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保 險 新 聞

保 險 新 聞.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保單不全賠 金管會說 No. 【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 2013.11.12 03:24 am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 11 )日首度公開表示,金管會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目前不考慮採行「保單不全賠」措施,他認為台灣目前沒有實施這項措施的條件。 保險安定基金賠付國華人壽後,資金已有限,金管會研議處理問題保險公司,將仿照國外作法,採行保單不全賠措施。 保單不全賠的構想引來不少保戶的恐慌,曾銘宗上任後即指示此措施事關廣大保戶權益,必須審慎評估,並多蒐集國外資料與作法。

Download Presentation

保 險 新 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保 險 新 聞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 保單不全賠 金管會說No •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3.11.12 03:24 am •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11)日首度公開表示,金管會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目前不考慮採行「保單不全賠」措施,他認為台灣目前沒有實施這項措施的條件。 • 保險安定基金賠付國華人壽後,資金已有限,金管會研議處理問題保險公司,將仿照國外作法,採行保單不全賠措施。 • 保單不全賠的構想引來不少保戶的恐慌,曾銘宗上任後即指示此措施事關廣大保戶權益,必須審慎評估,並多蒐集國外資料與作法。 •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審查中央存保公司預算案,曾銘宗在會外接受媒體訪問時,首度公開表示,審慎評估後,認為台灣地區沒有實施的條件,所以這次修改保險法也未訂更明確作法,「目前我們不考慮採取這項措施。」 • 曾銘宗在會後進一步說明,台灣社會尚未成熟到可採行保單不全賠措施,美國也是必須經法院判定,而日本則是七、八成是相互保險公司,股東就是保戶,實際上國外採取保單不全賠的並不多。 • 對於,不採保單不全賠措施,但保險安定基金已面臨沒錢窘境,未來要如何處理問題保險公司?曾銘宗表示,所以才要修改保險法,採取立即糾正措施及過渡保險公司機制。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 拆保險地雷 保險法擬設置 過渡保險公司 •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3.11.12 03:24 am • 問題保險公司政策大轉彎,保險法修正案將訂定「過渡保險公司條款」,保險公司若被接管或倒閉,即引進新團隊進駐經營,直到情況改善為止,保戶權益不打折,金管會原本規畫「保單不全賠」機制喊停,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直言,政策轉向的原因是,多數民眾無法接受保單打折理賠。曾銘宗是在立法院做以上表示;金管會翻修保險法兩大重點包括:保險業對於單一企業持股比例從10%降為5%,以防範保險業變成「控股怪獸」,另訂定「過渡保險公司條款」,加速處理問題保險公司。 • 曾銘宗說,「過渡保險公司」指的是保險公司被接管或倒閉時,將改由新團隊進駐經營,停止收受新保單、繼續理賠舊保單,保險資金運用不受「保險法」限制,財報也不適用一般法規,以俾全力搶救這家保險公司。 • 曾銘宗說,「過渡保險公司」過渡期間,政府將提供必要的支持,原保戶權益完全不受影響,新團隊持續進駐到「最後一張保單賠完」或財務情況好轉為止,屆時即可換手經營。 • 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國華人壽,一舉賠付近900億元,已彈盡援絕,但仍有4、5家保險公司隱憂深重,金管會規畫在保險法上增訂「保單不全賠」規定,以免「保險地雷」引爆,又落得全民埋單 • 「保單不全賠」指的是保險公司倒閉或被接管後,原保單即被迫打折理賠,根據金管會推算,實施保單不全賠後,資金缺口較大的保險公司,保額折扣恐怕「打很大」,100萬元保額,實際只能拿回10、20萬元,「保戶可能很難接受」。 • 曾銘宗表示,金管會經審慎評估,國內沒有實施「保單不全賠」的條件。 • 他說,這次保險法修法,「不打算放進去做修正」,而且國外真正實施該機制也不多。曾銘宗說,金管會處理問題保險公司非常小心,若沒準備好就去處理,反而會讓這些公司狀況變更差。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 保險法修正案 聚焦持股上限 •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3.11.11 03:18 am • 金管會擬將保險業投資單一公司股票上限從10%降到5%,保險業者大表反對,但上周有多位立委發言支持限縮持股上限,金管會本周四(14)日將召開保險法修正案公聽會,聽取各界意見後再作最後定奪。為強化對保險業監理,金管會決定修改保險法修正案,增訂立即糾正措施,引進過渡保險公司機制,並縮限保險業投資單一公司股票上限,其中調降保險業投資單一公司股票上限,將是公聽會的焦點。 • 為限縮保險業投資單一公司股票,金管會打算修法將投資單一股票上限從10%降至5%,或提高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風險係數。立委孫大千也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計算5%時須將關係人持股計入等。 • 保險業大力反對金管會這項改革方案,壽險公會也希望金管會不要全面限縮持股比率。不過,上周多位立委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都發言力挺金管會這項改革。 • 吳秉叡表示,站在保險公司立場,持股當然愈高愈好,投資可放寬,但對象不應集中;費鴻泰認為,保險公司若干預經營權,會天下大亂;賴士葆也表示,若沒有從嚴規範,以後所有公司都變成保險公司的。 • 學者方面,多數保險學者認同保險業者聲音,認為應讓保險資金有更多的出路,不宜再設限。不過,也有學者支持金管會的改革方向,認為保險業投資追求穩定收益外,也應重視分散風險。 •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認為,此議題應從風險控管角度來看,如果A保險公司投資甲上市公司9%、B保險公司投資8%、C保險公司投資7%,萬一甲公司出問題,整體保險業是否承擔得起?站在保險業投資收益來看,要有穩定股息收入的投資標的,多數是大型股,而保險業投資大型股的持股比率多數未逾5%,目前超過5%的多數是一些中小型股。 • 因此,若從10%降到5%,對保險業的實質影響究竟有多大?保險局應該要有深入的分析,以說服外界。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5.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6. 反修買股上限 壽險提5訴求 •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3日 04:09 • 金管會有意修保險法限縮個股投資上限,壽險公會今(13)日將先開會討論因應對策,據了解,壽險業提出五大理由,希望金管會不要限縮個股投資上限,以保留台股投資動能及有利壽險資金去化、分散台股投資集中度。 • 壽險業提出的五大理由,第一是歷來台股市值與保險業投資金額有高度正相關,也就是保險業投資台股資金越高時,台股當時的市值也就越高,強調壽險資金是台股重要的參與者。 • 第二是壽險資金是中長期投資者、相對穩定的資金動能,業者特別去統計國內前20大基金投資台股的年周轉率,是大型壽險公司的2~3倍,若以季週轉率來看則是1~1.5倍以上,代表壽險資金投資個股的持有時間比大型基金還長,主要以現金股利及中長期績效為考量,不太會短進短出,造成股價波動。 • 第三是壽險資金投資逾5%的個股,多是中小型股,一旦保險法將個股投資上限由10%降為5%,勢必要減碼中小型股,將資金轉往股本較大的大型權值股,屆時以投資金額來看,集中風險更高。 • 第四是壽險資金是以投資為目的,與銀行資金性質不同,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英國、香港、歐洲等,對其保險業的個股投資都未訂個別上限,只從資本適足率及相關集中度風險去控管。 • 第五是資金去化將更增難度,大型壽險業者平均在台股的投報率為5~6%以上,若現在要求中小型股持股僅能5%以下,則有發展潛力的個股投資空間變化,資金去化將更難。 • 壽險業者建議從投票行為、RBC係數去控管,不要因少數壽險公司的違規行為,就去限縮所有壽險公司的正常投資,也恐損及股市資金動能,以及中小型股的未來股價成長空間。 • 業者表示,未來可以自律方式規定壽險資金投票必須優先支持公股股東、現有經營層,在RBC方面則是對持股逾被投資公司實收資本額5%且占壽險可運用資金1%者,係數加三成,若違反投票準則,視為關係人持股,係數提高到1.5倍。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7.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8. 壽險買寶島債 擬不計海外投資 • 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1日 04:09 • 協助台灣發展人民幣債市,金管會正研議將保險業投資國內寶島債部分,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由於此必須修保險法,金管會決定14日一併聽取業者、學者意見,才決定是否會納入這次修法範圍內。 • 金管會表示,年底前就會開放壽險公司推出人民幣傳統保單,屆時保單收取的人民幣投資寶島債,就可不計入海外投資限額。 • 官員表示,保險業投資海外上限是可運用資金的45%,到今年8月底整體壽險業已用了近42%,其中還不包括先前修正保險法排除的外幣傳統保單額度,等於壽險業實際的外幣部位可能已近45%,現在要再發展人民幣債市,不少壽險公司反應已可能沒有足夠額度。 • 壽險業者表示,目前香港點心債利率約4~5%,比台灣寶島債低於3%的情況相比,當然會選擇投資香港點心債,但寶島債是在台灣發行,若可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當成是投資國內債券,則壽險公司就有更多的資金可投入這塊市場。 • 金管會將在年底前開放大陸台商、大陸國有銀行來台發行人民幣債券,首波針對的也是國內專業機構投資人,保險業即是其中重要的投資人,先前幾檔寶島債發行,都幾乎沒有壽險資金投資,因此金管會內部近來也正在討論如何吸引保險資金投入寶島債市場。 • 目前評估若要將寶島債全數不計入保險業海外投資限額,可能必須修保險法,必須先看壽險業者意願及整體投資管理需求,因此周四保險法公聽會亦可能了解業者意願。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9. 業者守法守紀 金融開放不會停 • 【聯合報╱本報記者孫中英】 2013.11.09 03:31 am •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任滿三個月,他在公開場合致詞的「前三句話」,跑金管會的記者都會背了;那就是金融業者「要守法、守紀律,重視風險,不要惡性殺價競爭」,他一再說,只要三大原則達標,各項業務的開放不會停。 • 但要台灣金融業立刻停止殺價行為,卻不那麼簡單。尤其金融三業:銀行、保險及證券,幾乎是經年累月殺價搶生意,從利率砍到手續費。過去監理機關多只是口頭警告,業者不痛不癢;想要肅清殺價行為,金管會還真得把「棒子」拿出來。 • 曾銘宗選擇「銀行聯貸」開第一刀,因為這一項殺價最嚴重。 • 目前聯貸市場利率,由資金最多的公股行庫主導,七、八百億元的大型聯貸案,借款利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五、一點六,比房貸利率還低;但銀行資金成本加提存準備,就要百分之二點三,用百分之二點三的成本去減百分之一點五的獲利,「負利差」零點八個百分點,代表銀行辦聯貸,根本是「賠本」生意。 • 曾銘宗說,銀行是經理社會大眾的錢,若銀行放款利率,已沒法支應作業及風險成本,等於長期在做虧本生意,「這樣我們存款大眾,怎麼敢把錢交給他們」? • 台灣聯貸利率幾乎已是舉世最低,過去還有很多外商來台籌錢,看中的不是台灣金融業服務好,而是來搶幾乎「不要利息」的資金。 • 上任以來,曾銘宗推出三箭,成功救援量價齊跌的台股,並將陷入僵局的第三方支付市場解套,還召開兩岸首場金保會,推動國銀朝亞洲市場發展。 • 金融業長期低價搶生意,則是曾銘宗堅持要整頓的「首惡」;因為銀行若長期虧本經營,對整個產業發展不利,最終甚至會危及金融穩定,如果有銀行因此倒閉,還要政府去收拾善後,那更划不來。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0. 壽險大賣債衝獲利 金管會盯上 • 2013-11-15 01:40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 針對壽險公司大賣債券,金管會緊盯。據了解,今年前九月部分壽險公司大量處分債券,總金額可能逾新台幣千億元,金管會擔心有壽險公司是藉著賣債券衝高獲利,或以此免除增資壓力,已要求各公司填報今年賣債金額及獲利情況。 • 金管會官員表示,初步檢視大部分壽險公司並不是因為要降低增資壓力而大幅賣債,因為若扣除今年處分債券利得,大型壽險RBC多數仍都有200%以上,只是有些公司可能為了衝RBC要在250%以上,增加投資額度及管道,有些則是為衝獲利、拚上市。 • 官員透露,金管會特別討論過南山人壽今年以來債券未實現利得大幅減少,從先前帳上有600~700億元以上的債券未實現利益,到今年9月底,股東權益項下的未實現利益已所剩無幾,金管會定調「短期不會准許南山人壽申請上市櫃」。 • 也就是即便潤成入主南山近三年來,都是獲利狀況,且今年底AIG時期造成的累積虧損也可望彌平,但金管會已要求南山人壽董事會討論上市櫃計畫前,必須取得金管會同意。 • 金管會官員指出,當初潤成入主南山人壽即承諾要長期經營,若南山要上市,大股東即可能出售手中老股,金管會目前不會同意,至於是否要投資十年才能上市?官員表示,現階段會比較謹慎,何時核准南山申請上市還要評估。 • 5月美國透露量化寬鬆(QE)可能退場,造成債市殖利率反彈,債券價格大量下跌,不少壽險公司即大量出售債券,降低債券平均持有期間,以免備供出售項下債券的跌價,影響淨值,壽險公司大賣債券的情況,引起金管會注意,要求各家公司填寫今年以來賣債金額及獲利情況,並要檢視對RBC的影響。 • 據了解,保險局正在評估,對於各家壽險公司賣債利得,是否可以計入RBC自有資本,若要求排除或分年認列,則今年壽險公司帳上可能大幅獲利,但對RBC卻沒有太大的幫助。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1.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2. 保單變更內容 金管會緊盯 •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3.11.14 03:15 am • 為確保消費者權益,金管會下令所有壽險公司,三個月內將確認保戶是否有變更契約內容、保單借款等,納入內控制度,以確保是保戶本人辦理這項攸關權益的重大事項。 • 金管會上周一(4日)發函給壽險公會,做出上述要求。 • 金管會官員表示,辦理保單借款、終止全部或部分契約,或變更保險契約內容,這些都是攸關保戶權益的重大事項,保險公司必須做好確認及把關,以了解是否遭他人冒名辦理。 • 例如保戶可能透過業務員送件,或以郵寄等方式,送件申請辦理相關事項時,保險公司就必須向保戶本人確認是否確實有辦理。 • 要求保險公司將這些確認的動作,放入內部控制制度,用意就是要保險公司注意執行。 • 金管會官員表示,相信多數有制度的保險公司,應該都有將這些確認的動作,放入內控制度中,但為避免有些公司的內控可能無此機制,因此決定發通函方式,要求所有壽險公司在三個月內須納入內控。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3. 國壽逆轉勝 業績雙冠王 •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2013.11.09 03:31 am • 壽險公司10月新契約保單大戰高潮迭起,國泰人壽以單月直逼300億元的大量坐上冠軍,同時也逆轉前十月業績排名,成為單月及累計初年度保費收入的雙冠王;中國人壽則以黑馬之姿衝上單月第二名,富邦人壽意外從第一跌到第三。 • 牽動10月壽險市場消長的保單,首推利變年金、美元終身壽險等兩大類保單。據悉,國壽上月初年度保費收入高達282億元,幾乎較9月翻倍成長,主要就是2年期美元終身壽險保單大賣。 • 國壽推出美元終身壽險保單,帶動壽險圈10、11月競相跟進風潮,包括富邦、中壽等近日都有相關商品上架,不過各家繳期、佣金不同,反應在業績上冷熱不一。 • 國壽主管昨(8)日不願談初年度保費收入,僅強調目前著重的是新契約等價保費(FYPE)。 • 再來是今年最紅的利變型保單,是富邦、中壽、三商美邦等公司的主力商品,合計壽險市場前九月已從銀行端吸金逾3,000億元。為使利變型保單降溫,金管會祭出多項措施,最近規定各公司的利變年金及萬能保險不得有「費差損」,新規定在三個月後適用。 • 富邦響應降溫政策,10月業績下滑至171億元左右,初年度保費收入累積速度下降,前十月合計近1,670億元,小輸國壽;利之所趨下,銀行通路倒向中壽,推升10月初年度保費收入高達174億元,小贏富邦。 • 南山人壽初步結算10月初年度保費收入約120億元,大致持平,排名第四;新壽在一檔澳幣保本型保單及利變型年金貢獻下,10月初年度保費收入成長至73億元左右,累計今年以來約430億元左右。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4. 國壽砸7.2億人民幣 再買上海商辦 • 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2013年11月9日 上午5:30.. . • 國泰人壽兩招氣走富邦人壽。國壽8日宣布,子公司上海霖園置業以7.2億人民幣(約合新台幣33.8億元),買下上海東方金融廣場B座的18、19、20、21、22等5層樓,從同時也正在洽談同棟大樓的富邦集團手中,先搶下高樓層。 • 同時,國壽10月靠一張2年期繳費的美元保單,單月新契約保費衝上282億元,累計前10月新契約保費1671億元,以1億元左右的差距,險勝前10月新契約保費1670億元的富邦人壽,重新奪回新契約保費龍頭的寶座。 • 國壽100%持有的霖園置業去年已以6.8億人民幣,買下上海東方金融廣場A座的5層樓,這次再買下的B座5層樓,樓地板面積共約3,555坪,國壽發言人林昭廷表示,除了作為上海關係企業自用辦公大樓,也將會把部份空間,對外出租給一般企業,預估租金收益率有4%以上。 • 由於富邦金控買下的上海華一銀行,先前已買下上海東方金融廣場的1、2樓及其上二個樓層,據透露,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近期即親自前往上海,表示要再買下其他樓層,也作為富邦集團在上海的重要據點,兩大集團角力,最後大陸賣方決定賣給國壽。 • 林昭廷表示,去年買的上海東方金融廣場A座5層樓,當時每平方公尺單價約5.7萬人民幣,今年購置成本略增7%,每平方公尺單價已經來到6.1萬人民幣,但符合當地的價格水準。 • 國內保險業中,國泰人壽是率先在上海購置總部大樓的業者,包括這次買入的東方金融廣場,已經擁有10個樓層,上海國壽總部、國泰產險及國壽上海營業單位,都陸續遷入。 • 林昭廷指出,由於自用空間可能會有剩餘,未來打算把部份樓層出租給一般企業,以增加公司的財務收入穩定來源,但都仍在規劃中,若以現在當地的租金報酬率,應該能有4%水準。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5. 上海國壽 增設分支暫時喊卡 • 2013-11-12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 國泰金控昨(11)日公布,上海國泰人壽遭到大陸保監會「暫停增設分支」處置。 • 國壽表示,主要是先前合資方上海東方航空無法再同比增資,造成上海國壽償付能力指標低於法定150%,預計年底前若保監會核准新股東,雙方立即再增資4億人民幣,指標即可從114%躍上420%。 • 國壽表示,這項公告主要是保監會昨日公布對上海國壽的處置措施,其實上海國壽償付能力指標低於大陸法定最低標準150%已有一段時間,保監會也多次約談了解原因,後來確認是東航因為政策因素,無法再同步增資,保監會也儘可能協助國壽解決此一問題。 • 兩岸金保會結論,保監會已承諾會儘速協助上海國壽以更換股東方式,完成後續增資,且據了解,東航已遞件向保監會申請,將手中50%上海國壽的股份,轉售給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陸金發),若年底前可獲准,則國壽與陸金發將立即召開董事會,決定各增資2億人民幣,一舉將償付能力指標由現行114%提高到420%的超高標準。 • 上海國壽在2010年底獲准開設天津分公司,算是上海國壽繼上海總部、江蘇、浙江、福建、北京、山東、廣東、遼寧等七家分公司後的第八家分公司,自天津分公司後,國壽已近三年未再提出增設新分支公司的申請。 • 據保監會規定,若償付能力指標低於法定標準,保監會可限制業務發展,也可限制資金投資,這次對國壽祭出的暫停增設分支,算是相對輕微者,尤其國壽在完成大陸沿海布局後,已暫停擴展據點,因此國壽也表示,這項限制已算是影響最小的處份,但也會儘快在保監會核准新股東後,加速增資。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6. 中華郵政 搶攻銀保 •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 • 2013.11.12 03:24 am • 未來郵局也賣保險商品。中華郵政公司將搶攻銀行保險市場大餅,計劃轉投資成立「保險經紀人公司」,資本額為2,000萬元,若一切順利,預定明年10月掛牌營運。 • 中華郵政相關主管昨(11)日表示,此案已獲行政院核復,待金管會同意後,預定明年1月即可提出申請。 • 中華郵政規劃轉投資保經公司,是前任董事長李紀珠在任內提出,未來該公司的員工將從中華郵政調用領有保險業務證照者,估計約30人。至於代銷各類保險商品的地點就在郵局,將於各郵局設立專責的櫃檯。 • 目前中華郵政全台有1,320多處營業據點,通路廣大,開辦壽險、產險等各類代售商品後,將對銀行帶來威脅,引起不少銀行關注。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7. 上山下海 入偏鄉 郵局將跨足老人照護 • 【聯合報╱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2013.11.12 11:40 pm • 百年來專攻郵遞、儲匯業務的中華郵政,將轉型進軍老人照護事業,發揮全台九千多名郵務士上山下海、深入偏鄉的行動力,為獨居老人開辦定期探視、代購日用品、送餐到府等公益服務,三個月內提出初步方案。至於付費服務則要修法後才能提供。 •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審查中華郵政預算,立委李昆澤、楊麗環均建議開辦銀髮事業,酌收費用,既能為本業虧損的中華郵政開拓新財源,又可為超高齡化社會做準備。 • 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說,全台郵局據點多達一千三百廿二個,遍及各鄉鎮市,這是中華郵政跨界長照的最大優勢。 • 翁文祺說,中華郵政擁有人力、路線網絡等既有資源,照顧老人可從偏鄉起。中華郵政下月將赴日本取經,預計明年二月提出規畫報告;但若要向受服務對象收費,目前尚無法源依據,可能要等「長期照護服務法」出爐。 • 因應高齡化、少子化,同樣面臨傳統郵務量嚴重萎縮的日本郵局,上月宣布將事業版圖擴及銀髮族,加入會員的長輩每月支付新台幣三百至五百元費用,就可獲得親訪、電訪、追蹤健康狀況、定期餐會、物資宅配等服務。 • 中華郵政總經理王昌說,偏鄉郵務士早已化身綠衣天使,幫忙送便當、代購油米鹽、送衣服棉被;獨居長輩在家中昏倒,郵差送信時發現,才協助求救就醫,這些都是郵差真心的無償服務,每年服務超過五萬人次。有些愛心郵差還常自掏腰包,助貧救難。 • 立委楊麗環說,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每年都會編列一筆社會福利預算,中華郵政可立即和內政部、各社福組織合作,由郵差協助社工執行,建立台灣特色長照制度。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8. 保額逐年增加 增額壽險抗通膨 • 2013年11月09日 【林巧雁╱台北報導】 • 物價節節攀高,民生用品齊聲喊漲,實質薪資倒退,民眾辛苦賺的錢也會因為通膨越存越薄,不只是資產縮水,保單的保額也同樣會受到通膨影響,壽險業者建議,可運用增額保單保額逐年增加的特色,讓保障也能加倍奉還。 • 抗通膨保單特色 • 國泰人壽數理部經理黃景祿建議,「增額型壽險」保障逐年增加,可減緩通膨影響,無論是初入社會的小資族,或是工作多年的中壯年族群,每年的保障都能隨著階段需求成長,是低利率、高通膨維持自身保障的選擇。 • 小資族中壯年皆可 • 國泰人壽日前推出「美利優美元終身壽險」,預定利率又比台幣保單高,相同保障的保費更便宜,第8年度起保障為基本保額的3.5倍,之後保額每年按2.75%複利增值至104歲為止,具有壽險保障年年增值的特性。繳費年期分7、10、20年期,民眾可依自己的預算多寡,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年期。 • 黃景祿表示,「增額型壽險」的優點是不受投資環境影響,保障穩定遞增,隨著民生物價飆漲,自身及家庭的保障額度也要能趕上通貨膨脹的腳步,透過「增額型壽險」保額逐年成長的特色提高壽險保障,可減緩通貨膨脹的影響,讓保障加倍奉還。 • 時間長增幅愈明顯 • 南山人壽產品發展暨行銷資深副總王瑜華則提到,繳費6年、保障終身的「南山人壽幸福久久2外幣增額終身壽險」同樣也是增額壽險。王瑜華說,保單在第1~15保單年度時,當年度保險金額,每年依基本保額15%單利增額,到第16保單年度起,會以保額來年年增額2.775%。 • 她表示,增額終身壽險的保單價值準備金穩定隨著時間增值,投保時間愈長,保額增長的幅度就愈明顯,只要連續繳費6年,不須再進行複雜的理財,就能輕鬆坐看時間複利發揮效果,非常適合青壯年族群的第一張退休保單。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19. 美元低檔 利變保單夯 •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2013年11月10日 上午5:30.. . • 受到美國量化寬鬆(QE)之影響,近期美元持續疲弱,包括新台幣在內的亞幣則對美元勁揚。中信人壽建議,近期美元兌換台幣是相對低點,因此購買美元保單具有相對的優勢,加上美元是全球的強勢貨幣,波動幅度穩定,可以趁著美元處於低檔時購買美元保單,增加美元資產之配置! • 中信人壽發言人卓長興表示,國人的家庭理財觀念較為保守,保險與儲蓄為一般家庭最常運用的理財工具,在保險商品方面例如: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則因結合保障年年增值以及有機會依宣告利率增加保額的特色,兼顧保險保障需求與穩健累積資產的功能。 • 以40歲的王先生投保中信人壽「美年增利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基本保額10萬美元,繳費6年,應繳年繳保費36,100美元,透過首期保費匯款、續期保費採金融機構轉帳,累計3%保費折扣後實繳年繳保費35,017美元,6年實繳總保費210,102美元,第二保單年度起,保額每年固定12%增額,當王先生67歲時,累積的保險金額已高達512,620美元,為基本保額的5.12倍,保障仍繼續增值中,可享有增額保障至111歲。 • 業者建議,民眾購買外幣保單仍應以長期規畫為主,理由在於為避免因資金投入太過短期,若遇到匯率變化則可能侵蝕達到原先預期的增值效果。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0. 氣候變遷衝擊大 微型保險 守護弱勢族群 •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2013.11.10 03:33 am • 強烈颱風海燕襲擊菲律賓,造成上千人死亡和重大的農業和建築損失,其中損失最慘重的是沒有買保險的87%菲律賓平民,這時候微型保險應可派上用場。由於海燕這樣的天災可能成為新常態,全球大型再保險公司、非政府組織和區域合作社已攜手合作,開始推廣為窮人設計的微型保險,如MicroEnsure和CLIMBS等。 • 這些保險產品與氣候條件聯繫,著眼於緩和全球氣候變遷對開發中國家鄉村經濟造成的衝擊。 • 例如,去年伊索比亞遭遇旱災,逾1.2萬農民透過R4鄉村復原方案(RRI)保險機制,領到32.28萬美元理賠金。當衛星偵側到氣候模式達到預設的觸發條件時,農民不須損失證明就可獲理賠,例如降雨量低於預設水準。 • 這種保險的關鍵之一在於密切的公私部門合作。政府可能必須移轉部分災後救援經費至災前保險;效率較高的非政府組織則將會擔負起將理賠金送至小保戶手上的責任,並負責提供產品教育。 • 至於推出這種保單的保險業者,毛利率雖可能略減,但有機會擴大開發中國家的市占,微型保單的整體市場正在成長,目前約占全球保險產業的15%。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1. 利變保單過熱 被盯 •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2013.11.11 03:18 am • 利變年金在金融海嘯後連年熱賣。 • 壽險公司在利變保單新規定「日落」前衝業績,金管會要嚴查。據悉,金管會上周五發文保險公司,下令各公司今(11)日提報利變年金銷售量及佣金獎勵制度,為近來的利變年金停售效應「降溫」。 • 去年經歷兩波保單停售效應,壽險公司業績大幅拉高,相對也墊高基期,讓壽險公司經營備感辛苦,而利變年金等類定存商品,可從銀行端快速銷售,成為救命「浮板」。 • 不過,利變年金賣得太好,主管機關擔心未來保戶解約時,將衝擊保險公司資產配置,現金流量會產生問題。因此,金管會保險局上月中旬發函壽險業,規定壽險業銷售利變年金及萬能保險時,佣金率不能高過保單附加費用率,即不得有「費差損」現象,以免壽險業賠本賣保單,新規定在發文後三個月生效,也就是現行利變年金、萬能保險等保單,須在明年1月中旬全數下架。 • 保險局下重手,主要是發現很多保險公司的利變年金佣金率「不合理」拉高,附加費用率僅1.5%,但佣金加獎金的佣金率卻達2%,等於每賣一張保單就有至少0.05個百分點的費差損。 • 因應金管會規定,原本設計這類保單的壽險業須調高保單費用率,相對民眾保戶負擔提高,購買意願下滑。 • 為免壽險業以現行保單將停售為行銷話術,保險局也表示,若有公司以此宣傳,將依規定處罰。 • 原本市場以為保險局此舉將使利變年金降溫,不料,不少業者趁「日落」前,大力衝刺利變年金;有家壽險公司原本每月利變年金僅賣二、三十億元,現在一個月便超過百億元,主要就是拉高給銀行理財專員的獎金。 • 利變年金在金融海嘯後連年熱賣,壽險公會統計,新契約保費收入今年前九月已達1,599億元,加上10月也大熱賣,今年突破2,000億元在望。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2. 全委保單 明年起要加註警語 • 2013年11月15日 【廖珮君╱台北報導】 • 連結配息型基金 配息恐挖到本金 • 避免爭議 • 金管會要求明年起,各壽險公司所銷售的投資型保單若有連結配息型基金及全委保單(即壽險公司委託基金經理人操盤的保單),只要配息時可能會「挖到本金」者,保單帳戶後面就須加註警語,提醒投資人。 • 所謂全委保單,就是「全權委託保單」,該保單具有全權委託帳戶功能,屬投資型保單的一種,是由壽險公司委託投信基金經理人代為投資操作,標榜花小錢就可請專家操盤。 • 留意代操公司3要點 • 目前市面上約數十家業者,推出約30多種全權委託代操的投資型保單,因為保單報酬率可能高過「投資人自己操盤」的一般投資型保單,近年在市場已熱銷破500億元。不過,金管會保險局發現,這些有連結到「配息型」基金的投資型保單,連結標的多是高收益債券型基金或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更號稱具「高配息率」;但當投資標的虧損時,其實是挖保戶本金來配息,保戶根本沒賺到。 • 為避免爭議,保險局日前發函給各壽險公司,要求只要有連結到「配息型」產品的投資型保單及全委保單,保單說明書上須特別揭露「基金配息來源╱全委帳戶,可能由基金╱帳戶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部分,將會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3. 全委保單 明年起要加註警語 • 保險局還規定,須在全委保單帳戶後方,以「粗體」或「顯著顏色」加註「全委帳戶資產撥回機制來源可能為本金」,招攬人員也須明確告知保戶。 • 此外,這類投資標的若進行資產撥回前,未扣除行政管理相關費用時,還須再加註「本全委帳戶資產撥回前,未扣除行政管理相關費用」等警語。這些警語,明年起須全部上路。 • 壽險業說,民眾買全委保單,須留意代操公司的投資績效、費用率、和撥回率等3點。 • 首先是,因為全委保單,是壽險公司委託基金公司代為投資操作,保戶購買前,可先了解該基金公司過去的績效。 • 提減率不是愈高愈好 • 其次,要注意費用率和解約費用,全委保單一般保費費用佔保費約從0.8%~3%不等,且多會依照保戶投保金額高低,給予增減,保戶投保金額愈高、費用愈低;解約費用則若保戶投保前3年就解約,部分公司會收取解約費用。 • 最後是要留意「提減率」,或稱為「撥回率」,也就是每月會撥回給保戶的錢,每個月約0.35%,或採每單位撥回、或依委託資產撥回總額計算。 • 壽險業者說,因台灣人喜歡有月配息,希望每個月都拿回一些錢,若保戶不想每個月拿回現金,也可採轉入再投資。再者撥回率或提減率,不是愈高愈好,因為當投資虧損時,撥回的其實是自己的本金。 • 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則提醒,全委保單仍有風險屬性的差異,主要不同來自投資標的風險程度及投資團隊的策略。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4.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5. 月配息保單 投資再升級 • 2013/11/15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 美國聯準會新任主席可望由葉倫出任,後量化寬鬆(QE)時代的新投資機會為何,頗受注意。壽險業者表示,伴隨全球景氣逐步回溫,股票市場醞釀復甦氛圍,具「配息自動再投資」機制的「升級版月配息保單」有助靈活掌握市場成長動能。 •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國人持有境外債券型基金規模達新台幣1兆4,572億元,占國人持有境外基金總額的五成六,顯示固定收益型態商品仍是國內最青睞工具,吸引國泰、富邦、三商美邦等保險公司持續推出配息型保單。 • 但如何在維持資產穩健成長的同時,又能掌握潛力市場的成長呢?國泰人壽領先同業推出升級版月配息保單「富利雙享變額壽險」、「富利雙享變額年金保險」,除原本每月配息特色外,新增加「配息自動再投資」機制。 • 國壽主管表示,升級版月配息保單的配息有兩種用途,由保戶自行勾選,一是傳統的領取現金,二是這次新增的再投資功能,但再投資的標的不是原本的債券型基金,而是自動投入股票型基金,讓民眾以核心資產參與穩健配息,衛星資產創造額外成長。 • 保戶在投保後,仍可變更配息方式,例如原本看好股市投資機會選擇配息加碼股票型基金,若後來研判局勢改變,可透過保單變更,改選配發現金。 • 國壽主管提醒,月配息保單仍屬投資型保單,須留意相關投資風險。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6. 加值旅平險 保障加碼 • 2013/11/12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 海外打工、自由行等旅遊風氣大盛,國人在國外搭乘海外大眾工具機會大增。現有壽險公司首創業界先河,推出加值型旅行平安險,較傳統旅平險增加水陸、航空大眾運輸交通意外死殘加值給付,最高多理賠25%的保額。 • 依交通部觀光局公布2012台灣民眾國內旅遊1.4億人次,國外旅遊已突破1,000萬人次,顯示國內、外旅遊風氣逐漸盛行。國泰人壽主管表示,近幾年來,國人出國旅遊型態出現變化,愈來愈多人選擇不跟團,改為自由行,或是到澳洲等地打工旅遊,通勤往返往往會搭乘當地的大眾運輸工具,相對提高搭乘時的保障需求。 • 針對市場對旅平險需求改變,國泰人壽推出全方位加值型旅平險,在意外死殘給付保障基礎上,領先業界新增水陸、航空大眾運輸交通意外身故或殘廢加值給付,保障包括國內、外旅遊。 • 舉例王先生出國旅遊10天,投保國泰人壽新種旅遊平安險1,000萬元,保費為863元,相較於該公司舊的旅平險保費849元,只多14元,平均一天只須多付1.4元,就可以增加四種保障。 • 包括搭乘公車、火車等水陸大眾運輸意外身故可多10%保險金、意外殘廢可多0.5%~10%保險金;若搭乘航空大眾運輸意外身故,則可增25%保險金額的保障,意外殘廢可多1.25%~25%的保險金額保障。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7.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8. 醫療險急診理賠 將改實支實付 • 2013-11-13 01:25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 醫療險的新急診室條款最快明年農曆年後上路。保險局昨(12)日表示,鑑於許多民眾為了日額型醫療險理賠堅持要在急診室待滿時數,造成醫療院所困擾,已由壽險公會提出新版本,未來急診室理賠採「實支實付」,最快明年農曆年後的新保單就會適用。 • 隨著國人儲存醫療基金的意識高漲,加上近年醫療科技進步,保險業的醫療險保單投保率逐步攀升,每年的理賠金額也隨之成長,去年一年壽險業個人醫療險的理賠金額達738億元,今年前8月已達514億元,全年可能超過去年理賠金額。 • 但由於醫療險投保率提高,許多民眾至少都有一張醫療險保單,衛福部(前身為衛生署)今年即發函金管會要求注意醫療險理賠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問題,即有業務員會指導保戶,要求醫生開立符合醫療險理賠的診斷證明。 • 另外一項則是有些日額型醫療險保單明訂,只要在急診室待滿6小時,即有日額一天的保險金,不少民眾即會堅持要在急診室待滿一定的小時數。 • 保險局主祕施瓊華指出,因為部分醫療險保單將急診室待6~8小時,視同住院一天,有時醫生已建議離開,但民眾就是堅持要繼續待在急診室裡,造成醫院的困擾,在衛福部反應後,保險局已要求壽險公會修改條款。 • 施瓊華表示,未來新送審的保單一律將急診室的部分改為實支實付,亦即就算是日額型保單,若保戶到急診室接受治療,保單就憑實際單據及支出的費用,給予理賠,不再採停留時間,給付日額保險金。 • 由於壽險公會才將最新的醫療險示範條款報交保險局,核定後才會發布,且發布後3個月才生效,因此預估最快明年2月之後,新的日額醫療險保單,其急診室部分將採實支實付方式,舊保單仍維持先前的給付方式。 • 至於業務員指導開立診斷書的部分,保險局也已要求各壽險公司訂入內部獎懲辦法,若再出現業務人員指導保戶,要求醫生開立不實醫療證明,最重就停止招攬業務一年。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29.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0. 蘭陵王保意外險 保費高一等 •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0日 04:10 • 中天火紅電視劇「蘭陵王」男主角馮紹峰日前來台時迷倒一票金控女高層,更造成粉絲包車瘋狂追星。除了蘭陵王故事傳奇迷人之外,馮紹峰的敬業精神也是造成轟動的關鍵,尤其他被劇中愛駒「踏雪」踩到腳骨折打完石膏後立刻返回片場的精神更令人印象深刻。 • 壽險業者表示,由於演員發生意外機率較高,因此以蘭陵王來說,可投保意外險來保平安,但保費也較一般人高! • 中信人壽契約部協理張集堯表示,就意外險來說,保費會依照工作危險等級來畫分,從1到6級,級別愈高保費就愈高。而電影、電視從業人員共分20種職業別,其中,危險等級最高的是特技演員,被保險公司列入「拒保」的職業別,其次是「武打演員」,危險等級是5。 • 而機械工、電工與佈景搭設人員則是第4級;武術指導是第3級,至於一般演員、導演、場記、攝影工作人員與燈光音響效果人員、沖片與洗片人員等則是被列入第2級。 • 以蘭陵王來說,就會被歸類為「一般演員」,因此保費會比一般人高1.25倍。而第3級到第6級的保費則分別是1.5倍、2.25倍、3.5倍、4.5倍。 • 事實上,除了投保一般的意外險之外,許多藝人因工作內容也會針對特定部位投保。像港星容祖兒就為「聲帶」投保了港幣5,000萬元,而林志玲也曾因拍廣告需要在13度的天氣下只穿比基尼、泡在水中拍照前前後後加起來共兩個小時,因而經紀公司為她保了高達七位數的保費。 • 另外,像金城武曾經為了拍廣告需要長時間貼著高溫燈管拍照,廣告商擔心會發生什麼意外,就為他的「臉蛋」保了2,500萬人民幣的保險,以防萬一。 • 不過,現在也有保險公司推出「還本型」意外險,可以不分性別、年齡,職業等級同一費率的特性,職業等級在1至4類的人像是演員、運動員等,也可享有一般費率條件,不會有加費的困擾,繳費期滿仍生存時,依約定可領回實際所繳保險費總和。採用的是「用利息買保障」的概念,可儲蓄,又擁有意外及意外醫療保障。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1. 提高報酬 善用保費折扣 • 2013/11/09 【經濟日報╱文/蔡靜紋】 • 近來有不少保險公司,陸續推出美元的外幣增額壽險保單。據了解,基於資金成本的考量,各家保險公司所提供給保戶的保單「內部投資報酬率」,水準都相差不多,資深保險公司主管提醒,此時保戶如果想要進一步拉高內部報酬率,還是有方法,舉例來說,不妨對於保險公司提供的「高保費折扣」內容,好好檢視一番,並且善加利用,就可以達到提高報酬率的目的。 • 資深保險公司主管要特別提醒保戶的是,所謂的「高保費折扣」,不是人人都適用,它指的是保險公司提供給「保費較高」的保戶,一定比率的保費折扣,但即使是同一家保險公司,每張保單規定的內容,也可能不相同。 • 除高保費折扣外,利用轉帳的方式繳交保費,通常保險公司也可提供保戶,享有1%的保費折扣,但同樣的,各家保險公司規定內容也不一樣,保戶投保前必須仔細檢視一番,如果保險公司有提供轉帳優惠,對保戶而言,也是不容錯過的省保費好方法。 •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優惠方式愈來愈普及,因此保險公司對於外幣保單商品,幾乎都採轉帳繳費,所以外幣保單的保戶,大抵均可享1%保費折扣優惠。 • 舉例來說,以35歲的男性,投保美元增額壽險保單為例,如果繳費期間為七年,而且是採用轉帳方式來繳費的話,比較目前市面上的美元保單,所提供的內部報酬率,大抵落在2%上下。以國泰人壽「美利優美元終身壽險」為例,內部報酬率約2.03% ;但若能注意上述的細節,加計高保費折扣等因素後,內部報酬率就可明顯的提高,如年繳保費1萬美元,內部報酬率提高到2.25%,如年繳保費2美元,更可以提高到2.45%的水位。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2. 食安轟炸 醫療防癌險求自保 • 2013/11/12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 國內接二連三爆發毒澱粉、毒餐盒及油品標示不實等食安事件,部分黑心民生食品甚至已銷售長達數年,恐危害國人健康。