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4

典型机电类产品检验检测 技术交流

典型机电类产品检验检测 技术交流. 2010-10-12. 3. 3. 3. 3. 3. 3. 一. 二. 三. 五. 四. 六. 目 录. 电气安全标准基本要求. 标准. 基本概念. 典型案例. 常规检验要点. 防触电与外壳防护. 标准: — 是为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守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常见的标准: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EN :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标准;

kail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典型机电类产品检验检测 技术交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典型机电类产品检验检测技术交流 2010-10-12

  2. 3 3 3 3 3 3 一 二 三 五 四 六 目 录 电气安全标准基本要求 标准 基本概念 典型案例 常规检验要点 防触电与外壳防护

  3. 标准: —是为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守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常见的标准: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EN: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标准; —GB: 中国国家标准。 一、标准

  4. 一、标准 • 标准按制定机构和适用范围可分为: —国际标准(如:IEC、ISO); —区域标准(如: EN); —国家标准(如:GB、J、ANSI)。 • 我国GB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识:

  5. 我国的标准体系: —GB(国家标准); —JB、SN等(行业标准); —DB(地方标准); —QB (企业标准)。 我国的标准性质: —强制性; —推荐性。 一、标准

  6. 检测机械类主要标准的组成: —电气安全通用要求; —安全防护要求; —技术条件; —相关精度要求。 举例: 若对象为剪板机 —GB5226.1-2008(IEC60204-2005) —JB 8781-1998 —JB 5197-1991 —GB/T 14404-1993 一、标准

  7. 械 安 全 标 准 一、标准 设计通则部分(GB/T15706.1~.2) A类,安全基础标准 风险评价部分(GB/T16856.2) 指导性部分(GB/T20850等) B1安全特征、参数部分(安全距离、接近速度、温度限制、卫生要求、人类工效学、振动、噪声、辐射、防火、防爆、排放、集成制造) B类,安全通用标准 B2安全装置部分(控制系统、急停、意外启动、双手控制、联锁装置、压敏、防护装置、梯子、进入设施) 金切加工机械 C类,专业机械安全标准 矿山机械 ……

  8. 2.1、除非另有规定,条文中所用术语“电压”和“电流”均指有效值。2.1、除非另有规定,条文中所用术语“电压”和“电流”均指有效值。 二、基本概念

  9. 2.1、额定电压    -由制造为工具规定的电压 -对于三相电源,指线电压 2.2、额定电压范围   -由制造厂为器具规定的电压范围, 用其上限和下限来表示(例:380V- 400V) 二、基本概念

  10. 2.3、工作电压 -器具以额定电压并在正常负载条件下运行时,其考虑的那部分所承受的最高电压; -在确定工作电压时,不考虑暂态电压的影响。 二、基本概念

  11. 2.6、额定电流:    -由制造商为器具规定的电流;    -如未规定,额定电流为工具在额定   电压和正常负载下测得的电流。 2.7、额定频率:    -由制造商为器具规定的频率。 二、基本概念

  12. 2.8、额定频率范围:    -由制造商为器具规定的频率范围, 用其上限和下限来表示(例:50Hz~60Hz) 二、基本概念

  13. 4.1、基本绝缘 -用于对带电部分提供触电基本保护   的绝缘 4.2、附加绝缘:    -万一基本绝缘失效,防止触电而在   基本绝缘另外施加的独立绝缘 二、基本概念

  14. 4.3、双重绝缘 -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   系统 4.4、加强绝缘    -提供防止触电的保护程度与双重绝缘相当   的危险带电部分绝缘    -但并不意味该绝缘是个同质体,它也可以   由几层组成,可它不像附加绝缘或基本绝   缘那样能逐一地试验。 二、基本概念

  15. 绝缘系统的举例 二、基本概念

  16. 5.1、特低电压    -器具内部的一个电源供给的电压    -且当器具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该电压在导线之间   以及在导线与地之间均不超过50V。 5.2、安全特低电压    -导线之间以及导线与地之间不超过42V的电压,其   空载电压不超过50V    -当安全特低电压从电网获得时,应通过一个安全隔   离变压器或一个带分离绕组的转换器     -安全隔离变压器和转换器的绝缘应符合双重或加强   绝缘 二、基本概念

  17.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1、主要危险源: 1、机械危险 7、材料或物质产生的危险 8、不符合人体工效学产生 的危险 2、电气危险 主要 危险源 3、热、冷危 险 9、能量供应中断、机械零 件破损及其他功能紊乱 造成的危险 4、噪声危险 10、安全措施与装置不正 确引起的危险 5、振动危险 6、辐射危险 11、其它(综合、遗留风险)

