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產學合作的 技術與人力連結機制

產學合作的 技術與人力連結機制. 報告人:國科會綜合處 郭處長逢耀 96 年 11 月 01 日. 大 綱. 國科會推動產學合績效與檢討 國科會辦理產學加值計畫 1. 播種機制 2. 收割機制. 國科會推動產學合作的核心理念. 創造明日夢想工業 維繫今日優勢產業 加值傳統基礎企業. 從本益比到本夢比. 學術卓越. 技術創新躍升. 提升產業 科研能量. 強化研發 人員素質. 擴增學術 科研價值. 推動產學合作. 93-96 年產學與研發成果管理績效. 4. 96 年資料統計至 96.9 底止.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產學合作的 技術與人力連結機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產學合作的技術與人力連結機制 報告人:國科會綜合處 郭處長逢耀 96年11月01日

  2. 大 綱 • 國科會推動產學合績效與檢討 • 國科會辦理產學加值計畫 1.播種機制 2.收割機制

  3. 國科會推動產學合作的核心理念 創造明日夢想工業 維繫今日優勢產業 加值傳統基礎企業 從本益比到本夢比 學術卓越 技術創新躍升 提升產業 科研能量 強化研發 人員素質 擴增學術 科研價值 推動產學合作

  4. 93-96年產學與研發成果管理績效 4 96年資料統計至96.9底止

  5. 93-95年本會補助產學合作計畫統計 單位:件數

  6. 機制檢討

  7. 大專校院技術移轉之功能 • 大專校院技術移轉之經濟、教育及社會功能 • 將政府補助研究計畫成果提供產業運用,具強化產業競爭力、促進就業、繁榮地方發展之經濟實效 • 將政府補助研究計畫成果,經由公正、透明及專業的技轉單位進行後續技轉作業,研究者無須分心處理技轉事宜 • US及Japan 產學主要在協助中小企業發展,國內博士研究人力70%集中在學研機構 • 推動產學合作及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更是國內學研界的重點工作,將研發成果移轉產業應用,是學校無可迴避的責任 資料來源:參考黃銘傑,95年學研機構技轉專責人員論壇簡報

  8. 大專校院智財管理及推廣現況 為大學及研發人員提供技轉服務 為大學尋求資金來源 推廣研發成果 提升大學的聲譽 建立大學與產業的橋樑 多屬大學二級單位 有明確的技轉窗口(42/273所) 大多數研發能量較小 僅能提供基本的技轉行政支援 經費來源以政府獎補助為主 技轉人員多在大學組織編制外 多屬兼職人員(59%) 缺乏長期的養成計畫 現況 技轉政策或功能 現況 組織架構 現況 技轉人力及養成 國科會95年「大學院校及研究機構研發成果管理與推廣機制之研究」報告

  9. 推展大專校院智財活動的主要困難 制度因素 技轉人員薪資僵化 技轉單位設於校內-人事與會計等法規限制繁多 大學缺乏有效的技術移轉管理制度 大學缺乏智財管理及技轉風氣 管理機制 技術運用及推廣機制不靈活 缺乏共同與一致的技術鑑價機制 大學與企業彼此信賴度不足 產業技術發展與承接新技術能力不足 研發成果不符產業需求 人員 大學管理階層對技轉的認知不一 機構及技術移轉人員缺乏技轉之專業管理能力 專業技術移轉管理人員招募不易 研究人員智權觀念不足 國科會95年「大學院校及研究機構研發成果管理與推廣機制之研究」報告

  10. 建構產學連接與合作的思維 由學界到業界的全方位作法 如何讓學術界與產業界願意投入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單位如何妥善管理及運用研發成果? 如何將研發成果移轉給業界使用或商品化? 10

  11. 產學加值計畫之播種機制

  12. 產業人力套案 產學加值計畫 後端(收割)機制 前端(播種)機制 推展產學合作資源策略分析 推廣管理運用 資源投入 智財機制 推廣管理 預算分配 人力資源 會計制度 Fund 機制 教育部 大專校院 專責人員 TLO 國科會 全方位產學合作機制(各類 產學計畫) 專題計畫 審 查 經濟部 其他部會 獎勵機制 技術運用 產官學研 產學基礎建設

  13. 建立整合部會產學合作機制 • 提升推動層級 • 行政院人力資源套案之產學合作加值計畫、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推動跨部會產學分工及資源整合機制 • 跨部會研議產學合作機制 • 整合產學合作資源:成立首長會議及副首長會議 • 教師技術升等問題的突破 • 修訂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請假規則及公務人員服務法 • 研議推動跨部會產學合作計畫 • 研議建構跨部會產學服務平台與人才培育:整合部會間產學合作機制(區域產學中心、研發中心、創新育成中心及技術移轉中心),架構新服務平台

