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二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第二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冷负荷:为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应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热负荷:补偿房间失热 湿负荷:维持房间的相对湿度须从房间除去的湿量 基本依据,设备容量,. 2 . 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2 . 1 . 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Q=KF(tn-tw) 负荷大小与室外气象参数有关, 《 规范 》 规定,不保整天数法。主要城市附 2-1 。全年保证,另规定。室外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干、湿球温度 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 3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

jo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 冷负荷:为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应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 热负荷:补偿房间失热 • 湿负荷:维持房间的相对湿度须从房间除去的湿量 • 基本依据,设备容量,

  2.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2.1.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 Q=KF(tn-tw) • 负荷大小与室外气象参数有关,《规范》规定,不保整天数法。主要城市附2-1。全年保证,另规定。室外参数: • 1.夏季空调室外干、湿球温度 •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 • 3.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 • 4.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5.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3. 2.1.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 选择依据: • 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t、Φ、v,衣着、τ • 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节能要求 • 《规范》舒适性空调和采暖(表2-2,2-3) 夏季:温度 应采用24~28℃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5% 风速 不大于0.3m/s 冬季:温度 应采用18~22℃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0%(采暖不要求) 风速 不大于0.2m/s(采暖不要求)

  4. 2.2冬季建筑的热负荷 • 供暖房间,得热,失热,热负荷,维持平衡,保持室内温度。 • 失热:围护结构(基本+附加),渗透,冷风侵入(外门附加) • 得热:太阳辐射(朝向附加)

  5. 2.2.1围护结构耗热量 • 围护结构耗热量=温差传热量+侵入冷空气+太阳 • 计算时简化,基本+附加 2.2.1.1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 ˙Qj=AjKj(tR-to.w)α •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表2-4 2.2.1.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 1)朝向修正率(垂直外围护结构) 北、东北、西北 0 东南、西南 -10%~-15% 东、西 5% 南向 -15%~-25% • 2)风力:K对应风速4m/s,风速高时影响,垂直外围护结构,附加,5~10% • 3)外门附加:开启外门,侵入,外门基本耗热量附加表2-5。阳台们不附加 • 4)高度附加:静高>4m,2%/m<=15%,附加基础

  6. 2.2.2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耗热量 • ˙Qi=0.278Llρaocp(tR-to.w)m • 表2-6,表2-7 • 空调建筑,室内正压,不计算渗透空气耗热量

  7. 2.3夏季围护结构建筑的冷负荷 • 冷负荷:围护结构、室内热源、新风负荷 • 计算:冷负荷系数法(以传递函数法基础,简化),谐波反映法 • 夏季围护结构建筑的冷负荷: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热量形成的冷负荷。计算:

  8. 2.3.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冷负荷 2.3.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 • 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逐时冷负荷: ˙Qc(τ)=AK(tc(τ)-tR)(2-5) K——附录2-2,2-3 tc(τ)——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得逐时值,℃,附2-4,2-5; tR——室内计算温度,℃ • 注意:P15,1),2),3),4) • 考虑修正后,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为: t’ c(τ)=(tc(τ)+td)kαkρ • 计算式改为: ˙Qc(τ)=AK(t’c(τ)-tR)(2-7)

  9. 2.3.1.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 当临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通过内墙和楼板温差传热形成冷负荷,可按(2-5)计算; • 当临室有一定发热量,通过隔墙、楼板、内窗、内门温差冷负荷,可视为稳态传热,不随时间变化,计算: ˙Qc(τ)=AiKi(to.m +Δta-tR)(2-8) to.m——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Δta——附加温升,表2-10

  10. 2.3.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 ˙Qc(τ)=AwKw(tc(τ)-tR) (2-9) tc(τ)——外玻璃窗冷负荷温度逐时值,附录2-11 • 注意:P16,1),2)。 (2-10)

  11. 2.3.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 得热——太阳辐射强度、窗类型、遮阳、入射角,函数关系难 1)日射得热因数W/m2 •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分为两部分,透过玻璃窗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窗玻璃吸收太阳辐射热后传入室内的热量qa。 D= qt + qa • 标准玻璃(3mm厚的普通平板玻璃)在αi=8.7w/m2K,和αo=18.6w/m2K,夏季(7月份)的日射得热量Dj称为日射得热因数:Dj= qt + qa • 夏季各纬度带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Dj.max附录2-12