  18.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1、机械危险主要来源: 1、缠绕危险 7、刺伤或刺 穿危险 2、磨损或摩 擦带来的 危险 8、吸入或卷 入危险 机械危险来源 3、挤压危险 4、喷射危险 9、冲击危险 5、剪切危险 10、设备形 状带来的 危险 6、稳定性带 来的危险

  19. 2.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缠绕危险 1. 此类危险主要是由于机械上的线缆、丝杠、主轴、铰链、排屑装置或加工的产品自身的物理性质造成的危险。例如卷绕机的铰链,纺纱机的高速运动的纱线等等。 磨损或摩擦带来的危险 此类危险是运动的机械部件碰擦到人体或其他部件而产生的擦伤或磨损危害。例如机械上常用的轴承等等。 挤压危险 3. 此类危险主要是机械产品的往复运动部件、运动轴、传动部件等在运动时超过了最大限制位移区间,或者是人体及其他异物进入以上部件的运动区间造成的危险。例如锻压机的压块,输送机的齿轮和铰链等等。

  20. 5.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喷射危险 4. 此类危险是由于机械的冷却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由于泄露或密封装置失效引起的流体喷射危险。常见的有高压容器的泄压阀击穿,管道阀门松脱带来的喷射危险等等。 剪切危险 此类危险主要是由机械产品的运动部件和静止部件或运动部件与运动部件之间形成剪切动作造成的危险。例如剪板机的剪刀,刀具与刀库之间等等。 稳定性带来的危险 6. 此类危险是由于机械外形或内部结构布局不合理,造成的重心不稳定的危险。比如设备底座不稳造成设备摇晃,设备中心太高造成设备倾倒等等。

  21. 8.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刺伤或刺穿危险 7. 此类危险是由于机械表面存在尖锐的边、角、突出部分或豁口造成的人体伤害。例如机械外壳的卷边,焊缝的毛刺,突出的杆、棒或者箱体等等。 吸入或卷入危险 此类危险主要是由于人体或异物被机械上的涡轮、涡杆、皮带轮、风机等吸入或卷入引起的危险。例如输送机的皮带等等。 9. 冲击危险 此类危险类似于挤压危险,但此类危险的特点是运动部件速度快、频率快、能量大,而且冲击能量能以波的形式传递,破坏范围广。例如高速冲床的冲头等等 。

  22.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设备形状带来的危险 10. 此类危险是指机械的电线电缆导管、油管、气管、冷却管引起的绊倒危险;机械的冷却液、切削液、油液、润滑液等泄露或溅出造成的地面湿滑引起的滑倒危险;人员在安装、调试、操作、维护机械时从工作位置跌落的危险。

  23.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2、电气危险主要来源:

  24.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1、触电危险:此类危险是指由于带电体无保护或保护不当及残余电压引起的触电危险;电气设备绝缘不当或绝缘失效引起的触电危险;电气设备为接地或接地电阻过大引起的触电危险。 2、保护措施不当:此类危险是指机械产品的电气设备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或电路中导线的最大载流时,无过流保护措施或措施不当引发的危险;电动机部分无过载保护或保护不当引发的危险;电压过低、过高或突然中断引起的危险。

  25.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3、静电危险:此类危险是指机械产品在生产、使用或运输时产生的静电引发的电击、燃烧、爆炸危险。 4、电磁干扰危险:此类危险是指机械产品由于受到电磁干扰而无法正常运行或产生错误动作的危险,以及机械本身产生电磁场而损害人体健康的危险。例如信号发生器,高压变压器等等。 5、关键电路故障危险:此类危险是指机械产品的关键电路由于受到损坏而无法正常运行或产生错误动作的危险,以及造成保护措施失灵的危险。例如冲床的启动和急停电路,联锁防护装置的电路等等。

  26.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6、电气器件选择和安装不当危险:此类危险是指机械产品的操作开关,遥控器,操作盘,按钮,指示灯,电源线,插头等的选择和安装不符合设计规范所引起的危险。例如熔断器熔断电流低于电路正常工作电流等等。 6、电气器件选择和安装不当危险:此类危险是指机械产品的操作开关,遥控器,操作盘,按钮,指示灯,电源线,插头等的选择和安装不符合设计规范所引起的危险。例如熔断器熔断电流低于电路正常工作电流等等。 7、数控装置的危险:此类危险是指机械产品的数控部件记忆失效或保护不当,或程序执行错误以及外部各种接口连接不当造成的危险。例如不按指令行驶突然下坠或上升等等。 7、数控装置的危险:此类危险是指机械产品的数控部件记忆失效或保护不当,或程序执行错误以及外部各种接口连接不当造成的危险。例如不按指令行驶突然下坠或上升等等。

