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学科、科研与外语教师的专业提升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学科、科研与外语教师的专业提升. 雍和明.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提纲. 一、关于学科与专业建设 二、中国学科分类体系 三、美国学科中的英语语言文学 四、外语学科科研课题申报及相关政策规定. 知识的分类与学科体系. 作为知识体系,学科通常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三大类别: 人文科学 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社会科学 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学科、科研与外语教师的专业提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学科、科研与外语教师的专业提升 雍和明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2. 提纲 一、关于学科与专业建设 二、中国学科分类体系 三、美国学科中的英语语言文学 四、外语学科科研课题申报及相关政策规定

  3. 知识的分类与学科体系 作为知识体系,学科通常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三大类别: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4.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1 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5.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1)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内涵

  6.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 (2)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区别

  7.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 (2)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区别

  8.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 (2)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区别

  9.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2)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区别

  10.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 (3)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联系 • 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以学科为依托的 • 学科是“皮”,专业是“毛”;学科是“树根”,专业是“枝干” • 课程建设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连接点 • 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11. 二、中国学科分类体系 • 我国现行常用的学科专业分类方法主要有四种: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学科分类目录和代码。 • 第一种主要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第二种主要用于本科专业设置和招生;后两者主要是在科技统计或科研管理时使用。 • 学科建设工作所涉及的学科分类体系,主要是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12. 二、中国学科分类体系 现行《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2011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在原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十二个学科门类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数量从原来的89个增加到109 个。平均每个门类有8.4个一级学科,其中哲学、经济学分别仅有1个和2个一级学科,而工学和理学分别有38个和14个一级学科,学科门类的宽窄口径不一。 二是不再设置具体二级学科,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目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制订,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在一级学科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 。 三是将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纳入学科专业目录,2011年目录用“附”的形式把“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单独列在文后。

  13. 二、中国学科分类体系 外语属于文学门类。 一级学科是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基本按照语种划分,有英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法语语言文学 德语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其他学科

  14. 三、美国学科体系中的英语语言文学 3.1 美国学科体系 美国的学科专业分类系统( 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Programs , 简称CIP)是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 研制并由教育部颁发的。 CIP通用于研究生和本专科等各层次的学科专业, 同时又包容学术型、专业应用型、职业技术型三种类型迥异的学科专业。以CIP一2000为例, 它将学科专业分成三个层级, 这三个层级是学科群—学科—专业, 学科群相当于我国的学科门类, 共有38个。

  15. 三、美国学科体系中的英语语言文学 3.2 美国学科体系中的英语语言文学 适用于学术型学位教育的学科群13个,包括英语语言文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四位数代码代表学科, 即内容与培养目标类似的一组专业, 与我国的一级学科类似。六位数代码代表一个独立的专业, 相当于我国的二级学科。

  16. 四、外语教师业务提升的路径 (1)攻读学位 (2)有方向的进修:国内外访学、博士后进修 (3)个人进修计划 (4)科学研究:自主研究 self-initiated research 团队研究 team-based research 协同研究 institutionally-joint research 项目研究 project-driven research

  17.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1 外语学科可以申报的课题类别 (1)国家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2)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 (3)国家部委办委托项目 (4)各省市、地方社科规划项目

  18.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2.1 如何申报----申报准备 (1)认真查阅往年立项项目 (2)认真阅读申报指南 (3)认真做好文献检索 (4)认真选定申报方向或者切入点 (5)认真确定申报项目的名称

  19.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2.2 如何申报----填好表格 (1)全面熟悉表格结构与填表要求 (2)严格按照要求和格式填写各项内容 (3)文字表达严谨:言之有题(topic)、言之有理(theory)、言之有法(methodology)、言之有据(evidence)、言之有论(conclusion)、言之有序(logic) (4) 内容信息前沿、无错漏,参考文献规范且反映最新成果 (5)经费预算客观且符合立项要求

  20.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2.3 如何申报----做好论证 (1)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队伍、基础、条件、问题、 (2)前沿性与创新性论证:选题、观点、方法、预期价值 (3)合理性与规范性论证:方向、思路、方法、重点、难点、预算、组织

