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穿越 “ 环境高山 ” — 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和下降

穿越 “ 环境高山 ” — 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和下降. 陆钟武. 建国及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总量已很可观.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环境形势严 峻. 环境负荷总量巨大.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 怎样实现经济与环境 “ 双赢 ” ?. “……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摘自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本文内容. 原则思路 理论分析 实例分析:国家级、省级 环境负荷预测. 现在.

Download Presentation

穿越 “ 环境高山 ” — 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和下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穿越“环境高山” —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和下降 陆钟武

  2. 建国及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总量已很可观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环境形势严 峻 环境负荷总量巨大 •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 • 怎样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3.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摘自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 本文内容 • 原则思路 • 理论分析 • 实例分析:国家级、省级 • 环境负荷预测

  5. 现在 工业化阶段 远景阶段 耗消源资 补救阶段 发展状况 资源消耗与发展状况的关系(图a)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的升降过程及未来趋势

  6. 现在 现在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资源消耗 发展状况 资源消耗与发展状况的关系(图b) 发展中国家改变发展轨迹(虚线)的设想

  7. ——比喻:“环境高山” 翻山 穿山 ——要当机立断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8. = I P  A  T = I G  T 理 论 分 析 环境负荷控制方程: 式中: I ——环境负荷(资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 P ——人口 A ——人均GDP,或人均GNP T ——单位GDP(或GNP)的环境负荷 G——国内生产总值

  9. GDP指数增长 关键参数 (1)GDP年增长率——g (2)单位GDP环境负荷年降低率——t

  10. n n = + - I G T ( 1 g ) ( 1 t ) n 0 0 n = + - - G T ( 1 g t gt ) 0 0 - > g t gt - = g t gt - < g t gt • GDP指数增长,单位GDP的环境负荷指数下降 • 第n年的环境负荷: 环境负荷变化的三种情况: • 环境负荷逐年上升: • 环境负荷保持原值: • 环境负荷逐年下降:

  11. g = t + k 1 g • GDP指数增长,单位GDP的环境负荷指数下降 • 单位GDP环境负荷年降低率的临界值tk: t > tk ,环境负荷必逐年下降,环境状况逐年好转; 反之,环境状况必逐年恶化

  12. g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tk 0.0196 0.0385 0.0566 0.0741 0.0909 0.1071 0.1228 • 环境负荷年降低率临界值的计算值

  13. 12000 美国 人均能源消费量 千克石油当量 / 人 加拿大 10000 挪威 瑞典 8000 荷兰 日本 6000 韩国 墨西哥 4000 中国 埃及 2000 法国 英国 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人均GNP (当年美元价) 实 例 及 其 分 析 • 国家级实例及分析 几个国家的能源负荷-GNP变化曲线

  14. 分析意见: 上世纪90年代: • 加拿大、挪威、瑞典、荷兰,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因为 t >tk 例:挪威 g = 0.04, t = 0.08 • ∴ 人均能源消费量从9083降低到5965千克石油当量 • 加拿大 g = 0.01, t = 0.03 • ∴ 人均能源消费量从10009降低到7927千克石油当量 tk=0.0385 tk=0.0099 • 其它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稍有上升,或基本不变 • 发展中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大幅度上升,因为t<tk • 例:韩国 g = 0.14,t = 0.07 • ∴ 人均能源消费量从1087上升为1898千克石油当量 tk=0.1228

  15. 年份 日本 挪威 荷兰 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 韩国 中国 1980 300 363.6 400.5 698 774.4 711 715 1452 1990 140 392.8 295.8 359 489.0 522 351 1616 1999 114 127.7 187.7 239 357.3 304 434.5 1033 一些国家的千美元能源消费量比较 千克石油当量/千美元

  16. 商用能源消耗量 亿公吨标准石油 25 90年 96年 美国 80年 20 70年 15 96年 10 90年 96年 中国 90年 80年 日本 5 80年 0 0 2000 4000 6000 8000 GDP (10亿,市场价现价美元) • 国家级实例及分析 几个国家商用能源消耗量——GDP关系曲线

