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第三章 文学与宗教

第三章 文学与宗教. 一、宗教的分类 1 、 历时性划分 (按其演进历程) 自然宗教(原始宗教)  人为宗教 (高级宗教) 2 、 横向概括 (当今世界上的宗教 ) 民族宗教:犹太教等。 世界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 二 、宗教的定义. 1. 诸面兼顾的界定: 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 2. 以信仰者为中心的界定: ① 宗教是对于我之所以为我的思量和承认。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文学与宗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文学与宗教

  2. 一、宗教的分类 • 1、历时性划分(按其演进历程) 自然宗教(原始宗教) 人为宗教 (高级宗教) 2、横向概括(当今世界上的宗教) 民族宗教:犹太教等。 世界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

  3. 二 、宗教的定义 1. 诸面兼顾的界定: 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 2. 以信仰者为中心的界定: ① 宗教是对于我之所以为我的思量和承认。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 ②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

  4. 3. 以神为中心的界定: • 宗教,指的是对被认为能指导和控制自然和人生进程的超人力量的迎合或抚慰。 ——詹姆斯.G.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

  5. 4. 以信仰者的体验为中心的界定: • ① 宗教是“对神既敬畏又向往的感情交织”。 • ——鲁道夫·奥托( Rudolf Otto,1869-1937)。 • ②宗教是人对于无限存在物的渴求、信仰和爱慕。 • ——弗雷德里赫·麦克斯·缪勒(Friedrich Max Muller,1823—1900)

  6. 5.以社会功能为中心的界定: •   宗教是与神圣事物相关联的信仰和行为的统一体。 • ——埃米尔·杜尔凯姆(Emile Durkhelm,1859—1917)

  7. 6.从起源的角度做出的界定: •   “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 注: 马克思的以上描述和概括,有助于理解“中东地区为何成为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

  8. 7. 从病理学的角度做出的(诡异)界定: • 宗教是一种群体性的神经症状。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 8. 从认识论角度做出的界定: • 宗教是对超越人类知识的某种力量的信仰。 •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9. 9. 从宗教的本质的角度做出的界定:  “宗教,就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指一种终极的关怀。” ——保罗·蒂利希(Paul Johannes Tillich,1886-1965 )

  10. 10. 从否定宗教的角度所作的界定: 有的人可能会用书本打人,但“打人”绝不是书本的基本内涵或主要功能。(有个别人把宗教当成“迷信”、视宗教为“伪善”、认为宗教“排他”,这些也不是宗教的本真“面目”。)

  11. ① 宗教是“迷信”。 事实上:宗教与科学不但不相悖,反而相辅相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182页,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12. 宗教与科学同根同源,都是追求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解读和把握,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 宗教侧重的是超验世界,追问的是人的终极价值和伦理信仰问题;科学侧重的是现实世界,求索的是科学认知和工具理性问题。宗教是在“精神”层面上引导、规范人类的行为,科学是在“物质”层面上指导人们的实践。

  13. 虽然历史上有过个别宗教组织迫害科学家的案例,但在更长的时间、更广的范围中,教会、教会学校等一直在助推科学研究的进程。虽然历史上有过个别宗教组织迫害科学家的案例,但在更长的时间、更广的范围中,教会、教会学校等一直在助推科学研究的进程。 除了事实上的助推之外,宗教还能够赋予科学以崇高性、神圣性。比如,在基督新教的理念中,科学求索不仅是信众的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信众的必须履行的职责。

  14. 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曾宣称,那些忽视探索自然的人,与那些在探究上帝的作品时忘记了创世主的人一样有罪。 • 所以,才有了被爱因斯坦不幸而言中的事实:“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宗教感情的人”。(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283页)。

  15. ②宗教是一种“伪善”的教化体系。

  16. ③宗教是一种“排他”的意识形态。 • 事实上:各种宗教的至上神名异而实同。皆为“至真至善之载体”,只是人们给ta起的名字不同。

  17. 11. 宗教的“非定义”。 • “非”者,“祛”也。此处的“非定义”,特指对族群祛除宗教之后可能招致的的“非宗教状态”的界定。 • ① 至上神死,人间神生。 • 所以,一旦宣布从来没有超“人间”的“造物主” ,势必有“人间”的人冒出来让族群把其视为“缔造者” 。

  18. ② 精神消弭,物欲横生。 • 否定了精神上的提升力量,物质上的下坠的力量就会一家独大并进而控制族群,导致族群物欲横流。

  19. ③ 正道既去,邪规必生。 • 在族群内部,“笑贫不笑娼”、“仇富嫌贫”……..。 • 在地球村上,……

  20. 12. 其他界定: • ① 宗教是人生对善的追求 。 ——布莱德 • ② 宗教是人追求与宇宙和谐的一种感情。 ——迈克塔格特 • ③ 比文“教材”P216-P217亦有若干界定。

