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初中数学课堂生成性 资源开发与利用 (09B111)

市教育科学 “ 十一五”规划课题说明及操作指引. 初中数学课堂生成性 资源开发与利用 (09B111). 雷珮瑛. 课题的初步设想:. 1. 课题以“善待学生的错误”的专题研究为起点,逐步延展到“回应不同声音”、“直面突发事件”等的研究。其操作步骤为记录过程→寻根反思→集思广益→形成资源库,提升教学机智。. 课题解读. 2. 本课题从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入手,设想通过撰写反思,促使教师重视学生错误的根源,不同声音的起源,引导教师在课堂中甚至课外有效地加强师生交互的深度和广度,以求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初中数学课堂生成性 资源开发与利用 (09B111)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说明及操作指引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说明及操作指引 初中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09B111) 雷珮瑛

  2. 课题的初步设想: 1. 课题以“善待学生的错误”的专题研究为起点,逐步延展到“回应不同声音”、“直面突发事件”等的研究。其操作步骤为记录过程→寻根反思→集思广益→形成资源库,提升教学机智。 课题解读 2. 本课题从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入手,设想通过撰写反思,促使教师重视学生错误的根源,不同声音的起源,引导教师在课堂中甚至课外有效地加强师生交互的深度和广度,以求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 借用我区的学科网站,开拓教研交流专栏,以网络资源的形式呈现资源库,把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等研究成果,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目录为索引,为一线教师提供超市货架式服务。 • 期待更多的老师为我区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出一份力

  3. 案例分析 教学片段1: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的分式方程”一节教学课中,对于解分式方程有时会产生增根的原因的探究是教学难点。在教案设计中老师A是这样安排的:请学生先检验刚刚求出的方程 的x的值x=1是不是原方程的根。 就在请学生寻找产生增根的原因时,有一位男生提出“对于方程,当x=1时,在去分母过程中所乘的最简公分母的值为0,这不符合‘等式性质二’的条件要求,所以会产生增根。” 老师A告诉学生:“这是我稍后要介绍的另一种检验增根的方法,我们先把你刚才讲的方法放一放。”

  4. 教学片段2: 老师B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先给出题目解方程: 4x2-12x+9=0。 案例分析 学生甲板演如下:先解方程x2-12x+36=0, (x-6)2=0,可得x1=x2=6 老师B讲评时带着否定的口气问:“你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学生甲可能很内向,满脸通红,说不上话来。 教师B说:“方程4x2-12x+9=0与方程x2-12x+36=0没有联系,答案对也是一种巧合,以后不要瞎做。”

  5. 教学片段3: (如图1),现在50米宽的河的两岸边点B、C测得山腰某一处A的仰角分别为30°、45°,环保部门准备从A处到河的对岸点B拉一条笔直的缆绳,请计算缆绳AB的长。 案例分析 图2是预设中的方法 课堂中按照教学预案 顺利进行后,又有学 生举手示意,说想到 另一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过点C作AB的垂线CD(如图3),先在Rt△BCD中求出CD和BD的长,再在Rt△ACD中求出AD的长度。

  6. 教学片段4: “在4个学生中选2个学生参加比赛,有哪几种选法?”题目一抛出,课室里马上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学生们就开始陆续小声地说出答案,等待老师的裁判。谭老师没有给出判决,提问后,只是有规律地板书学生的思维结果(如图1)。 这不是错的吗?谭老师为什么不纠错呢?我正在干着急,救星出现了。“不对啊,ab和ba是同一种选法,重复了。”“噢,对啊,重复的要划掉一个。那就是5种选法。”“不对,不对,还有ac和ca也只能算一种。”……仅仅1分钟,正确答案就在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修正中磨砺出来了。“为什么会出现重复?”……“没有顺序区别。” “这就我们今天学习的组合数。” 借用学生错把排列数当作组合数的机会,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生成新的知识,引入课题,非常精彩。 案例分析

  7. 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成性”事件有很多很多,只要你用心去思考,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成为了“生成性资源”。 案例分析

  8. 概念的界定 (1)所谓生成,就是对教学过程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是一种能体现教育智慧的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特指在我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起支持作用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事件。 (3)本课题研究是通过我区初中师生携手对教学课堂中“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不断涌现和生成大量的即时智慧资源加以捕捉、判断、重组、运用,使之发挥更大的效能,达到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三赢”目标。

  9. 子课题参考目录: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错误的分类方法研究;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错误的成因分析;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善待学生错误的有效策略研究。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学生不同声音的根源;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同声音的分类方法研究;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回应”学生不同的声音的有效策略研究;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发性事件的分类方法研究;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有效策略研究;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统一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 • 初中数学教师提升教学机智的有效策略研究。 • …… 课题解读

  10. 现在正在收集学生的错解, • 与学生的交流成果加上我们的教学经验就可以分析出错解的原因,形成错例剖析, • 把错例剖析回归到课堂,关注师生间的交互过程,加上情景描写就是教学案例,加上教师课后的思考,就是教学反思, • 把这些案例和反思理出一条思路,加上一些理论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 课题操作指引 • 期待通过课题研究能创设一个平台,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的机会。

  11. 致谢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