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4

第 5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 5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学习要求: 1. 理解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绘制所依据的原理。 2. 熟悉氧化还滴定法的特点及主要方法。 3. 熟悉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指示剂,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计算。 4. 掌握氧还原滴定法在分析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在化学分析中,水中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除了能直接测定外,还可以用间接定量反应关系进行测定。因此,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多种方法。若以氧化剂命名,主要有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溴酸盐法等。.

jax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5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学习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绘制所依据的原理。 2.熟悉氧化还滴定法的特点及主要方法。 3.熟悉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指示剂,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计算。 4.掌握氧还原滴定法在分析中的应用。

  2.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在化学分析中,水中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除了能直接测定外,还可以用间接定量反应关系进行测定。因此,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多种方法。若以氧化剂命名,主要有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溴酸盐法等。

  3. 5.1 氧化还原平衡5.1.1 概述 根据电对的电极电位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时,首先必须明确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然后才能确定其标准电极电位。用KMnO4作氧化剂,氧化型是MnO4-;在不同的条件下,电对的还原型不同,其标准电极电位也不同。

  4. 标准电极电位 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确定其标准电极电位。例如,用KMnO4作氧化剂在不同的条件下; MnO4-+8H++5e = Mn2++4H2OE°MnO4-/Mn2+=1.51V MnO4-+4H++3e = MnO2↓+2H2O E°MnO4-/MnO2=1.695V MnO4-+2H2O+3e = MnO2↓+4OH- E°MnO4-/MnO2=0.588V 在实际工作中要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5. 可逆与不可逆电对 氧化还原电对常粗略地分为可逆与不可逆的两大类。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一瞬间,可逆电对(Fe3+/Fe2+,Fe(CN)63-/Fe(CN)64-,I2/I-等)都能迅速地建立起氧化还原平衡,其电势基本符合能斯特方程计算。不可逆电对(如MnO4-/Mn2+,Cr2O72-/Cr3+,S4O62-/S2O32-,CO2/C2O42- ,SO42-/SO32-,O2/H2O2及H2O2/H2O等)则相反,它不能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一瞬间立即建立起真正的平衡,实际电势与理论电势相差较大。

  6. 对称与不对称电对 在对称电对中,氧化态与还原态的系数相同,如 Fe3++e = Fe2++4H2O ,MnO4-+8H++5e = Mn2++4H2O等。 在不对称电对中,氧化态与还原态的系数不同,如 I2+2e = 2I- , Cr2O72-+ 14H++6e = Cr3++ 7H2O等。 当涉及到有不对称电对的有关计算时,情况稍复杂一些,计算时应注意。

  7. 例1 教材 p-220 例1

  8. 5.1.2 条件电势 例如计算 在HCl溶液中的电位,不考虑溶剂的影响,可得: 但是,由于溶液中还存在FeOH2+、FeCl2+、FeCl+、FeCl2、……。 此时  cFe3+ =αFe(Ⅲ) · [Fe3+] ;cFe2+=αFe(Ⅱ) · [Fe2+]

  9. 条件电位的计算

  10. 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的关系   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的关系,与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的关系相似。分析化学引入条件电位之后,处理实际问题就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目前,条件电位的数据还不完善,还有许多体系的条件电位缺乏数据。当缺少相同条件下的条件电位值时,可采用条件相近的条件电位值。但是,对于没有条件电位的氧化还原电对,只好采用标准电极电位,通过能斯特方程式来计算。   在处理问题时,为讨论方便,一般仍采用标准电极电位。

  11. 例2 教材 p-222 例2

  12. 例3 教材 p-222 例3

  13. 例4 教材 p-223 例4

  14. 5.1.3 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有关电对的标准电势或条件电势求得。

  15. 例5 若考虑溶液中各种副反应的影响,则以相应的条件电势代入上式中,所得平衡常数即为条件平衡常数,相应的活度也以总浓度代替。即

  16. 例6

  17. 5.1.4 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 到达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由氧化形与还原形浓度的比值来表示,该比值根据平衡常数求得。