保險業者呼籲民眾,國人長期食用部分不安全的食品,可能是導致國內肝腎疾病及癌症發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建議民眾應適時檢視健康醫療保障是否足夠,並且將終身醫療保險及癌症保險列入不可或缺的基本保障之中,為自身的健康及家庭建立雙重的安心防護網。中信人壽發言人卓長興表示,國人醫療的需求與費用將不斷的攀升,如果要獲得較好的醫療品質,必須在全民健保的基礎下,額外增加醫療保險,才能獲得完整的保障。 • 中信人壽「健康久久終身醫療保本保險」可同時滿足保戶「終身醫療、壽險保障、資產累積」三大需求,涵蓋十項保險給付,不論是住院、手術、急診、骨髓移植等都有保障。此外,針對15歲以下的兒童,提供特定傷病保險金及食物中毒保險金的設計,繳費期間屆滿十年後還可領回所繳總保費的106%,保障終身不變。 • 中信人壽同時建議,癌症發生率已有年輕化的趨勢,民眾宜趁早規畫癌症保險。中信人壽「享健康保本防癌保險」,不但加碼還本,保障範圍也擴及意外醫療及身故保障,讓防癌險保單具有更高的功能性,保障可一次購足。特別是在癌症給付部份,如經診斷罹癌,可立即領取保險金,無需醫療收據就可申請理賠,保戶繳費期滿,不用再繳保費,保障可再延展5年,相當划算,當保險期間屆滿時,還可領回所繳總保費的106% ,兼具保障及保本的功能。 • 醫療險的保費與年齡、體況息息相關,一般醫療險皆會設定被保險人最高齡的投保門檻,通常年齡超過55或60歲就無法投保。此外,若曾罹患重大疾病,保險公司就可能不予承保或需加費承保。因此最好能趁年輕、身體健康時先預備醫療保障之規劃,保費也會較為低廉。 • 南山人壽資深副總王瑜華表示,多數人對防癌險都認為「有買就好」,通常是搭配醫療險再多買1-2個單位的防癌險,較少思考將來一旦不幸罹癌,理賠是否足敷使用。目前在防癌險在選擇上,以給付方式來說,通常可分為「療程給付型」、「整筆給付型」,前者能支應一般癌症手術、住院、化療、重置等長期治癌費用,可是罹癌初期通常需要一筆足夠金額做緊急應變,民眾最好多管齊下,再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附約以支應雜費支出,除能安心治療外,還能兼顧家庭負擔。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3.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4. 理賠申訴 醫療險最多 • 2013/11/09 【經濟日報╱文/蔡靜紋】 • 壽險業者表示,民眾想了解金融機構的服務品質,參考指標之一是: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定期公布的各金融業者的申訴案件概況及指標評分。 • 申訴分級指標評分是根據申訴率、理賠申訴率及平均處理天數來綜合評分,因此,保險業者申訴件數及處理效率,都會影響指標評分。 • 壽險業申訴案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非理賠申訴案件,爭議類型以業務招攬爭議占29%為最大宗,其次是停效復效爭議、占9%;另一類是理賠申訴案件,爭議以必要性醫療、違反告知義務、理賠金額認定居多。 • 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招攬糾紛一直以來都是最常見的申訴案件,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商品愈來愈多樣化,費用與商品結構也愈顯複雜,業務員進行銷售時,未能夠向客戶說明詳實,以至於日後雙方認知不一致。另一種狀況是銷售通路端誇大投資報酬率、或是誤導為定存名義,當保戶發現虧損想要解約已經來不及,或是臨時想要動用資金才發現連本金都拿不回。 • 至於理賠申訴案件,近年來爭議狀況以住院醫療險理賠最常見,例如住院的必要性,像是有些小病或是慢性病患,醫生認為不需要住院,僅需居家治療即可,但病人因擔心病情而自費要求住院,就可能出現理賠爭議;又或是有些癌症治療的病人,自費購買營養品補充體力,申請理賠也會有爭議。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5. 減少保險糾紛 留意五事項 • 2013/11/09 【經濟日報╱文/蔡靜紋】 • 壽險商品的糾紛層出不窮,金融評議中心公布今年上半年度保險申訴案件統計中,人壽保險業申訴案件約1,304件,占總申訴案件約五成,居所有金融產業申訴案件之冠。 • 壽險業者提醒,民眾投保壽險商品的五大注意事項,才能避免日後糾紛產生。五大注意事項,分別是充分了解保險條款內容、誠實填寫告知事項並親筆簽名、瞭解保單各項費用及繳交方式、把握保險理賠時效、搬家別忘通知保險公司。 • 第一金人壽在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近一年申訴分級指標評分高居第一名,總經理林元輝站出來提醒民眾。首先,他認為,投保的第一動作是充分了解保單條款,針對保單條款不了解之處,務必要與業務員或保險公司求證,目前不僅在投保前有三天保單審閱權,在投保後於收到保單隔天起算十日內,也還可以書面向保險公司提出行使契約撤銷權,民眾務必善用這些期間了解投保內容。 • 其次是填寫告知事項時應誠實填寫,對於要保書上的各項告知事項,包括健康狀況告知及重複投保告知等,保戶應詳實填寫各項告知事項,並親自簽名。 • 第三,瞭解保單各項費用及繳交方式,包括投保額度、繳費方式、費用結構、紅利計算等等。 • 第四則是把握保險理賠時效,依規定理賠的請求權時效為兩年,保戶若發生理賠事件,應注意時效,以免影響理賠權益。最後是搬家一定要通知保險公司,將新家地址以書面通知保險公司,以避免繳費通知或催告無法寄達而影響權益。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6. 掌握6要點 醫療險安心保 •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2日 04:10 • 隨著醫療科技愈來愈進步,以及藥品日新月異,現在不少藥材、耗材,都在健保不給付的範圍內,等於想要享有較好的醫療品質,民眾都必須自掏腰包,透過購買住院醫療險來轉嫁風險,但壽險業者提醒,投保前除了衡量自身需求、經濟能力,還有六大事項要注意,避免日後發生爭議。 • 市面的住院醫療險,約可分為實支實付型、日額型兩大類。其中,實支實付型以填補被保險人因住院醫療期間產生的醫療費用為目的,具有補償性質;日額型則按被保險人實際住院日數,依保險契約條款約定給付保險金。 • 購買醫療險前,首先要注意的是「對疾病及醫院等名詞定義瞭解清楚」,因為有些業者的保單,會要求必須求診大型醫院後開立的收據,才能進行理賠,若屬地區性醫院,有可能不給予金額賠償。 • 第二是注意「以住院為給付的前提」,業者指出,住院醫療保險是以住院為給付前提,消費者需明瞭其商品特性,如無住院的事實,自然不屬保險給付範圍。 • 第三是「等待期間」,業者表示,非屬癌症或重大疾病的住院醫療保險契約,常約定有30日等待期間,被保險人於這段期間所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公司是不負給付責任,消費者應明確知道相關約定。 • 第四是「給付上限」,業者說,不論是實支實付型或日額型住院醫療保險商品,保險公司通常於約定限額內給付,所以要明確知道醫療費用的理賠,並不是毫無限制。 • 第五則是「除外責任」,所謂除外責任是保險公司不負給付責任的項目,充分瞭解才能避免投保後未獲理賠,產生糾紛。 • 第六是「要保書健康告知事項」,業者指出,由於被保險人健康告知內容,是提供保險公司是否接受要保、採何種費率承保的重要參考,所以必須據實說明且親自簽名,否則日後有可能因隱瞞健康狀況,造成無法申請賠償金額。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7. 與麥特集團合資公司 華南產西進攻車險 •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1日 04:09 • 產險業年年獲利平穩,但台灣市場已飽和,為爭取業務擴展,華南產險決定,將與大陸麥特集團共同籌設「神州汽車保險」,搶攻大陸產險市場。 • 此外,台產前10月稅前盈餘為7.69億元,EPS為2.11元。前3季時,上市產險中只有旺旺保險每股稅後盈餘突破2元,預計5家上市產險今年至少有4家每股盈餘會達2元以上。截至第三季為止,除旺旺保外,每股稅後盈餘接近2元的上市產險公司,尚有新產的1.97元、第一保1.9元,因此,5家上市產險公司今年獲利情況都有機會超過去年水準。 • 兩岸金融交流日趨熱絡與頻繁,華南產副總經理張鳴文表示,為了掌握此一契機,對於合適的投資機會都會關注及評估。剛好大陸「麥特集團」規劃籌設全國性主要營運汽車保險的「神州汽車保險公司」,許多股東為大陸汽車經銷商,並有意引進臺灣的產險公司入股,協助建立財產保險經營技術及管理制度。 • 張鳴文說,由於華南產險長期耕耘台灣汽車保險市場,且經營成效顯著,但國內產險公司雖然成立都逾30年以上,但總資產部分無法符合大陸要求的50億美元,無法自行赴大陸設子公司,在評估後,決定把握參股神州汽車保險的機會。 • 華南產希望藉由參股神州汽車保險,獲得大陸銷售通路、平台與客戶資源,迅速進入大陸市場並取得市場經營經驗,且與自行申設耗費時間、成本、資本與人力相比,參股成本較低、時間較短。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8. 雙險合一 開店「頭家」有保障 • 2013/11/13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 「頭家」不好做,既要防範店裡失火、又得因應民眾求償,有產險業者同時結合這兩項開店常見風險,以平均保費較市售商品便宜20%搶市,承保對象包括:餐廳、飲料店、安親班、診所、照相館等44種行業。 • 生活周遭有許多開店業者,小從飲料店、大到餐廳與賣場,經營上常見風險包括:火災、客人受傷與財物損失,成為老闆們努力背後的隱憂。 • 上述兩種風險,目前分別為「商業火險」與「公共意外責任險」的承保範圍,店家若要投保,必須填寫兩份要保書。 • 產險業目前也有所謂的「店家綜合保險」,包括:第一、華南、新安東京等都有推出,不過,店家必須一次投保四項,包括:火災、公共意外、玻璃與現金保險。 • 其中,玻璃保險與現金保險,例如大片玻璃被砸壞、現金被偷搶等,有許多除外不保狀況,爭議也多,例如,收銀機內現金被火災延燒,到底賠不賠,不利產險業務員對店家進行解說。 • 為改善上述缺失,臺產首創結合商業火險與公共意外責任險,一方面簡化投保流程,一次只要填寫一份要保書;另方面簡化商品內涵,針對最常見的火災與公共意外責任出擊。 • 臺產企業保險行銷部副理林峰源表示,以新北市中和區60坪餐廳 (鋼筋混凝土造,5層樓建築的1樓)為例,投保商火總保額360萬元與公共意外2,400萬元(每人傷亡最高200萬、每事故最高1000萬、每事故財損最高200萬元),店家若分別投保,年繳保費合計7,480元。 • 臺產公司推出「一間二顧」專案,首創結合商火與公共意外責任保障,因降低核保作業成本,加上一次鎖定44種行業,各業均攤風險下,以上述情況為例,保費只要4,711 ,等於一舉便宜37%。林峰源說,各行業理賠情況不同,「一間二顧」承保對象包括:辦公室、電器行、自行車店、文具行、機車行、中西藥店、寵物店、花店等44種,平均而言,保費比分別投保便宜20%。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39.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0. 店家投保前 留意三重點 • 2013/11/13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 生活周遭小從飲料店、大到餐廳與賣場,發生火災、客人受傷與財物損失等事故機率高。賠償金往往成為老闆們努力背後的隱憂。 • 產險業者推出二合一的商店火災加公共意外險,平均較市售商品便宜20%;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仍有承保對象、自負額、求償期間等三點須要留意。 • 產險業者指出,臺產採專案型態、低價搶市,旨在訴求方便、便宜,因而高風險的店家,必然不會列入承保對象,例如:中古車行、銀樓、家具店等。 • 中古車行通常需要給客人試車,車內有油,容易引發火災;銀樓內有黃金與珠寶,黃金燒不壞、珠寶通常屍骨無存,為避免爭議,火災保險通常不保黃金與珠寶。至於家具店,一旦失火,容易全部燒光光,理賠風險高。 • 其次,公共意外責任險,通常會有自負額,臺產採專案包裝,還是難逃自負額要求,其「一間二顧」專案,就有每事故自負額2,500元的規定。 • 假設客人用餐時受傷,向店家索賠2,600元,商店向產險公司求償,因須扣除2,500元自負額,店家最後只會拿到100元。 • 另外,火災與公共意外責任,一般有事故發生後,兩年之內必須求償的規定,如果店家超過兩年才向產險公司申請理賠,可能無法獲得賠償。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1.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2. 職災保險單獨立法 雇主負擔加重 •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 2013.11.14 03:16 am • 勞委會昨(13)日表示,職業災害保險擬單獨立法,預計明年4月提出法條送行政院審議,讓勞工的保障更完整,不過,企業雇主負擔將加重,也將衝擊現行勞保制度。 •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天舉行「《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關於職災津貼補助及職業傷病認定等修法議題」公聽會,多位專家學者呼籲,應對職災保障以《職災保險法》單獨立法,勞委會也認同並提出具體回應。 • 現行職災補償體制,散見於《職災勞工保護法》、《勞保條例》及《勞基法》當中,職災保險法制則在勞保條例中規定,採綜合保險方式辦理,將勞保分為普通事故保險與職災保險二類。現行職災保險提供職災醫療、傷病、失能及死亡等四種給付及失蹤津貼。 • 勞委會副主委郭芳煜表示,職災保險單獨立法有相當的難度,因為牽涉範圍廣泛,例如適用範圍可能從現在五人以上公司擴及到四人以下公司全納入,投保天花板限制是否打破,是否以年資為單純給付標準,都會影響現行勞保制度。 • 最重要的是,職災保險現行財源由勞保收支結餘提撥,保費目前由雇主全額負擔,現行費率僅0.22%,若單獨立法就必須納入精算,郭芳煜說,「費率一定往上提高」,雇主負擔將進一步加重。據了解,勞委會目前還在研議階段,尚未進行精算。 • 郭芳煜表示,勞委會贊成將職災保險單獨立法,預計明年4月草案會出爐送行政院審議。他強調《職災保險法》是社會保險,只保障有加保勞工,未加保部分仍由《職災勞工保護法》保障。職災勞工保護法修正草案,目前正在立院審議,希望本會期能通過,重點包括將合法來台外勞納入職保對象。 • 據了解,未來《職災保險法》可能合併《職災勞工保護法》中職災預防重建內容、職災保護津貼以及《勞基法》當中規定雇主應給付的職災補償。其中,投保薪資上限往上調整的目標,希望九成以上勞工都能按其薪資水準,由職災保險給付。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3.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4.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理 財 新 聞

  45. 葉倫證詞暗挺QE 激勵全球股市走強 • 2013年11月15日 【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 • 經濟、就業須強勁復甦 寬鬆政策才會退場 •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繼任主席提名人葉倫(Janet Yellen)昨晚出席美國參議院聽證會,在預先準備的證詞中暗示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直到經濟、就業復甦、恢復應有表現為止,升高市場對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延退預期,激勵全球股市走強。美股周三在對葉倫聽證會樂觀預期下開低走高,拉尾盤收紅,道瓊工業指數、S&P 500指數雙創歷史新高,葉倫證詞公開後,美股期指續揚,亞洲股市昨紛紛強彈,以日股漲逾2%最強,歐股3大指數也跳空開高。 • 市場升高QE延退預期葉倫指出,美國目前失業率7.3%仍然偏高,反映經濟與就業未恢復應有表現,通膨率則持續低於Fed的2%目標,並預期還將維持此一水準一段時間。 • 葉倫在證詞中強調:「未來強勁復甦終將使Fed得以縮減貨幣寬鬆,降低對資產收購這類非傳統政策工具的倚賴。我相信,今日支持復甦是貨幣政策回歸常軌最可靠的途徑。」 • 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羅斯納(Laura Rosner)表示,葉倫的態度像是在說,讓我們繼續做更多的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來使任務盡快完成。 • 葉倫也指出資產及流動規則以及強力監管是規範大型銀行的重要工具,在考慮到地區角色及貢獻,Fed需持續減少對社區銀行及小型機構的限制。 • Fed成立於1913年12月23日,葉倫將成為創立百年來首位女主席。葉倫證詞中也提到對現任Fed總裁柏南克(Ben Bernanke)致力提升Fed開放及透明度的支持。 • 10月政府收入年增8%即將卸任的柏南克周三在教師大會堂演說時表示,在他8年的任期中,提升Fed透明度一直是他首要目標之一,百年歷史的Fed未來將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為美國經濟做了些什麼。美國逐漸步入政府財政隨經濟復甦改善的良性循環。