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山东省部分地区蔬菜灰霉病、白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监测

山东省部分地区蔬菜灰霉病、白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监测.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刘峰 2012-2-26 济南. 第一部分 灰霉病. 一、灰霉病生物学--- 灰霉病的发生与为害. 灰霉病是保护地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发生极其普遍,其中黄瓜、番茄、辣椒、西葫芦、韭菜、花卉等作物受害较重。 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茬次增多,为灰霉病的滋生蔓延创造了条件,重病年份损失在 30% 以上。. 灰霉病生物学--- 灰霉病发生的条件. 低温、高湿、弱光 病菌在 2~31℃ 均可发育, 发育适温 18 ~ 23℃ ;

j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山东省部分地区蔬菜灰霉病、白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监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山东省部分地区蔬菜灰霉病、白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监测山东省部分地区蔬菜灰霉病、白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监测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刘峰 2012-2-26 济南

  2. 第一部分 灰霉病

  3. 一、灰霉病生物学---灰霉病的发生与为害 • 灰霉病是保护地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发生极其普遍,其中黄瓜、番茄、辣椒、西葫芦、韭菜、花卉等作物受害较重。 • 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茬次增多,为灰霉病的滋生蔓延创造了条件,重病年份损失在30%以上。

  4. 灰霉病生物学---灰霉病发生的条件 • 低温、高湿、弱光 • 病菌在2~31℃均可发育,发育适温18~23℃; • 多循环 分生孢子 • 弱寄生 • 相对湿度75%时开始发病,90%以上时发病极盛。 • 春季连阴天多,气温不高,棚内湿度大,结露持续时间长,放风不及时,发病重。 • 棚温高于31℃,病情受抑制。

  5. 二、防治灰霉病的策略 • 生态控制 控湿 • 化学防治

  6. 三、防治灰霉病的药剂 • 以化学农药为主 • 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异菌脲 • 苯并咪唑类多菌灵、甲基硫菌灵 • 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 • 嘧啶胺类嘧霉胺、嘧菌环胺、嘧菌胺 • 吡啶胺类 氟啶胺、啶酰菌胺 • 吡咯类 咯菌腈 • 酰胺类 环酰菌胺 • 三唑类 苯醚甲环唑等

  7. 四、常用施药方法 • 烟雾法:(1)使用烟剂;(2)使用烟雾机 • 粉尘法:喷粉器 • 喷雾法:喷雾器

  8. 五、灰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敏感性监测 (2009-2010) • 泰安市----房村镇(番茄)、良庄镇(番茄)、农大园艺站(黄瓜)。 • 济宁市---长沟镇、南张镇(番茄)、曲阜市董庄乡(草莓) • 德州市---武城县郝王庄镇,蔡村乡(番茄)。 • 莱芜市---方下镇(番茄) • 寿光市---稻田镇、岔河镇、田马镇(番茄) • 淄博市---高青县田镇镇(番茄) • 聊城市---莘县

  9. 图1 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分布 90% 高抗菌株适合度高

  10. 《山东农业科学》,1997(3) • 1995~1996年山东省10个地市分离282个菌株。 • 对多菌灵抗性菌株占测定菌株总数的81·9%,高水平抗性菌株占绝对优势。 • 金乡、寿光、菏泽、邹平、滕州、莘县、苍山、抗性菌株100%,济南济阳28%、莱西45%、淄博96%。

  11. 图 2 灰霉菌病对乙霉威的敏感性频率分布 50%

  12. 图3 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频率分布 80% 高抗菌株适合度低

  13. 《山东农业科学》,1997(3) • 1995~1996年山东省10个地市灰霉菌田间抗腐霉利、多菌灵调查,分离到458个菌株。 • 抗腐霉利菌株占测定菌珠总数的61·4%,均为低水平抗性菌株。 • 聊城市莘县抗性菌株占测定菌株数量的9·1%; • 金乡、寿光、成武、滕州等地抗性菌株比率达96·3%~100%; • 邹平、淄博、济南地区抗性菌株比率分别为45·5%、46·9%、62·9%; • 莱西和苍山未检测到抗性菌株。

  14. 图 4 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频率分布 >60%

  15.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3)---河北、山东

  16. 图5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频率分布 >90%

  17. 七、防治灰霉病具有应用潜力的杀菌剂 1、啶菌噁唑 最小0.0693 g /mL , 最高为 3.0578g /mL, EC50平均值为0.2045g /mL

  18. 田间抗性菌株的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啶菌恶唑与嘧霉胺、腐霉利、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之间无交互抗性田间抗性菌株的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啶菌恶唑与嘧霉胺、腐霉利、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之间无交互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2009(1),河北

