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九章 现场访问 ( 提问 )

第九章 现场访问 ( 提问 ). 发放现场。举报人讲从 23 日开始陆续有媒体人到来 ,25 日竟有 200 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所谓媒体记者聚集在干河煤矿办公楼的三层排队领取"封口费" , 根据来的时间的早晚,媒体的大小分为几个等级的封口费标准,高的几万少的几千。. 停在发放现场的北京某电视台的采访车. 来自各地的记者楼道里三个一群 , 五个一伙,三楼的楼道内及每间办公室里到处是记者,由煤矿的人负责登记后根据记者的身份就可以领到不同的封口费。. 被拍下的封口费登记簿。. §9-1 访问的价值与访问的选择. 一.访问的价值 1 .是获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的有效途径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现场访问 ( 提问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现场访问(提问)

  2. 发放现场。举报人讲从23日开始陆续有媒体人到来,25日竟有200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所谓媒体记者聚集在干河煤矿办公楼的三层排队领取"封口费",根据来的时间的早晚,媒体的大小分为几个等级的封口费标准,高的几万少的几千。发放现场。举报人讲从23日开始陆续有媒体人到来,25日竟有200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所谓媒体记者聚集在干河煤矿办公楼的三层排队领取"封口费",根据来的时间的早晚,媒体的大小分为几个等级的封口费标准,高的几万少的几千。

  3. 停在发放现场的北京某电视台的采访车

  4. 来自各地的记者楼道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三楼的楼道内及每间办公室里到处是记者,由煤矿的人负责登记后根据记者的身份就可以领到不同的封口费。来自各地的记者楼道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三楼的楼道内及每间办公室里到处是记者,由煤矿的人负责登记后根据记者的身份就可以领到不同的封口费。

  5. 被拍下的封口费登记簿。

  6. §9-1 访问的价值与访问的选择 • 一.访问的价值 • 1.是获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的有效途径 • 2.是获得真实的材料的有效途径

  7. 二.访问的选择 • 1.访问对象的选择 • 2.访问时机的选择 • 3.访问场合的选择 • 4.记者自身形象的选择

  8. 三.提问的实质 • 是由记者抛出的联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纽带.

  9. 四.提问的宏观分类 • 1.开放式 • (1) 特点 • 给对方更多自由,但双方联系较松散 • 气氛较轻松自如,但难以深挖 • 提问省力,若要认真回答则比较困难 • (2) 适用范围 • 转入话题 搜索情况 发现遗漏 • 调节气氛 缓冲压力

  10. 2.闭合式 • (1) 特点 • 给对方自由余地小,但双方联结比较紧密具体 • 问题具体,范围严格,有利于记者深入情况和获得对某问题的明确回答,但有可能因记者选择不当而丢掉更好的提问点 • 提问费力,但回答简单 • (2) 适用范围 • 突破 深入 追问 证实

  11. §9-2 提问的原则 • 一.问得要具体 • 1.问得具体能换得答案具体 • 2.问得具体才能问出生动的材料

  12. 二.问题要有特殊性 • 指记者所提的问题只有由特定的采访对象回答才最合适。问题的特殊性也意味着问题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可以增强访问内容的新闻性。

  13. 三.问题要有新意 • 1.针对新出现的事物、现象、观念发问 • 2.寻找与众不同的角度,问出新的观点和材料

  14. 四.问到关键点 • 指表现新闻主题所需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内容,也是受众最想知道、最感兴趣的内容。

  15. 五.提问要有策略 • 1.问题要设计得合乎情理 • 2.注意尖锐性问题的过渡 • 3.开放性问题和具体问题的配合

  16. §9-3 提问的方式 • 一.正问法 • 直接向采访对象正面提出问题,让采访对象一听就知道记者要了解什么。 可以提高采访效率

  17. 二. 侧问法 • 1. 什么是侧问法 • 记者提问时,不便从正面直接提出问题,而从侧面入手,绕个圈子,然后再回到记者要问的主题上。

  18. 2. 什么情况下适宜用侧问法 • (1) 不知道采访对象对记者要采访的事情的态度,侧问可以起投石问路的作用,明确对方态度后再作进一步采访。 • (2) 采访的事情较为敏感,直截了当地问会引起采访对象的警觉而拒绝接受采访。 • (3) 明知对方不愿回答问题,但还是想通过对方来获取相关材料,采取侧问法,为对方制造错觉,以为记者没有问这个问题,这样就有可能达到效果。

  19. 三. 反问法 • 逆向提出问题,也有人称作激将法。记者提问时,采访对象不肯回答,记者从相反方向提出问题,迫使对方非答不可。 • 1. 激问 • 2. 错问

  20. 四. 自发式提问 • 问题一旦提出,即使采访对象不回答问题,或回答无可奉告,记者也可以写出报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