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第四章 呼吸系统

第四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肺外呼吸道 第三节 肺 第四节 胸膜和纵隔.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呼吸系统由 肺外呼吸道 和 肺 组成。完成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其中咽是消化和呼吸共同的通道,喉是发音的器官。. 第一节 概 述. 一、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呼吸系统完成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其中喉是发音的器官,鼻有嗅觉功能。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肺外呼吸道. 一、鼻 二、咽 三、喉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 一、鼻.

jonta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呼吸系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呼吸系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肺外呼吸道 • 第三节 肺 • 第四节 胸膜和纵隔

  2.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呼吸系统由肺外呼吸道和肺组成。完成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其中咽是消化和呼吸共同的通道,喉是发音的器官。

  3. 第一节 概 述 一、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 呼吸系统完成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其中喉是发音的器官,鼻有嗅觉功能。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4. 第二节 肺外呼吸道 • 一、鼻 • 二、咽 • 三、喉 •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

  5. 一、鼻 • 鼻由外鼻、鼻旁窦和鼻腔三部分组成。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同时又是嗅觉器官。鼻旁窦中空,既可减少面颅骨重量,又可起到共鸣箱作用,可改变发音的大小和音调等,故鼻也是重要的发音辅助器官。

  6. 1、外鼻 • 外鼻位于面的中部,分为鼻根、鼻背、鼻尖、鼻翼等部。鼻背的深面有鼻骨,鼻尖和鼻翼的深面有鼻软骨。外鼻表面由皮肤覆盖,鼻尖和鼻背处皮肤较厚,富含皮脂腺和汗腺,容易发生鼻疖和痤疮。

  7. 2、鼻腔 • 由骨和软骨的表面覆以粘膜或皮肤构成,以鼻中隔为界分为左、右鼻腔。 • 鼻腔粘膜的嗅部为覆盖于上鼻甲内侧面以及其相对的鼻中隔平面以上的部分,司嗅觉。呼吸部粘膜覆于其余部分,可提高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并净化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等。

  8. Litte区 • 易出血区(Little区)位于鼻中隔的前下方,该区域粘膜中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约90%的鼻出血均发生于此处。

  9. 骨性鼻腔 • 前口呈梨状孔,后口为鼻后孔 • 鼻腔内有骨性鼻中隔侧,侧壁上有上、中、下三对鼻甲和上、中、下三对鼻道。

  10. 3、鼻旁窦 • 鼻旁窦或称副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与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共有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四对。

  11. 二、咽 •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开口。

  12. 三、喉 • 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位于颈部正中C4、C5之间,位置表浅,向后通喉咽,向下通气管,两侧有颈部的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

  13. 1、喉软骨 • 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有四种: • 不成对: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 • 成 对:杓状软骨

  14. 2、喉软骨连结 • 关节:环甲、环杓关节。 • 膜性连结:弹性圆锥、环甲正中韧带。 • 弹性圆锥前份增厚,张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称环甲正中韧带。

  15. 3、喉肌 • 喉肌可分为喉内肌和喉外肌。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作用环甲关节和环杓关节,使声带紧张或松弛,声门裂开大或缩小。

  16. 3、喉腔 • 喉腔是由喉软骨为支架围成的腔隙,上经喉口与喉咽部相通,下达环状软骨下缘与气管相续。 • 声门裂:位于左、右声襞和杓状软骨之间的窄隙,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17.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 • 气管上端起自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通常由14~18个气管软骨构成。分叉处称气管叉,气管叉内面形成上凸的纵嵴,呈半月形,称气管隆嵴。 • 主支气管连于气管叉与肺门之间,分左、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短、粗较陡直。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横平。

  18. 第三节 肺 • 肺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新生儿的肺呈淡红色,成年人呈暗红色,老年人为蓝黑色。 • 一、肺的位置 • 二、肺的形态和结构

  19. 一、肺的位置 •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分别居于纵隔两侧,其下方为膈,外侧为肋和肋间隙 ,最高点(肺尖)可突出到胸廓上口达颈根部。

  20. 二、肺的形态和结构 • 肺的形态近似圆锥形,具有:

  21. 肺的重要结构 • 肺尖体表投影:经胸廓上口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cm • 肺门:位于肺的内侧面中央凹陷处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以及淋巴管,神经等进出。 • 肺根:出入肺门的诸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而成的束状结构。

  22. 第四节 胸膜和纵隔 • 一、胸膜 • 二、纵隔

  23. 一、胸膜 • 胸 膜:是分别覆盖于左、右肺表面,胸廓内表面,纵隔侧面和膈上面的一层浆膜。 • 脏胸膜(肺外膜):被覆于肺表面并伸入肺裂内的胸膜。 • 壁胸膜:被覆于胸壁内表面、膈上面与纵隔侧面的胸膜。 • 胸膜腔: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两肺周围分别围成左、右各一个完全密闭的呈负压的潜在腔隙。

  24. 1、壁胸膜的分部 • 壁胸膜以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相互移行的四部分: • 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 • 肋胸膜:贴于胸壁内面; • 纵隔胸:膜紧贴纵隔两侧面; • 胸膜顶:包裹在肺尖的周围。

  25. 壁胸膜形成的结构 • 胸膜隐窝(胸膜窦):在壁胸膜各部移行转折处,形成的潜在间隙,肺缘不能伸入其内。 • 肋膈隐窝(肋膈窦)由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返折而成的间隙,整体呈半环状,左、右各一,人体直立时,是胸膜腔位置最低处。

  26. 2、肺胸膜 • 脏胸膜(肺外膜):被覆于肺表面并伸入肺裂内的胸膜。

  27. 3、肺的体表投影 • 两肺尖和肺前缘的投影:均起自锁骨内侧1/3上方2~3cm处,斜向下内侧,经胸锁关节后方至胸骨柄后面,约在第2胸肋关节水平,两侧靠拢。右肺前缘由此垂直下行,至右侧第6胸肋关节处右转移行于下界;左肺前缘垂直下行,至第4胸肋关节处转向左外下,沿胸骨外侧缘约2~3cm下行,至第6肋软骨中点后方处移行为下界。 • 肺的下界投影:两侧大致相同。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后方,左侧起自第6 肋软骨中点。至锁骨中线处与第6肋相交,腋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肩胛线上平第10肋,在接近脊柱外侧处平第10胸椎棘突。

  28. 两侧胸膜顶和胸膜前界的体表投影;分别与肺尖和肺前缘的投影基本一致。两侧胸膜顶和胸膜前界的体表投影;分别与肺尖和肺前缘的投影基本一致。 下界:体表投影左右一致,约比两肺下缘低两个肋。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后方,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后方。至锁骨中线处与第8肋相交,腋中线上与第10肋相交,肩胛线上平第11肋,在接近脊柱外侧处平第12胸椎棘突。 4、胸膜的体表投影

  29. 二、纵隔 •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结缔组织的总称。 • 纵隔通常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再以心包前、后缘为界又可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三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