑栴檀,只要烧一铢 这种香,它的香气就能遍满整个小千世界,假使三千大千世界遍满珍宝,其价值也比不上一铢这种黑栴檀。 虽然我们不可能得到这种香,但也要尽量用好香供佛。

  10. 一支香看似很渺小,可是点燃后发出的香气却能弥漫整个虚空,一支香看似很渺小,可是点燃后发出的香气却能弥漫整个虚空, 这象征着一念善心看似很微小,却能感召整个世界的庄严。 极乐世界的诸菩萨就是如此,他们在因地时都发过善心,所以才以善心感召了万德庄严的极乐世界。

  11. 昙鸾法师 在《赞阿弥陀佛偈》中说:“和雅德香常流布,闻者尘劳习不起,此风触身受快乐,如比丘得灭尽定。” 秽土和净土的香有很大的差别: 娑婆世界的香只能给鼻根带来乐受;极乐世界的香不仅能给身心带来乐受,而且能息灭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生起戒定慧等功德。

  12. 当年法处比丘发愿,愿自己的国土中到处都是扑鼻的香气,不要像娑婆世界一样到处都是脏乱差,哪里都是臭哄哄的。当年法处比丘发愿,愿自己的国土中到处都是扑鼻的香气,不要像娑婆世界一样到处都是脏乱差,哪里都是臭哄哄的。 在娑婆世界人们通过勤作搞好卫生,也只是暂时有所改善,从长远来讲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自己的身体不断发出臭气、排出恶臭之物,外面的世界也不断出现瘟疫疾病以及各种卫生问题。

  13. 虽然跟20世纪以前比起来,现在世界各国在环境卫生方面有所进步,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虽然跟20世纪以前比起来,现在世界各国在环境卫生方面有所进步,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做得不够。 有些城市虽然外面的美化比较不错,可是人们内心的贪嗔痴等垢秽却日益增盛,不断散发出危害身心健康的秽气。

  14.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发愿离开这个肮脏不堪、令人生厌的娑婆世界,前往极其清净、极其快乐、极其胜妙的极乐世界,在那里接受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的法雨滋润,令自相续得以成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发愿离开这个肮脏不堪、令人生厌的娑婆世界,前往极其清净、极其快乐、极其胜妙的极乐世界,在那里接受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的法雨滋润,令自相续得以成熟。

  15. 阿弥陀佛的每个发愿都有甚深的意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不能像在世间的学校听课一样,大概听一听、学一学就可以了。阿弥陀佛的每个发愿都有甚深的意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不能像在世间的学校听课一样,大概听一听、学一学就可以了。 佛法有一个特点:它的每一句教言、每一个道理都可以让人们终生受用。 如果你不懂其它很多佛法,最起码也要掌握阿弥陀佛因地的一个发愿,然后每天从早到晚、一辈子从小到老,你都可以这样来发愿。

  16. 世间的知识作用非常有限,很多人在数理化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可是除了少数从事这些专业的人以外,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用不上这些知识。世间的知识作用非常有限,很多人在数理化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可是除了少数从事这些专业的人以外,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用不上这些知识。 可是佛法完全不同,如果掌握了它的意义,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对今生来世都能带来无比的利益,所以大家要多下工夫学习佛法。

  17. 三十三、触光安乐愿: 若我成佛,周遍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界众生之辈,蒙佛威光所照触者,身心安乐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18. 如果我将来成佛,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世界的众生蒙受我的威光照触后,所获得的身心安乐超过一切人天的快乐,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正觉果位。如果我将来成佛,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世界的众生蒙受我的威光照触后,所获得的身心安乐超过一切人天的快乐,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正觉果位。

  19. 一般来讲,世间的光就是肉眼所能看见的亮光,如日光、月光、星光、灯光、珍宝光等,这些光只有驱除黑暗、赐予光明的作用。一般来讲,世间的光就是肉眼所能看见的亮光,如日光、月光、星光、灯光、珍宝光等,这些光只有驱除黑暗、赐予光明的作用。 而佛陀的光则不同: 从作用上讲 当佛光入于人们的身心时,当下就能断除贪嗔痴等烦恼,身心自然而然会变得堪能自在,感受到无法言说的轻松、快乐、安宁。所以佛陀的光远远超越世间的光。