  21. 三、文学与宗教之关系 • 1、文学与宗教有着相似的起源、相近的旨归。 • 起源: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远古神话,往往既是最早的文学文本,也同时是最早的宗教文本。 • (以色列: 创世记) • 旨归:文学与宗教,皆是人类创造的、区别于物质世界的精神形态。二者作为现实世界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特殊映现,皆 追问现实、叩问人生、拷问人性,并总是涵蕴着人类对更理想之世界的崇尚。

  22. 2、文学与宗教皆用形象思维把握世界。 • 关于“文学使用形象思维”的问题,我们无须赘述。 • 关于宗教的“形象思维”:宗教信仰有一个本质的特征,这就是它的超验性。宗教言说的是一种难以用抽象概念解释的神秘世界,并且他面对的是包括各阶层(包括文盲阶层)的信众。人们在对难以言说的事物进行言说的时候,在对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事物进行把握的时候,在对最底层民众言说高深道理的时候,最切实可行的方式就是用“形象思维”。

  23. 3、宗教经典不但包含文学故事,也常常同时就是文学经典(作品)。3、宗教经典不但包含文学故事,也常常同时就是文学经典(作品)。 • (1) 宗教经典通常包含着大量的文学故事: • (例证多如天上星、海边沙。——略) • 注: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犹太教《圣经》之共有文学故事: • ① Adam诞生—— 亚当(《圣经》),阿丹( 《古兰经》 ); • ②Noah方舟——诺亚(《圣经》),努哈( 《古兰经》 );

  24. ③Abraham迁徙——亚伯拉罕(《圣经》),易卜拉欣( 《古兰经》 ); • ④Joseph出仕埃及——约瑟(《圣经》),优素福( 《古兰经》 ); • ⑤Moses领众民出埃及——摩西(《圣经》),穆萨( 《古兰经》 )。

  25. (2)宗教经典与文学经典两位一体: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之经典皆同时为文学经典。(2)宗教经典与文学经典两位一体: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之经典皆同时为文学经典。 • 以基督教的《圣经》为例。 • 法国杰出作家雨果说过:“正像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部《圣经》都是诗”。 (广义的诗——文学)

  26. 基督教的《圣经》的不同篇章,实际上就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基督教的《圣经》的不同篇章,实际上就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 A、 神话传说: • 《创世记》等。 • B、史传文学: • 《士师记》等。 • C、小说: • 《路得记》、《约拿书》等。

  27. D、诗歌: • 《诗篇》、《雅歌》等。 • E、剧作(诗剧): • 《约伯记》。

  28. 4、文学变革与宗教变革常常相辅相成。 •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 (2)佛教、道教思想的盛行与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

  29. 5、宗教的典故、题材、故事、人物、语言、意象、观念等都会对文学产生影响。5、宗教的典故、题材、故事、人物、语言、意象、观念等都会对文学产生影响。 • ⑴佛教: • 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佛教的观念、佛教的人物、佛教的故事,在中国文学中打下了无数的印记。

  30. 比如,《西游记》中,取经故事、唐僧形象,都是典型的“佛教印记”;甚至孙悟空形象,也有佛教典籍中的神猴哈努曼的影子。比如,《西游记》中,取经故事、唐僧形象,都是典型的“佛教印记”;甚至孙悟空形象,也有佛教典籍中的神猴哈努曼的影子。

  31. ⑵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学和中国文学影响巨大。 • 伊斯兰教对中国当代作家张承志影响尤其大。(张承志的长篇小说《心灵史》就是直接写的伊斯兰教的故事。)

  32. (3)基督教: 基督教对欧美文学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人们常常把西方文化视为基督教文化,而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 基督教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林语堂、冰心、鲁迅等。)

  33. 6、宗教对文学大师与文学杰作具有催生作用。6、宗教对文学大师与文学杰作具有催生作用。 • 我们完全可以戏仿爱因斯坦的那句话( “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宗教感情的人”)而得出一个相似的命题:很难在造诣较深的文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宗教感情的人。 • 国外的,大家也许已被告知过,没有宗教教没有托尔斯泰和他的《复活》,没有宗教也没有雨果和他的《悲惨世界》,没有宗教也不会有莎士比亚和他的剧作,……

  34. 我们再看看国内,没有宗教会有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吗?曹雪芹自称“情僧”,称他的《红楼梦》为《情僧录》,并说《红楼梦》的主旨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红楼梦》的宏观叙事框架更是由“僧”与“道”来支撑。 所以,没有宗教就不会有曹和尚和他的情场忏悔录。

  35. 《西游记》就更不用说了,核心故事以及所有的分支故事都与佛教“不弃不离”。 《西游记》就更不用说了,核心故事以及所有的分支故事都与佛教“不弃不离”。 • 《聊斋志异》,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部民间宗教故事集。 • 至于现代的鲁迅,如果没有宗教式的耶稣般的献身的热诚,他能坚强到以一个孤独者的身份终生开挖食人族的祖坟、昼夜抗击无边的黑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