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課堂講義: 2.2 臭氧層 的 破壞. 目錄. 我們的大氣層 臭氧的形成 臭氧層的現況 什麼是氟氯碳化 合 物 ( CFCs)? 臭氧層遭破壞的原因 破壞臭氧層的後果 補救措施. 我們的大氣層. 對流層 : 大氣層的最低層 , 約離地面 15 千米 正常的空氣成份, 含有氮氣、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等 溫度隨著高度而下降 平流層 : 於對流層之上 溫度隨高度而上升 含有大量臭氧 ( 臭氧層 ): 臭氧層於同溫層中 , 大約離地面 10 - 50 千米 臭氧層 保護人體不受過強的 紫外線 傷害

Download Presentation

環境教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環境教育 課堂講義:2.2 臭氧層的破壞

  2. 目錄 • 我們的大氣層 • 臭氧的形成 • 臭氧層的現況 • 什麼是氟氯碳化合物( CFCs)? • 臭氧層遭破壞的原因 • 破壞臭氧層的後果 • 補救措施

  3. 我們的大氣層 • 對流層: • 大氣層的最低層,約離地面15千米 • 正常的空氣成份,含有氮氣、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等 • 溫度隨著高度而下降 • 平流層: • 於對流層之上 • 溫度隨高度而上升 • 含有大量臭氧 (臭氧層): • 臭氧層於同溫層中,大約離地面10 - 50千米 • 臭氧層保護人體不受過強的紫外線傷害 • 同流層的臭氧量下降會讓更多紫外線-B到達地面

  4. 我們的大氣層 [2] • 大氣層的結構

  5. 臭氧的形成 [1] 臭氧 (O3) • 由三個氧原子組成 • 在平流層形成 • 臭氧層於赤道附近最稀薄,臭氧的濃度向兩極慢慢增加 • 在地面以上的某個位置的臭氧量是用Dobson Units (DU) 作量度單位 • 熱帶地區的臭氧量約260DU • 其他地區的臭氧量高於260DU

  6. 臭氧的形成 [2] 臭氧 (O3) • 當紫外線照射平流層,臭氧會在化學作用中形成 • 氧份子分裂成氧原子 O2 O + O • 氧原子快速地與另一個氧份子結合,形成臭氧份子 O + O2 O3

  7. 臭氧的形成 [3] 臭氧 (O3) • 於地球表面是污染物的一種 • 光化學煙霧的成份之一 • 對於人類生存非常重要 • 臭氧能吸收太陽光線中部份的有害紫外線,否則這些紫外線或能導致皮膚癌和傷害植物 • 臭氧分子會在吸引紫外線之後,分裂成原子,然後再組成臭氧分子,循環不息 • 大氣層較上層的臭氧濃度比較高 • 愈接近地面;臭氧濃度愈低

  8. 臭氧層的現況 • 南極上空同溫層的臭氧 • 近15年來不斷地減少 • 臭氧洞 • 不斷地擴大 • 面積差不多相等於整個北美洲 • 大約需五十年,臭氧濃度才能恢復正常水平

  9. 什麼是氟氯碳化物 (CFCs)? [1] • 氟氯碳化合物 (CFCs) • 包含氯、氟及碳 • 在1930年由杜邦化工公司開發 • CFCs很受工業界歡迎︰ • 毒性低 • 化學性質穩定 • 價錢便宜 • 用途︰ • 製冷劑 • 發脹劑 • 製作軟發泡膠 • 清潔劑 • 推動劑

  10. 什麼是氟氯碳化合物 (CFCs)? [2] CFCs 是各種噴霧產品的推動劑 (圖片來源: http://www.yahoo.com) CFCs昔日曾用作電冰箱的製冷劑(圖片來源: http://www.yahoo.com)

  11. 臭氧層遭破壞的原因 • 詳細的過程至今仍不清楚 • 鹵碳 (鹵碳都含有碳原子及鹵素族元素如氟、氯、溴及碘)會催化破壞過程 • 例子: CFCs 及硝酸氯 (ClONO2) • 鹵素族原子會令臭氧分子分裂而成氧分子,催化臭氧層的破壞 • 臭氧層於南極區受到最大的破壞

  12. 破壞臭氧層對人體的影響 • 皮膚癌 • 白內障和其他眼部疾病 • 抑制免疫系統

  13. 破壞臭氧層對其他生物的影響 • 減少海裡浮游生物的數目 • 減少企鵝的數目 • 減少蛙卵的成功孵化率

  14. 有什麼補救措施? [1] • 禁止使用CFCs作噴霧推動劑 • 維也納保護臭氧層公約(一九八五年) • 各國政府同意保護臭氧層及互相合作以增加對臭氧危機的關注 • 蒙特利爾協定(Montreal Protocol) • 於一九八七年簽署 • 目標是減少及最終淘汰所有人造的破壞臭氧層物質

  15. 有什麼補救措施? [2] • 美國環境保護局 (EPA) 在學校和社區推行SunWise School Program • 逐步結束CFCs的生產 • 使用CFCs代替品

  16. 討論 • 於自然環境中, 臭氧的形成及消耗是平衡的。甚麼破壞了這平衡? • 臭氧層的功用是甚麼? • 怎樣減少釋放能破壞臭氧的物質? • 住在南半球的人較住在北半球的人容易患上皮膚癌,你同意嗎?為什麼?

  17. 相關網頁 [1] • 美國環境保護局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http://www.epa.gov) • The Science of Ozone Depletion (http://www.epa.gov/students/ozone_depletion.htm) •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zone Depletion Home Page (http://www.epa.gov/docs/ozone/)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U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http://www.nasa.gov) • NASA-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Tutorial (http://www.nas.nasa.gov/About/Education/Ozone) • 科學工作者關懷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UCS) (http://www.ucsusa.org) • Ozone Depletion (http://www.ucsusa.org/ozonedepletion/ozone.sciupdate.html)

  18. 相關網頁 [2] •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總署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http://www.al.noaa.gov) • WMO/UNEP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 1994 (http://www.al.noaa.gov/WWWHD/pubdocs/Assessment94.html) • 香港資訊校園 Hong Kong Cyber Campus (http://www.hkcampus.net/main.phtml) • Ozone depletion (http://cwc.hkcampus.net/~cwc-fkc/Ozone%20Depletion.files/frame.htm) • Chemistry Summer Project Work (http://ucc.hkcampus.net/~ucc-ckt/ozone/first.ht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