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第 5 讲 大陆法系的历史演变 ( 二 )

第 5 讲 大陆法系的历史演变 ( 二 ). 一、法典编纂运动的背景. 1. “ 法典”的含义 法律汇编 例 :《 查士丁尼法典 》 近代意义上的“法典” : 对某一部门法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编纂,从而成为一个正式的法律文献。 2. 主要因素 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统一运动胜利的结果 建立民族国家的法律要求 古典自然法学的理性主义思潮 查士丁尼 《 民法大全 》 的传统. 二、法国民法典的编纂. 1 .法国革命前的法律状况 (1) 习惯法林立 大约从波尔多至日内瓦附近一线划界,南部是受罗马法影响的成文法地区、北部是以日尔曼习惯法为基础的习惯法地区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5 讲 大陆法系的历史演变 ( 二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5讲 大陆法系的历史演变(二)

  2. 一、法典编纂运动的背景 1. “法典”的含义 • 法律汇编 例:《查士丁尼法典》 • 近代意义上的“法典”:对某一部门法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编纂,从而成为一个正式的法律文献。 2. 主要因素 • 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统一运动胜利的结果 • 建立民族国家的法律要求 • 古典自然法学的理性主义思潮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传统

  3. 二、法国民法典的编纂 1.法国革命前的法律状况 (1)习惯法林立 • 大约从波尔多至日内瓦附近一线划界,南部是受罗马法影响的成文法地区、北部是以日尔曼习惯法为基础的习惯法地区 • 南部:506年,西哥特国王阿拉立克二世颁布了《阿拉立克罗马法辑要》(或称西哥特罗马法),它包含着对《狄奥多西法典》以及其他罗马法源的摘要和注释。 • 北部:法兰克人带来了固有的具有日尔曼渊源的发达习惯法,随后又汇编了习惯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撒利克法典》。

  4. 二、法国民法典的编纂 1.法国革命前的法律状况 (1)习惯法林立 • 1454年,查理七世要求各地纪录、编纂习惯法。到18世纪末,所有非纯粹地方意义的重要的习惯法,都记录了下来。 • 据估算,在法国革命前夕,在广泛领域上适用的习惯法(普通习惯法)至少在60个以上,而在有限领域适用的习惯法却多达300余个。

  5. 二、法国民法典的编纂 1.法国革命前的法律状况 (2)统一法典的努力 • 16世纪,爱国律师查尔斯.迪穆林统一法典的梦想 • 17世纪中叶,路易十四的宰相柯尔贝尔在20年内,实现了5个重要法律领域的法典化、统一化和法国化的目标: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商法、海上法和殖民地法. • 17、18世纪,出现了第一批以其著作为民法典起草人提供材料以及模式的法学家。其中,最有影响的为法官、教授朴蒂埃,他撰写了26本系列论著,涵盖了民法的所有领域.

  6. 二、法国民法典的编纂 2. 法国革命和法典编纂 • 1789年的革命对旧法律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1791年的宪法中明确规定应制定一部全国共同的民法典。 • 法律委员会主席康巴塞雷斯的3个民法典草案 •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开始了军事独裁统治。1804年称帝,开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统治。1800年,他任命4个法律工作者组成的委员会,负责起草民法典。

  7. 二、法国民法典的编纂 2. 法国革命和法典编纂 • 在审议民法典草案的102次会议中,拿破仑至少参加了57次。他对一些重大原则问题,提出明智的意见,特别强调法典的风格应简单明了。最终,法典草案自1803年3月至1804年7月以36部单行法的形式分别通过,1804年,宣告将这些单行法并称为《法国民法典》。 • 此后,法国又编纂了民事诉讼法、商法、刑法、刑事诉讼法4个法典。但这4部法典的质量远远不及民法典。

  8. 二、法国民法典的编纂 3.《法国民法典》的影响 • 在原属法国的国家或地方生效:比利时、卢森堡 • 因拿破仑的军事占领而强行实现该法典的地区:意大利、荷兰 • 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 纯粹借鉴这一法典的国家的影响:希腊和南美一些国家 • 对日本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9. 三、德国民法典的编纂 1.编纂过程 • 18世纪《普鲁士邦法》 • 19世纪初《奥地利一般民法典》 • 19世纪,发生了是否立即制定民法典的论争: • 法学教授蒂鲍和发表《制定全德意志法典的必要性》 • 历史法学派萨维尼进行了反论《论当代在立法和法理学方面的使命》 • 1871年,德国统一后,迅速指定了各种统一的法典。 • 1874年,政府任命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起草民法典 • 1887年,提出第一个草案,引起很大争议 • 政府又任命了第二个委员会加以修改,1896年7月正式通过《德国民法典》,1900年生效

  10. 三、德国民法典的编纂 2 《德国民法典》的影响 • 瑞士、奥地利、日本、巴西、希腊等国的民法典 • 中华民国的民法典 • 土耳其1926年的《债务法典》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帝国其他一些地区的民法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