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请汇报

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请汇报. 主要内容. 中心基本情况 实验室建设特色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第一部分. 中心基本情况. 1. 建设发展历程. 2001 年 4 月 , 暨南大学药学院成立。 2002 年 1 月,整合全院的实验教学资源成立了药学院实验技术中心。 2004 年 5 月 , 整合全院实验教学及药物研究资源,成立了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2005 年 6 月,获批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组织架构 (1). 2. 组织架构 (2). 3. 实验教学队伍.

Download Presentation

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请汇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汇报

  2. 主要内容 • 中心基本情况 • 实验室建设特色 •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 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 •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3. 第一部分 中心基本情况

  4. 1. 建设发展历程 • 2001年4月, 暨南大学药学院成立。 • 2002年1月,整合全院的实验教学资源成立了药学院实验技术中心。 • 2004年5月, 整合全院实验教学及药物研究资源,成立了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 2005年6月,获批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2.组织架构(1)

  6. 2. 组织架构(2)

  7. 3.实验教学队伍 中心实验教学队伍由21名教师和29名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组成,这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中,8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4人,硕士学位者16人,教授15人,副高级职称13人,平均年龄仅38岁。

  8. 双聘院士 3. 实验教学队伍 姚新生教授

  9.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叶文才

  10. 在这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24 人,有海外留学、工作背景的17 人。

  11. 4. 实验教学总体情况 中心承担着药学院、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国际学院等十四个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验课程教学任务,118884生时数/年的实验教学任务。

  12. 5. 实验中心的环境条件 药学院非常重视教学基本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基础教学实验室,极大的改善了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环境。

  13. 实验室环境 药学中心实验室

  14. 实验室环境 四个研究机构

  15. 实验设备

  16. 实验设备 大型仪器设备

  17. 第二部分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18. 1. 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在药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中,依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构建“234工程”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两类课程 三个培养阶段 四个课程设计层次 形成一个循序渐进、前后衔接、交叉渗透,由单一向综合到自主设计至研究开发,贯穿整个本科教育过程的纵向教学体系。

  19. 1.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两类课程 必做实验 (课程) 保证学生的基本培养规格与质量 选做实验 (课程)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20. 第一阶段 大一至大二学年,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 1.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三个培养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大三至大四学年,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掌握基本药学研究方法为目的,综合性实验为主,实验技能训练为辅。 大二至大三学年,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和创新思维,辅之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训练、基本技能和综合实验技能训练

  21. 基本操作技能实验项目 综合性实验项目 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自主研究性实验项目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1.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四个层次设置

  22. 注重上下游课程之间的渗透和衔接,跨学科设计实验内容,加大相关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上下游课程之间的渗透和衔接,跨学科设计实验内容,加大相关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药学创新实验 选修2学分 创新药物上 游源头设计 72学时实验课程 主干学科理 论与实验技术 药物化学 药理学 药物分析 药物制剂 体验创新药物研发 的主要技术环节

  23. 2.实验教材建设 主编及参编教材、专著39部,其中实验教材7种。 自编实验教材7种,制作实验课程课件4种。

  24. 第三部分 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

  25. 实验设备资源 2028万元 实验室场地资源 4627 M2 教 师 队 伍 实 验 技 术 队 伍 科 研 人 员 队 伍 • 教 • 学 • 设 • 备 科 研 设 备 学 生 实 验 室 公共 实 验 室 专业 实 验 室 科 研 实 验 室 1. 实验室建设理念(一) ---资源整合 资源共享 重复建设↓ 整体办学实力 整合全院资源 实验教学人员 50人

  26. 我院中心实验室已对校内、外开放服务,实验室采用开放式服务的管理机制,学生可在实验课程外时间预约使用实验室。我院中心实验室已对校内、外开放服务,实验室采用开放式服务的管理机制,学生可在实验课程外时间预约使用实验室。 1.实验室建设理念(二)---开放式管理

  27. 在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生物药物等领域已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科研团队;每年承担半数以上本科生毕业专题实习及各种创新工程项目实践活动,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大多数为教师科研课题的延伸。在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生物药物等领域已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科研团队;每年承担半数以上本科生毕业专题实习及各种创新工程项目实践活动,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大多数为教师科研课题的延伸。 学院共承担国家“973”、“863”在内的科研项目 117项,开发I类新药 2项、Ⅱ类新药1项; 申报专利 70多项,其中授权15项。 获国家及省部级各种奖励7项。 1.实验室建设理念(三)---依托科研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

  28. 2. 实验室管理体制 实验中心由学院统一领导,院长任主任,统筹中心的各项工作和协调各种资源,各级实验室和人员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各有侧重地承担不同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任务。

  29. 中心实验室 负责本科及研究生实验课程教学与研究生培养; 研究机构 利用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学生实习与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侧重本科生专题实习和研究生培养及科学研究。 3. 实验教学分工与合作

  30. 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协调各专业、各层次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执行,实验室场地资源的安排,实验仪器设备资源的调配,实验技术人力资源的配备,实验设备经费和材料的预算、购置,实验室建设等,侧重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协调各专业、各层次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执行,实验室场地资源的安排,实验仪器设备资源的调配,实验技术人力资源的配备,实验设备经费和材料的预算、购置,实验室建设等,侧重实验室管理与建设。 兼职实验教学教师主要承担各层次实验课程教学任务,负责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验教学研究,侧重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 3. 实验教学分工与合作

  31. 第四部分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32. 1. 教师近五年的主要教学成果---个人奖 中心人员获得包括 “中国药学发展奖(地奥)中药奖人物奖”、 “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南粤优秀教师”等在内的个人奖项八项。 叶文才教授(长江学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药学发展奖中药奖人物奖 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吕俊华教授 十佳授课教师 师德标兵

  33. “禁毒与戒毒”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暨南大学2004年教学改革一等奖) 生物制药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暨南大学2004年教学改革一等奖) 新型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暨南大学2004年教学改革二等奖) 中药学教学方法与奇点突破新模式探讨 (暨南大学2004年教学改革二等奖) 1. 教师近五年的主要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奖

  34. 1.教师近五年的主要教学成果---教改项目 承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7项,其中 省、部级课题4项

  35. 1.教师近五年的主要教学成果---论文 在《药学教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等杂志上发表教学改革及实验室管理论文39篇。

  36. 2004年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宁波新秀奖”、校“金奖”各一项。2004年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宁波新秀奖”、校“金奖”各一项。 2006年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省金银奖各一项,“宁波新秀奖”一项。 2006年两人次获“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 2007年获第九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银奖、校一等奖各一项。 2007年获暨南大学本科生“创新工程”项目奖六项。 2008年获第十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金、银 奖各一项。 2. 学生学习效果及成果---获奖

  37. 2. 学生学习效果及成果---发表论文 近三年本科生在校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38. 第五部分 建设特色

  39. 建设特色 整合全院师资力量和实验资源,将实验室管理体制朝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化,实验室建设集约化,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实验技术人员配置专业化,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化的方向发展。

  40. That’s All. Thank You! 敬请专家、领导 多提宝贵意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