  20. 一般来讲,世间的光就是肉眼所能看见的亮光,如日光、月光、星光、灯光、珍宝光等,这些光只有驱除黑暗、赐予光明的作用。一般来讲,世间的光就是肉眼所能看见的亮光,如日光、月光、星光、灯光、珍宝光等,这些光只有驱除黑暗、赐予光明的作用。 而佛陀的光则不同: 从类型上讲 有些是有形的光,人们的肉眼能看到,有些是无形的光,人们的肉眼看不到,如慈悲光、智慧光、威力光、功德光等;

  21. 在康僧铠译本中,也提到了佛光的种种功德,其中有一段是:在康僧铠译本中,也提到了佛光的种种功德,其中有一段是: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意思是,如果有众生遇到阿弥陀佛的光,贪嗔痴会全部消灭,身心会变得柔软,内心法喜充满,种种善心油然而生。

  22. 在这里要提醒各位佛友一个问题: 不管我们行持什么善法,比如观修某个法门、得到密法的灌顶、做种种善事,如果之后相续中的贪嗔痴逐渐灭尽,信心、悲心、智慧逐渐增上,这说明自己得到了上师三宝的加持; 相反,不管我们以讲经说法直接利益众生还是自己读诵经典、闭关禅修,如果信心、悲心、智慧一直生不起来,而烦恼却日夜不断增上,行为也逐渐变得不如法,这说明上师三宝的加持没有入于自心。

  23. 阿底峡尊者也曾说: “修行的验相就看有没有灭掉烦恼,如果相续中的烦恼日趋薄弱,说明修行有了成就相,否则修行就没有成功。”

  24. 要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关键在于自己的信心。要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关键在于自己的信心。 虽然诸佛菩萨的加持恒时存在,可是如果自己的相续不堪能,对功德田一点向往之心都没有,那也不可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 这就像阳光虽然普照大地,可是坐在朝北的山洞却得不到阳光照射一样。

  25. 从这条发愿可知,凡是与阿弥陀佛有缘的众生都能获得他的佛光照触,之后身心能变得安乐、堪能、柔软。从这条发愿可知,凡是与阿弥陀佛有缘的众生都能获得他的佛光照触,之后身心能变得安乐、堪能、柔软。 身心柔软是修行好坏的重要标准。阿底峡尊者说过一个比喻: “如果是修行很好的人,身语意三门就像脚踩在羊毛上一样柔软,不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烦恼大作。”

  26. 凡是持诵阿弥陀佛的名号、观修其形象、对其顶礼供养者,也就是说以阿弥陀佛为对境结上善缘、种下善根者,都能蒙受阿弥陀佛的光芒加被,都能逐渐步入解脱的正道,凡是持诵阿弥陀佛的名号、观修其形象、对其顶礼供养者,也就是说以阿弥陀佛为对境结上善缘、种下善根者,都能蒙受阿弥陀佛的光芒加被,都能逐渐步入解脱的正道, 因此,欲求解脱者一定要努力学习净土法。

  27. 当然,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极其深厚,很多人学了净土法后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可能今天学佛,马上就没有烦恼了,也不可能今天念佛,从此再不被世间八法染污了。当然,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极其深厚,很多人学了净土法后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可能今天学佛,马上就没有烦恼了,也不可能今天念佛,从此再不被世间八法染污了。 但无论如何,缘阿弥陀佛种下的善根是永远不会空耗的,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不会白费的。

  28. 有些不懂佛法的人遇到挫折时,经常说一些气话:有些不懂佛法的人遇到挫折时,经常说一些气话: “我学了这么多年佛,一点用都没有,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其实这是不懂因果的愚蠢说法。 懂因果的人明白: 哪怕皈依三宝三天,哪怕念一句佛号,这种功德在百千万劫中也不可能灭尽。这是以佛陀的金刚语和证成理可以成立的。