  18. 例8

  19. 5.1.5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根据两个电对电位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但这只能指出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并不能指出反应进行的速度。 例如水溶液中的溶解氧: O2+4H++4e = 2H2OE° O2/H2O=1.23V 标准电势较高,应该很容易氧化一些强还原剂,如 Sn4++2e = Sn2+E° Sn4+ /Sn2+=0.154V 又如强氧化剂: Ce4++2e = Ce3+E° Ce4+ /Ce2+=1.161V

  20. 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有的反应速度较快,有的反应速度较慢。有的反应虽然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但实际上由于反应速度太慢而可以认为它们之间并没有发生反应。所以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从平衡观点出发,不仅要考虑反应的可能性,还要从反应速度来考虑反应的现实性。因此,对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必须有一定的了解。

  21.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   不同性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其反应速度相差极大。这与它们的电子层结构,条件电位的差别和反应历程等因素有关。对此问题,由于理论复杂,不在本课程中讨论。

  22. 1.反应物的浓度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由于反应机理比较复杂,反应往往是分步进行的。因此,在考虑总反应的反应速度时,不能简单地按质量作用定律处理。但一般说来,反应物的浓度愈大,反应的速度愈快。例如,酸性溶液中, 一定量的K2Cr2O7和KI反应: Cr2O72-+6I-+14H+=2Cr3++3I2+7H2O 增大I-的浓度或提高溶液的酸度,都可以使反应速度加快。但酸度不能过高,否则,空气中的氧对I-的氧化速度也会加快,产生副反应,给测定结果带来误差: 4I-+O2+4H+=2I2+2H2O

  23. 2.温度   对大多数反应来说,升高溶液的温度,可提高反应速度。通常溶液的温度每增加10℃,反应速度约增加2~4倍。例如,在酸性条件下用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MnO4-+5C2O42-+16H+= 2Mn2++10CO2↑+8H2O 在室温下,反应速度缓慢。如果将溶液加热至75~85℃时进行标定。当温度过高时,会使H2C2O4分解: H2C2O4= CO2+CO+H2O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反应物的特点,来确定反应的适宜温度。

  24. 温度引起误差   应该注意,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来加快反应速度。有些物质(如I2)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如将溶液加热,则会引起挥发损失;有些物质(如Sn2+、Fe2+等)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如将溶液加热就会促进氧化,从而引起误差。为此,就只有采用别的方法来提高反应速度。

  25. 3.催化剂  催化剂有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之分。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负催化剂减慢反应速度。在水质分析中,经常利用催化剂来改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在催化反应中,由于催化剂的存在,可能产生一些不稳定的中间价态的离子、游离基或活泼的中间配合物,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氧化还原历程,或者降低了原来进行反应时的活化能,能使反应速度发生变化。

  26. 5.1.6 诱导反应和催化反应   诱导反应和催化反应是不相同的。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参加反应后,变回原来的组成;在诱导反应中,诱导体参加反应后,变为其它物质。

  27. 1.催化反应   例如, Ce4+氧化As(Ⅲ)的反应很慢,但如有微量I-存在,反应便迅速进行。反应机理可能如下: Ce4++ I- ─→ I+ Ce3+ 2I ─→ I2 I2+H2O ─→ HIO +H++ I- AsO33-+ HIO= AsO43-+H++ I- 总反应:2Ce4++AsO33-+H2O ─→ AsO43-+2Ce3++2H+   在这一反应中, I-是催化剂。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测定低含量的碘。

