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 一 课 时.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基本实验方法. 目 录.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一 概 念. 物质的分离 :将 混合物 中各组成物质 分开 ,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并且要求 恢复到原来状态 。. 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 主要成分(或某种指定物质)净化 ,而把其它 杂质除去 。 杂质不一定要恢复为原来的物质 。. (1) 不增 不引入新的杂质. (3) 易分离 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二 操作原则. “ 四原则 ” 和 “ 三必须 ”.

jor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 一 课 时

  2.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基本实验方法 目 录

  3.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一 概 念 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分开,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并且要求恢复到原来状态。 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或某种指定物质)净化,而把其它杂质除去 。杂质不一定要恢复为原来的物质。

  4. (1)不增 不引入新的杂质 (3)易分离 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二 操作原则 “四原则”和“三必须” 分离KCl 和FeCl3 ? 1“四原则”是: (2)不减 尽量不减少欲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 (4)易复原 欲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 (1)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2) 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3) 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

  5. 一 过滤 七 层析法 二 结晶 四 蒸馏 五 蒸发 三 萃取和分液 五 蒸发 六 升华 基本实验方法 利用物质溶解性的差异 利用物质挥发性的差异

  6. 一 过滤 2 实验仪器: 3 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过滤一定要洗涤 1 原理: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一种易溶于液体,一种难溶于液体。) 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

  7. 一贴,二低,三靠 烧杯尖嘴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滤纸与漏斗应 紧贴无气泡 玻璃棒靠在 三层滤纸上 漏斗颈紧靠 烧杯内壁 Flash 演示

  8. KCl晶体 ③蒸发结晶 KCl溶液 ①加水溶解 ②过滤 固体混合物 MnO2固体 例1 设计实验方案分离KCl 和MnO2 提示:MnO2难溶于水 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由于KCl能溶于水,而MnO2难溶于水,所以过滤可得MnO2固体,滤液是KCl溶液。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的就是KCl晶体。

  9. 加NaOH溶液 加水溶解后 形成Mg(OH)2沉淀 过滤(洗涤) 蒸发结晶 加入盐酸 例2.现有含少量氯化镁和泥沙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氯化钠 粗食盐混合物 粗食盐水 食盐水(含NaOH、泥沙、Mg(OH)2) 食盐水(含NaOH) 食盐水 精制食盐(NaCl)

  10. 二 结晶 1 原理: 利用在不同温度下溶液中各组分的溶解度不同 ,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以晶体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目的的过程。 2 实验仪器: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烧杯 Flash 演示 蒸发结晶 3 结晶方法: 冷却结晶

  11. 1.增加溶质 2.减少溶剂 3.降低溶剂温度(一般T S ) 少部分溶液则相反,如Ca(OH)2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12. 二 结晶 1 原理: 利用在不同温度下溶液中各组分的溶解度不同 ,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以晶体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目的的过程。 2 实验仪器: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烧杯 Flash 演示 蒸发结晶 称为蒸发 3 结晶方法: 冷却结晶 称为结晶

  13. 蒸发结晶 减少溶剂 具体操作: 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 适用物质: 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 (如氯化钠)

  14. 蒸发结晶 操作要点 蒸发结晶法: 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蒸发皿内溶液不能超过其容量的2/3 试管?

  15. 冷却结晶 降低溶剂温度 具体操作: 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用于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不同的可溶性固体。 适用物质: 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 (如硝酸钾)

  16. 蒸发结晶与冷却结晶 如蒸发食盐水 蒸发结晶: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 冷却结晶: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不同的可溶性固体 如KCl

  17. 例3.现有K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KNO3。例3.现有K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KNO3。 1、溶解形成热浓溶液 2、冷却结晶 3、过滤 4、重结晶 重复的冷却结晶

  18. 实验方案 1、溶解加热: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100℃的热水,使固体完全溶解。 2、冷却结晶:将(1)所得溶液放在实验台上自然冷却到不再有固体析出。 3、过滤:将(2)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纸上的晶体即为较纯净的KNO3 4、重结晶:将若需要更纯净的KNO3晶体,可将(3)中所得晶体再结晶---重复(1)-(3) 操作 思考:(3)中所得滤液主要是什么物质?

