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以 作业 撬 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以 作业 撬 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 二O一一年三月. 教与学的关系的反思 课前学习 : 预习作业 课堂前奏 : 预习梳理 课堂学习 : 随堂作业 课后学习 : 课时作业 / 单元作业 / 假期作业. …. 助. 导. 教. 换. 面对差异的学生, 老师在学习中的角色是什么? 老师应该如何组织学习?. 全体学生. 无须教,便已 基本掌握的学生 20-30% 左右. 即便老师不教 , 靠老师的教 , 自己也能看懂 才能弄懂的 的学生 学生

jo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以 作业 撬 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以作业撬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 二O一一年三月

  2. 教与学的关系的反思 • 课前学习:预习作业 • 课堂前奏:预习梳理 • 课堂学习:随堂作业 • 课后学习: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假期作业

  3. 助 导 教 换 面对差异的学生, 老师在学习中的角色是什么? 老师应该如何组织学习? 全体学生 无须教,便已 基本掌握的学生 20-30%左右 即便老师不教, 靠老师的教, 自己也能看懂 才能弄懂的 的学生 学生 20%左右 20%左右 教了也还掌握 不了的学生 30%左右

  4. “教与学的关系”的觉醒与行动 • 洋思中学 减少教的时间 改变教学先后 重视当堂练习 • 东庐中学 以讲学稿承载备课 以讲学稿支持预习 以讲学稿控制作业 • 杜朗口中学 让预习进课堂 让学生站讲台 让墙壁挂满黑板

  5. 从土生的课堂变革的实践中寻找启示 • 自学在学习活动中的比重与地位 • 支持学生有效自学的措施与载体 • 关注点从课堂延展到课前与课后 • 促进学生学习交流的机制与环境 独立预学 学案导学 全程助学 合作促学

  6. 先学后教 是一种教学原则, 一种教学思想, 而未必是一种教学模式

  7. 先学后教 不是简单的时间先后, 而可能是逻辑先后。 我们倡导的是基于学的教,以学定教

  8.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及实验求证 请你试着用手蘸水在桌上写字,并跟同桌比一比,看谁干得快.桌上的水干了,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中知道,这种现象叫,物质从态变为态,生活中还有大量此类现象,请举出3个 . 晾衣服时,哪些方法可使湿衣服尽快变干?(请尽可能多地写出) . 从各种使湿衣服尽快变干的方法中,你猜测影响某种物质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提醒:不要受教材等有关资料的影响) 若要在科学课堂上验证你的猜测,你会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控制常量与变量? .

  9.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及实验求证 导入 生活中的蒸发 导入必须要有铺垫与预热意义 1)联系生活2)归因猜想3)实验设想 讨论1 找蒸发的生活实例讨论2 哪些因素会影响蒸发讨论3 设想求证实验 活动1 分头尝试设计求证实验 讨论4 介绍和点评实验设计 前置性学习任务中包含着“思维的台阶”绝不是简单作业 活动2 体验蒸发中的吸热现象活动3 完成并分析 课本实验

  10. 作业 作业是老师为完成教学活动而向学生布置的任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是课程的一部分。 练习习题 Exercise 学习过程 Course - 课程 学习任务 Task

  11. 课前学习:预习作业 • 预习的目的是什么? • 预习能够做什么? • 预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怎样的预习才有意义?

  12. 为课堂学习作必要和能够的准备;呈现学生独立预学能够达到的基本水平与差异状况,为老师的课堂指导提供依据.为课堂学习作必要和能够的准备;呈现学生独立预学能够达到的基本水平与差异状况,为老师的课堂指导提供依据. • 帮助学生先行学习的前置任务 • 将“学习点”拆成思考的问题 • 不仅仅是知识梳理, 更重要的是认知铺垫 “前置性学习任务”

  13. 联系旧知 新知生成简单应用 暴露过程潜含方法 促进理解 课前学习 前置学习 预习性作业

  14. 氧气的物理性质 请阅读教材完成下表(有条件的同学可上网搜索) 渗透学习方法指导:气体物理性质的分析支架

  15. 预习的目的是什么? • 预习能够做什么? • 预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怎样的预习才有意义? • 如何让预习作业发挥作用?

  16. 初中数学 利润、利润率与盈亏概念的形成与应用 2 个小题 从具体到抽象 题1 实际问题中形成概念 2 个小题 兼顾估算与计算 题2 两次销售的比较与合成 2 个小题 却有 3个环节 题3 增加“条件判断问题”… 1)先审题准确解读已知条件2)分别计算3)两次销售的合成

  17. 课堂前奏:预习梳理 • 了解预习进展 • 暴露遗留问题 • 呈现也是一种学习 学生模拟教授与互动 杜郎口称为“展示” 学案的课前分析 候课抽查 预习中的困难之处 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规范的学科语言与学科思维的锻炼 [应答语言与阐述语言]

  18. 有效的课堂 不是精致的课堂,而是简明而充分的课堂

  19. 初中历史与社会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新航路的开辟 核心问题 为什么开辟新航路出现在这个时候? 历史背景分析的方法 请同学们找证据分析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必要性可能性主要史实影响 请同学们分析以下材料,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0. 课堂学习:随堂任务 • 课堂学习是由什么组成的? • 学生是如何实现学习的? • 如何让课堂学习能持续地影响课后学习?

