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Cancer

第二十章 恶性肿瘤. Cancer. 流行病学教研组.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 第三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一节 概述. 恶性肿瘤定义及分类 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恶性肿瘤的定义和分类. 恶性肿瘤又简称为 癌症( cancer ), 它的特征是细胞变异和增殖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 neoplasm ),肿瘤组织无限制增长,并通过淋巴系统向远端转移,侵袭其他脏器,最终导致机体衰亡。. 恶性肿瘤分类. 起源于上皮细胞. 癌. 实体肿瘤. 起源于间叶组织. 肉瘤.

jen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Cancer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章 恶性肿瘤 Cancer 流行病学教研组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2.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 第三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3. 第一节 概述 • 恶性肿瘤定义及分类 • 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4. 恶性肿瘤的定义和分类 • 恶性肿瘤又简称为癌症(cancer),它的特征是细胞变异和增殖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neoplasm),肿瘤组织无限制增长,并通过淋巴系统向远端转移,侵袭其他脏器,最终导致机体衰亡。

  5. 恶性肿瘤分类 起源于上皮细胞 癌 实体肿瘤 起源于间叶组织 肉瘤 起源于脾和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恶性肿瘤 淋巴瘤 液体肿瘤 起源于骨髓造血细胞 白血病

  6. 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 全世界 • 2008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12700万,发病率前三位 • 肺癌(12.7%)、乳腺癌(10.9%)、大肠癌(9.7%) • 2008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760万,主要死因前三位 • 肺癌(18.2%)、胃癌(9.7%)、肝癌(9.2%) • 发展中国家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尤其突出,新发病数占全世界的56.0%,而死亡数占全世界的63.7%

  7. 白俄罗斯 葡萄牙 比利时 捷克 匈牙利

  8. 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 全世界 • 2008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12700万,发病率前三位 • 肺癌(12.7%)、乳腺癌(10.9%)、大肠癌(9.7%) • 2008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760万,主要死因前三位 • 肺癌(18.2%)、胃癌(9.7%)、肝癌(9.2%) • 发展中国家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尤其突出,新发病数占全世界的56.0%,而死亡数占全世界的63.7%

  9. (WHO-Burden of Disease ,2008)

  10. (WHO-IARC, GLOBOCAN,2002)

  11. 中国 •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恶性肿瘤位列全人群死因第1位。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一直呈 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至2004年死亡率上升了83.13%。 • 据我国卫生部统计,2004年因胃癌、肝癌和肺癌三种主要恶性肿瘤引起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11.6%。

  12. 表20-1-1 中国全人群前十位死因(城市地区, 2009年) ( 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卫生部)

  13. 表20-1-2 中国全人群前十位死因(农村地区, 2009年) ( 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卫生部)

  14.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恶性肿瘤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恶性肿瘤的病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对这些措施加以评价,最终达到降低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15. 恶性肿瘤监测 高危人群 收集和分析肿瘤发病、死亡数据,掌握恶性肿瘤的时间变化趋势、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确定优先干预的癌症类型和重点人群。 全人群

  16. 国家肿瘤预防和卫生服务规划 肿瘤生物医学基础医学研究 Ⅰ 验证病因假设 Ⅱ 发展干预方法 Ⅲ 干预试验(对照) Ⅳ 试点地区干预研究 Ⅴ 验证与 应用 图20-1 肿瘤病因及干预研究的步骤 (Greenwald P, 1995)

  17. 第二节 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 • 恶性肿瘤的全球流行特征 • 我国主要肿瘤的流行特征 •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18. 恶性肿瘤的全球流行特征 • 时间趋势 • 地区特征 • 人群特征

  19. 第二节 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 时间趋势 表20-2 世界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预测(万) (Parkin et al 2001)

  20. 控烟、膳食指导、肿瘤早诊早治等干预措施的开展,美国男性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发病率已呈现下降趋势。控烟、膳食指导、肿瘤早诊早治等干预措施的开展,美国男性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发病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图20-3 1985-2008年美国男性常见恶性肿瘤 粗死亡率(/10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21. 自然环境污染加重,人们生活行为习惯(吸烟、饮酒)和膳食结构改变 ,增加了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的风险。美国女性肺癌粗死亡率持续上升。 图20-4 1985-2008年美国女性常见恶性肿瘤 粗死亡率(/10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22. 发达地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但欠发达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 • 地区特征 图20-5 2008年全球恶性肿瘤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10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23. 2008年各大陆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 2008年各大陆恶性肿瘤死亡例数 图20-6 2008年恶性肿瘤各大陆新发病例和死亡数(/10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24. 经济发达国家的高发肿瘤: 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 欠发达地区常见肿瘤: 食道癌、胃癌、肝癌和宫颈癌。

  25. 图20-7 2008年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10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26. 图20-8 2008年乳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10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27. 图20-9 2008年食管癌年龄标化发病率(/10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28. 图20-10 2008年肝癌年龄标化发病率(/10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29. 第二节 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地区分布特征

  30. 第二节 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2001年我国城市、农村恶性肿瘤前五位死因顺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1. 图20-18 2007年我国城/乡恶性肿瘤发病率(/10万) 来源: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2010.