  12. 2)玻璃窗日射得热计算: ˙Qc(τ)= Ca Aw CsCi Dj.max CLQ(2-13) Ca——窗有效面积系数,附录2-15 CLQ——窗玻璃冷符合系数,附录2-16至2-19 CLQ南北区划分不同。北纬27°30ˊ以南为南区,以北为北区。 • 综合遮挡系数Cc.s:非标准玻璃、不同窗类型、遮阳设施: Cc.s=CsCi Cs——遮阳系数=(实际玻璃日射得热)/(标准玻璃窗的日射得热)附2-13 Ci——窗内遮阳系数,附录2-14 外遮阳算法同。

  13. 2.4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 室内热源:工艺设备、照明、人体。 • 室内热源散热: 显热——对流-空气:瞬时冷负荷 ——辐射-物体-空气:滞后冷负荷 潜热——瞬时冷负荷 • 计算中,对于显热,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

  14. 2.4.1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c(τ)= ˙QsCLQ(2-14) ˙Qc(τ)——设备和用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设备和用具实际显热散热量,W; CLQ——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附2-20,2-21。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CLQ =1.0。 • 设备和用具实际显热散热量计算: 2.4.1.1电动设备实际显热散热量P18(2-15)-(2-17) 2.4.1.2电热设备实际显热散热量P18(2-18) 2.4.1.3电子设备实际显热散热量P18(2-17)

  15. 2.4.2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 白炽灯:˙Qc(τ)=1000NCLQ(2-19) • 荧光灯:˙Qc(τ)=1000n1n2NCLQ(2-20) N——灯具所需功率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n2——灯罩散热系数 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附录2-22

  16. 2.4.3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人体散热: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环境因素。显热;潜热,表2-13。 显热部分,滞后——冷负荷系数计算。 • 成年男子,群集系数φ,表2-12 • 显热冷负荷: ˙Qc(τ)= qsnφCLQ附录2-23 (2-21) • 潜热冷负荷: ˙Qc(τ)= qlnφ表2-13 (2-22)

  17. 2.5湿负荷 • 湿负荷:维持室内含湿量,需从室内除去的湿量。人,水表面 2.5.1人体散湿量 ˙mw= 0.278nφg×10-6(2-23) 2.5.2敞开表面散湿量 ˙mw= 0.278wA×10-3(2-24) w——单位水面蒸发量,kg/m2h,表2-14 A——蒸发表面面积,m2。

  18. 2.6新风负荷 空气品质,焓值差。占总负荷25%~30%,高级宾馆办公40%。 • 1)新风量:卫生、补充燃烧消耗和局部排风、正压、总风量10%。后面章节6.3;8.2 • 2)新风负荷: 夏季冷负荷:˙Qc.o= ˙Mo(ho-hR) (2-25) 冬季热负荷:˙Qh.o= ˙Mocp(tR-to) (2-26) tR,to——冬季空调室内外空气计算温度。 cp——定压比热

  19. 2.7空调室内冷负荷与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 P23框图 • 1、得热量和冷负荷:概念不同,相互关联。 房间得热量:某一时间室内和室外热源进入房间的总热量 冷负荷:除去的热量。 瞬时的热量:显热、潜热。辐射热-物体-空气,冷负荷。 • 2、室内冷负荷 ①围护结构(温差、太阳)②人(热、湿)③照明④设备 • 3、新风负荷 • 4、制冷系统冷负荷 室内冷负荷、新风、输送过程的得热、冷热量抵消、其他得热。 使用时间,不能简单相加。 冷负荷逐时叠加得到最大值为依据

  20. 第二章作业 • 冷负荷、热负荷定义及组成。 • 《规范》对室内外空气参数是怎样规定的? • 影响人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 • 冬季建筑热负荷是如何计算的? • 夏季通过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形成冷负荷有何不同?计算方法。 • 空调室内热源包括那些?显热和潜热形成冷负荷的区别。 • 人体形成冷负荷、湿负荷计算的特点。 • 新风负荷是如何形成的?其计算方法。 • 区分得热量与冷负荷、室内冷负荷与制冷系统冷负荷。 • 10.热负荷计算。例2-1条件。 • 11.冷负荷计算。例2-2条件。屋顶、外窗2-1;0.2人/m2;荧光灯照明20w/m2;空调设计运行时间24h。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