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學歷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育學院博士 Ph.D. 德國柏林洪堡德大學訪問學者暨研究 經歷 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副教授

職場員工績效促進:創造力與培訓 學 會 改 變 吳明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所所長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副教授 TEL:049-2912844 E-mail:mlwu@ncnu.edu.tw http://adumlw.ccu.edu.tw http://colkm.ccu.edu.tw http://cllr.ccu.edu.tw. 學歷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育學院博士 Ph.D. 德國柏林洪堡德大學訪問學者暨研究 經歷 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副教授

jeric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學歷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育學院博士 Ph.D. 德國柏林洪堡德大學訪問學者暨研究 經歷 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副教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職場員工績效促進:創造力與培訓學 會 改 變吳明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所所長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副教授TEL:049-2912844E-mail:mlwu@ncnu.edu.twhttp://adumlw.ccu.edu.twhttp://colkm.ccu.edu.twhttp://cllr.ccu.edu.tw

  2. 學歷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育學院博士 Ph.D. 德國柏林洪堡德大學訪問學者暨研究 經歷 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副教授 教育部、國科會等部會多項計畫主持人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人力資源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彰南縣市終身學習推展委員 中華民國組織學習協會顧問 古典音樂台觀點交響曲節目主持人 多所教育訓練機構講座 研究領域 終身學習、組織學習、知識管理、學習型組織、成人教育理論與實務 學術著作 終身學習(2005)。台北:五南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2004) 多篇論文發表於國內外重要期刊 吳明烈 簡歷 • 榮譽事蹟與獎勵 • 教育部第二屆教育行政研究發展 • 獎勵著作優等獎 • 教育部歐盟專題研究獎勵 • 木鐸獎 • 國立中正大學青年學者獎 • 多次榮獲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獎勵 • 多次榮獲中正大學教育學院教師 • 優良研究著作獎勵 • 國立中正大學校園最佳網站教師組 • 第二名 • <福建省終身教育條例>課題研究 • 學術顧問 • 教育部公費留學考錄取 • 教育行政高考錄取 • 耕薪文學獎新詩類首獎 • 獲選亞太地區名人錄 • (Asia/Pacific Who's Who)

  3. 台灣地區成人教育參與現況 • 台灣地區2007年成人有參與繼續教育(含正規及非正規學習)活動者佔30.9% • 女性參與成人教育的比例為35.7%;男性參與成人教育的比例為24.5% • 65歲以上的成人教育參與率為11.4%;65歲以下的成人教育參與率為36%(吳明烈、李藹慈、賴弘基,2008)

  4. Learning VS. Change • L>C(Learning, Change) • L=C=S(Learning, Change, Survival) • L<C=D(Learning, Change, Death) • L>C=I(Learning, Change, Innovation)

  5. 終身學習的第五支柱 學會改變 learning to change

  6. 成為終身學習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積極具有創造力的探索者 • 反省的行動者 • 自我實現的行動者 • 學習的統合者

  7. 當代大師的變革觀點 當代大師都在談論改變與闡述改變: •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 • 趨勢學大師奈思比(John Naisbitt) • 心理學大師嘉納(Howard Gardner) • 組織學習大師聖吉(Peter Senge) • 組織變革大師科特(John Kotter)

  8. 管理學大師Drucker的觀點 •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鉅著《管理下一個社會》(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中論述社會變遷時,強調每個組織都必須成為改變的原動力並且主動創造改變。若要繼續生存和成功,每個組織都必須成為改變的原動力,要成功的管理改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創造改變 • 要成為改變的原動力,首先要改變整個組織的心態,讓大家不把改變當成威脅,而是當成機會(劉真如譯,2002;Drucker, 2002)

  9. 趨勢學大師Naisbitt的觀點:11個未來定見 定見1 不是所有事都在改變定見2 未來就從現在開始定見3 不要輕忽了統計數字定見4 盡情想像,別怕出錯定見5 未來就像一個拼圖定見6 不要走太快了定見7 變革要看得到效益 定見8 演變需要時間定見9 把握機會,不要急著解決問題定見10 要懂得去蕪存菁定見11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10. 心理學大師Gardner的觀點Changing Minds—改變想法的藝術 影響想法改變的七項因素與方法: 1. 邏輯思維(Reason)2. 調查研究(Research)3. 共鳴迴響(Resonance)4. 具象的重述(Representational Redescriptions)5. 資源與報償(Resources and Rewards)6. 新聞時事(Real World Events)7. 阻力(Resistances)

  11. 組織學習大師Senge觀點深層變革(profound change) 組織學習大師聖吉(Peter Senge)從人與制度層面的根本改變,提出了深層變革(profound change)的概念︰ • 深層(Profound)這個字源自於拉丁文fundus,原意為基礎或地基,字面上的解釋則為「往底層移動」 • 這種變革是兩種變化的結合,一種是人的價值、渴望和行為等內在因素;另一種是過程、策略、做法與制度等外在因素

  12. 組織變革大師Kotter的觀點組織變革模式 • 當代變革大師柯特(John. P. Kotter)系統化的提出組織變革模式(Kotter, 1996; Kotter & Cohen, 2002): • 看見:能夠發現問題、正視問題並且進而願意 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與方法。經由看見才能激發出內心深刻的感受 • 感受:透過目睹現況與問題,進而喚醒變革的積極感受以及降低阻礙變革的消極感受 • 改變:新感受強化新行為或已改變的行為,持續積極實現願景,不畏艱辛也不半途而廢

  13. 組織變革的八個步驟 步驟一:形成危機意識 步驟二:建立變革領導團隊 步驟三:提出正確願景 步驟四:溝通變革願景 步驟五:適當授權並排除變革障礙 步驟六:創造近程成果 步驟七:鞏固成果並且再接再厲 步驟八:讓變革深植於組織文化

  14. 變革的成功要素 • 綜觀各領域大師觀點,各種論述均一致強調變革的重要性,而且主張改變已然是當前動態社會的一項特徵。成功的變革需要人與制度之有效整合,加上資源與時間的積極投入,循著適宜的步驟漸進為之,並化解一切影響變革的阻力與障礙,則必能漸有成效

  15. 學會改變 一切為改善而改變而非為改變而改變

  16. 學會改變的 5 3 3 • 善用五訣 • 追求人生的三度 • 學會改變的三個原則與串連

  17. 生命的感動是改變的驅動力

  18. 阿爾卑斯山的感動

  19. 這條路,你要好好走這輩子可能就只有這麼一次這條路,你要好好走這輩子可能就只有這麼一次

  20. 珍惜人生中的每一次

  21. To have known the best, and to have known it for the best, is success in life ~John Mackay Thank you! Danke schön 知道最好的一切,且將之發揮至極致,才是成功的生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