  28. 几种催化作用   例如,KMnO4与H2C2O4的反应,即使是在强酸性溶液(75~85℃)中,最初的反应速度也较慢,溶液的褪色亦很缓慢。当反应生成微量Mn2+后,随着KMnO4溶液的继续加入,反应速度逐渐加快, 在此反应中,Mn2+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这种生成物本身起催化作用的反应,叫做自动催化反应。   又如,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在用K2Cr2O7氧化有机物时,常加入Ag2SO4作催化剂。由于Ag+的催化作用,可使K2Cr2O7与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29. 2.诱导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时由于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促进了另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这种现像称为诱导作用。例如,KMnO4氧化 Cl-的速度很慢,但是当溶液中有 Fe2+存在时,MnO4-与Fe2+的反应可以加速KMnO4与Cl-的反应: MnO4-+5Fe2++8H+ ─→ Mn2++5Fe3++4H2O 2MnO4-+10Cl-+16H+ ─→ 2Mn2++5Cl2+8H2O   这里MnO4-与Fe2+的反应称为诱导反应,而MnO4-与Cl-的反应称为受诱反应。其中MnO4-称为作用体,Fe3+称为诱导体,Cl-称为受诱体。所以用KMnO4法滴定Fe2+时,一般不用HCl作酸性介质,但是,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大量的Mn2+,由于Mn2+的催化作用,使KMnO4基本上不与Cl-起反应。因此,用KMnO4法测定Fe2+时,若在被测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则反应可在HCl酸性介质中进行。

  30. 5.2 氧化还原滴定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被滴定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逐渐改变,电对的电位也随之不断变化,并且在计量点附近有一个突跃。这种电位变化的情况可用滴定曲线表示。滴定曲线一般通过实验方法测得,但也可以根据能斯特方程式,从理论上进行计算。

  31. 5.2.1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除了用电极电位法确定终点外,还可利用某些物质在化学计量点附近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这些物质可用作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按使用类型常有以下三种。

  32. 1.自身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利用标准溶液本身的颜色变化以指示滴定终点的叫做自身指示剂。例如,在高锰酸钾法中,MnO4-本身显紫红色,反应后 MnO4-被还原为 Mn2+,而 Mn2+几乎是无色的。所以用KMnO4滴定无色或浅色的还原剂溶液时,就不必另加指示剂。当滴定到达化学计量点后,只要MnO4-稍微过量,可使溶液显粉红色,表示到达了滴定终点。它的颜色可被察觉的最低浓度为2×10-6 mol·L-1。

  33. 2.显色指示剂 指示剂本身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它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显色反应,产生特殊的颜色,以指示滴定的终点。例如,在碘量法中,用淀粉作指示剂,可溶性淀粉与I2反应,生成深蓝色配合物,当I2被还原为I-时,深蓝色消失。根据蓝色的出现或消失来表示滴定终点。在室温下,用淀粉可检出约10-5 mol·L-1的碘溶液。温度升高,显色灵敏度降低。

  34. 3.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是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由氧化态变为还原态,或由还原态变为氧化态,根据颜色的突变来指示滴定终点。如果反应中没有H+参加,用In(O)和In(R)分别表示指示剂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In(O)+ne = In(R) 根据能斯特方程,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电位与其浓度的关系是

  35. 指示剂变色的电位范围 指示剂不同,其条件电位不同;同一种指示剂,溶液的介质不同,条件电位值也有差别。如果In(O) 和In(R)的颜色强度相差不大,则按照In(O)/In(R)从0.1变到10的关系,代入式中,则得到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电位。

  36. 表5-1

  37. ⒈二苯胺磺酸钠   二苯胺磺酸钠易溶于水,常配成0.2~0.5%的水溶液使用。在酸性溶液中,当遇到强氧化剂时,它首先不可逆地被氧化为无色的二苯联苯胺磺酸,再进一步被可逆地氧化为称为二苯胺磺酸紫的紫色化合物