  21. 阅读 活动 讨论 提示 记录 练习 …… 分析学习活动中的元素 学习内容 (知识原理方法等) 发展着的学习过程 彼此联系的学习内容 记忆 运用 问题 解决 简单记忆 思维 理解

  22. 课堂学习:随堂作业与记录 • 寓存具体学习目标 • 及时反馈学习进展 随堂笔记、随堂作业与随堂检测 反对用“直线式”的对话解决随堂作业 反对过早运用逆向思维的测验作业

  23. 促进理解 梳理联系 知识应用 联系旧知 新知生成简单应用 暴露过程潜含方法 促进理解 课堂学习 前置学习 随堂作业 预习性作业 作业反馈的研究

  24. 课后学习:课后作业 及时性的课后作业 单元性的课后作业 盘点意义的假期作业 超越具体课堂内容的长期作业

  25. 课后学习:课后作业 • 课后作业有哪些学习功能? • 有差异的学生如何兼顾? • 课后作业如何体学科特点? • 及时性的课后作业与单元作业、假期作业的定位与策略有哪些不同?

  26. 假期作业的特点 • 平时难以完成的系统作业, 还原课程的学习意义 • 诊断与补偿 • 整理与结构化 • 学生作业的交流与反馈 集中时间 自觉状态 驻步夯基 构化提升

  27. 后 作 业 巩固性作业 提高性作业 整理性作业 单元学习 促进理解 梳理联系 帮助记忆知识应用 提高熟练性 联系旧知 新知生成简单应用 暴露过程潜含方法 促进理解 坚持积累的作业 &促成习惯的作业 课堂学习 螺旋式的学习链条式的学习 前置学习 随堂作业 单元 作业 诊断性作业补偿性作业整理性作业 慎用 测验化的作业

  28. 没有理解为基础的熟练,是没有意义的熟练! 课堂学习与指导 运用与熟练学习 课堂学习·理解 有效预习 及时复习 集中复习 前置性学习任务[备课] 及时性作业记录[随堂作业+过程评价] 诊断性作业补偿性作业整理性作业 巩固性作业提高性作业整理性作业 诊断性预习梳理[课堂] 生成性现场指导[学习指导] 及时反馈 学习指导 递进性学习活动[课堂]

  29. 把作业研究的重点,从课后练习的编集,转到预习作业与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反馈的研究上来。把编作业的过程,当作再现备课的过程,也当作教师的重要研修。把作业研究的重点,从课后练习的编集,转到预习作业与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反馈的研究上来。把编作业的过程,当作再现备课的过程,也当作教师的重要研修。

  30. 认为精选很重要 • 当前做得不算好 • 大多老师有愿望 • 如何精选需研讨 • 三分之一能先做 • 三分之二肯用力 • 能够坚持约一半 • 想到的基本已做到 • 全批比精选做得好 • 但认同比例并不高 • 不愿全批的有一些 • 关键在批改为了谁

  31. 开展旨在改进作业过程的教师研修 教师分组研究与教材配套的三本练习册的某一单元: ①结合《课程标准》透视作业意图; ②研究作业的有效性和优劣性; ③梳理有效作业的特点; ④思考如何设计、整合作业。 作业布置

  32. 开展旨在改进作业过程的教师研修 根据现场提供的语篇(或教学内容),独立设计随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并写出作业设计意图(可以从作业功能的角度研究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33. 开展旨在改进作业过程的教师研修 根据现场提供的语篇(或教学内容),独立设计随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并写出作业设计意图(可以从作业功能的角度研究作业设计); 交流讨论作业设计,并进行点评; 活动后,将讨论生成的观点建议整理汇总成研究报告,分别撰写自己的研究体会。 作业设计

  34. 开展旨在改进作业过程的教师研修 作业批改与分析 环节一两位老师分别讲述自己在分析学生错误的基础上改进教学的故事 环节二其他老师即兴讲述自己的类似故事 环节三再提供学生错误案例,让大家分组现场分析 环节四交流讨论(记录员将关键词或要点记在白板上) 环节五 主持人根据白板记录进行小结,现场生成如何分析学生错误的思路方法 面对学生错误的方法与智慧

  35. 谢谢! 电子信箱:zf@tzedu.org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