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测量学的定义 第二节 测量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第三节 测量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测量学的定义 第二节 测量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第三节 测量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节 测量学的定义 一、 测量学的定义 二、 测量学的分支 三、 测量学的任务. 一、测量学的定义 定义: 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置的学科。. 二、测量学的分支 大地测量学: 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和测定方法,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布设大地控制网和重力网。 摄影测量学: 研究利用航天、航空、地面的摄影和遥感信息,进行测量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测量学的定义 第二节 测量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第三节 测量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测量学的定义 第二节 测量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第三节 测量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 第一节 测量学的定义 一、测量学的定义 二、测量学的分支 三、测量学的任务

  3. 一、测量学的定义 定义: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置的学科。

  4. 二、测量学的分支 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和测定方法,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布设大地控制网和重力网。 摄影测量学:研究利用航天、航空、地面的摄影和遥感信息,进行测量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地图制图学:研究利用测量所得资料如何投影编绘成地图,以及地图制作的工艺技术和应用的学科。 普通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地区的地貌、地物测绘成地形图基本理论和方法。 工程测量学:研究测量和制图的理论和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5. 三、测量学的任务 测定: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 测设: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也叫放样。

  6. 第二节 测量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一、测量工作的内容 二、测量工作的原则 三、测绘工作的基本步骤

  7. 一、测量工作的内容 地形图测绘(测定) 施工放样(测设) 基本工作:就是测角、测距和测高差。

  8. 二、测量工作的原则 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步步有检核。

  9. 三、测绘工作的基本步骤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碎部测量:测定地貌、地物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10. 控制测量

  11. 碎部测量

  12. 无论是控制测量、碎部测量还是施工放样,其实质都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也就是测定三个元素:水平角β、水平距离l和高差h。无论是控制测量、碎部测量还是施工放样,其实质都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也就是测定三个元素:水平角β、水平距离l和高差h。 所以说,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和水平角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观测、计算和绘图是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

  13. 第三节 一些基本概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面点位置的表示

  14.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水准面: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 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是测绘工作的基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实体。代表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参考椭球面:用大小与大地体很接近的旋转椭球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小,其外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工作的基准面。

  15. 二、地面点位置的表示 子午面:包括椭球旋转轴NS的平面。 起始子午面: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 子午线或经线、经圈: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

  16. 纬圈:垂直于旋转轴NS的平面与椭球面的交线。纬圈:垂直于旋转轴NS的平面与椭球面的交线。 赤道面:通过椭球中心且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 赤道:赤道面与椭球面的交线。

  17. 地理坐标: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绝对高程H。地理坐标: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绝对高程H。 大地经度L:通过地面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的夹角。从首子午线起算,向东为东经(0°~180°),向西为西经(0°~180°)。 大地纬度B:通过地面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由赤道面起算,向北为北纬(0°~90°),向南为南纬(0°~90°)。 绝对高程H: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18. 平面直角坐标系 南北方向为纵轴:x轴 东西方向为横轴:y轴 测量坐标系的Ⅰ、Ⅱ、Ⅲ、Ⅳ象限为顺时针方向编号。

  19. 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 地图投影:建立起椭球面上的点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学关系。

  20. 高斯投影的规律: • 投影后中央子午线成为一直线,且长度不变,其余子午线投影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 • 投影后的赤道为一直线,且与中央子午线正交,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 • 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

  21. 高斯投影分带: 6°带:自首子午面起,自西向东每6°为一带,全球共分60带。带号n与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有下列关系: L0=n×6°-3° 已知经度L求带号n:n =int(L/6)+1 我国境内有11个6°带(13带到23带) 3°带:自东经1°30′开始每隔经差3°划分,全球共分120带。带号n与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有下列关系: L0 =n×3° 已知经度L求带号n:n =int[(L-1.5)/3]+1 我国境内21个3°带(25带到45带)

  22. 高斯投影分带

  23. 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以中央子午线作为纵坐标轴x,赤道为横坐标轴y,其交点O为坐标原点。

  24. 高程系 绝对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高差:两点间的高程差。 相对高程:以任意假定一个水准面为高程起算面。从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25.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第二节 水准测量仪器和工具 第三节 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 第四节 水准测量成果的内业计算 第五节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第六节 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减弱措施

  26.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的仪器,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已知一点高程,推算另一点高程的方法。

  27. 测量并计算高差:hAB=a-b=HB-HA 则:HB=HA+hAB 可以求出视线高:Hi=HA+aHB=Hi-b

  28. 已知:HA=34.248m,a=2.145m,b=1.684m hAB=a-b=0.461m 则:HB=HA+hAB=34.248+0.461=34.709m

  29. 第二节 水准测量仪器和工具 一、水准仪 二、水准尺和尺垫 三、水准仪的安置和使用

  30. 一、水准仪 水准仪:是能够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构成。 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分划板组成。 视准轴:十字丝交点和物镜光心的连线。

  31. DS3型水准仪 数字精密水准仪 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 自动安平水准仪

  32. 水准器:是用以整平仪器的器具,分为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水准器:是用以整平仪器的器具,分为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 水准管轴:管内圆弧中点处的水平切线,用LL表示。

  33. 当气泡位于小圆圈中央时,圆水准器轴处于铅垂位置。当气泡位于小圆圈中央时,圆水准器轴处于铅垂位置。

  34. 二、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尺:是水准测量时使用的标尺,有直尺、折尺和塔尺。 尺垫:水准尺竖立在尺垫的半圆球顶上,尺垫只在转点上使用。

  35. 三、水准仪的安置和使用 仪器安置 整平 瞄准 消除视差 读数 仪器安置:打开三脚架并使其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将三脚架尖踩入土中,将水准仪用中心螺旋固定于三脚架头上。 整平:用脚螺旋将圆水准器的气泡调整居中。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致。 瞄准:概略瞄准水准尺 目镜对光,使十字丝呈像清晰 物镜调焦,使水准尺分划呈像清晰 转动微动螺旋,精确瞄准。

  36. 消除视差: • 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晃动时,若十字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也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 视差产生的原因:由于目镜调焦不仔细或物镜调焦不仔细,使得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 消除方法: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再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标尺成像清晰。 • 读数:利用中丝在尺上读数,估读至毫米。

  37. 图中的读数为0.860m。

  38. 第三节 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 一、水准点 二、水准路线的形式 三、水准测量的实施 四、水准测量的检核

  39. 一、水准点 水准点: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求得其高程的地面标志点,简记为BM (Bench Mark) 。 水准测量通常是从水准点引测其它点的高程。

  40. 二、水准测量路线形式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开始,沿一条闭合的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该起点的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开始,又附合到另一个已知水准点的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开始既不附合到另一水准点,也不闭合到原水准点的水准路线。

  41. 闭合水准路线

  42. 附合水准路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