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基因的遗传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基因的遗传. 第一节、性别的决定与分化 第二节、性别畸形与性反转 第三节、性别控制 第四节、伴性基因的遗传. 第一节 性别的决定与分化. 一、性别也是一种遗传性状 在高等动植物中 ,雌雄差异是很明显的 例如人:初级性征 —— 性腺和性器官 次级性征 —— 喉结、胡须、声音等 甚至像肌肉、骨骼、血压、呼吸频率和能量消耗等 方面 在低等生物中, 如细菌等,在外形上性别的差异不明显,但在生理特性上有类似性别的差异

jonc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基因的遗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基因的遗传 第一节、性别的决定与分化 第二节、性别畸形与性反转 第三节、性别控制 第四节、伴性基因的遗传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 第一节性别的决定与分化 • 一、性别也是一种遗传性状 • 在高等动植物中,雌雄差异是很明显的 例如人:初级性征——性腺和性器官 次级性征——喉结、胡须、声音等 甚至像肌肉、骨骼、血压、呼吸频率和能量消耗等 方面 • 在低等生物中,如细菌等,在外形上性别的差异不明显,但在生理特性上有类似性别的差异 • 在在许多雌雄同体的动物或同株、同花的植物中,不能分出雌雄个体,但在同一个体内能形成雌雄两性配子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 所以说, 性别也是生物的一个特别的明显性状 • 对较大群体的统计: 各种两性生物的雌雄个体比例大体上是1∶1,是个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数 • 按孟德尔遗传方式遗传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 二、性 别 决 定 • 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 • 一般认为: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的性质和内容决定,同时也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什么是性染色体? • 性染色体和环境又是如何决定和影响性别的呢?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5. (一)性染色体差异对性别的决定 • 性染色体就是跟性别决定直接有关的染色体。 • 1901年C.E.McClung、1902年E.B.Wilson、W.S.Sutton等在蝗虫和其他一些昆虫中首先发现的 • 人的23对染色体中,有一对是性染色体。 • 这对性染色体在女人中是同型的,称同配性别(homogametic sex),用XX表示; • 在男人中是异型的,称异配性别(heterogametic sex),用XY表示,而其余的22对常染色体(autosome),则无论男女都是同型的(图5-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6. 人类的染色体组性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7. 在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中,性别由性染色体的差异决定,其类型:在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中,性别由性染色体的差异决定,其类型: • 1. XY型性别决定 • 2.XO型性别决定 • 3.ZW型性别决定 • 4.ZO型性别决定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8. 1.XY型性别决定 • 人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某些两栖类、某些鱼类以及很多雌雄异株的植物,如白杨(Cannabis sativa)、柳(Salix)等 • 除成对的同型常染色体外,雄性体细胞内: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 • 减数分裂形成精、卵细胞时:雄性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精子:一种带X,一种带Y;而雌性则只产生一种带X的卵子。 • 受精时,带X的精子和带X的卵子结合,就形成XX合子(zygote),发育成雌性;带Y的精子和带X的卵子结合,就形成XY合子,发育成雄性。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9. 由于雄性产生的两种精子数目相等,与卵子受精结合的机会相同,后代雌雄个体之比,在理论上为1∶1。例如人的性别决定就是如此(图5-2)。由于雄性产生的两种精子数目相等,与卵子受精结合的机会相同,后代雌雄个体之比,在理论上为1∶1。例如人的性别决定就是如此(图5-2)。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0. 为什么有Y染色体的合子就发育成男人呢? 睾丸决定基因 (sex determining regiony,SRY) 产物 存在 Y染色体 H-Y抗原(H-Y antigen) 胚胎发育 的6-8周 与抗体免疫有关的组织相溶性抗原,存在于雄性所有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 性原基(性脊) 因此,有Y染色体的都发育成男性 。 睾 丸 发育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1. 性比问题 • 在理论上是1∶1,实际上则有所出入。例人的实际性比,不仅不同的发育时期不同(表5-1) •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一样:如整个欧洲的女性人数显著高于男性人数,而许多亚洲国家则与此相反,是男性多于女性。 • 在被子植物中,一般是雌株多,雄株少。如忽 布(蛇麻,啤酒花)(Humulus tupueus)雌株占90%;酸模(Rumex acetosa)雌株占72%;女娄菜(Melandrium album)雌株占56%。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2. 参考姚世鸿等(2001) 解放 讨论主题:为什么性比会随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 返回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3. 