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第二章 词 汇

第二章 词 汇.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一、词义的引申 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向延伸,产生一系列的新义,这种现象叫做 引申 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形式,多义词的多数义项是引申来的,可以纳入同一引申义列的词义都有一定的关联,叫做 引申义 ,少数是文字假借的结果,叫做 假借义 利用引申的规律来关联义项,积累词义,一般采用以本义为起点的 引申义系联 的方法,结构出一个 引申义列 ,这个引申义列表示的是意义的逻辑关系,不是历史先后的关系. 防: 1. 杜渐防萌。( 《 后汉书 》 )(防备、防止)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词 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词 汇

  2.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一、词义的引申 • 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向延伸,产生一系列的新义,这种现象叫做引申 • 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形式,多义词的多数义项是引申来的,可以纳入同一引申义列的词义都有一定的关联,叫做引申义,少数是文字假借的结果,叫做假借义 • 利用引申的规律来关联义项,积累词义,一般采用以本义为起点的引申义系联的方法,结构出一个引申义列,这个引申义列表示的是意义的逻辑关系,不是历史先后的关系

  3. 防: 1.杜渐防萌。(《后汉书》)(防备、防止)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堵水、防水) 3.以礼义防民。(《盐铁论》)(约束) 4.以防止水。(《周礼》)(堤坝) 5.(君子)行有防表。(《荀子》)(规范、标准)

  4. 防:4.堤坝 2.堵水、防水 1.防备、防止 3.约束 5.规范、标准

  5. 时: 1.当时;2.时常;3.时间;4.季节; 5.时机;6.时代;7.时运;8.按时

  6. 时: 8.按时 2.时常 4.季节 3.时间 5.时机 7.时运 1.当时 6.时代

  7.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同义关系 同义词的定义 两个词的某个义项在一定的语境中偶然发生了相同的关系,我们称它们在某义项方面互为同义词。

  8. 同义词举例——“一”的同义词 • 在“唯一”、“太”、“元”、“端”。 • 在“专一”意义上: “专”。 • 在“总括”意义上:“总”、“凡”、“概”。 • 在“整体”意义上:“满”、“全”、“皆”。

  9. 语境中的同义词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腊灯红。(李商隐《无题》) • 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 暂伴月将影,行乐需及春。(李白《月下独酌》)

  10. 同义词的辨析 (一)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 范围广狭不同 人——民 人:与“禽兽”相对,人类的统称。 《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民:所谓“愚昧无知”之人。即被奴役者、被统治者。《说文》:“民,众萌也。”王筠《说文句读》:“萌,冥昧也,言众庶无知也。”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1. 白—皎—皑—皙 白:白色之统称。 皎:《说文》:“月之白也。” 皑:《说文》:“霜雪之白也。” 皙:《说文》:“人色白也。” 汉乐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如 云间月。” 汉乐府《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 颇有须。”(鬑鬑lián:须发稀疏貌)

  12. 2. 性状情态不同 坐—跪—跽 坐:臀部挨着脚后跟。 跪:臀部离开脚后跟,故又叫“危坐”。 跽:直起身子跪着,故又叫“长跪”。 荷—负—任 箪—笥 简—牍

  13. 3. 程度深浅轻重不同 饥—饿 《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 不饿。” 《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 饿。” 疾—病 恐—惧

  14. 4. 侧重点不同 完—备 完:侧重完整。《石壕吏》:“有孙母未 去,出入无完裙。” 备:侧重齐全。《孟子·滕文公上》:“牲 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 《韩非子》:“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 可以待不虞。” 恭—敬 《论语·季氏》:“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15. 5. 感情色彩不同 诛—杀—弑 杀:无所谓褒贬。 诛:多表示杀有罪者。 弑:用于下杀上,带有贬义。 周—比 周:以义合。 比:以利合。 《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 比而不周。”

  16. 6. 适用对象不同 园—圃 园:种菜的地方。 圃:种果树的地方。 《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窃其桃李。” 肥—腯(tú) 《说文》:“腯,牛羊曰肥,豕曰腯。”

  17. (二)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1.语言环境分析法: 即通过同义词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来观察它们意义上的不同。这种方法在具体作法上又有置换和比较两种。 (1)置换 置换是把甲词换到乙词常出现的语句中去,看是否还通顺,是否还保持原义。 摇—撼 《宋史·岳飞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8. (2)比较 比较是从甲乙两词各自出现的语句或者两词对举的语句中,比较归纳两词意义上的区别。 视——望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对举例: 虏自卖裘而不售。(《韩非子》) 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韩非子》)

  19. 2.对立意义分析法 即用不同的反义词来辨别同义词的差异。 贫——穷 “贫”对“富”,指衣食财物的匮乏; “穷”对“通”、“达”,指学问仕途的阻塞。 《庄子·德弃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 曲——屈 “曲”对“直”,表示性质状态; “屈”对“伸”,表示动作行为。 《礼记》:“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周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20. 3.探求本源分析法: 即通过追溯同义词不同的引申派生关系来确定它们之间的不同。 崇—峻(山高) 崇:高大 尊崇、崇敬 峻:高而陡峭 严厉、严峻、严苛 迁——徙 《说文》说:“迁,登也。”本义是往高处挪动。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引申为提职。此义不能用“徙”。 “迁官”与“徙官”不同,“迁官”也称“升迁”,是提职,“徙官”是一般的调职。

  21. 4. 借助前人训诂材料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 轻曰袭。” 《孟子》:“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论衡》:“沐去首垢,洗去足垢,盥去 手垢,浴去身垢。”

  22.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而言的,而不是就词义系统而言的。所谓“同义”,是指某些词的一个或几个义项相同,而不是所有义项都相同。如“盗”、“窃”。 2. 一个词在不同的义项上可以与不同的词构成同义关系。如P107“单”。 3. 同义关系可以随词义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来同义的后来可能不同义,本来不同义的后来可能同义。如“后”和“王” 、“履”和“屦” 。

  23.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同源关系 一、 判断同源词的条件 由同一源头派生出来、具有历史渊源关系因而音近义通的一组词,称作同源词。 判断同源词的条件最重要的有两个: (1)读音相同或者相近; (2)有共同的语源义。 给事物命名时所依据的事物的特征体现在词义中,就是语源义。 如“梳”、“箅”;“亭”;“桥”。

  24. 二、推源和系源 研究词的同源关系主要是做两个工作:一个是把同源词聚合在一起,这个工作叫系源;一个是把直接派生某词的源词找出来,这个工作叫作推源,因为找不出最早的根词,推源没有推到最根儿,故称不完全推源。

  25. 不完全推源例: 凳(派生词) →登(源词) 桌(派生词) →卓(源词) 椅(派生词) →倚(源词) 蟹(派生词) →解(源词) 躬(派生词) →弓(源词) 拳(派生词)→卷(源词)

  26. 系源例: 登、凳、升、蒸、腾…… 卓、桌、越、超…… 倚、椅、衣、依…… 弓、躬、肱、宫、穹、穷…… 决、抉、诀、缺、玦…… 朦、曚、濛、幪、矇…… 濃、膿、醲、穠、犭農……

  27. 三、研究同源关系的意义 1.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某些双音词的结合规律。 柔弱,跳跃、造就、境界、命令 2. 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词义的特点。 遘遘觏購構 3. 能够帮助我们探讨词命名的由来。 巠:水脉也。 经徑莖脛頸 4. 可以透过汉字,看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 冢—肿 冡—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