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危機個案的辨識與處理

危機個案的辨識與處理. 國立交通大學諮商中心 / 教育研究所 助理教授 國家高考諮商心理師 許鶯珠. 一、一些個案的啟示. ( 一 ) 教師的省思: 1. 顏清標的兒子早婚報導 2. 暗夜哭聲,虐童案件 1 小時 1 件 (5/4) 3. 網路交友遭性侵 4. 外籍媽媽的增多,文化差異與教養. ( 二 ) 受虐兒的後續人生.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危機個案的辨識與處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危機個案的辨識與處理 國立交通大學諮商中心/教育研究所 助理教授 國家高考諮商心理師 許鶯珠

  2. 一、一些個案的啟示 (一)教師的省思: 1.顏清標的兒子早婚報導 2.暗夜哭聲,虐童案件1小時1件(5/4) 3.網路交友遭性侵 4.外籍媽媽的增多,文化差異與教養

  3. (二)受虐兒的後續人生 1.短短2年,台灣家暴案增加了1.42倍.平均每個月就有超過4個孩子,因為受虐家暴,而死於非命。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92年有5349名兒童遭到虐待。兒童福利聯盟估計,去年全年受虐孩童突破9000人,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孩子受虐。 2.受虐兒童的年齡層以9歲到11歲者最多,佔總數的32%,其次是6歲到8歲者,佔30%,零歲到2歲者,佔總數的15%。 3.而13個月來,因為攜子自殺或虐待事件死亡的兒童人數高達56人,平均1個月就有4.31個孩子死亡,讓人不禁要問,大人都在幹什麼!

  4. (二)受虐兒的後續人生(續) 1.死亡 2.施虐者(攻擊性強) 3.退縮自卑者

  5. (三)教師可以做什麼? 1.我們能掙脫社會的單一價值觀-成績嗎? (1)五隻猴子的故事~禁忌的觀點是否束縛著你? (2)誰的觀點談偏差? 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6. (三)教師可以做什麼?(續) 2.「新、多、變」的觀念 (1)新觀念是一種創新:不同的時代,教師的角色也不同,「傳道、授業、解惑」新意涵。 (2)多元觀念是一種尊重→對不同族群的尊重,外籍新娘、低社經地位的孩子的包容,別流於「何不食肉糜」的迷思 (3)變的觀念強調彈性→二十年前的教育,教導現代孩子,適應二十年後的社會,我們能只傳授知識、記憶嗎?

  7. 二、危機的概念 (一)基本假設: 危機是一件可能威脅個人生命的事件,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生命中的事件,也可能發生在教師身上。面臨危機的人其實是有能力的,欠缺的是一個『指引者』 (危機個案簽不自殺協定)

  8. 二、危機的概念(續) (二)危機的定義: 個人慣用的問題解決方式失敗,而擾亂了內心的平衡狀態,導致混亂、絕望、沮喪、迷惑與痛苦。 危機就是轉機。

  9. 二、危機的概念(續) (三)危機的發生因素 1.經常可預測的天然災害:如颱風、水災、土石流 2.不可預知的天然災害:如地震 3.人為的意外事件:火災、校園運動器材傷人事件、火燒車 4.人為的蓄意暴行:受虐、被綁架 5.發展的危機:兒童階段的學習、生病、成長

  10. 三、國中小兒童常見的危機事件 (一)受虐兒 (二)學習障礙而產生的醜小鴨自卑心 (懼學症) (三)人際關係的孤獨兒 (四)家庭因素的憂鬱小孩 (五)其他:同性戀、絕食、常病

  11. 四、危機個案的辨識 (一)危機孩子的幾種傾向: 1.在十二歲前失去過心愛的或生命意義重大的人 2.家庭呈現出不良的溝通型態 3.孩子沒有學會如何處理問題 4.承受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心理、生理及情感的壓力,不知道如何應付壓力 5.沒有得到安全感、成就感、信任及友誼的滿足 6.認為自殺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沒有其他途徑更好

  12. 四、危機個案的辨識(續) (二)情緒低潮是危機的主因 1.對平時的活動失去興趣,表現出悲傷、憂鬱或暴躁的態度 (對國中小學生,憂鬱可能用憤怒來表示) 2.飲食、胃口或體重發生變化 3.睡眠習慣改變 4.心理因素引起的焦慮增加;行為變的煩躁,坐立不安

  13. 四、危機個案的辨識(續) (二)情緒低潮是危機的主因(續) 5.失去活力,無精打彩或疲憊 6.經常自責,帶有過深或不必要的罪惡感,把週遭的錯攬到身上 7.無法集中注意力,課業顯著退步 8.一在出現死亡或自殺的念頭

  14. 五、危機個案的處理 (一)教師的壓力: (1)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 (2)投射作用 (3)輔導過程的壓力:擔心 (4)團隊榮譽的壓力

  15. 五、危機個案的處理(續) (二)處理原則:先處理情緒 1.同理心 2.與孩子同步 3.基本的晤談原則

  16. 3.基本晤談原則 (1)『恨鐵不成鋼』的壓力:無法跨越的鴻溝 (2)事出並非定有因: • 不談為什麼,重在是什麼,能做什麼 • 意念、感受、行為都可造成改變 (行為入手較具體) (3)問題症狀也有其功能 (4)小改變造成大改變:改變是漸進的,跨越障礙 (5)複雜的問題需要簡化的解決方式 (6)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17. (三)判別危機的程度 1.需不需要通知社會局或家長 2.需不需要成立危機小組 3.需不需要醫療介入 4.需不需要轉介 (四)專業心理諮商

  18. 結 論 • 使人瘋狂的不是死亡這一類生活的大改變,而是在沒有多少時間時,鞋帶卻斷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