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杜 甫 研 究

杜 甫 研 究. 导学课程三 授课教师 : 刘明华. 第三讲 杜甫的政治理想. 前面我们谈到了杜甫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忧患意识源自对社会人生的真诚,批判意识体现一个仁人志士的勇气。这一讲我们重点关注杜甫的重建意识。杜甫重建意识表现出一个以道自任的社会良知的政治理想。

jo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杜 甫 研 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杜 甫 研 究 导学课程三 授课教师:刘明华

  2. 第三讲 杜甫的政治理想 • 前面我们谈到了杜甫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忧患意识源自对社会人生的真诚,批判意识体现一个仁人志士的勇气。这一讲我们重点关注杜甫的重建意识。杜甫重建意识表现出一个以道自任的社会良知的政治理想。 • 忧患意识与批判意识均着眼于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一个社会良知,他不可能只揭伤疤,专戮痛处,他还必须开出疗世的药方。重建美好社会是社会良知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奋斗的目标。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其中既有对现实社会的否定,也包含着重建美好社会的理想。杜甫重建“风俗淳”的政治蓝图是以儒家的德治理想为底本的。 • 这一讲有三个重要内容: • 一是家庭和才学对其入世精神的影响。杜甫出生于一个富有儒学传统的家庭,他自幼便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又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尽管“近代陵夷”,但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他担当起重振家道的责任。此外,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都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这一节里面我们需要重点解读的作品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壮游》。

  3. 二是德治的理想的内容。杜甫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都是源自于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的理想政治模式仍是儒家的政治模式,即德政。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上重要的政治价值取向。一个社会必须有一种理想的纲常伦理来维系。杜甫的德治理想是“风俗淳”。其核心是要恢复良好的道德风尚,重树淳朴的民风。而重建理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朝廷风纪败坏不堪,所以,杜甫最为关心的又是朝廷的纲纪问题。这一节里我们需要重点解读的作品是《贫交行》、《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羌村三首》等。二是德治的理想的内容。杜甫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都是源自于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的理想政治模式仍是儒家的政治模式,即德政。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上重要的政治价值取向。一个社会必须有一种理想的纲常伦理来维系。杜甫的德治理想是“风俗淳”。其核心是要恢复良好的道德风尚,重树淳朴的民风。而重建理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朝廷风纪败坏不堪,所以,杜甫最为关心的又是朝廷的纲纪问题。这一节里我们需要重点解读的作品是《贫交行》、《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羌村三首》等。 • 三是杜甫理想中的政治模式。从杜甫的作品中可以感到,他认为历史上存在着两个可供当代和后世统治者效法的德治典范。一个是以尧舜为代表的三代之治,另一个是本朝的贞观之治及开元之治。杜甫亲历的开元之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忆昔》较为集中的体现了这一点。杜甫对德治典范的歌颂与怀念,既表现出重建的具体目标,也流露出今不如昔的忧患。 • 这一讲的重点和难点是德治理想和政治模式。德治理想中,要重点掌握“风俗淳”的内涵。政治模式中,要了解杜甫推崇的远古和当代的两个盛世。

  4. 第三讲 杜甫的政治理想 • 前面我们谈到了杜甫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忧患意识源自对社会人生的真诚,批判意识体现一个仁人志士的勇气。这一讲我们重点关注杜甫的重建意识。杜甫重建意识表现出一个以道自任的社会良知的政治理想。 • 忧患意识与批判意识均着眼于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一个社会良知,他不可能只揭伤疤,专戮痛处,他还必须开出疗世的药方。重建美好社会是社会良知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奋斗的目标。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抱负,其中既有对现实社会的否定,也包含着重建美好社会的理想。杜甫重建“风俗淳”的政治蓝图是以儒家的德治理治为底本的。 • 这一讲有三个重要内容: • 一是家庭和才学对其入世精神的影响。杜甫出生于一个富有儒学传统的家庭,他自幼便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又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尽管“近代陵夷”,但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他担当起重振家道的责任。此外,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都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这一节里面我们需要重点解读的作品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壮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