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強化大學教育 提升國家競爭力

2012 龍騰中正企業論壇. 強化大學教育 提升國家競爭力. 主講人 : 卓 永 財 董事長 上 銀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2012 年 10 月 27 日. 一 、 前 言. 一流的國家,才可能造就一流的大學; 沒有優良的大學做基礎, 難以成就一流的國家。 大學的基本功能 - 教學與研究, 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 為國家的問題與競爭力研究答案。. 二、東施效顰的台灣 (1/6). 高職消失了,三專五專也消失了 大學林立,學生淪為紙上談兵 大學缺乏實習工廠,也沒有實習課程

jer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強化大學教育 提升國家競爭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2龍騰中正企業論壇 強化大學教育 提升國家競爭力 主講人: 卓 永 財 董事長上 銀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27日

  2. 一、前 言 • 一流的國家,才可能造就一流的大學; 沒有優良的大學做基礎, 難以成就一流的國家。 • 大學的基本功能-教學與研究, 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 為國家的問題與競爭力研究答案。

  3. 二、東施效顰的台灣(1/6) • 高職消失了,三專五專也消失了 • 大學林立,學生淪為紙上談兵 • 大學缺乏實習工廠,也沒有實習課程 • SCI, SSCI論文掛帥的後遺症正逐漸顯現 • 機械系不修機械設計,電機系沒有 馬達課程。

  4. 二、東施效顰的台灣(2/6) • 有錢後的後遺症~英國翻版 • 柴契爾夫人(Margarat Thatcher)上任時,製造業佔GDP 30%, 僱用680萬員工; 今日佔GDP 11%, 250萬就業機會。

  5. 二、東施效顰的台灣(3/6) • 布萊爾(Tony Blair): 英國未來在於知識經濟,製造業 可以外移至其他成本更低的國家,英國應轉型成為仰賴創意、軟體以及品牌取勝的經濟體。 • 英國三年來痛定思痛,想振興工業舉步維艱。

  6. 二、東施效顰的台灣(4/6) • 從DRAM看台韓的差異: • 2002-2012產業技術文獻出自研究單位,韓國21篇(台灣0) • 出自產研合作,韓國有9篇(台灣0) • 出自產學合作,韓國31篇(台灣8篇) • 文章發表在期刊和產業會議的比例: • 韓國6:4,台灣9:1

  7. 二、東施效顰的台灣(5/6) • 結局

  8. 二、東施效顰的台灣(6/6) • 科技經費由科技學者主導分配,長期來著重電子資訊,輕忽機械、材料。 • 教育政策多由長期留美學術成就卓著的院士或學者擔綱。 • 台灣在人口、土地、資源、環境、文化、產業、國際地位以及社會結構,都與美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9. 三、產業競爭力(1/2) 人力 資源 製造能力 國家形象 製程Know how 產業競爭力 品牌 產品 R&D 通路 設備 材料

  10. 三、產業競爭力(2/2) 供應商 產學研合作 購併M&A 技術 移轉 共同 研發 顧客 共創新時代(co-Creation)

  11. 四、大學對產業的支援(1/2) 1.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但必須培養出具有良好學科基礎素養,能思考、能動手做的人才。 2.大學不是商品化或量產的場所,但可成為關鍵技術的解決者,亦可整合本身資源,支援產業的創意及設計。 3.社會是大學的土壤與養份,大學應關注 社會與產業議題。 4.大學應成為區域或基礎研究或前瞻科技 以及解決產業中長期問題的支柱。

  12. 四、大學對產業的支援(2/2) 5.學習美國SRC(Semiconductor Research Corp. 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研究聯盟模式): 以大學為中心結合產業共同研究,藉以取得技術及培養人才。 6.台灣中小企業眾多,規模都不大,是國家經濟的支柱。大學要有使命感,為台灣這項特色發展出各自的支援模式。 7.大學的課程設計與研究,必須思考國家的環境、資源、立地條件,以縮短學用差距。

  13. 五、研發法人的角色(1/3) 1、學習阿亨大學創新模式(AIM) 以使用者導向為核心,透過深入的田野現場觀察與腳本模擬,瞭解和追蹤使用者的使用情境,從而找出問題的關鍵點與創新機會。

  14. 五、研發法人的角色(2/3) • 阿亨大學產品創新策略 潛力組合 市場組合 市場 市場拉力 技術推力 市場吸引力 未來前景 相對的市場地位 技術掌握 短期 中期 長期 (Mckinsey 1982) (Pelzer 1999) 技術 取材自Innovations Management Fur Technische Produkte, Walter Eversheim 創新潛力 產品創新 圖片說明:

  15. 五、研發法人的角色(3/3) 2、結合產業與大學 3、關鍵材料、元件或系統的自主 4、法人需瞭解產業競爭的情境, 形塑爭雄國際的文化

  16. 六、產業的轉型升級 1.應積極投入研發,以累積可持續成長的動能。 2.應提供學生參觀、實習的機會,加強與大學的互動。 3.積極運用大學高階人力進行研發、並藉以培養高階人力資源。 4.企業應具有社會責任的意識。

  17. 七、Hiwin的研發網路 HIWIN OFFENBURG R&D CENTER EAST EUROPE CIRCLE HIWIN TOKYO R&D CENTER GROUP1 HIWIN MOSCOW R&D CENTER HIWIN TAIWAN KNOWLEDGE CENTER TASK FORCE GROUP GROUP2 HIWIN CHICAGO R&D CENTER GROUP3 UNIVERSITIES MATRIX UK CHINA CIRCLE MEGA-FABS R&D CENTER

  18. 股東 員工 社會責任 長期發展 (研發、品牌、通路) 八、Hiwin可持續成長的模式 6.Hiwin可持續成長的模式

  19. 九、製造的新思維 • 製造不是目的,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 • 製造是一種服務 • 服務是創新的源頭 • 智慧自動化· 智慧製造· 智慧服務 ~卓永財-上銀科技董事長

  20. 十、結 語 • 『無法製造的國家將會崩潰。』 • ~豐田英二 • 『未來不是由前瞻來創造, • 而是透過實質的行動。 』~芬蘭科學院院長 Rainco Vayrynen, 2006

  21. 敬請指教!Q & 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