  29. 只要我们精进念佛,相应各人的根机利钝,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成就——只要我们精进念佛,相应各人的根机利钝,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成就—— 或者生前直接得到阿弥陀佛摄受,或者临终时西方三圣来接引, 或者梦中得到佛陀的加持。

  30. 晋朝有个叫竺僧显的出家人 ,竺僧显本来是北方人,他因为躲避战乱而前往江南。 后来他在南方染上重病,于是放下万缘,精进修持净土法。 一天晚上,竺僧显见到阿弥陀佛降临,佛陀放光赐予加持,当下他的病苦就消失了。于是竺僧显告诉众人自己见到了阿弥陀佛,之后就坐着迁化了。去世后十多天,他的房屋中一直香气不散。

  31. 在汉地的《往生集》、《净土圣贤录》中,有许多往生极乐世界的精彩公案,在汉地的《往生集》、《净土圣贤录》中,有许多往生极乐世界的精彩公案, 许多高僧大德甚至一般的修行人都得到阿弥陀佛的佛光加持,最后安然往生极乐世界。

  32. 在春季,当天气、水分、肥料等因缘具足时,种子自然而然会发芽;在春季,当天气、水分、肥料等因缘具足时,种子自然而然会发芽; 同样,当佛陀的大愿、众生自己的善根发愿等因缘具足时,每个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这就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大家应该对此深信不疑。

  33. 我经常这样想:前辈高僧大德曾授记凡与法王结缘者都能往生极乐世界,我经常这样想:前辈高僧大德曾授记凡与法王结缘者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再加上自己长期以来对极乐世界有强烈的欢喜心,这种欢喜心并不是一天两天的短暂心态,可以说自从知道极乐世界的功德以来,就一直对往生极乐世界有强烈的意乐, 因此,通过各方面的因缘来观察,只要自己今后如理如法地修行,临死前不造谤法罪或者五无间罪等严重的恶业,往生极乐世界应该不会有很大问题。

  34. 在座诸位和我一样,也应该具足往生净土的因缘,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在座诸位和我一样,也应该具足往生净土的因缘,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 不过问题的关键是死亡什么时候到来,谁都不知道死主何时会到来,佛经中对此也说得很清楚:“明日死谁知”, 所以大家应该抓住当下,哪怕做了一点一滴的善根,都要马上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35. 三十四、得陀罗尼愿: 若我成佛,无量不可思议无等界诸佛剎中菩萨之辈闻我名已,若不证得离生获陀罗尼者,不取正觉。

  36. 如果我将来成佛,无量不可思议诸佛刹中的菩萨众听到我的名号,都要证得无生法忍、获得陀罗尼,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正觉果位。如果我将来成佛,无量不可思议诸佛刹中的菩萨众听到我的名号,都要证得无生法忍、获得陀罗尼,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正觉果位。

  37. 陀罗尼有很多种 按照修道者的境界来分 佛经中说,一地到十地的菩萨都有专门修持的陀罗尼 。

  38. 陀罗尼有很多种 按照本身的种类来分 经论中也有很多种分类。 比如按《瑜伽师地论》的说法,陀罗尼有四种: 一、法陀罗尼 能够牢记经论的词句,一点都不会忘失; 二、义陀罗尼 能够理解经论的意义,不会忘记或者错解;

  39. 陀罗尼有很多种 按照本身的种类来分 经论中也有很多种分类。 比如按《瑜伽师地论》的说法,陀罗尼有四种: 三、咒陀罗尼 依靠禅定力成就咒术,能够消除众生的灾厄,比如通过念咒可以让病人痊愈; 四、忍陀罗尼 能够通达诸法实相,即通达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

