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

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吴振东. Email: wzd@qzys.net 2007 年 1 月 5 日. 一、何为园本教研 1 、园本教研的含义 园本研究,指的是以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运用 一定 的研究方法 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研究活动的总称。 园本教研与园本研究、园本科研、园本教科研. 园本教研含义四个基本点 一是所研究的是本园在实践中遇到的 实际问题。 二是 研究的主体 是一线教师,包括学园行政人员,但理想的园本教研模式最好有专家参与作专业的纵向引领。

jul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吴振东 Email: wzd@qzys.net 2007年1月5日

  2. 一、何为园本教研 1、园本教研的含义 园本研究,指的是以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研究活动的总称。 园本教研与园本研究、园本科研、园本教科研

  3. 园本教研含义四个基本点 一是所研究的是本园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是研究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包括学园行政人员,但理想的园本教研模式最好有专家参与作专业的纵向引领。 三是研究的目的是以研究为手段去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藉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促进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发展。 四是研究方法是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但不能将园本教研简单与教育行动研究相等同起来。

  4. 2、园本教研的层次(刘占兰) 园本教研的核心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研修” 初级水平,是指在教研活动中出现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研修要素中的至少两个要素,如有些幼儿园的教师比较经常地进行自我反思,并能够经常参加骨干教师组、学科组、年级组等形式的集体教研活动。

  5. 基本水平,是指在教研活动中出现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研修要素,并能围绕着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听问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基本水平,是指在教研活动中出现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研修要素,并能围绕着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听问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 高质量的园本教研活动中不仅出现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研修要素,而且形成了能有效运作的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使幼儿园获得了不断的自我发展和行为改善的能力。

  6. 3、园本教研的意义 有利于鼓励教师以研究立身,走研究型教师之路 有助于引领园长以研究立园,走研究兴园之路 4、园本教研的实施 (1)园本教研的操作原则 园本教研的运作应遵循以幼儿园为本,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幼儿为本)的原则。

  7. (2)园本教研的操作要领 园本教研的操作的要领,概括起来就是“基于行动”。这里所说的“行动”包括说课、研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行为跟进(计划调整与教学实践)。 (3)园本教研的操作形式 ①从参研人员的构成来看: “小组式教研”和“全园式教研”

  8. ○“骨干教师引领的先导式教研” 指的是园长或幼儿园中核心人物接受了一个新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引发了幼儿园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 ○“研究志愿者共同体的合作式教研” 指的是教师间基于志愿合作的前提下,自由组合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9. ②从教研的方式来分 “现场教研”和“网络教研”(地点) “专题式教研”和“常规式教研”(内容) “专题式教研”就是以“课题形式”进行研究;“常规式教研”指的是日常的教学研究,包括备课、听课、观课、评课等,邀请专家讲座,经验交流,论文评比等等。

  10. ③从参研的单位来分: “辐射式教研”和“联片式”教研” “辐射式教研”主要是利用优质幼儿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支持周围的一般幼儿园,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这对解决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问题,具有突出作用。 “联片式教研”指的是幼儿园之间共同合作,相互开放,相互交流,在立足于自己幼儿园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不同幼儿园的潜力和资源,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

  11. (4)园本教研的互动形式 ①圆形式互动 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言进行互动研讨。圆形式互动目的促使“人人都参与、个个有贡献”,防止园本教研过程出现“南郭先生”。 ②Y形式互动 有时,在园本教研互动进行到了一半,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为了让更多的教师有发言的机会,可以先分小组讨论,再进行组际间交流。

  12. ③链条式互动 讨论时,首先由一个人围绕主体发言,之后,以其发言为讨论的基点,由坐在发言者右边的人(当然也可以是左边的人)继续发言,后面谈话者讨论的内容要从对前面发言的评论开始,以此类推。链条式互动目的是促使参研教师能围绕主题研讨,防止“跑题”,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大家养成一种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与能力。

  13. 二、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园本教研形式 (一)何谓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是由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一个小组,基于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追求,以真实课堂教学为载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行动研究。其基本操作过程:①确定教学内容。②备课。③授课。④评课和反思。⑤修改教案。⑥用修改了的教案在另一个班授课。上次听课的教师(甚至全园教师都来)听课。⑦进一步的评价和反思,全体教师一起参与。⑧分享结果。