  17. 2500 上海 人均能源消费量 千克石油当量 / 人 北京 2000 天津 辽宁 1500 浙江 广东 1000 新疆 500 甘肃 全国 0 陕西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人均GDP 当年美元价 实 例 及 其 分 析 • 省级实例及分析 中国几个省、市的人均能源消耗量-人均GDP变化曲线

  18. 分析意见: 上世纪90年代 各省、市人均能源消耗量均大幅上升,因为 t <tk 例:浙江省 g = 0.14, t = 0.05 ∴ 人均能源消费量从411上升为906千克石油当量

  19. 年份 广东 上海 浙江 辽宁 新疆 甘肃 1980 1364 1257 1529 3655 4533 3760 1990 825 1311 926 2369 2452 2843 2000 491 550 557 1203 1337 1866 中国几个省、市的单位GDP能源消费量比较 千克石油当量/千美元

  20. g = 0.07 t = 0.0 年份 GDP 环境负荷 单位GDP环境负荷 2001 G0 I0 T0 2005 1.311 G0 1.311 I0 T0 2010 1.838 G0 1.838 I0 T0 2020 3.617 G0 3.617 I0 T0 中 国 环 境 负 荷 预 测 , 条件:g =0.07;2001年G0 , I0 , T0. 计算:t = 0.0, t = 0.04, t = tk= 0.0654 三种情况下的G、I 及T 值 中国2005、2010、2020年G、I 及T 的计算值

  21. g = 0.07 t = 0.04 年份 GDP 环境负荷 单位GDP环境负荷 2001 G0 I0 T0 2005 1.311 G0 1.113 I0 0.849T0 2010 1.838 G0 1.273 I0 0.693T0 2020 3.617 G0 1.665 I0 0.460T0

  22. g = 0.07 t = tk = 0.0654 年份 GDP 环境负荷 单位GDP环境负荷 2001 G0 I0 T0 2005 1.311 G0 I0 0.763T0 2010 1.838 G0 I0 0.544T0 2020 3.617 G0 I0 0.277T0

  23. 条件1:g = 0.07,t = 0.0 年份 GDP 亿元人民币 能源负荷 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 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 2001 95933.3 132000 1.376 2005 125749.0 173025.1 1.376 2010 176369.5 242676.6 1.376 2020 346945.4 477381.6 1.376 案 例:中 国 能 源 负 荷 预 测 , 中国2005、2010、2020年GDP、能耗及单位GDP能耗的计算值 未来能源负荷分别为: 2005年 17.3 亿吨标准煤 2010年 24.3 亿吨标准煤 2020年 47.7 亿吨标准煤 能源负荷巨大,供应困难,环境难以承受!

  24. 条件 2:g = 0.07, t = 0.04 年份 GDP 亿元人民币 能源负荷 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 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 2001 95933.3 132000 1.376 2005 125749.0 146958.3 1.169 2010 176369.5 168061.8 0.953 2020 346945.4 219795.7 0.634 (续) 未来能源负荷分别为: 2005年 14.7 亿吨标准煤 2010年 16.8 亿吨标准煤 2020年 22.0 亿吨标准煤 仍有能源供应和环境方面的压力!

  25. 年份 GDP 亿元人民币 能源负荷 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 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 2001 95933.3 132000 1.376 2005 125749.0 132000 1.050 2010 176369.5 132000 0.749 2020 346945.4 132000 0.381 (续) 条件3:g = 0.07, t = tk= 0.0654 未来能源负荷保持13.2亿吨标准煤不变 为此,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必须分别降低到: 2005年 1.050 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GDP 2010年 0.749 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GDP 2020年 0.381 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GDP

  26. 结 论 • 穿越“环境高山”能形象地说明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环境与发展二者关系方面的基本特征 • 要当机立断,下决心走穿越“环境高山”之路 • 要使万元GDP环境负荷的年下降率(值)接近、等于甚至大于GDP的年增长率(值) •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环境与发展规划,科学地确定各阶段的目标 • 未涉及穿越“环境高山”所须采用的具体措施

  27.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