  27.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3、热、冷危险主要来源: 由热接触和热辐射造成的危险 此类危险通常是由接触或靠近发热的灯、电气元件(如电阻、大变压器、电机)、液压系统发热的油液、传动装置、刹车装置、热交换装置、生产中产生高温发热的工件以及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造成的烫伤或烧伤。常见的存在热危险的机械产品有电焊机、炼钢炉、注塑机、烘箱等等。 由低温造成的危险 此类危险通常是由接触或靠近热交换装置、制冷装置、冷冻液、极低温度下的机械零件或材料以及在低温环境下工作造成的伤害。常见的存在低温危险的机械产品有工业冷冻柜、液化空气管道等等。

  28.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4、噪声危险主要来源: 听力丧失或其他生理紊乱危险 噪声超标可能导致人耳鸣、听力下降、疲劳、惊慌、恐惧、 精神压抑等疾病。常见的产生噪声危害的机械有冲压机,空气压缩 机等。 干扰语言通讯和声讯信号危险 噪声超标还可能导致干扰正常的语言通讯或声讯信号,导致机械的操作者在判断、理解和操作上产生错误而造成危险。例如吊装工作、纺织工作等等。

  29.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5、振动危险主要来源: 振动可以传播,对于手持式机械产生的振动可以传播到手臂甚至身体,最严重的振动或长时间的剧烈振动会导致生理严重失调,肌肉酸痛,头昏,恶心,丧失平衡能力,骨关节损伤脱臼,视网膜脱落等等。例如打桩机等等。

  30.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6、辐射危险主要来源: 电弧 电弧是在高压电场下,绝缘物质被击穿带来的瞬间放电现象。电弧辐射会导致眼球体中的蛋白质凝固,造成视力下降,阴影和白内障等疾病,还可能会灼伤皮肤。例如电焊工作等等。 激光 由激光造成的辐射伤害,同电弧一样,也会对人的视力造成危害。例如激光切割机等。

  31.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高低频电磁场 由磁场,电波、次声波等造成的人体伤害。在高低频电磁场下长时间工作的人容易患恶性肿瘤及精神类疾病。例如信号发射装置,大功率扫描仪,雷达等等。 离子化辐射源 由放射性材料,离子化气体等造成的辐射。紫外线,红外线,中子射线,离子束,α、β、γ射线等等离子辐射会严重损害人体内脏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死亡。例如探伤仪,透视仪等等。

  32.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7、材料或物质产生的危险主要来源: 有毒有害液体、气体、雾、烟及粉尘 冷却液、电解液、电镀液、酸洗液、碱液有腐蚀性危险,油漆,涂料,橡胶塑料部件含有苯、甲醛等有害物质,油雾、油烟及粉尘有导致失明、呼吸困难的危险。常见于电镀设备,采矿设备等。

  33.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火灾和爆炸危险 低温液体飞溅到发热器件引起的爆炸,易燃气体浓度过高引发爆炸,冷却液、油液、木屑或泡沫材料遇火发生火灾,电气设备引发的火灾等等。常见于木工机械,干燥机等。 生物和微生物危险 设备或所加工的材料变质,发霉,发臭,腐烂,造成虫害或鼠害等危险。常见于食品加工机械。

  34.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8、不符合人体工效学产生的危险主要来源: 1、有害健康的姿势或过度用力 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人体的手臂或腿脚的结构要求。例如机械的手柄过粗,难以掌握;手轮扭矩过大,影响转动操作;工作台过高过低,导致操作人员长时间弯腰操作;测量装置或观察位置不合适影响观测等等。常见于港口设备,电力设备等 2、不适当的区域照明 工作区的光照度不足,均匀度不够,亮度分布不适当,光和色的对比度不适当,未考虑色盲用户的情况等等,以及不适当的闪烁,强光直射操作者等造成对操作者的视力伤害。常见于机械加工设备。

  35.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3、精神过分紧张或准备不足 例如将机械的操作面板设计得很复杂,按钮过多,不直接明了,位置排列不当等因素会造成的操作人员容易紧张,心理负担过重以及容易疲劳等等。常见于冶炼设备等。 4、人的差错 指示或警告标记不清或难以理解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的危险,无关人员的好奇或恶意操作带来的危险。常见于工程机械。

  36.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9、能量供应中断、机械零件破损及其他功能紊乱造成的危险主要来源: 1、动力系统或控制系统能量供应中断时造成的危险 例如动力中断或波动造成机械误动作引起的危险,动力中断后重新接通时,机械自启动造成的危险。 2、机械零件、工件意外甩出,气体液体意外喷出造成的危险 例如刀具、工件等在动力中断、连接松动时被甩出或跌落的危险。压力气体或液体在动力中断或阀门失效时被喷出的危险。

