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书画文化与旅游

书画文化与旅游. 一、工作任务 二、知识素养 三、实用技能 四、实景训练 五、心得体会. 本章内容. 工作任务. 接待 “ 书法文化艺术 ” 之旅 一行 46+1 人. 需同学们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1. 根据该团特点,制定一份周密的全 陪首站接待计划。 2. 根据该团特点,撰写一份叠彩山 的导游词。. 交流与点评. 1 、每组代表上台公布本组的接待方案. 2 、同学们互评、打分. 3 、老师点评. 4 、选出最优作品,奖励. 一、工作任务 二、知识素养 三、实用技能 四、实景训练 五、心得体会.

ji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书画文化与旅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书画文化与旅游

  2. 一、工作任务 二、知识素养 三、实用技能 四、实景训练 五、心得体会 本章内容

  3. 工作任务 • 接待“书法文化艺术”之旅 • 一行46+1人

  4. 需同学们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 1. 根据该团特点,制定一份周密的全 • 陪首站接待计划。 • 2. 根据该团特点,撰写一份叠彩山 • 的导游词。

  5. 交流与点评 1、每组代表上台公布本组的接待方案 2、同学们互评、打分 3、老师点评 4、选出最优作品,奖励

  6. 一、工作任务 二、知识素养 三、实用技能 四、实景训练 五、心得体会 本章内容

  7. 知识素养 • 1、中国书法的特色 • 2、中国书法流派及代表人物 • 3、中西绘画比较

  8. 1、中国书法的特色 • (1)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 • (2)书法视觉形象美的重要因素 • (3)书法艺术的灵魂

  9. (1)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 • 汉字体势是构成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 汉字体势是直观视觉形象和抽象意蕴的结合, 是万物的物象与人的意象的结合。

  10. (2)书法视觉形象美的重要因素 • 笔墨、笔韵是书法视觉形象美的重要因素。笔韵、墨趣是毛笔带墨运行的笔记体现出的力感和韵律感。书法艺术是意性很强的造型艺术。

  11. (3)书法艺术的灵魂 • 书法艺术的情感性和个性是书法艺术的灵魂。书法是最自由、最心灵化的艺术,所以有“书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

  12. 知识素养 • 1、中国书法的特色 • 2、中国书法流派及代表人物 • 3、中西绘画比较

  13. 2、中国书法流派及代表人物 • 篆书 A、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B、小篆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 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14. (2)代表人物及作品   小篆的鼻祖--李斯 李斯篆书作品

  15. 隶书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16. 蔡邕的作品

  17.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18. 王羲之的作品: 《兰亭序》局部 (唐 冯承素摹本) 初月帖

  19. 王献之书法作品欣赏 鸭头丸 忽动帖 委曲帖

  20. 行书 行书之称始于西晋卫恒《四体绝书》。从行书的产生、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行书并没有开成独立的“行法”。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从而达到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的实用目的,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另外 ,行书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

  21. 苏东坡作品: 一夜贴 北游贴

  22.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

  23. 论书贴 食鱼贴 怀素作品

  24. 知识素养 • 1、中国书法的特色 • 2、中国书法流派及代表人物 • 3、中西绘画比较

  25. 我们能看出什么? • 一种气节——虚心劲节,铮铮傲骨。 • 西方人感到: • 如坠烟海,不知所云。

  26. 郑板桥曰: •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 • 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随有画意。 •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 • 墨、展纸、落笔,倏然变相,手中之竹,又 • 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 • 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竹乎哉!

  27. 可见中国画的特点: • 重在写意,以意统形, • 不求行似,但见气韵, •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8. 为达到此境界,中国画家 • 流连于山水之间,总在审美观照的同时 • 澡雪自己的心灵。 • 如:宗炳—— • 好山水,爱远游,西涉荆巫,南登衡岳。 • 石涛—— • 搜尽奇峰打草稿。 • 郭熙—— • 置一株花于深坑中”临共上而瞰之“。

  29. 石涛

  30. 徐渭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特长于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菊败荷,炉瓶彝鼎,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

  31.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躁动不安之感

  32. 不用桃红柳绿, 不借云蒸霞蔚 但见珠峰高耸 众山环拥 仿佛相互期盼 又似作揖朝拜 山间云雾蒸腾 岚气吞吐 枯枝发芽 春水初涨 郭熙

  33. 疏林薄雾,掩映几家农舍;绿柳丛中,走出几对轿马;码头岸边,疏林薄雾,掩映几家农舍;绿柳丛中,走出几对轿马;码头岸边, 百船满载待发,汴桥上下,万头攒动。 一派和和乐乐、熙熙攘攘、庸庸常常景象,全然不觉喧嚷繁杂, 体现出静谧安宁的乡村野景。

  34. 即使是宫廷画、工笔画 • 相对写实的画,其意与境的和谐特征也表现的一目了然。

  35. 《芙蓉锦鸡图》 寻欢作乐,沉迷酒色 的风流天子

  36. 《出水芙蓉图》 青春常在,花好百年

  37. 西方绘画: • 物我二分——追求外部世界的合规律性 • ,求形式之美。 •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模仿自然与注重艺术 • 形式的和谐统一。

  38. 这是意大利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理石雕像:“大卫”这是意大利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理石雕像:“大卫” • “大卫”雕像本来是公认的举世闻名艺术品

  39. 米开朗基罗作品---- • 摩西 (坐像) 现位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 犹太人中最高的领袖

  40. 达芙妮宁变 • 桂树也不委 • 身于神的故 • 事。 • 狂热与冷寂 • 运动与凝固 • 追求与幻灭

  4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 • --拉菲尔的不朽名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