  21.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2.4 如何申报----论证要求 (1)题目要新颖,关键词要有吸引力 (2)文献综述要归纳,选择代表性观点,要有价值评判 (3)研究设计要做到问题导向,问题要具体,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4)研究价值要尽量清晰,要有理论创新的空间 (5)重点不要太多,阐述主要放在研究观点、思路、实证上 (6)难点要精心表述,聚焦理论突破、技术应用、方法创新 (7)创新点不要太多,着重课题内容上的创新 (8)研究方法要体现相关领域的研究范式和水准,要具体并具有针对性 (9)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要集中,成果显示度高

  22. 5、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3 如何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1)项目性质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2010年批准设立的国家社科项目类别,旨在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23.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3 如何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2)资助范围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以及20世纪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翻译出版。 主要领域包括: 1.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结中国发展道路与发展经验的优秀成果; 2.研究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等各个领域,有助于国外了解中国发展变化、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优秀成果; 3.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具有文化积累和传播价值,有助于国外了解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成果; 4.其他适合向国外翻译推介的优秀成果。

  24.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3 如何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3)基本要求 (A)资助项目类别:主要资助中国学者在国内已出版优秀成果的翻译及其在国外的出版发行;直接以外文写作完成60%以上内容,且与国外权威出版机构达成出版意向的著作,也可申请资助。 (B)项目资助语种: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德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等8种。 (C)项目成果形式:单本学术著作、专题论文集或系列学术丛书 (D)项目成果出版:以外文或中文外文对照形式由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单独出版或中外出版机构联合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

  25.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3 如何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4)申请条件 1.国内具备本学术领域较高专业水平和双语写作能力的科研人员、与国外科研机构开展密切学术交流的国内科研机构以及具有国际合作出版经验的国内出版机构均可申请。 2.申请人申请前须与国外权威出版机构签订出版合同,并妥善处理好所翻译著作的版权相关事宜,即如果申请人不是所翻译原著的作者(或出版者),必须获得作者及原出版者的授权证明,附在申请材料中。 3.在国外已经出版的成果以及受到“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对外翻译出版工程”资助的成果,不能申请。 4.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尚未结项者,不能申请。

  26.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3 如何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5)申报程序 (1)国内科研人员、科研机构既可独立申请,也可与境外科研人员、科研机构联合申请;联合申请的,须明确国内申请人为项目负责人。 (2)国内出版机构须独立提出申请。 (3)国内科研机构或出版机构申请,须明确项目负责人。 (4)随时受理申报,每年6月和11月各集中评审一次。

  27.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3 如何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6)申报材料 (1)项目申请书一式5份; (2)所翻译原著、译稿或翻译样章(须为核心章节,2万字以上)各5份; (3)与国外学术出版机构所签订的出版合同、国外出版机构法律证明文件等有关文本的复印件及中文译稿各1份; (4)包含以上材料电子版的光盘,光盘上请标明申请人姓名、单位。 (5)也可附上反映原著学术水平及其影响的相关材料。

  28.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3 如何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7)申请经费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经费资助数额由申请人提出申请,全国社科规划办在综合考虑项目研究、翻译、出版费用并参考评审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审核确定。目前资助标准暂定为每10万汉字资助10万元左右,总字数一般不超过30万字,总资助数额不超过50万元。

  29.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3 如何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8)评审过程 1.资格审查:资助宗旨、资助范围及相关要求 2.专家评审:相应学科具有中外双重学术背景的社科界学者、翻译界知名专家、出版界对外出版领域专家以及海外汉学家,综合考察原著学术水平、学术影响、译稿翻译水平、国外出版机构权威性以及申请人的学术背景、科研能力(或出版组织能力)、翻译能力等因素,拟定可资助项目 3.结果公示: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公示

  30.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3 如何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9)如何结项 项目成果在国外出版后,须将3套样书报送全国社科规划办,并提交项目翻译、出版及发行情况的详细报告(附相关数据),办理结项手续。

  31. 五、外语学科的课题申报 5.4 通讯评审

  32. 祝各位同仁都能成为优秀的外语老师! 勤交流 定方向 乐写作 组团队 善总结 搭平台 多读书

  33. 与圣贤共语喜见朋来 认天地为家休嫌室小 谢谢!

  34. Contact me at : hmyong818@hotmail.com and welcome to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