  38. 应用范围 二苯胺磺酸钠与K2Cr2O7的反应进行的很慢,但K2Cr2O7与Fe2+时,可以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此指示剂也可用作Fe2+滴定MnO4-、Cr2O72-、VO2-、Ce4+等氧化剂时的指示剂。 二苯胺磺酸钠被氧化时,经历着由无色变为紫色两个阶段,需要消耗少量的滴定剂。当滴定剂的浓度比较大时(例如0.1 mol·L-1),氧化指示剂所消耗的滴定剂体积很小,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滴定剂的浓度很小(例如0.01 mol·L-1),则应进行校正。   应该指出,二苯联苯胺磺酸紫不稳定,它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还会缓慢地被氧化而分解为其它物质,因此滴定到终点后,溶液的紫红色会逐渐消失。

  39. ⒉邻二氮菲─Fe(Ⅱ) 邻二氮菲亦称邻菲罗啉,邻二氮菲能与Fe2+生成深红色配离子,而与Fe3+形成的配离子呈淡蓝色(稀溶液几乎无色),这两种配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半反应为: (浅蓝) Fe(C12H8N2)33++e = Fe(C12H8N2)32+(深红) Eº′=1.06 V 反应是可逆的。由于指示剂的条件电位较高,所以特别适用于强氧化剂作滴定剂时用作指示剂。

  40. 邻二氮菲溶液   邻二氮菲─Fe2+配合物常配成 0.025 mol·L-1溶液备用,通常按化学计量称取邻二氮菲溶解于0.025 mol·L-1FeSO4溶液中即可。溶液至少可稳定一年。 强酸及能与邻二氮菲形成稳定配合物的金属离子(如Co2+、Cu2+、Ni2+、Zn2+、Cd2+),会破坏邻二氮菲─Fe2+配合物。

  41. 5.2.2 滴定曲线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被滴定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逐渐改变,电对的电位也随之不断变化,并且在计量点附近有一个突跃。这种电位变化的情况可用滴定曲线表示。滴定曲线一般通过实验方法测得,但也可以根据能斯特方程式,从理论上进行计算。

  42. 1.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43. 滴定分数

  44. 曲线方程

  45. 滴定曲线   由滴定曲线可以看出,用氧化剂滴定还原剂时,若有关电对均为可逆的,则滴定分数为0.50处的电势就是还原剂的电势;滴定分数为2.00处的电势就是氧化剂的条件电势。这两个条件电势相差越大,滴定突跃也越大。

  46. ②化学计量点电势的计算   对于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其化学计量点电势仅决定于两电对的条件电势与电子转移数,与滴定剂或被滴物的浓度无关。

  47. 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 用KMnO4和K2Cr2O7滴定亚铁溶液,是分析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氧化还原体系,由于它们都是不可逆反应,计算的滴定曲线与实测的有差别。   用电位法测得滴定曲线后,即可从滴定曲线图中确定滴定终点,通常以滴定曲线中突跃最大的部分作为滴定终点,但应该注意,这与化学计量点不一定相符,因为对于一般氧化还原滴定反应,如 n2Ox1+n1Red2= n2Red1+n1Ox2 的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可由 可以看出,只有当n1=n2时,滴定终点才与化学计量点一致。n1≠n2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偏向n值较大的电对一方。如果是用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则终点时的电位取决于指示剂变色时的电位,故可能与化学计量点电位不一致,也可能与电位滴定的终点电位不一致。 进行计算。

  48. 例9

  49. ③滴定突跃范围 在此范围的两侧可以看到指示剂颜色的改变。当被滴定溶液的电位值恰等于Eº′In时,指示剂显中间颜色。若In(O)和In(R)的颜色强度相差较大,则达到中间色时电位值(E In)多少会偏离Eº′In值。在实际滴定中,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包括在滴定进行99.9~100.1%之间。如果以Ox1滴定Red2,并按下式 n2Ox1+n1Red2= n2Red1+n1Ox2 关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当滴定进行到99.9或100.1%时,其电位值可计算如下:

  50. 电位值计算 利用该公式可以较简便地得出用任一种氧化剂滴定某一还原剂时,滴定曲线上的突跃范围,从而为选择合适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提供依据。    在测定Fe2+的滴定中,常用二苯胺磺酸钠或邻二氮菲作为氧化还原指示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