  32. 图20-19 2007年我国城/乡恶性肿瘤死亡率(/10万) 来源: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2010.

  33. 人群特征 • 年 龄 • 性 别 • 性行为及婚育状况 • 种 族 • 职 业 • 移 民

  34. 各年龄段好发的恶性肿瘤 婴幼儿期: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胚胎期横纹肌肉瘤等; 儿童、青少年期:白血病、脑瘤等; 青壮年期:职业性的肿瘤如肝癌、肺癌、膀胱癌和白血病高发; 青壮年期及老年期是肿瘤的高发年龄段: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膀胱癌等; 特殊时期:如乳腺癌在绝经前和绝经后分别有两个高峰。 • 年 龄

  35. 除女性或男性特有的肿瘤外,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病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除女性或男性特有的肿瘤外,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病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 • 性 别 图20-12 2008年全球恶性肿瘤分性别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10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36. 性行为及婚育状况 • 宫颈癌 早婚多育的妇女中多发 未婚者及犹太妇女中罕见 可能与性行为和性卫生有关 • 乳腺癌 哺乳史者明显少于无哺乳史者 生育、哺乳等造成生物学和内分泌变化有关

  37. 种 族 图20-14 口腔癌年龄标化发病和死亡率 图20-15 鼻咽癌年龄标化发病和死亡率 来源:WHO-IARC, GLOBOCAN 2008.

  38. 职 业 职业场所有多种致癌因素,职业分布与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布一致。 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物理化学物质是明确的致癌物,如: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煤焦油、铬酸盐和职业性放射等。

  39. 美国日裔二代、三代的胃癌发病率、死亡率下降,接近美国当地人水平,而大肠癌、乳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说明这些肿瘤与环境及膳食结构改变的关系较为密切。 鼻咽癌在二代广东移民中发病率仍然显著高于当地美国人,说明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 • 移 民

  40.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 + 环境因素 - 遗传因素 + Shulte, 1994.

  41. 环境致癌因子 • 物理因素 • 化学因素 • 感染因素

  42. 氡污染每年导致数千人死于肺癌 长期紫外线照射已被证实能导致人类皮肤癌 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白血病患病率显著升高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25年后,原居住地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了近两倍 •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X、γ、α、β射线等)

  43. 职业因素中,除电离辐射外,其他常见的物理因素暴露有石棉纤维、煤尘、石英尘可导致工人患肺癌、间皮瘤,木材粉尘可能导致工人患鼻腔癌。 • 物理因素

  44. 肺癌死亡风险随吸烟的年限和量增加而增加;被动吸烟可能与女性肺癌有关;咀嚼和嗅闻烟草可增加烟草种植工人患口腔癌的风险。 被动吸烟 (环境烟雾暴露) 烟草 暴露 • 化学因素—烟草 主动吸烟 非烟雾暴露 (咀嚼和嗅闻)

  45. 吸烟导致死亡例数逐年上升 发展中国家吸烟人数是发达国家的7倍 来源:WHO& WORD BANK, 2003.

  46. 化学因素 • 饮酒:饮酒可能增加口腔、咽、食管、肝、结直肠及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 饮用水:饮用水中的砷和砷酸盐可导致的皮肤、肺、消化道、肝、膀胱尿路、肾、淋巴造血系统等多个部位的癌。

  47. 肝癌、食管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发病风险 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食管癌发病风险 • 化学因素--膳食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 超重、肥胖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 储存、烹制过程不当 产生各种生物或化学致癌物

  48. 感染因素 • 病毒 • HBV、HCV :肝癌; EB病毒:淋巴瘤、鼻咽癌; • HPV:宫颈癌;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白血病; • HP:胃癌;HIV: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 霉菌黄曲霉菌 • 寄生虫 • 埃及血吸虫:膀胱癌 • 中华分枝单吸虫:胆管型肝癌 • 日本血吸虫:大肠癌

  49. 来源:WHO-IARC, 2000.

  50. 机体内源性因素 • 免疫因素 • 内分泌因素 • 社会心理因素 • 遗传因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