  19. 2、啶酰菌胺 表1不同地区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

  20. 表2 抗药突变体抗性遗传稳定性测定 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 与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嘧霉胺无交互抗性

  21. 3、咯菌腈 无交互抗性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山东

  22. 《农药学学报》,2002(3)----河北草莓

  23. 蘸(喷)花

  24. 4、嘧菌环胺(Cyprodinil) 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与三唑类、二甲酰亚胺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苯并咪唑类、苯基吡咯类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农药,2010(4)----江苏

  25. 5、氟啶胺 • 日本石原,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与嘧霉胺、 异菌脲、 多菌灵、 乙霉威和啶酰菌胺无交互抗性。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3)---河北、山东

  26. 6 三唑类杀菌剂 无交互抗性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山东

  27. 农药学学报,2002(3)---河北草莓

  28. 六、化学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药剂方面 • 单季用药次数多 • 用药不当 • 防治灰霉病的新品种不断涌现,抗性风险需要评估 • 抗药性产生速度快? 灰霉病菌方面 • 易变异 • 弱寄生、适应性强 施药技术方面 • 施药频率高 • 施药不周到(用水少) • 喷雾器质量差 • 防治不及时(低温、阴雨天)

  29. 小结 • 抗性=无效 • 防治灰霉病的新品种较多,但抗性风险值得关注 • 重视防治技术 功能助剂、药械 • 农民用药行为如何规范?

  30. 第二部分 白粉病 一、白粉病症状

  31. 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 Poll • 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在20~25℃时,相对湿度75~80%,最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 保护地瓜类白粉病发生较露地为重 • 下部成熟叶片发病重 • 多循环 分生孢子 • 产孢量大

  32. 二、主要防治方法 • 以化学防治为主 • 目前登记防治药剂 • 甲基硫菌灵、硫磺、福美双 • 三唑类 腈菌唑、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氟菌唑、 • 戊唑醇、己唑醇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 唑胺菌酯、烯肟菌胺 • 其他 乙嘧酚、氟吡菌酰胺

  33. 三、白粉病菌敏感性监测

  34. 7个不同地区黄瓜白粉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青岛城阳、泰安肥城、寿光等地对的EC50平均值相对最高在0.2943~0.1872 mg/L之间,显著低于其他检测地区白粉病菌对药剂的敏感度。 • 青岛城阳、肥城、淄川、山西运城四个地区黄瓜白粉病菌对氟硅唑、氟菌唑、四氟醚唑的敏感度无显著差异, EC50平均值均在0.1759~0.0319之间。

  35. 三唑类药剂对泰安黄瓜白粉病菌敏感性年度监测(2009年)三唑类药剂对泰安黄瓜白粉病菌敏感性年度监测(2009年)

  36. 7种药剂对泰安地区白粉病菌的敏感性(2010年)7种药剂对泰安地区白粉病菌的敏感性(2010年)

  37. 较理想防治药剂 • 三唑类杀菌剂----抗性发展速度慢于QoIs • 三唑类与其他药剂混配、轮用、控制施药次数 其他问题 • 安全性?

  38. 线粒体呼吸抑制剂QoIs类杀菌剂醚菌酯、嘧菌酯对青岛城阳、寿光等地区黄瓜白粉病菌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20.8696和19.8778,显著低于淄川、济宁、山西运城等地。线粒体呼吸抑制剂QoIs类杀菌剂醚菌酯、嘧菌酯对青岛城阳、寿光等地区黄瓜白粉病菌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20.8696和19.8778,显著低于淄川、济宁、山西运城等地。 • 吡唑醚菌酯对三个地区白粉病菌的敏感性差异不大。

  39. 四、三唑类杀菌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40. 三唑类杀菌剂处理黄瓜幼苗期

  41. 环丙唑醇二次药后15天植株新生叶片

  42. 田间成株期药害

  43. 浸种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44. TC浸种处理对出苗的影响 TC 133.3mg/kg CK TC 66.7mg.kg TC 33.3mg.kg

  45. CC浸种处理对出苗的影响 CC 100 mg/kg CK CC 25 mg.kg CC 6.25 mg.kg

  46. 三唑类杀菌剂对发芽期黄瓜生长的影响(2009)三唑类杀菌剂对发芽期黄瓜生长的影响(2009)

  47. 黄瓜子叶期间隔20天施药安全性(2010)

  48. 黄瓜子叶期正常新生叶片及节间 三唑类处理黄瓜子叶期新生叶片及节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