在就業復甦帶動下,周三公布的10月政府收入年增8%,創歷來10月新高1989億美元,帶動10月預算赤字年減24%至916億美元,較經濟學家預估的1020億美元更低。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6. 葉倫證詞暗挺QE 激勵全球股市走強 • 2013年11月15日 【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 • 葉倫證詞要點 • ★整體工作 • ◎已大幅趨近目標,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 ◎促進最大就業、通膨低而穩定及健全金融體系 • ★寬鬆退場 • ◎支持復甦是貨幣政策回歸常軌最可靠途徑 • ◎未來強勁復甦終將Fed得以縮減貨幣寬鬆,降低對資產收購這非傳統政策工具的倚賴 • ★就業與經濟 • ◎失業率7.3%偏高,反映經濟與就業仍未恢復應有表現 • ★通貨膨脹 • ◎通膨率持續低於Fed的2%目標,預期還將維持此一水準一段時間 • ★透明與開放 • ◎延續柏南克開放與透明方向,致力讓大眾瞭Fed政策內容及規劃,使貨幣政策達到最大效果 • ★金融監管 • ◎強力監管大到不能倒金融機構,嚴守資本與流動性規範,減輕小型銀行監管壓力 •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7. 歐元區復甦趨緩 歐元重貶 • 2013-11-15 01:51 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 歐盟統計局周四公布第3季歐元區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初估值僅季增0.1%,比第2季的0.3%為低,顯示復甦力道轉弱;歐元區前2大經濟體雙雙走疲,德國成長率僅0.3%,法國甚至轉為萎縮。 • 由於經濟成長比市場預期還要疲軟,加深市場對歐洲央行恐需進一步寬鬆以拉抬經濟的預期,歐元跌勢加劇,周四歐美盤中跌至1.3430美元,重貶0.4%。 • 總部在盧森堡的歐盟統計局公布數據指出,歐元區第3季GDP較前季初估小增0.1%,與去年同期相較則萎縮0.4%;第3季GDP數據比市場預期疲弱,經濟學家原預估可季增0.2%,與去年同期比也僅減少0.3%。 • GDP數據走低主因為前2大經濟體表現低於預期,德國受到出口低迷拖累,GDP僅季增0.3%,低於第2季的0.7%,法國甚至從第2季的擴增0.5%,轉為第3季的萎縮0.1%。 • 復甦疲軟也反映出歐元區依然未擺脫債務危機衝擊的現實,目前歐元區失業率仍在12.2%的歷史高檔,10月份通膨率則是降到4年新低,低迷的總經情勢促使歐洲央行上周將基準利率調降至0.25%新低。 • 法商東方匯理銀行資深歐元區經濟學家達洛塞特(FrederikDuucrozet)表示:「好消息是經濟至少還保持成長,但我們預估未來也僅會緩慢復甦。」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8. 日Q3成長腰斬 安倍經濟學告急 •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莊雅婷/綜合報導】 2013.11.15 03:22 am • 日本政府十四日公布,日本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九,比前季腰斬,主要受消費疲弱與出口下滑拖累。華爾街日報分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膽實行的貨幣和財政寬鬆政策,已使日本擺脫經濟停滯和物價下跌,但日本企業仍不願加薪,國內消費不振,「安倍經濟學」已拉警報。 • 日本經濟成長降溫,加上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表明干預匯市仍是政策選項,日圓兌美元十四日貶破一百日圓關卡。日本內閣府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僅百分之一點九,遠低於前兩季的百分之四點三和三點八。 • 華爾街日報指出,安倍政府希望人民對經濟有信心,敢於消費,才能維持成長動能,但民眾迄今只感到物價上漲,薪水卻沒漲,仍感受不到安倍經濟學的好處。 • 問題出在企業不相信物價上漲能持久,因此不願加薪。 • 日本股市今年已上漲百分之四十,日圓貶值讓出口商獲利,消費者物價五年來首度上漲。 • 安倍希望他的振興經濟政策能創造「良性循環」,企業獲利增加,帶動投資和加薪,再刺激更多的消費。目標是把仰賴出口和政府支出的經濟體,轉變成較仰賴國內民間需求。但企業界仍在觀望。讀賣新聞上周公布一項針對一百零五家公司所做的調查,只有八家正考慮提高底薪。 • 製造商仍有產能過剩現象,一些需要大量進口的公司則是日圓貶值的受害者。最近受訪的中小企業,有四分之三表示他們狀況持穩,或是比去年還糟。 • 民眾盼不到加薪,消費者需求也隨著對安倍經濟學的期待落空而減弱。政府明年四月開始提高消費稅,恐更不利消費。 • 花旗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村島喜一說:「安倍經濟學已拉響警報。在日圓未進一步貶值和全球經濟復甦不明下,日本景氣復甦正喪失動能。」 • 不過,市場普遍預期,第四季和明年第一季GDP將再度回升,理由是家庭和企業趕在明年四月消費稅調高前,增加支出。不過這恐怕只是短期現象。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49. 大摩:陸經濟成長 後年跌破7% •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魏興中/新加坡十三日電】 • 2013.11.14 02:41 am •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預估,2015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將跌破7%大關,對亞洲各市場將造成或多或少影響。 • 喬虹指出,預期台灣經濟明年將受惠歐美等成熟市場的復甦帶動,在出口轉佳的刺激下,表現將較今年揚升。 • 喬虹表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趨勢相當明顯,雖然第3季度形勢較第2季轉佳,但能否持續,仍面臨相當的壓力,主要原因有二, • 首先,是新興市場的衰退,中國對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如俄羅斯、東盟等)的出口雖僅占中國總體出口的18%,但對經濟出口增速的影響卻高達30%以上。隨著新興市場經濟放緩,也將衝擊中國的經濟表現。 • 第二,內需市場趨緊。明年中國內需經濟的兩大難關,包括金融狀況指數趨緊(如房貸緊縮)、以及人民幣升值加速等。在資金的可得性變差的情況下,加上資金取得成本向上揚升,對於總體經濟的發展也將形成負面效果。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50. 薄荷四國 新興市場領頭羊 •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彭博資訊十三日電】 2013.11.14 03:26 am • 前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歐尼爾最近極力看好「薄荷四國」(MINT,墨西哥、印尼、奈及利亞、土耳其),並認為這四國在未來20年內將以人口結構優勢與引人注目的經濟前景,與金磚四國(BRIC)搶當新興市場的領頭羊。 • 歐尼爾特別看好印尼,他上周在印尼為英國廣播公司(BBC)錄製一系列有關薄荷四國的節目。歐尼爾曾認為,印尼雖擁有相對年輕的人口結構,但在經濟政策上卻難以實現其潛力。但實際接觸印尼民眾後,從總統候選人到大賣場裡的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關注使他改觀。人們頻頻問,印尼採取的行動能使成長加速到7%以上嗎?或「只能」落在5%? • 相形之下,俄國經濟部長烏育卡耶夫上周表示,往後20年俄國經濟成長平均可能只有2.5%。這將使俄國難以維持在全球經濟中占有的比重。歐尼爾預期,到2050年俄國人口將由現今的1.4億人降到不足1億人,人口結構的惡化如雪上加霜,將進一步拖累經濟。 • 俄國近來的經濟表現一直很糟,不單是人口問題,還有太過依賴石油與天然氣、飽受貪腐困擾,且缺乏可靠的商業法架構。多年來許多人曾建議,印尼應列入金磚國家、甚至取代其中的俄羅斯。另外,歐尼爾在新書「金磚四國發展之路」(The BRIC Road to Growth,暫譯)中提到,中國在金磚國家中扮演獨特角色,不只因其規模,也因其全球影響力與野心。但中國需要調整發展方式。 • 據媒體報導,中國上周末在三中全會中計劃採新措施,創造更加消費導向的經濟模式,減少對低價值出口和政府引導投資的依賴。這將是個很難掌控的轉型過程。 公司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