  40. 陀罗尼有很多种 按照本身的种类来分 在其它经论中,也有三种或者五种陀罗尼的说法 。

  41. 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得到陀罗尼呢? 《大乘庄严经论》中说: “业报及闻习,亦以定为因,依止此三行,持类有三种。” 意思是,获得陀罗尼有三种方式: 一是宿世业报得 即前世修过善法,今生自然而然便能获得陀罗尼; 二是听闻串习得 不是依靠前世的善根,而是即生认真听闻思维佛法,这样也能获得陀罗尼;

  42. 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得到陀罗尼呢? 《大乘庄严经论》中说: “业报及闻习,亦以定为因,依止此三行,持类有三种。” 意思是,获得陀罗尼有三种方式: 三是修行禅定得 即通过修持禅定而获得陀罗尼。

  43. 虽然阿弥陀佛发愿凡是听到他名号的菩萨都能获得陀罗尼,但因为在座很多人还不是菩萨,所以听闻佛号后马上获得陀罗尼有一定困难。虽然阿弥陀佛发愿凡是听到他名号的菩萨都能获得陀罗尼,但因为在座很多人还不是菩萨,所以听闻佛号后马上获得陀罗尼有一定困难。 但佛陀的加持毕竟不可思议,所以只要自己有信心,也会得到相应的利益。

  44. 我们这里有些道友就是如此,他们俱生的智慧并不是特别超胜,以前学世间知识时并没有很高的智慧,甚至连大学都考不上,我们这里有些道友就是如此,他们俱生的智慧并不是特别超胜,以前学世间知识时并没有很高的智慧,甚至连大学都考不上, 但因为经常以清净心祈祷佛陀,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也打开了智慧,远远超过很多人,能够受持很多法义,不管自己闻思修行还是为他人讲经说法,都显发出深广的智慧。 这从有些道友的亲身经历也可以看出,这就是佛陀的加持。

  45. 佛陀的名号有一种特殊的加持力,如果我们经常听闻佛号,自己的心就会逐渐变得清净。佛陀的名号有一种特殊的加持力,如果我们经常听闻佛号,自己的心就会逐渐变得清净。 将净水如意宝投入浑水,浑水自然而然会澄清;同样,听闻佛陀的名号后,众生污浊的心也自然而然会变得清净。 当内心清净如水时,就能显现出戒定慧等功德的月影,这就是一种自然的规律。

  46. 依靠阿弥陀佛的发愿,无量菩萨听闻他的名号后都能获得陀罗尼,这对菩萨们增上功德具有极大意义。依靠阿弥陀佛的发愿,无量菩萨听闻他的名号后都能获得陀罗尼,这对菩萨们增上功德具有极大意义。 我们知道,极乐世界恒时传出妙法的声音,不仅阿弥陀佛不断地讲经说法,甚至宫殿、水声、风声、树声都不断地发出佛法的妙音,依靠陀罗尼的威力,菩萨们能将所有听到的佛法牢记于心。

  47. 而我们这里却不是这样: 有些道友上课时拿着一个破笔记本辛辛苦苦地记,记完以后回去再翻看时,自己都不认识写的什么字、什么内容,不知道是在梦中云游时还是在其它世界记录的,最后特别失望地放弃了闻思,开始像猪八戒一样睡懒觉。

  48. 三十五、闻名转男愿: 若我成佛,周遍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量诸佛国中所有女人,闻我名已,得清净信,发菩提心 ,厌患女身,若于来世不舍女人身者,不取菩提。

  49. 如果我将来成佛,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佛国中的所有女人,听到我的名号后生起清净的信心,发起菩提心,对女身生起厌恶心,如果她们来世不能舍弃女身,我就不取菩提果位。如果我将来成佛,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佛国中的所有女人,听到我的名号后生起清净的信心,发起菩提心,对女身生起厌恶心,如果她们来世不能舍弃女身,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50. 现在世间比较提倡男女平等。 佛教也提倡众生平等 在世俗中 不管大乘显宗的发菩提心还是密宗的即生成佛 ,都认为男身和女身是平等的; 在胜义中 《金刚经》和《入行论•智慧品》都说无男相无女相,所以男女也是平等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