  37.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3、控制系统故障或失灵危险 例如运动部件误动作,意外启动,运动方向、速度变化失控和运动不能停止带来的危险。机械主轴过载或给进退出装置故障带来的危险。控制件功能不可靠引起的危险。 4、装配错误危险 机械部件装配错误和将电线、电缆、油路、液压、气动管线等连接错误引起的危险。 5、稳定性丧失危险 机械产品的配重和固定措施元件断裂以及在发生异常情况下,机械产品倾倒,跌落,移动,坍塌引起的危险。

  38.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10、安全措施错误、安全装置安装不正确或定 位不正确引起的危险主要来源: 1、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性能不可靠引起的危险。例如防护网材料不结实,防护装置带电等以及人或其他物体可以进入加工区域的危险。常见于机械加工设备。 2、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不可靠引起的危险。例如光栅不灵敏,联锁装置性能不可靠,限位装置不可靠,压敏装置失灵等引起的危险。常见于机械加工,注塑类设备。

  39.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3、启动—停止装置 启动停止装置布局不合理或失灵引起的危险。 4、安全符号和信号 机械产品的危险部位如电柜、按钮盘、接线盒、电机、加工区域、移动区域等未涂安全色或未设置安全标志引起的危险 。 5、信息和报警装置 机械上未设报警装置或报警装置不可靠引起的危险。未提供安全使用状态,停机状态,维修状态等信息引起的危险。油箱、液箱未提供液压和液面高度等信息引起的危险。

  40.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6、能量供应切断装置 能量供应切断装置无明显标志,自锁装置及运动部件仍有惯性带来的危险。 7、上料和卸料装置 机械的上料和卸料装置无安全防护造成的掺杂异物、剐带危险。 8、安全调整或维修装置 机械未提供安全调整或维修用途的零配件,未设置合理的空间或区域供人员维护、检修机械产品造成的危险。

  41. 二、基本概念-各种危险 9、排气装置 机械使用中产生的粉屑未使用排气、吸收、净化装置造成的危险。 10、包装、储运不当造成的危险 机械产品包装的形式、材料、包装自身的重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危险。储存和运输时,机械产品的可移动部件未做固定造成的危险。

  42. 1 操动器 将外部操手动作用施加在装置上的部件。 手柄、旋钮、按钮、滚轮、推杆等 2 遮栏 从各正常通道方向预防直接接触的部件。 从任何方向用于防护直接接触的部件。有些场合(如开关设备)遮栏也称作挡板。 二、基本概念—机械

  43. 3 联合引发 以联合形式起作用。用于下列情况:在操作条件下,同时存在两处或多处控制作用(但不一定同时动作)。 联合引发也可理解为:用于描述在操作条件下同时(但不一定同步)有两个或多个控制装置连同作用的情况。 二、基本概念—机械

  44. 4 防护装置 通过物体障碍方式专门用于提供防护的机械部分,按结构可称作壳、盖、屏、门、封闭保护装置等。 防护装置的作用可以是: a)单独作用,只有当它关闭时才是有效的; b)与有或无防护锁的联锁装置联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防护装置无论在任何位置都能保证防护作用。 对于固定式防护装置“关闭”就是“保持在应有位置”。 二、基本概念—机械

  45. 5(安全防护)联锁 将防护装置或器件与控制系统互连和/或将全部或部分电能分配给机械的一种电路。 6 极限装置 防止机械或机械要素不超出设计限度(如空间限度或压力限度)的装置。 二、基本概念—机械

  46. 三、防触电保护和外壳防护等级 • IP代码: 外壳防护的分类分级系统的代号由特征字母IP和两个特征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字指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外壳内部的带电部分和运动部件,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外壳内部的程度; 第二位数字指防止有害进水的防护等级。 • 注意: 在有些标准中,通常IP20器具可以不标示出来IP20。因此,一般器具铭牌上若未标示IP等级,即被认为其防护等级为IP20。

  47. 三、防触电保护和外壳防护等级 • 防触电保护和外壳防护等级 IP0X 特征数字:0 简短说明:无防护 含 义:没有专门防护 IP1X 特征数字:1 简短说明:防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 含 义: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器具; 能防止人体的某一大面积部分(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 器具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不能防止有意识的接近。

  48. 三、防触电保护和外壳防护等级 • 防触电保护和外壳防护等级 IP2X 特征数字:2 简短说明:防大于12.5mm的固体异物 含 义:能防止直径大于1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器具内; 能防止手指触及器具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49. 三、防触电保护和外壳防护等级 • 防触电保护和外壳防护等级 IP3X 特征数字:3 简短说明:防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 含 义: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器具内; 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2.5mn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 器具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50. 三、防触电保护和外壳防护等级 • 防触电保护和外壳防护等级 IP4X 特征数字:4 简短说明:防大于l.0mm的固体异物 含 义:能防止直径大于l.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器具内; 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1.0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 器具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More Related