2.XO型性别决定 • 稻蝗(Oxya)、负蝗(Atractonorpha)、日本蚱(Tetrix japonica)、蟋蟀(Gryllulus)等直翅目(Orthoptera)和螳螂目(Mantodea)等昆虫,以及雌雄异株的薯芋(Dioscorea sinuata)、山椒(Xanthaxylum piperitum) 等植物 • 性别决定同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一样,也是雄性异配子型性别决定。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4. 不同点:它们的雄性性染色体不是XY,而是XO,所产生的精子,一种含X,一种无X。不同点:它们的雄性性染色体不是XY,而是XO,所产生的精子,一种含X,一种无X。 • 受精时,有X的精子和X卵子结合,形成XX合子,发育成雌性; • 无X的精子和X卵子结合,形成XO合子,发育成雄性。 • 性别由性染色体为XO的雄性决定。所以称之为XO型性别决定。 • 如中华稻蝗(O.chinensis)等蝗虫的性别决定就是如此(图5-3)。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5. 稻蝗(Oxya.Chinensis)的性别决定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6. 3.ZW型性别决定 • 同XY型和XO型性别决定相反 •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鸟类(Aves)和某些两栖类(Amphibia)、爬行类(Retilia),以及雌雄异株的种子植物,如金老梅(Polenlilla fruticosa)等 • 性别是由雌性决定的,称雌性异配子型性别决定。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7. 因为它们的雌性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ZW表示,以区别于XY因为它们的雌性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ZW表示,以区别于XY • 可形成含Z或W的两种数目相等的雌配子;雄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ZZ表示,只产生一种带Z的雄配子。 • 受精时,Z精子和Z卵子结合,形成ZZ合子,发育成雄性;Z精子和W卵子结合,形成ZW合子,发育成雌性。 • 如家鸡(Gallus gallus)的性别就是这样决定的(图5-4)。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8. 家鸡(Gallus gallus)的性别决定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9. 4.ZO型性别决定 • ZO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如短颌鲚(Cilia brachygnathus)等 • 同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一样,性别也是由雌性决定的。 • 区别:雌性性染色体为ZO,即只有一条Z染色体,产生的雌配子,一种含Z,一种无Z。 • 受精时:含Z的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ZZ合子,发育成雄性; • 无Z的卵子和Z精子结合,形成ZO合子,发育成雌性(图5-5)。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0. 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上)及其性别决定(下)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1. (二)性别由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例,即性指数决定。(二)性别由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例,即性指数决定。 •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同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一样,其性染色体组成也是雌性为XX,雄性为XY,但果蝇中XXY也是雌性,XO也是雄性。 • 这说明果蝇不是仅有X就为雌性,也不是有Y就是雄性。果蝇性别的决定除了性染色体外,常染色体也起重要作用。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2. 研究证实,果蝇X染色体上有许多雌性基因,而雄性基因则在常染色体上,不在Y染色体上。研究证实,果蝇X染色体上有许多雌性基因,而雄性基因则在常染色体上,不在Y染色体上。 • 一个个体发育成雌性或雄性,通常取决于X性染色体数(X)与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例(X/A)(Bridges,1927) • 也就是看雌性基因或雄性基因谁占优势。 • 如果X/A=1/2=0.5,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就是正常雄性; • 如果X/A=2/2=1,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就是正常雌性; • 否则就是异常的超雌、超雄或中间性(表5-2)。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3.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4. 从表5-2可以看出: • X染色体使个体转向雌性,而常染色体则使个体转向雄性。 • X/A=1时为二倍体(2X)或三倍体(3X),四倍体(4X)雌性 • X/A=1以上时,则为超雌(superfemale); • X/A=0.5以下时,则为超雄(supermale); • X/A=0.5~1.00之间时为中间性(intersex)(图5-6)。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5.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6. 其中超雌和超雄的生活力都很低,是高度不育的。中间性也是不育的。其中超雌和超雄的生活力都很低,是高度不育的。中间性也是不育的。 • 如果一个XX受精卵在分裂中,有一个细胞丢失了一条X,而成XO型,那么由它产生的细胞都是为XO型,X/A=1/2=0.5,雄性,而另一个(或另一部分)细胞则仍为XX型,X/A=2/2=1,为雌性。这样,一个个体就同时表现出两种性别来,称之为果蝇雌雄嵌合体(gynandromorphism)(图5-6 f)。 • 果蝇雌雄嵌合体是对果蝇性别决定理论的直接支持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7. 另外,雌雄异株的酸模(Rumex acetosa,2n=14(♀),15(♂))也同果蝇一样, • 性别也是由性指数(X/A)决定的。 • 即雌花为X/A=2/2=1,雄花为X/A=1/2=0.5,中间性为X/A=2/3=0.67。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8. (三)性别由染色体的倍数性决定 • 蜜蜂(Apis mellifica)、蚂蚁(Myrmecina pillasnla)等膜翅目(Hymemptera)昆虫的性别是由染色体的倍数性决定的。 • 即雄性为单倍体(n=x),雌性为二倍体(2n=2x)(表5-3)。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29.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0. 例如蜜蜂的雄蜂由未受精卵孤雌生殖发育而成,是单倍体(n=x=16),有16条染色体;例如蜜蜂的雄蜂由未受精卵孤雌生殖发育而成,是单倍体(n=x=16),有16条染色体; • 雌蜂则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是二倍体(2n=2x=32),有32条染色体。 • 而且由于环境条件——蜂王浆的影响,多数是不育的雌蜂(即工蜂),少数是可育的雌蜂(即蜂王)(图5-7)。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1. 图5-7蜜蜂(Apis mellifica)的性别决定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2. 单倍体雄蜂形成精子时,精母细胞也经相继出现的两次减数分裂单倍体雄蜂形成精子时,精母细胞也经相继出现的两次减数分裂 • 所不同的是第一次分裂时:出现单极纺锤体(Monopolar spindle),仅在细胞的一极挤出一个无核的细胞质芽体,不发生染色体减数。 • 第二次分裂按正常方式进行,形成两个精细胞,每个仍含有16条染色体。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3. (四)性别由基因决定 • 1.性别的单基因决定 • 雌雄异株的石刁柏(Asparagas officinalis,2n=20) • 雄株 : 显性基因A,雌株由A的等位基因a决定。 • 雄株的基因型为AA或Aa,雌株的基因型为aa。 • 当雄株的雌性退化花器恢复生育能力时,即可接受本株花粉而受精结实,而且由这种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雌雄比例接近3∶1。 • 这说明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Aa。石刁柏的性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4. 2.性别的双基因决定 • 玉米(Zea mays,2n=2x=20)是雌雄同株的,雄花为圆锥花序,生长在植株顶端:雌花为穗状花序,生长在植株中部的叶腋间。 • 控制玉米雌花序的基因为显性基因Ba。控制玉米雄花序的基因为显性基因Ts。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5. 正常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BaBaTsTs或BabaTsts。 • 如果Ba突变为ba,基因型为baba就会使植株不能长出雌花序而成雄株,其基因型为babaTsTs或babaTsts。 • 如果Ts突变为ts,基因型为tsts就会使植株的雄花序变成雌花序,并能通过受精,产生种子,成为雌株,其基因型为BaBatsts或Babststs。 • 如果ba和ts分别纯合,即基因型为babatsts时,雄花序上长出雌穗,变成双隐性雌株(图5-8)。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6. 图5-8 玉米的性别类型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7. 如果双隐性雌体×杂合体雄株,则后代只产生雌株和雄株,而且雌雄比例为1∶1(图5-9)。如果双隐性雌体×杂合体雄株,则后代只产生雌株和雄株,而且雌雄比例为1∶1(图5-9)。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8. 从图5-9看出,玉米的雌雄性别是由Tsts这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而决定的。Ts基因位于玉米第一染色体上,所以这个染色体实质上已成为它的性染色体。从图5-9看出,玉米的雌雄性别是由Tsts这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而决定的。Ts基因位于玉米第一染色体上,所以这个染色体实质上已成为它的性染色体。 • 玉米的性别决定同其他雄性异配子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相像。 • 双基因决定性别的生物,除了玉米,还有某些鱼类。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39. 3.性别由复等位基因决定 • 葫芦科(Cucuritaceae)植物喷瓜(E challiurm claterium)的性别就是由aD,a+和ad这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的。 • 其中,aD对a+和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 • aD决定雄株,a+决定雌雄同株,ad决定雌株。 • 性别表型由5种可能的基因型决定。即:aDa+、aDad是雄株,a+a+、a+ad是雌雄同株,adad是雌株(图5-10)。 • 无aDaD类型,因为aD基因只有雄株才有。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0. 图5-10 喷瓜的性别决定 • 另外,草莓(Fragaria flatior)的性别由多个基因决定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1. 