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1

性传播性疾病诊治

性传播性疾病诊治. 广西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梅毒 淋病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艾滋病. 梅 毒. 病原体:苍白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在人体 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以及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炭酸、酒精、甲醛等都很易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杀死梅毒螺旋体最有效的制剂为肥皂。. 传染源:早期患者和隐性患者 传染途径: 性接触传播 (90%) 接吻 ( 湿吻 ) 母婴传播 输血 其它途径. 分期. 分早、晚期梅毒 分一、二、三期梅毒 胎传梅毒及后天梅毒. 一期梅毒. 硬下疳 潜伏期约 3 周 TP 侵入处 女性患者易漏诊

jo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性传播性疾病诊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性传播性疾病诊治 广西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2. 梅毒 • 淋病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 尖锐湿疣 • 生殖器疱疹 • 艾滋病

  3. 梅 毒

  4. 病原体:苍白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在人体 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以及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炭酸、酒精、甲醛等都很易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杀死梅毒螺旋体最有效的制剂为肥皂。

  5. 传染源:早期患者和隐性患者 传染途径: 性接触传播(90%) 接吻(湿吻) 母婴传播 输血 其它途径

  6. 分期 分早、晚期梅毒 分一、二、三期梅毒 胎传梅毒及后天梅毒

  7. 一期梅毒 硬下疳 潜伏期约3周 TP侵入处 女性患者易漏诊 一期与二期并存现象

  8. 二期梅毒 皮损形态多样 传染性最强

  9. 二期梅毒疹分布 躯干、四肢斑丘疹约70% 跖掌部位皮损约有50% 粘膜斑约20%(界清、表面湿润灰白伪膜)传染性极强 淋巴结损害超过80% 皮损有痒感约占42%

  10. 三期梅毒 2-4年后(1/3) 残存TP致超敏(肉芽肿破坏性大) 侵犯内脏及深部组织 损害数目少,分布不对称 自觉症状很轻,客观症状严重

  11. 皮疹:树胶肿 结节 坏死 溃疡 疤痕

  12. 晚期粘膜梅毒 树胶肿致五官穿孔如硬腭穿孔

  13. 心血管梅毒 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 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梅毒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梅毒性主动脉瘤及心肌梅毒树胶肿

  14. 神经梅毒(8%) 无症状神经梅毒(1/3)(12-18月高峰) 脑脊膜梅毒(1/4)(脑膜炎,6月高峰) 脑膜血管梅毒(10%)(脑、脊髓炎,4-7年高峰) 脑实质梅毒(较罕见,麻痹性痴呆、脊髓痨、视神经萎缩等) 树胶样肿性神经梅毒(罕见)

  15. 隐性梅毒 感染梅毒后经一定的活动期 治疗后或机体抵抗力增强 临床表现暂时消失,但未完全治愈 梅毒血清学仍为阳性并排除假阳性 早期 1年内 (1/4复出疹) 晚期 大于2年(极少复发)

  16. 早期胎传梅毒 出生后即可有 二期梅毒表现 梅毒性鼻炎 假性麻痹

  17. 晚期胎传梅毒 • 活动性损害 • 皮肤粘膜梅毒 树胶肿多见, 硬腭、鼻粘膜 • 眼梅毒 间质性角膜炎

  18. 标记性损害 哈钦森(Hutchinson)三联征 哈钦森牙、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 孔口周围放射性瘢痕等

  19. 血清学检测 非梅毒螺旋抗原试验(初筛 治疗评估) 梅毒螺旋体试验(确证)

  20. 非梅毒螺旋抗原试验 用纯化心磷脂一卵磷脂抗原(VDRL) 不加热反应素试验(USR) 用活性碳微料作反应标记 (RPR)

  21. 梅毒螺旋体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Rethler1965)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80年代)

  22. 找梅毒螺旋体 暗视野检 查镀银染色检查 直接荧光抗体检测

  23. 梅毒血清学改变的判读 FTA-ABS-19s-IgM(+)初期、胎传梅毒 RPR(+) TPPA(+) 确诊 RPR(+) TPPA(-) 初期或假阳性 RPR(-) TPPA(+) 治疗后或前带现象 RPR(-) TPPA(-) 非梅毒感染

  24. 梅毒的诊断

  25. 一期梅毒诊断标准 • 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 临床表现:具有符合相应特征的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 实验室检查:硬下疳组织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和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 •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或TP暗视野检查)或结果为阴性的为疑似病例。

  26. 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 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 • 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为无症状性多形性皮损,尤其掌跖部位的暗红斑或鳞屑性丘疹。 • 实验室检查: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粘膜斑等: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 同时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 •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的为疑似病例。

  27. 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 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或一、二期梅毒史。 • 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有如下特征中的任一项表现,如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 • 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同时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10×106/L,蛋白>500mg/L,并排除其它引起这些异常的原因。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 •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脑脊液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的为疑似病例。

  28. 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 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有明确的2年内梅毒接触史或梅毒发病史为早期病期超过2年或无法判断病期者均为晚期。 • 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无梅毒史者阳性,滴度≥1:8;有梅毒治疗史者阴转阳或滴度升高≥4倍),同时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且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蛋白量)无异常。 •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无梅毒史者阳性,滴度≥1:8;有梅毒治疗史者阴转阳或滴度升高≥4倍),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和脑脊液检查的为疑似病例。

  29. 胎传梅毒的诊断标准 • 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 • 临床表现:2岁以内发病的早期胎传梅毒,类似于获得性二期梅毒表现;2岁以后发病的晚期胎传梅毒,类似于获得性三期梅毒的表现,尤其注意标记性损害。胎传隐性梅毒,无症状,2岁以内为早期胎传隐性梅毒,2岁以后为晚期胎传隐性梅毒。 • 实验室检查:皮损或胎盘检查: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同时TPPA(或TPHA)阳性。 • 同时符合1、2、3者为确诊病例。 •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未做TPPA(或TPHA)和TP暗视野检查的为疑似病例。

  30. 神经梅毒的诊断 尚无金标准,可参考如下: ①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②CSF细胞数及蛋白异常 ③CSF VDRL阳性(不作RPR) ④临床症状可有可无,有活动性神经梅毒时,CSF WBC>5个/mm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