  14. 產學合作要點修法策略 1 2 3 1 4 5 5 3 4 2 學界能量 政府直接投入學界研發創新經費 政府直接投入企業研發創新經費 先導型產學 原創科技 基礎研究 落實現有技術移轉機制 應用研究 學界科專 大產學 技術開發 小產學 數位產學 產業能量 技術開發 應用研究 基礎研究 • 短中期策略為鼓勵學界與業界研發,以提升產業技術能量及強化技術擴散機制。 長期策略為鼓勵業界進行前瞻應用研究與技術整合 • 商管服務型產學及跨國產學計畫,研議納入本會修訂產學要點考量範圍 14

  15. 產學合作計畫修法創新內容(1/3) 本會推動產學政策部分 立法目的考量「長程」與「高風險」特質之計畫,增列前瞻研發的先導型計畫 建構產業需求導向之產學合作模式,規劃技術開發型、技術及知識應用型產學合作計畫 增進產品附加價值或數位內容加值應用 研究風險不同,訂定不同的企業配合款比率 15

  16. 產學合作計畫修法創新內容(2/3) 計畫執行機構及計畫主持人部分 建構計畫執行機構之研發成果管理機制,整體強化支援體系 計畫主持人研提計畫時,應重視研發成果管理及智財布局,本會並將智財布局納入審查範圍 合作企業部分 放寬計畫得繳交先期技術移轉權利金與技術移轉之選擇運用 開放二家以上之合作企業參與產學合作計畫、共同進行聯合研發之機制 16

  17. 產學合作計畫修法創新內容(3/3) 創新規劃企業得申請派員參與計畫執行、提供設備供計畫使用作為出資比之方式 放寬企業配合款比率(可超過50%,放寬企業家數);若單一合作企業配合款超過計畫總經費之50%者,研議放寬研發成果歸屬共有之規定 17

  18. 產學加值計畫之收割機制

  19. 產業人力套案 產學加值計畫 後端(收割)機制 前端(播種)機制 推展產學合作資源策略分析 推廣管理運用 資源投入 智財機制 推廣管理 預算分配 人力資源 會計制度 Fund 機制 教育部 大專校院 專責人員 TLO 國科會 全方位產學合作機制(各類 產學計畫) 專題計畫 審 查 經濟部 其他部會 獎勵機制 技術運用 產官學研 產學基礎建設

  20. 國科會研發成果規劃重點措施 建構產業需求導向產學合作模式 推動創新產學合作補助策略 激勵推展跨領域的前瞻產學措施 協助學校建構智財政策及管理配套 建立完備研發及智財人員養成環境 健全研發服務人員的知識管理系統 積極擴大研發成果激勵措施 建置專利布局與產業布雷 推動技術資料庫交流平台 打造全方位 產學合作模式 培育專業產學 智財管理團隊 建構完善 智財推廣機制

  21. 產學合作績效及預期效益 修訂要點及配套,鬆綁法規,加速產學連結 完善智財管理機制,建構產學優質環境 強化產學研發成果推廣,提高產業運用,促使智財倍增 科技研發 產學加值 效益 研修本會產學合作 作業要點及配套 落實研發成果 加值及運用 96年完成修訂本會產學合作要點,擴大研發風險的承擔機制,建構產業需求導向的產學合作補助機制 改善學研機構研發成果入口管理網站,提升智財服務平台功能,活化專利運用機制,擴大產學加值效益 研定產學合作投入 及產出績效指標 建立大學智財管理機 制並激勵技術擴散 積極調整研發資源投入策略,建構具產業關聯度之產學績效管理指標(含專利、關鍵技術創新 、技轉收入等) 開創專利與技轉聯結的相關激勵措施,培育專業的產學智財管理團隊引導學術研發成果擴散至產業界

  22. 量化目標現況及99年(2010)目標 現況 2005 倍增 未來 2010 2004年 2005年 2010年 1% 高教部門開創 智財收入倍增 2010年大專校院開創智財收入 占政府直接投入研發經費1% 0.8% (2.5億元/334億元) (1.629億元/294億元) (1.736億元/267億元) 0.75% 0.65% 0.55% 2006年 2010年 2008年 2009年 2005年 資料來源: (1).2005年大專校院研發成果收入共計34.725 (百萬元),換算5倍得1.736億元 (2).2006年大專校院研發成果收入共計35.583 (百萬元),換算5倍得1.629億元 2006年政府投入研發經費數:776億 × 37.93% = 294.337億 資料來源: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23. 報告完畢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