三、性别分化与环境 • 性别作为一种性状,既受遗传物质基础(染色体、基因)的制约,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性别分化是指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进行雌性或雄性性状分化发育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因素和激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2. (一)环境因素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 1化学物质 • 后嗌(Bonellie viridis)是一种海生低等动物,雌的像颗豆子,有一个顶端分岔的长吻,体长6~10cm;雄的只有雌的1/500,没有消化器官,寄生在雌的子宫里(图5-11)。 • 成熟后,在海里产卵,并孵化成幼虫、中性的幼虫,如果落到海底生活,就发育成雌虫; • 落在雌虫的吻部,就发育成雄虫; • 把落在吻部的幼虫取下来,让其在离开雌虫的条件下继续发育,就成中间性,而且雄性程度决定于幼虫在吻部停留的时间。 • 原因是雌虫吻上有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幼虫性别的分化。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3. 图5-11后虫益的形态特征(a)和环境对其性别的作用(b)图5-11后虫益的形态特征(a)和环境对其性别的作用(b) 参考姚世鸿等(2001)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4. 2.营养 • 蜜蜂受精卵(2n=2x=32)可以发育成可育的雌蜂(蜂王),也可以发育成不育的雌蜂(工蜂)。 • 关键在于幼虫所处的环境条件-蜂王浆。 • 如果幼虫只在生活的头两三天以蜂王浆为食,其余时间食粗饲料乳糜,就发育成工蜂或职蜂; • 如果在整个幼虫期都以蜂王浆为食,就发育成蜂王。 • 在这里,营养条件对蜂的性别分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5. 3温度 • 某些蛙类的蝌蚪在20℃条件下发育,雌雄比例大约为1∶1 • 在30℃下发育,则不管其性染色体组成是XX或XY,都发育成雌性。 • 密西西比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的受精卵(2n〗=2x=32)在30℃和低于30℃条件下孵化时,全为雌性;而在34℃和高于34℃的条件下孵化,则全为雄性。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6. 乌龟(Geoclenys reevesii)的受精卵在23~27℃之间孵化,全为雄性; • 在32~33℃之间孵化,全为雌性。 • 所有这些都说明,温度对上述两栖、爬行动物的性别分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其原因主要是温度对这些动物的雌、雄性激素的合成有着直接的作用。 • 但高温只改变它们的性别表型,而不改变基因型。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7. 4.日照等 • 雌雄异株的大麻(XY型性决定)(Cannabis sation)在夏季播种,产生正常的雌株和雄株,但从秋季到翌年春季,特别是在12月内,在温室内播种时,有50%~90%的雌株逐渐变雄,以至最后全部变成雄株。 • 这说明,改变日照长短可以影响植物的性别分化。例如,黄瓜(Cucumis sativus)、菠菜(Spinacia oleraceae) • 不仅是日照,凡是有利于植物养分积累的条件或措施,都有利于雌花的增强。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8. (二)激素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 高等动物性腺分泌的激素(性激素)对性别分化的影响非常明显。第二性征(副性征)(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一般都是在性激素的控制下发育起来的。第一性征(初级性征)(primary sexual character),性激素的直接影响。 • 性激素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发生越早,对性别分化的影响越大。 • 哺乳动物往往同时有两性结构存在,向雌性或雄性的分化决定于有无Y染色体的睾丸决定基因、雄性激素及其受体。 • 其中,性激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49. “自由马丁”(Freemartin)怪牛 • 牛怀双胎,且性别不同时,生下的雌牛往往是不育的。 • 究其原因是这种异性双胎牛的胎盘是共通的,绒毛膜血管相互连接,先发育的雄牛(XY)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通过绒毛膜血管流向雌牛胎儿(XX),使之发育成一种像雄牛的雌牛,即所谓“自由马丁”(Freemartin)怪牛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50. 可见,虽然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但性别的分化方向则可以受到激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可见,虽然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但性别的分化方向则可以受到激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 综上所述,性别也是一种性状,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遗传物质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 • 1.通过性染色体的异同; • 2.通过X性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例; • 3.通过整套染色体的倍数性; • 4.通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环境因素对性别分化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可以引起性反转(sex reversal)。 Prof. QF Che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