  19. 二 结晶 1 原理: 利用在不同温度下溶液中各组分的溶解度不同 ,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以晶体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目的的过程。 2 实验仪器: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烧杯 蒸发结晶 3 结晶方法: 冷却结晶 (陡升型量多、缓升型量少)

  20. 原溶剂 萃取剂 三 萃取和分液 1 原理: 萃取:利用某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该溶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萃取之后一般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 分液: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开的操作 实验室中,萃取和分液通常在分液漏斗进行 2 实验仪器: 分液漏斗,铁架台(铁圈),烧杯

  21. 例4 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Flash 演示 P19 观察与思考 图1-12

  22. 分 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操作步骤: 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检漏) ②加入液体,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然后分液; ③分液时,打开旋盖,保持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然后旋转活塞,使下层溶液下口出,上层溶液上口出。

  23. 结 论 现 象 水和CCl4互不相溶 1、 分 层 2、溴水在上层 CCl4在下层 CCl4的密度比水大 3、 振荡前:上层是橙色 下层是无色 振荡后:上层是无色 下层是橙红色 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24.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原溶剂 萃取剂 萃取:利用某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该溶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萃取之后一般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 注意: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大 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混(互)溶、不反应 ③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25. 四 蒸馏 1 原理: 当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相差较大时,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其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 2 实验仪器: 圆底烧瓶,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接收器),牛角管,温度计,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等

  26. 例5 从含Fe3+的自来水中获得蒸馏水 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与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蒸馏烧瓶中液体的量是烧瓶容量的1/3~1/2 冷凝管横放时头高尾 低保证冷凝液自然下 流,冷却水进水通入 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冷凝管 在圆底烧瓶内放有沸石,防止爆沸 牛角管 圆底烧瓶 给原底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

  27. 思考 (1) 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 (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的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28. 例5 从含Fe3+的自来水中获得蒸馏水 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与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蒸馏烧瓶中液体的量是烧瓶容量的1/3~1/2 冷凝管横放时头高尾 低保证冷凝液自然下 流,冷却水进水通入 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冷凝管 在圆底烧瓶内放有沸石,防止爆沸 牛角管 圆底烧瓶 给原底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

  29. 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 【注意】 ①防液体受热爆沸措施:在烧瓶中放入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温度计的应与蒸馏烧瓶的 ③冷凝管水流的流向:,与冷凝蒸汽流向相反。 ④先通水后加热,注意控制温度。 沸石或碎瓷片 水银球顶端 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下进上出

  30. 五 蒸 发 原理:利用加热,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实验用品: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铁圈)

  31. 五 蒸发 海水晒盐

  32. 六 升华 如何分离碘单质和泥沙?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碘单质易升华

  33. 七 层析 原理: 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将溶解在某溶剂中的混合物分离开来 P20 课外阅读

  34. 应用举例: 用粉笔将红墨水中的红色物质分离开来 在距粉笔根部约2cm处滴一小滴红墨水,粉笔垂直竖立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不能将粉笔上有红墨水的部分浸入水中)

  35. 练 习 1、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的是( ) A、氧化铜、木炭 B、碳酸钙、氯化钠 C、硝酸钾、氯化钠 D、乙醇、水 B

  36. 2、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已学方法有: A.萃取 B.分液C.过滤 D.加热分解 E.蒸发 F.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把选用方法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OH)2颗粒 ( ) (2)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 (3)除去酒精中溶解的微量食盐( ) (4)把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 ( ) (5)用自来水制取医用蒸馏水 ( ) (6)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 (7)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 ( ) C E F A F D B

  37. 练 习 3、现有三组溶液(1)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2)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 (3)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溶液 以上混合溶液分离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C

  38. 4.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用直线将分离实例、分离方法和选择分离方法的依据连接起来。4.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用直线将分离实例、分离方法和选择分离方法的依据连接起来。 实 例 分离方法选择的依据 除去澄清石灰水中的碳酸钙 蒸馏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 用CCl4提取溴水中溴单质 过滤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分离醋酸(沸点118℃)与乙醇(沸点78.5℃)分液沸点的差异较大 分离汽油和水 结晶两溶剂互不相溶 从含有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 萃取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

  39. 小结

  40. 小结 萃取、分液 蒸馏、分馏

  41. 几种金属的焰色反应 • Na(Na+) K(K+)透过钴玻璃观察 Li(Li+)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