  14. (二)对传统教学观摩与评议的反思 一是忽略了教师间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是缺失了教育行为跟进的重要环节 (三)开展课例研究的常见方式 课例研究小组的构成方式:以“任教学科”为单位。以“研究内容”为单位。 课例研究小组的构成性质:水平相当之切磋型。新老搭配之帮扶型。 课例研究的运作方式:“多人上一课”。“一课多人上”。

  15. ○所谓“多人上一课”,指的是研究小组的几个教师连续上同一活动内容,但教学行为却不断地改进。○所谓“多人上一课”,指的是研究小组的几个教师连续上同一活动内容,但教学行为却不断地改进。 ○所谓“一课多人上”,指的是同一活动内容,由研究小组不同的教师来上。 课例研究操作程序,可以简化为:园本教研的操作程序就是“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再实践”的一个循环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16. 园本教研的操作程序的实例:《问题推进式研究》和《研讨—实践—再研讨—再实践:从研讨散文诗<春天来了>看园本教研》。载《幼儿教育·教师版》2006年第9期园本教研的操作程序的实例:《问题推进式研究》和《研讨—实践—再研讨—再实践:从研讨散文诗<春天来了>看园本教研》。载《幼儿教育·教师版》2006年第9期 (四)开展课例研究的注意事项 1、应努力将研讨建立在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领上,克服过去过分依赖于经验的做法,简单地从经验到经验。 2、每个人都要明确在每次活动中的具体任务,要积极而主动地分担起参研者的责任。

  17. 3、应努力做到精研,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研”上做工夫,努力将有限的课例研深、研透,防止走过场。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10-15小时(3周内)。3、应努力做到精研,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研”上做工夫,努力将有限的课例研深、研透,防止走过场。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10-15小时(3周内)。 4、参研教师应做好个人研讨的记录,应努力克服过去发言的随意性,以及养成将研讨情况及时“记下来”的好习惯。 5、一个课例结束后,每个人都应及时地以一定方式梳理自己的思路,包括自己从这一课例研究中获得了什么?或是尚有困惑是什么?以使自己的专业能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持续的成长。

  18. 三、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 ○“课例研究”和 “课题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的好处: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力量集中、便于管理。 (一)“研究”和“课题研究”的含义 所谓的“研究”,其实质就是一种“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称为“研究”的,能够解决问题、改善行为、增长智慧、提高质量的学习,才算是研究。

  19. 所谓的“课题研究” 指的是就是借助“研究”这一抓手,对该课题所涉及的有关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有目的的高质量的“学习”,并通过“学习”来达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改善教育实践行为、增长教育智慧、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在此“学习”过程中养成一种务实求真的良好的研究作风之目的。 (二)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 从“问题”的发现(提出)到“课题”的确定,还需要研究者掌握一些“聚焦”的一系列技术。这一“聚焦”过程的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与分析”。

  20. (三)园本研究课题选定的基本途径 一是自下而上。一是自上而下。 (四)园本教研的主要研究方法 1、幼教行动研究法运用示例 《关于解决大多数儿童歌唱走音问题的行动研究过程》(许卓娅) 2、教育行动研究成果的文本化形式 教育行动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格式(陈桂生) ①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症结~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实施)~反思与讨论

  21. ②观察与检讨~对策与行动~效果与反思 ③现象~原因~对策~结果 ④现象与观察~诊断与分析~措施与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四、教学现场指导中有效的专业引领策略 (一)明确专业引领的基本原理 专业人员藉园本教研这一载体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架”,就像建筑上用的“脚手架”那样不停顿地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水平,最终让教师学会独立教学、独立研究。

  22. (二)扮演专业引领的多重角色 1、研讨资源的发掘者 2、教师话语的倾听者 3、教师积极思考的激发者 4、教师视阈融合的催化者 (三)讲究专业引领的回应技巧 1、聚合策略 2、深化策略 3、唤醒策略 4、委婉策略 5、留疑策略

  23.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