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國立高雄大學 東亞語文學系 「 日本研究理論與實務 I 」

國立高雄大學 東亞語文學系 「 日本研究理論與實務 I 」. 第 11 堂 20 11 年 12 月 5 日 教師 石丸雅邦.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作研究的疑問 ← 論文是疑問及其回答的組合。 最好是,各章節是支援論文大疑問的小疑問探討的文章。. 研究目的應以中立的方式表達,不該對研究發現預下任何暗示性假設 → 使讀者感到自作自演=警察的 誘導尋問、 強迫 自白 。.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研究背景: 向政府 、 基金會等申請研究經費 、 獎學金,寫研究計畫時寫:自我介紹。 研究動機: 學位論文,單獨刊物時寫。 學術期刊投稿,演討會等小論文時不用。.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立高雄大學 東亞語文學系 「 日本研究理論與實務 I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日本研究理論與實務I」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日本研究理論與實務I」 第11堂 2011年12月5日 教師 石丸雅邦

  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作研究的疑問←論文是疑問及其回答的組合。 最好是,各章節是支援論文大疑問的小疑問探討的文章。

  3. 研究目的應以中立的方式表達,不該對研究發現預下任何暗示性假設研究目的應以中立的方式表達,不該對研究發現預下任何暗示性假設 →使讀者感到自作自演=警察的誘導尋問、強迫自白。

  4.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研究背景: 向政府、基金會等申請研究經費、獎學金,寫研究計畫時寫:自我介紹。 研究動機: 學位論文,單獨刊物時寫。 學術期刊投稿,演討會等小論文時不用。

  5. 研究題目 別試想寫大主題: 例)「台日經濟關係研究」、「中國政治發展史」 ~「小題大作」為原則。

  6. 進行研究,發現資料很多,必須範圍縮小,或找不到資料的緣故範圍擴大是常見的。進行研究,發現資料很多,必須範圍縮小,或找不到資料的緣故範圍擴大是常見的。 副標題:鎖定及調整範圍方便。

  7. 文獻回顧:小的研究史。 日本博班通常拿學位的條件是論文及兩篇投稿或發表 →通常碩士論文和研究史。

  8. 按照該論文研究內容是否開拓性,或老問題來分。按照該論文研究內容是否開拓性,或老問題來分。 開拓性…可能過去研究少,擴大到相關領域。 老問題…過去研究很多,僅寫它就好。

  9. 怎麼找文獻?資料庫 現在很多,很方便。尤其線上電子資料庫。 有些資料庫僅在製作資料庫的地方。 例)中研院,台大

  10. 有些資料庫要錢的。 例)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的總督府檔案等。 國家圖書館: 全台圖書索引 全台碩博論文 全台期刊索引

  11. 全台碩博論文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全台碩博論文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 全台期刊索引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index.htm • 日本國會圖書館http://opac.ndl.go.jp/index.html

  12. 研究倫理 • 隱私vs公正性:能否別人確認-政治學,民族學-是否用實名 • 內容正確?:最好向當事者確認是否正確。

  13. 三角交叉驗證法 • 「三角驗證法」(triangulation)、三角交叉檢視法(Triangulation) • Norman Denzin 於1978 年首次引用於社會科學。 • 如果研究者只使用一個方法,難以拒絕被相信的研究結果受誘惑。 • 如果研究者使用二個方法,其結果說不定衝突。 • 若通過使用三個方法來獲得的答案都不同,研究者知道必須反思,重新整理( reframed )假設架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